再装入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27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再装入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装入容器,所述再装入容器用于将容纳保持化妆品的中间盘紧密地收纳并保持,所述中间盘可以进行更换。
背景技术
粉末化妆品或固体化妆品等化妆品,在被容纳于中间盘内的状态下被收纳在小型容器内,并使容纳了此化妆品的中间盘相对于小型容器进行自如装卸,由此提高了经济性以及方便性,因此,被广泛使用。
在有效地使用自如地装卸此中间盘的小型容器时,比较有利的是使用将交换用的中间盘进行容纳保持的专用再装入容器。
作为这样的再装入容器,其构成为使盖体和主体自如地进行嵌合卡止,并在盖体和主体这两个部件之一上形成凹陷状的手指操作部的结构(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276240号)。
另外,为了防止被容纳在更换用的中间盘内的化妆品的干燥、吸潮、以及含有芳香剂等挥发成分的飞散,需要密闭中间盘,为了将中间盘密闭,已有的结构是,将中间盘的上端口部用容易剥离的密封胶片进行密闭(参见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3-210245号)发明内容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再装入容器本身内不具有对其所收纳的中间盘进行密闭的功能,所以,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中间盘那样,可以被容纳的中间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其被限定为其本身为被密闭的中间盘。
另外,在将专利文献1与专利文献2进行了组合的现有技术中,如果通过剥离密封胶片来对中间盘进行开封,那么因为不能使中间盘再恢复到密闭状态,所以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在一度开封中间盘之后,专利文献1中的再装入容器就完全成了不需要的物品,经济性差。
另外,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在一度开封中间盘之后,此中间盘只要不被组装在小型容器上就不能再被密闭,所以,在希望替换想使用的化妆品时,要么只有将现在所用的化妆品用完,要么将现在所用的化妆品连同中间盘一起扔掉,这样,便不适用于在中间盘内收纳昂贵的化妆品。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创造的方案,其课题在于在可靠而稳定地对中间盘进行了密闭的状态下,将中间盘收纳并保持。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再装入容器,即,与中间盘这一独立部件的密闭的有无无关,该再装入容器不仅可以安全地维持被容纳在中间盘内的化妆品的质量,并且可以任意进行中间盘的更换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装置为一种再装入容器,所述再装入容器具有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用于将中间盘收纳保持在其收纳筒内,所述中间盘用于收纳化妆品并被形成为带底的短筒的形状,而且,在其上端开口缘上设有向外突出的法兰盘,通过将所述中间盘的法兰盘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上而将其收纳保持在收纳筒内;以抱入环状的软质弹性材料制的密封件的结构,所述盖体在其顶壁的下表面将该密封件组装并保持在与其不能脱离但其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并且,该盖体以被镶嵌状旋合在上述主体上并可以自如地从该上述主体上卸下,通过密封件对所述中间盘的法兰盘的紧密的弹性接触而对所述中间盘进行密闭;而且,至少在上述主体和盖体这两个部件的一个上设置抵接片,通过该抵接片与上述的另一部件相接触,来将上述盖体于上述主体旋合组装完了的位置设定在将上述密封件的弹性变形限定在其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位置上。在本发明的此技术方案1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如果将盖体旋合组装在收纳并保持中间盘的主体上,那么被组装在盖体内的密封件就紧密地与中间盘进行弹性接触,因此,中间盘通过盖体而被密闭,并且此状态得以保持。
这样,本发明的再装入容器,由于可以不用区分新品中间盘和正在使用中的中间盘而对中间盘进行密闭并收纳和保持,所以可以作为更换用中间盘的收纳容器而发挥作用,即,可以通过选择所希望的中间盘而对组装到小型容器上并携带的中间盘进行更换使用。
另外,由于密封件相对于盖体的组装,不是通过焊接等形成的不动的固定组装,而是以抱入密封件的结构且在具有间隙的状态下来组装并保持的,所以密封件相对于盖体而言,不会从发挥密封作用的部位脱落,并可以偏移变位地进行组装。
因此,虽然在将盖体旋合组装在主体上之际,通过盖体相对于主体的相对转动,密封件将产生扭转变形,但是,由于密封件相对于盖体可以进行偏移变位地进行组装,所以,密封件中正要进行的扭转变形,通过密封件本身的弹力形成的偏移变位,该变形迅速地消失了。
这样,在将盖体相对于主体进行旋合组装之际,由于可以防止在密封件上产生变形,所以不会出现因密封件产生扭转变形而损坏此密封件的密封作用的情况,因此,密封件将稳定地发挥可靠的密封作用。
另外,由于在主体与盖体之间设有抵接片,所述抵接片将盖体于主体上的旋合组装结束的位置设定为将伴随主体与盖体之间的旋合组装的密封件的弹性接触变形限定在其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位置,所以,可以防止使密封件发生超过其弹性变形范围的变形的对盖体的过分紧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为,在技术方案1的构造基础上,采用橡胶作为密封件的成型材料的软质弹性材料。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可以不产生扭转变形地使用容易产生扭转变形的橡胶制密封件,所以可以有效地使橡胶具有的高密封性能保持不变地得到发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再装入容器为,在技术方案1或2的构造基础上,将主体做成双重构造,并在上述螺纹筒的下端设置脚筒片,所述双重构造是将收纳筒与螺纹筒的上端之间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螺纹筒用于与盖体进行螺纹连接。
在此技术方案3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将主体分成组装保持中间盘的部分、和与盖体向旋合的组装部分来构成,所以,可以容易构成两部分,另外,由于在构成与盖体之间的组装部分的螺纹筒内,设置作为“座”而起作用的脚筒片,所以构成中间盘收纳部分的收纳筒不会直接抵接放置面,因而将减少该部分、即从外部对收纳的中间盘的冲击作用的机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再装入容器为,在技术方案1、2或者3所述的构造基础上,在盖体的顶壁的下表面上与其垂直地向下设置抵接片,并且该抵接片与被收纳保持在主体内的中间盘的法兰盘的上表面相抵接。
在此技术方案4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将抵接片设置在盖体上,所以完全不会产生因将此抵接片设置在主体侧而产生的不方便情况,例如妨碍中间盘的收纳保持以及拿出放入等不便情况,另外,由于其处于可以接近密封件的位置,所以将正确地而且可靠地发挥限制作用,另外,密封件紧密地弹性接触被收纳保持在主体内的中间盘的法兰盘,并且,抵接片也将抵接上述中间盘的法兰盘,所以,在抵接片抵接法兰盘时,密封件相对于法兰盘的弹性接触程度保持恒定,因此,抵接片对密封件的限定作用一直为正确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再装入容器为,在技术方案1、2或者3所述的构造基础上,使设置在盖体上的抵接片抵接主体的上端面。
在此技术方案5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可以将中间盘的法兰盘的宽度变小,并且来自盖体的较大的紧固力不作用于中间盘上,所以可以更安全地收纳中间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再装入容器为,在技术方案1、2、3、4或者5所述的构造基础上,由主体部和嵌入部构成密封件,所述主体部为环状,其与法兰盘紧密地弹性接触;所述嵌入部为环状,其位于该主体部的内侧,并且是向盖体进行组装的组装部分;在沿径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使上述嵌入部位于该顶壁与密封压件之间,从而将密封件以不能脱离的状态组装保持,所述密封压件被固定在该顶壁上。在此技术方案6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密封件是在沿着径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使与主体部相区分的嵌入部位于密封压件与盖体的顶壁之间而对其进行保持,该密封压件为组装专用部件,所以密封件相对于盖体的组装结构为抱入的结构,因此,密封件相对于盖体的组装,可以沿着周向以及径向进行偏移变位,并且防止密封件扭转变形的状态。
另外,密封压件位于与密封件的嵌入部相向的位置,并位于与密封件的主体部离开的位置,所以不会受密封压件影响,因而可以容易使密封件的主体部的密封功能无障碍地发挥出来。
本发明由于具有上述的构成,所以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可以不用区分新品中间盘和正在使用中的中间盘而对中间盘进行密闭并收纳和保持,所以,可以通过选择所希望的中间盘而对组装到小型容器上并携带的中间盘进行更换使用。这样,便可以更有效地使用价格高的上述小型容器。
另外,由于密封件相对于盖体的组装,是以抱入密封件的结构且在具有间隙的状态下来组装并保持的,所以密封件相对于盖体而言,可以偏移变位地进行组装。即使在将盖体旋合组装在主体上之际,密封件将产生扭转变形,但是通过密封件本身的弹力形成的偏移变位,该变形迅速地消失了。所以,不会出现因密封件产生扭转变形而损坏此密封件的密封作用的情况,因此,密封件将稳定地发挥可靠的密封作用。
另外,由于在主体与盖体之间设有抵接片,所以,可以防止使密封件发生超过其弹性变形范围的变形的对盖体的过分紧固。从而,密封件不会产生永久变形或者被损伤等而使其密封作用下降。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可以使橡胶所具有的高密封性能保持不变地得到发挥。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不难构成主体中的组装保持中间盘的部分、和主体中的与盖体相旋合组装的部分,所以很容易将主体成型,另外,由于在螺纹筒上设有脚筒片,所以,可以减少来自外部的对已收纳的中间盘的冲击作用的机会,因此,可以提高已收纳的化妆品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将抵接片设置在盖体上,所以完全不会产生所述抵接片妨碍中间盘的收纳保持及其拿出放入这样的不良情况,因而可以防止中间盘的操作性的下降,另外,由于抵接片位于靠近密封件的位置,所以将正确地而且可靠地发挥其限定作用,因此本发明的再装入容器可以安全地保护密封件,另外,由于密封件与被收纳在主体内的中间盘的法兰盘紧密地弹性接触,并且,抵接片抵接上述法兰盘,所以,抵接片对密封件的限定作用总是正确状态,因此,容易设定抵接片相对于密封件的限定作用的程度。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可以使中间盘的法兰盘的宽度变小,所以可以使中间盘的构造简化,另外,由于来自盖体的较大的紧固力为作用于中间盘,所以不会发生因中间盘不当地进行变形而导致所容纳的化妆品裂缝等不良情况,因而可以更安全地收纳保持化妆品。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再装入容器中,由于密封件是在沿其径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通过与其主体部相区分了的嵌入部以被抱入的结构而被组装在盖体内,所以,可以使密封件相对于盖体的组装沿周向以及径向进行偏移变位,从而可以做成能够防止密封件成为扭转变形状态的状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组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组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小型容器的中间盘组装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再装入容器1,所述再装入容器用于紧密地收纳保持金属薄板制的中间盘21,该中间盘21用于容纳并保持化妆品K,并可以自如地装卸于小型容器25上。
组装此中间盘21的小型容器25(以下,参照图4),由主体部26、所述盖体部29和中框28构成,所述主体部26为带底的短筒状,所述盖体部29通过合页而将其后端部与上述主体的后端部彼此连接起来而组装在此主体部26上,并可以相对于主体部26进行开闭转动,所述中框28形成中间盘21的组装收纳空间。
在小型容器25的主体部26的底壁上设有推出孔27,它用于将已组装的中间盘21用片杆(未图示)顶起而使其脱离主体部26,另外,在盖体部29的下表面上组装了密封件30,该密封件与已收纳保持的中间盘21的法兰盘23紧密地弹性接触而密闭此中间盘21。
此中间盘21相对于小型容器25的组装是这样来实现的由于法兰盘23接触到中框28的上端面,所以在将中间盘21的带底筒状的筒体已插入并组装在中框28内的状态下,使被凹设在中间盘21的筒体的外周表面上的卡止凹部22卡止于中框28的内周表面上所设置的卡止功能部。
因此,如果使中间盘21脱离于小型容器25,那么,在打开了盖体部29的状态下,通过用片杆从推出孔27顶起中间盘21,由此强制性解除上述卡止功能部对卡止凹部22的卡止,将中间盘21向上方推起即可。
如上所述,图1是本发明的再装入容器1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表示装卸自如地密闭收纳一个被装卸于小型容器25内的中间盘21。再装入容器1由主体2和盖体9构成,该主体2用于收纳并保持中间盘21,该盖体9通过螺纹连接可以装卸自如地组装在此主体2上并对中间盘21进行密闭。
主体2由收纳筒3、螺纹筒7和脚筒片8构成,所述收纳筒3为具有底板5的带底圆筒状并用于使中间盘嵌入其中而对其进行收纳,所述螺纹筒7在其外周表面上刻设有螺纹,并与收纳筒3在它们的上端之间连接起来而形成双重筒体构造,所述脚筒片8间隔外法兰状的法兰盘而从此螺纹筒7的下方与其垂直地被连接设置在其下端上,并形成一个“座”。
收纳筒3在其内周表面上设有横条状的卡止片4,在使法兰盘23已放置在主体2的上端面上而完成中间盘21组装的位置,该卡止片4与中间盘21的横槽状的卡止凹部22相卡合,另外,在偏向底板5的周端部的上述收纳筒3的部位上,设有大小可以插入手指尖的窗孔6。
连接收纳筒3与螺纹筒7的上端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上表面,即主体2的上端面为可稳定地放置中间盘21的法兰盘23的平坦面,另外,脚筒片8的下端面位于底板5的下表面的下方,并且在将主体2已放置在载置面上时,使得底板5不会与载置面接触。
盖体9为带顶的圆筒形状,该带顶的圆筒形状由从平圆板状的顶壁10的周端缘向下垂直地设置圆筒状的周壁12而形成,在该圆筒形状的周壁的内周面上,刻设有与主体2的螺纹筒7进行螺纹配合的螺纹,将短圆筒状的抵接片11下垂地设置在盖体9的周端部上,在设有该抵接片11的顶壁10的下表面上组装了密封压件13以及密封件16。
密封压件13将其周端部分作为支承部14,并将所剩余部分,即中央部分作为滴下防止部15,该支承部14用于呈抱入状并在具有间隙的状态下,将密封件16组装并保持在盖体9内,该滴下防止部15通过开设多个小孔而构成;在此滴下防止部15与支承部14之间形成了间隙的状态下,通过超声波焊接(参照图2),或者通过卡合连接(参照图3),密封压件13被组装固定在顶壁10上。
整体为环状的橡胶制密封件16,被划分成起密封作用的外侧的主体部17和形成组装功能部的内侧的嵌入部18,并且在作为厚壁的主体部17上,且在其下表面上和在其上表面上,分别凸出地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尺寸较大的主密封条19、和副密封条20;稍微被成型为薄壁的嵌入部18则是单纯的平环圆板状。
虽然此密封件16在沿径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被组装在盖体9内,但是对此径向的间隙范围的限制,在图2的情形中,通过位于外侧的抵接片11和位于内侧的用于组装密封压件13的凸片来实现,在图3的情形中,通过位于外侧的抵接片11和位于内侧的密封压件13的凸片来实现。
这样,在沿径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通过将嵌入部18整体轻轻地夹在顶壁10与支承部14之间,密封件16被组装并保持在盖体9内,所以,其组装状态为抱入状,并且相对于盖体9而言,为可沿周向和径向进行偏移变位的组装。
通过抵接片11抵接在已被组装保持在主体2上的中间盘21的法兰盘23、即通过密封件16紧密地弹性接触的法兰盘23上,图2的实施例的抵接片11就设定了盖体9相对于主体2的螺纹配合组装结束的位置,所以,与中间盘21相对于主体2的组装状态的差异,例如与从法兰盘23的主体2的上端面上浮程度的差异无关,在将盖体9组装到其与主体2上的螺纹配合组装结束位置时的弹性力,亦即密封件16作用于法兰盘23的弹性力总为一定的值。
对此,图3是表示抵接片11的又一实施例,抵接片11不经由中间盘21的法兰盘23,而为直接抵接到主体2的上端面的部件,所以,使盖体9相对于主体2的螺纹配合组装为稳定且牢固的状态。
中间盘21与再装入容器1之间的脱离是这样来实现的在使盖体9从主体2上松脱了螺纹的状态下,通过从窗孔6插入手指尖而将中间盘21向上推,使卡止片4与卡止凹部22之间的卡止解除。
此时,由于窗孔6偏向底板5的周端侧,所以来自于手指尖的上推力,作用在卡止片4与卡止凹部22相互进行卡止的部位,亦即中间盘21的周端部附近,因此,可以由此很容易实现用手指尖取出中间盘21。
另外,突出地呈条形设置在中间盘21的底壁上的错位防止条24,是用于使相对于中间盘21的化妆品K的收纳固定得以稳定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再装入容器,所述再装入容器由主体(2)和盖体(9)构成,所述主体用于将中间盘(23)收纳保持在所述主体的收纳筒(3)内,所述中间盘(21)用于收纳化妆品(K)并被形成为带底的短筒的形状,而且,在其上端开口缘上设有向外突出的法兰盘(23),通过将所述中间盘(21)的法兰盘(23)放置在所述主体(2)的上端面上而将中间盘(23)收纳保持在收纳筒(3)内;以抱入环状的软质弹性材料制的密封件(16)的结构,所述盖体(9)在其顶壁10的下表面将该密封件(16)组装并保持在与其不能脱离但其间具有间隙的状态,并且,该盖体(9)以被镶嵌状旋合在上述主体(2)上并可以自如地从该主体卸下,通过密封件(16)对所述法兰盘(23)的紧密的弹性接触而对所述中间盘(21)进行密闭,而且,至少在上述主体(2)和盖体(9)的一个上设置抵接片(11),通过该抵接片(11)与另一个相接触,来将上述盖体(9)于上述主体(1)旋合组装完了的位置设定在将上述密封件(16)的弹性变形限定在其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装入容器,其特征在于作为密封件(16)的成型材料的软质弹性材料为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装入容器,其特征在于将主体(2)做成双重构造,并在上述螺纹筒(7)的下端设置脚筒片(8),所述双重构造是将收纳筒(3)与螺纹筒(7)的上端之间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螺纹筒(7)用于与盖体(9)进行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再装入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顶壁(10)的下表面上与其相垂直地向下设有短筒片状抵接片(11),并且该抵接片(11)与被收纳保持在主体(2)内的中间盘(21)的法兰盘(23)的上表面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再装入容器,其特征在于抵接片(11)与主体(2)的上端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再装入容器,其特征在于由主体部(17)和嵌入部(18)构成密封件(16),所述主体部(17)为环状,其与法兰盘(23)紧密地弹性接触;所述嵌入部(18)为环状,其位于该主体部(17)的内侧,并且是向盖体(9)进行组装的组装部分;在沿径向具有间隙的状态下使上述嵌入部(18)位于该顶壁(10)与密封压件(13)之间,从而将密封件(16)以不能脱离的状态组装保持,所述密封压件(13)被固定在该顶壁(10)上。
全文摘要
一种再装入容器,其与中间盘独立部件的密闭的有无无关地对已被容纳在中间盘内的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地进行保持,并可进行中间盘的任意更换使用。再装入容器由主体(2)和盖体(9)构成,主体(2)通过使中间盘(21)的法兰盘(23)放置在主体(2)的上端面上而将中间盘(21)收纳并保持在收纳筒(3)内,盖体(9)以将环状的软质弹性材料制的密封件(6)抱入的结构,并在不能脱离地具有间隙的状态下对其进行组装并保持,并且在被旋合组装在主体(2)上后,通过使密封件(16)相对于法兰盘(23)的紧密的弹性接触而对中间盘(21)进行密闭。通过将盖体(9)相对于主体(2)的旋合组装结束的位置设定为将密封件(16)的弹性变形限定为其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位置而设置抵接片,可以得到可靠的牢固的密封作用。
文档编号A45D40/16GK1741760SQ20048000260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9日
发明者古贺督尉, 神村千秋, 荒井次男 申请人:宝洁公司,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