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粘接胶带及具备它的假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30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粘接胶带及具备它的假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面粘接胶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使适合于头发造型或增发等用途的假发固定于头部的双面粘接胶带、及使用该双面粘接胶带的假发。
背景技术
假发一般由以软质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形的人工皮肤或网状构件为主体的假发基体与植设于该假发基体上的大量毛发构成。如果以穿戴假发时的透气性和轻巧性为指标,不仅需要考虑减轻植设于假发基体上的毛发的重量,更必须考虑如何降低假发基体的重量来进行制造。为实现假发基体的轻量化,迄今为止开发了各种技术,例如将人工皮肤制的假发基体的一部分、如头顶部或两侧挖通,使该挖通部分与网状构件结合,作为局部网状构件的假发基体;或用网状构件构成全部假发基体,并以合成树脂制的增强材料对周围加边处理进行增强等。另外,也有各种确保假发的轻量化和透气性、并且为了呈现自然的发际而以网状构件构成发际的假发基体,例如以特开昭62-215002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为首的各种技术。
但是,为了使假发穿戴在头上时假发不易从头部偏移或脱落,必须通过固定装置使假发基体的内表面与头部之间得到确实的固定。目前,作为此类固定装置,有市售的液状或粘性的粘接剂或市售的双面粘接胶带、或假发固定专用的夹持用具,任何一种装置均为固定于头部的装置。如果使用专用的夹持用具,假发的穿和脱比较容易。该夹持用具典型的结构为,将具有齿状的多个突片的反转构件固定于假发基体的内表面,该突片插入到头发中并利用反转构件的反转作用夹持本身的头发。由于该夹持用具利用使用者的头发,因此不适用于在头部的固定部位残留的头发较少的情况。
为使假发固定于头部而使用液状或粘性的粘接剂的时候,由于是通过将其涂布在头皮与假发基体内表面之间进行贴合,因此采用与皮肤无反应性的、不易引起皮疹等炎症的医疗用产品。但是,取下假发时必须使用稀释剂等剥离液使与头皮粘接的粘接剂剥离下来,因此将使皮肤受到物理以及化学性的伤害,而且也使取下假发的操作变得麻烦。
使用双面粘接胶带的情况下则几乎不需要剥离液,与使用液状或粘性的粘接剂的情况相比,假发的穿和脱更为简便。双面粘接胶带通常有下列的市售产品,即在厚度为30μm左右的聚乙烯薄膜制的芯材的两面涂布粘合剂,并使用剥离纸粘合在其各表面,然后作成筒状的产品。裁剪该筒状的双面粘接胶带至适宜的长度并去除剥离纸,将其中一个粘合面粘合在设置于人工皮肤制的假发基体的内表面或网状基体的内表面上的、合成树脂制的增强构件的例如前后左右4个部位上,同时将另一个粘合面粘贴在头皮或头发上而固定假发。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剂的层厚通常为30μm~50μm左右,通过采用低致敏性丙烯酸类医用粘合剂在上述芯材的两面上分别平滑地涂布而得到。
另外,假发基体的整体或一部分由网状构件构成时(以下也称为网状基体),使用尼龙、聚酯等直径约为100μm~150μm左右的长丝作为网的原料,用该长丝形成带有具有菱形或矩形空间的网眼的片状结构,并沿着使用者的头部鼓出状态的形状成形而成为网状基体,在该网状基体上植设大量毛发而形成假发。假发的使用者在穿戴时为了不让网状基体起皱及发生松弛,一边将其四周向外拉伸一边使用设置在网状基体内表面的特定部位的夹持用具、或涂布于头皮上的液状或粘性的粘接剂、或双面粘接胶带将假发固定在头部。
这样,由于在四周方向上对网状基体施加外力的同时扩张假发进行穿戴,因此会对由细的长丝构成的网状构件施加过度的拉伸力,容易引起网状基体的变形及破损。因此,在容易施加负重的网状基体的部分,尤其在其周围边缘处有必要固定比较硬质的塑料制增强材料。另外,为了在网状基体的内表面的特定部位涂布粘合剂或安装夹持用具,必须用软质的合成树脂或布等其它构件制造固定装置用的固定台座,并将该固定台座设置于网状构件内表面的特定部位。由于该固定台座是用于设置粘合剂或夹持用具,所以一般由宽幅的合成树脂或布的材料形成厚的结构,并将其牢固地缝合在网状基体内表面的周围多个部位,因此该部分必将变得重而且厚。此外,在网状基体上设置上述增强材料或固定台座等时,会堵塞该部分的网眼使透气性受到阻碍,成为闷堵、变形或老化的原因。
因此,从重视网状基体的轻量化及透气性的角度出发,希望不要设置增强构件或固定台座。因此,如果想要不通过增强构件或固定台座,直接在网状基体上设置固定装置,只能利用双面粘接胶带代替粘接剂或夹持用具作为此类固定装置。这是因为,如果想在构成网状构件的细小直径的长丝上直接设置夹持用具,就要将夹持用具缝合挂在多条长丝上,那么如果要在向四周拉伸网状基体的同时使夹持用具夹住头部本身的头发,就会在细的长丝上产生过度的张力,发生长丝的交点的解离或长丝自身的断裂等,导致网状基体的破损。不仅如此,从假发的外侧透过毛发的间隙还容易看出该夹持用具。另外,即使想要使用液状或粘性的粘接剂将网状基体直接粘接在头皮或头发上,网状基体的长丝与使用者的头部实质上仅以线状方式进行接触。因此,仅靠长丝与头部之间的线接触方式的粘接,假发很容易从头部脱落,不适于实用。
因此,本发明者尝试使用市售的医疗用双面粘接胶带,将其中一个粘合面直接粘贴在网状基体内表面的特定部位。此时,尝试了将双面粘接胶带的其中一个粘合面直接粘贴在构成网状构件的各长丝上,另外,还将双面粘接胶带的另一个粘合面粘贴在穿戴者的头皮或头发上进行固定。以此方法进行固定时,如果能可靠地将假发固定在头部,则不必特地在假发基体的内表面上设置合成树脂或布制的增强构件及固定台座,结果可在充分保证透气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但是,本发明者在重复各种试验后,发现即使想要将双面粘接胶带的其中一个粘合面直接粘贴在网状构件上,由于构成网状构件的长丝的截面为圆形,所以与液状或粘性的粘接剂的情况相同,粘合面与长丝仅为线接触因而无法进行粘贴。这是因为,市售的医疗用双面粘接胶带的其中一侧的粘合层的厚度为30~50μm左右,与之相比,由于构成网状构件的长丝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而通常使用100~150μm左右的产品,因此,即使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压接在网状构件上,至多仅可沿圆形截面的长丝的一边以线接触方式进行粘接。
除此之外还发现,由于交叉的各长丝间形成的网眼、即格子状的网孔是空的,大部分粘合面未能起作用,仅有在长丝的线方向上可进行粘贴,因此粘贴力弱,在穿戴假发的时候容易从头部脱落。即使增强该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剂的粘合力也是同样的结果。因此可以确认,即使如上所述地将市售的医疗用双面粘接胶带适用于网状基体的假发,由于粘合剂对网状基体的附着力太弱而无法实用化。
另外,试验制作了将上述市售的医疗用双面粘接胶带适用于网状基体而得到的产品,从外侧观察穿戴假发时的状态,结果透过埋置于网状基体上的毛发的间隙,从交叉的各长丝的网眼可以看到头皮,而在双面粘接胶带粘贴的部位,双面粘接胶带的上述其中一个平滑的粘合面从各长丝的网眼反光,观察者可看到不自然的光泽,因该反光而使粘合面的部分看上去凸显白色,结果导致很容易观察到双面粘接胶带的存在。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便使用双面粘接胶带将网状基体构成的假发固定于头部,由于双面粘接胶带对网状基体仅以线接触方式进行粘接,因而没有充分的附着力,另外,由于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面很平滑,透过到假发内的光,穿过假发的毛发照在粘贴于网状基体的内表面上的双面粘接胶带的上述平滑的粘合面上而被反射,导致可看见双面粘接胶带。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即使对由网状构件构成的假发基体也能获得充分的粘接力,同时在穿戴假发时难以被发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及具备该双面粘接胶带的呈现良好的外观的假发。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用于将假发固定于头部的双面粘接胶带,其双面的粘合层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粘合层优选通过在其表面形成微小凹凸状而被实施消光处理。
上述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可通过使用形成有微小突起的挤压模具挤压该粘合层来赋予,或通过在芯材上喷涂粒状的粘合剂而形成。或者上述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也可通过喷砂加工来赋予。进行喷砂加工时,如果使用粉碎得很细的干冰或冰作为喷砂材料,则在对粘合层进行凹凸加工后喷砂材料将融化,因而喷砂材料不会残留在粘合层中。
上述微小凹凸的表面粗糙度,优选形成比光的波长更大波长这样的粗糙度,以此,在将本发明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其中一个粘合面粘接在假发的内表面上时,即使光从假发外侧入射照在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面上,由于微细凹凸产生漫反射,所以不会出现不自然的光。
本发明的其他方案为用于将假发基体的至少一部分由网状构件构成的假发固定于头部的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双面的粘合层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按照使该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
进一步,本发明为用于将假发基体的至少一部分由网状构件构成的假发固定于头部的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双面的粘合层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在按照使该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的同时,该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粘合层的其中一个的厚度,优选设定为与构成假发基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网状构件的线径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并且该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另外,上述粘合层的另一个的厚度设定为与头发的直径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上述各粘合层的其中一个或二者,优选各自形成50μm~200μm的范围的厚度。
另外,本发明的假发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网状构件的假发基体、植设于假发基体上的毛发、以及在芯材的两面具有粘合层且一个粘合层与假发基体相粘接,同时另一个粘合层与使用者的头部相粘接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上述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该经过消光处理的一个粘合层优选进入到假发基体的网状构件的网眼中与该网状构件相粘接。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通过使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的表面形成微小凹凸状而对该表面进行消光处理。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使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的一个表面形成微小凹凸状而进行了消光处理,所以通过将消光处理后的粘合层表面从假发基体的网状构件的内表面粘接在该网状构件上,即使光从假发的外侧照射到位于构成网状构件的长丝的网眼处的微小凹凸状的粘合层,也会因该微小凹凸而产生漫反射。因此,消除了不自然的光泽,从外部不会知道双面粘接胶带与假发内侧的粘接,可获得良好的外观。
另外,本发明的假发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网状构件的假发基体、植设于假发基体上的毛发、以及在芯材的两面分别具有粘合层且一个粘合层与上述假发基体相粘接,同时另一个粘合层与使用者的头部相粘接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上述一个粘合层按照使上述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另一个粘合层进入到网状构件的网眼中与该网状构件相粘接。
上述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的表面,优选通过形成微小凹凸状进行消光处理。
上述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优选在按照与构成网状构件的长丝的线径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形成的同时,该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另外,上述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另一个粘合层优选按照与头发的直径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形成。上述粘合层的其中一个或二者,优选各自形成50μm~200μm的范围的厚度。
通过使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的至少与网状基体相粘接一侧的厚度变厚,即通过形成可使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这种程度的厚度,则在从假发的内侧将双面粘接胶带与网状构件相粘接的时候,粘合剂会进入到构成网状构件的长丝之间的网眼中,于是,包裹各长丝而在其圆周表面以面接触方式与该长丝粘接,所以可确保高粘接力。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假发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结构图。
图3为表示长丝的一半左右埋没在其中一个粘合面中并以面接触方式被粘接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长丝的整个圆周表面埋没在其中一个粘合面中并以面接触方式被粘接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为在双面粘接胶带中,长丝以面接触方式粘接在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其中一个粘合面上,并且头发埋入到另一个粘合面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为在双面粘接胶带中,长丝整个圆周表面粘接在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其中一个粘合面上,并且头发埋入到另一个粘合面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双面粘接胶带的使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表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200倍)。
图9为实施例2中,设计成平纹组织的网状基体与双面粘接胶带的粘接状态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50倍)。
图10为实施例3中,设计成六角网眼组织的网状基体与双面粘接胶带的粘接状态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50倍)。
图11为比较例1中,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表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200倍)。
图12为比较例2中,设计成平纹组织的网状基体与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接状态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50倍)。
图13为比较例3中,设计成六角网眼组织的网状基体与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接状态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照片(50倍)。
具体实施例方式
基于以下表示本发明的详情及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案的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另外,附图中表示的各种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规定或限定本发明,仅为用于更好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及具备它的假发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图1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假发100的结构例。双面粘接胶带10用于将假发固定在头部,该实施方案中,例如图1所示,双面粘接胶带10用于那种沿使用者的头部的弯曲状呈上方稍微鼓出形状的所谓局部假发100。在图示的例子中,双面粘接胶带10沿着局部假发100的内表面一侧,即沿着内表面一侧的周围边缘间断地设置在多个部位,双面粘接胶带10的其中一个粘合面从局部假发100的内侧与该假发100相粘接,另一个粘合面与使用者的头部粘接。
局部假发100是在整体为网眼状的网状构件构成的假发基体101上植设毛发102而构成(图1中,只画有几根毛发102,实际上假发基体101的整个表面植设有大量毛发)。另外,假发基体101,也可并非为如图所示那样整体由网状构件构成,例如可以在对应于于分发部或旋儿部的部位局部地用柔软的合成树脂制的人工皮肤形成,该人工皮肤部与残余的网状构件相接合而整体形状成为帽状,或者也可以仅在双面粘接胶带10所粘接的部位用网状构件构成,其他大部分由人工皮肤构成。本发明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10,可适用于尤其是假发基体由网状构件构成的情况,但当然也不限定于此,也可适用于人工皮肤等其他材料的假发。另外,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假发,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局部地盖住头部的局部假发100,此外,也可以为覆盖使用者的头部整体这种类型的所谓完整假发。
图1所示的局部假发100的假发基体101,其整体由网状构件构成,该网状构件使用由尼龙丝或聚酯丝的单纤维或合股线构成的长丝103,将该长丝103按照如图1的C部扩大图所示那样进行组装,使其具有菱形或矩形状的空间所构成的格子状的网眼104,沿着使用者的头部鼓出状态的形状形成轻量的结构。构成网状构件的长丝103的材料及纤度(denier)或支数可以选择使用适宜的产品,由于透气性与轻量化是最重要的因素,当假发基体为网状基体时,为了尽量轻量化地成形网状基体,长丝103的直径越细越有利。此外,长丝如果细的话,则从外部难以辨认,因而有利。但是,由于越细断裂力越低,所以作为假发的网状基体一般由例如尼龙、聚酯等直径约为100μm~150μm左右的长丝103构成。不过,长丝103的直径即使比上述范围更细,也可以充分适用于本发明。
采用该长丝103,预先以平纹组织或六角网眼组织等形成具有网眼104的扁平的片材,使该片材沿着特定的头部形状鼓出而成形为帽子的形状,以此作为假发基体101,或者,在将长丝103配置成经线和纬线并对其交点进行热熔粘合等的同时,使之鼓出成形为帽子的形状,以此作为假发基体101。
另外,由经线和纬线的组合构成的长丝103的网眼104的大小,可以根据植设的毛发的容量选择适当的尺寸。一般,如果想使毛发的量增多的时候,可尽量设计成孔洞小的网眼104,或者,当想将使用者的头发从网眼拉出与假发的毛发相混合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网眼的尺寸,例如可设定为1cm2或以上。植设的毛发102各自通过结合或粘接等缔结在长丝103的经线和纬线上,根据情况经线和纬线的交点上也可以结合毛发102。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形成的网眼104上当然不可能植设毛发102,所以在使用者穿戴假发时,常常会从毛发102的间隙等透过该网眼104看见使用者的头部(头皮或头发)。因此,从假发基体101的内表面与网状构件粘接的双面粘接胶带10也可以透过毛发102的间隙被看见,所以位于长丝103的网眼104的粘合面的反射(反光、てかり)成为问题,本发明中,如后所述,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面的表面因经过消光处理而发生漫反射,不会产生不自然的光泽。因此,降低了从假发的外侧透过毛发等的间隙看到双面粘接胶带10的存在的可能性。
下面,参照图2及图3说明本发明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具体结构。
图2(a)为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10的平面图,同(b)为其截面图,同(c)为扩大图2(b)的B部的详图。如图2(b)所明示,双面粘接胶带10是,例如在聚乙烯薄膜制的透明芯材11的两侧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粘合层12、13。由于粘合层12、13被使用于人体,所以优选适用于医疗领域中的低致敏性透明丙烯酸类粘合剂。双面的粘合层12、13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的表面实施了消光处理。本例中,芯材11的两侧面的粘合层12、13的表面同时进行了消光处理,也可至少仅对与假发基体101相粘接一侧的粘合层12(以下称为一个粘合层)进行消光处理。进一步(图示已省略),从一个粘合层12和另一个粘合层13的上方,分别粘附剥离纸(未图示)作为保护层或保护膜。剥离纸在使用双面粘接胶带10的时候从粘合层12、13上剥离下来。因此,在剥离纸上涂布有硅树脂。
另外,芯材11及粘合剂12、13不一定是透明的,也可以被着色成与头皮的颜色、例如乳白色或肉色等与网状基体的色彩同色系的颜色,优选具有难以从外部辨认出假发基体的迷彩色性。
在粘合层12、13的表面实施的消光处理,是通过在该粘合层12、13的表面形成图2(c)(图2(b)的B部)所示的微小凹凸12a来进行。作为该消光处理,优选使用例如压花加工。在进行压花加工时,也可使用具有微小凹凸状的表面的转印型直接在粘合层上形成微小凹凸12a,或从粘附有剥离纸(未图示)的上方进行压花加工。粘合层的微小凹凸(压花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优选充分大于光的波长、例如为2~10μm,以便容易引起可见光(0.38μm~0.76μm)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度形成约4μm左右即足够。
此处,举出在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12、13表面上赋予微小凹凸12a、13a时的二、三例。
第1为使用表面形成有微小突起的挤压模具从粘合层表面12、13或玻璃纸的上方进行挤压,从而对粘合层的表面赋予微小凹凸的方法。该挤压模具无论是平板形或筒形,其表面都形成有上述的充分大于光的波长、例如约4μm左右的表面粗糙度的微小突起,将该挤压模具直接、或在粘合层上粘附有剥离纸的状态下从其上方挤压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12、13表面,形成微小凹凸12a、13a。
第2为对用于双面粘接胶带10的芯材11,喷涂具有适当粘度的粘合剂,从而赋予微小凹凸的方法。粘合剂如果有适当的粘度,则能够以小的粒状直接残留在芯材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
第3为在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12、13表面直接、或从剥离纸的上方进行喷砂加工的方法。此时,并不是用沙子而是使用干冰或冰的细微粒子作为喷砂材料(研磨材料),因此在对粘合层进行凹凸加工以后,作为喷砂材料的干冰或冰将融化,研磨材料不会残留在粘合层12、13或剥离纸的表面。
通过适当采用这些方法,可在制造双面粘接胶带10的时候,或对购得的市售的双面粘接胶带10,赋予粘合层12、13表面微小的凹凸。
另外,本发明的双面粘接胶带10的第2特征为,如图3所示,双面的粘合层12、13之中地至少一个粘合层12按照使构成网状基体101的长丝103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
在假发基体101中,如上所述构成网状构件的长丝103的线径通常使用约100μm~150μm左右的长丝,至少与该长丝103粘接一侧的双面粘接胶带10的一个粘合层12,在本发明中被设定为长丝103的直径的至少1/2或以上的厚度,即50μm~70μm或以上的厚度。这样,通过使一个粘合层12具有长丝103的直径的至少1/2或以上的厚度,从而在将双面粘接胶带10的一个粘合层12挤压在网状基体上时,长丝103的大致下半部分被包裹着以面接触方式粘接在粘合层12之中,与现有的线接触方式粘接的情况相比,可得到充分的粘接强度。
更为优选的情况为,如图4所示,双面粘接胶带10的一个粘合层12被设置为具有和用于假发基体101的长丝103的线径(直径)大致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由此,长丝103以大致整个周围方向被包围的方式粘接,所以得到极其牢固的粘合力。总之,按照与构成网状基体的长丝的线径的比来设定粘合层12的厚度即可。
此处,如图2(b)所示,双面粘接胶带10的芯材11的厚度t1,一般使用30μm左右的产品,考虑到长丝的直径,较厚地形成的一个粘合层12的厚度设定为t2=50μm~200μm左右,优选为150μm左右。例如将直径130μm左右的尼龙长丝作为网状构件时,如果使双面粘接胶带10的一个粘合层12形成t2=150μm左右的厚度,并将该粘合层12挤压在尼龙长丝上进行粘接,则尼龙长丝103侵入至该一个粘合层12之中,长丝103的圆周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个圆周表面被包覆,长丝的圆周表面以面接触方式被粘接。而且,粘合层12进入到长丝103的网眼104中并固定。此处上述一个粘合层12的厚度t2过厚时,将完全埋没长丝及其网眼,难以从假发基体101上剥离下来,使装卸变得麻烦,同时粘合层12从网的网眼上方露出,与植设的毛发102粘接。另外,如果厚度在例如50μm以下较薄时,不能确保面状的粘接。
另一方面,双面粘接胶带10的与头部一侧粘接的另一个粘合层13不必一定设定为上述的厚度,具备市售的双面粘接胶带10通常的30μm左右的厚度即可。这是因为,头部一般即使有一些凹凸通常呈平面状,所以另一个粘合层13以面接触的方式粘接。但是,从头发上方挤压另一个粘合层13进行粘接时,考虑到头发通常的直径为50~100μm,将另一个粘合层13的厚度设置为上述的50μm~150μm左右时,可充分发挥对头部H的粘接力,因而是优选的。
另外,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沿着假发基体101的周围边缘设定的固定处,如图示那样以特定的距离间隔粘贴多个双面粘接胶带10并固定在头部的适当部位。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如图5所示,上述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12、13,尤其是与假发100一侧粘接的粘合层12,在如上所述地被设定为长丝103的直径的至少1/2或以上的厚度、例如50μm~70μm或以上的厚度的同时,优选该一个粘合层12的表面经过如上所述的消光处理。由此,在该粘合层12可靠地与网状基体粘接的同时,即使透过在长丝103之间所形成的网眼104,从假发的外侧看得见该粘合层12的表面,也会因发生漫反射而不能辨认出粘合层,如粘合剂为透明的,则正好呈现出头皮原样的外观。如图6所示,与假发100一侧相粘接的一个粘合层12如果形成与长丝103的直径相同程度的厚度,则可粘接长丝103的整个圆周表面,因而可提高夹持的性能。
图7表示在较厚地形成一个粘合层12的同时,在其表面形成了细微凹凸12a的双面粘接胶带10的截面图,并表示出使用该双面粘接胶带10,将假发100固定于头部H的状态。假发基体101中植设有毛发102,一个粘合层12与构成假发基体的长丝103相粘接,同时另一个粘合层13与头部H相粘接。这样穿戴在头部H的假发100中,由于对粘合层12、13的表面实施了消光处理,所以可防止光照的反射,从外部不会知道假发内侧粘接有双面粘接胶带,呈现良好的外观。另外,因双面粘接胶带10为透明的,其本身的颜色不能透过外部看见,这一点也可提高观感。此处,进入网眼104之中的粘合层12由于具有微小凹凸状的表面,因此即使从外部照射光,也会被凹凸表面漫反射,抑制了因反射光引起的不自然反光的产生。
另外,双面粘接胶带10与假发100的内侧粘接时,粘合层12进入到假发基体101的网眼104中,以面接触方式将长丝103的圆周表面包裹而粘接,所以确保了高固定性。即,由于粘合层12被设定为假发基体101的网状构件的线径的大致1/2、优选与网状构件的线径的1/2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所以可进入到网状构件的网眼104中并牢固地固定假发基体101,可有效提高结合强度。
下面对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及具备它的假发的具体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双面粘接胶带10如下形成在聚乙烯膜制的厚度为30μm的透明芯材11的两面上分别层叠150μm厚的低致敏性的透明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以形成粘合层12、13。通过压花加工对粘合层12、13的表面实施消光处理,表面粗糙度(Ra)约为4μm左右。
图8为显示在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上形成的微小凹凸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电子的加速电压为15keV,倍率为200倍。如图所示,在粘合层12的表面形成了微小凹凸。对该粘合层12照射光时,未观察到来自粘合层12的表面的反射。另外,另一个粘合层13也可以获得与粘合层12相同的表面状态和消光处理效果。
实施例2使上述双面粘接胶带10与假发100粘接。假发100的假发基体101采用使尼龙6的丝径为130μm的长丝103称为平纹组织状而得到的网。网的网眼大小,即表示丝与丝之间的距离的隔距(opening)为716.7μm。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12为150μm厚,通过压花加工在其表面形成了细微凹凸。此处,隔距(μm)=25400/目数(英寸)-丝径。
图9为假发基体101与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接状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电子的加速电压为15keV,倍率为50倍。图中是将假发基体101作为上侧,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12作为下侧时观察到的表面情况。可以发现,用于假发基体101的网的尼龙6的格子状长丝103陷入到粘合层12中,呈面接触状态。
让被试验者穿戴该假发100,进行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接强度和外观观察的试验。双面粘接胶带10对假发基体101的网和被实验者的头皮及毛发的粘接强度良好,另外,未观察到来自双面粘接胶带10周围的光的反射。即使让未穿戴假发100的其他被试验者来观察,也未发生因双面粘接胶带10而发现穿戴有假发100的情况,确认了外观良好。
实施例3将上述双面粘接胶带10与假发100粘接。假发100的假发基体101采用使尼龙6的丝径为93.3μm的长丝103成为加捻组织状(撚り組織状)而得到的的网。网的网眼104的大小(隔距)为1700μm。
图10为假发基体101与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接状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电子的加速电压为15keV,倍率为50倍。图中是将假发基体101作为上侧,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12作为下侧时观察到的表面情况。粘合层12的厚度与实施例2同样为150μm,在其表面形成有细微凹凸。可以发现,用于假发基体101的网的尼龙6的格子状长丝103陷入粘合层12中,呈面接触状态。
让被试验者穿戴该假发100,进行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接强度和外观观察的试验。双面粘接胶带10对假发基体101的网和被实验者的头皮及毛发的粘接强度良好,另外,未观察到来自双面粘接胶带10周围的光的反射。即使让未穿戴假发100的其他被试验者来观察,也未发生因双面粘接胶带10而发现穿戴有假发100的情况,确认了外观良好。
比较例1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其粘合层的表面未经过消光处理。在聚乙烯膜制的厚度为30μm的透明的芯材11的两侧涂布50μm厚的低致敏性透明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市售的普通的粘合层,粘附剥离纸作为保护膜。
图11为未经过消光处理的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合层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电子的加速电压为15keV,倍率为200倍。如图所示可知,粘合层的表面未形成凹凸,为平坦的表面。对该粘合层照射光时,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情况不同,可观察到来自粘合层的平滑的表面的反射。
比较例2将比较例1的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与假发100粘接。假发100的假发基体101采用使尼龙6的丝径为130μm的长丝成为平纹组织而得到的网。网的网眼为30根×30根/1英寸(2.54cm)。图12为假发基体101与双面粘接胶带10的粘接状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电子的加速电压为15keV,倍率为50倍。图中是将假发基体101作为上侧,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作为下侧时观察到的表面情况。与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情况不同,假发基体101的尼龙6的格子状长丝与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只局部地粘接。即,在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中,存在于网状构件的网眼的下部的尼龙6所构成的长丝仅以线接触的方式且只局部地与粘合层粘接。因此,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对假发基体101的网及假发的穿戴者的头皮及毛发的粘附性差。另外,由于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为不具有凹凸的平坦的面,照射光时将发生反射。
比较例3将比较例1的双面粘接胶带与假发100粘接。假发100的假发基体101采用使尼龙6的丝径为130μm的丝成为六角网眼组织而得到的网。长丝的网眼为30根×30根/1英寸(2.54cm)。图13为双面粘接胶带10在假发基体101上的粘接状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电子的加速电压为15keV,倍率为50倍。图中是将假发基体101作为上侧,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作为下侧时观察到的表面情况。
可以知道,与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情况不同,用于假发基体101的网的尼龙6的格子状长丝与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仅以线状的方式接触,只局部地粘接。即,在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中,存在于假发100的假发基体101的网的六角网眼组织的下部的尼龙6的长丝仅以线接触的方式且只局部地与粘合层粘接。因此,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对假发基体101的网及假发的穿戴者的头皮及毛发的粘附性差。另外,由于现有的双面粘接胶带的粘合层为不具有凹凸的平坦的面,照射光时将发生反射。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案,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说明了对双面粘接胶带的两侧的粘合层12、13的表面实施消光处理的例子,也可对至少任意一侧、尤其是仅对设置在假发100一侧的粘合层12实施消光处理。另外,用于进行消光处理的微小凹凸并不限于压花加工,可以为其它形状等。另外,本发明的双面粘接胶带,对于假发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网状构件,并对该网状构件进行粘接的情况尤其有利,当然与普通的双面粘接胶带一样也适用于人工皮肤制的假发基体。
另外,本发明的双面粘接胶带不仅可用于假发的固定,还可适用于各种物品,尤其可有效地适用于要抑制从外部可看见这一侧的被粘接面的光泽的情况。另外,上述实施方案中说明的具体数值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更。
根据本发明,在此种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芯材的两侧具有粘合层,通过对其表面实施消光处理防止了照射光线时发生反射,从外部观察不到胶带粘贴在假发内侧,可获得良好的外观。另外,由于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其中一侧的粘合层形成较厚的厚度,所以在与假发内侧粘接时,粘合层进入到假发基体的网眼中,与长丝以面接触方式粘接,因此可确保很高的固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用于将假发固定于头部,其特征在于,双面的粘合层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表面是通过在该表面上形成微小凹凸而被实施消光处理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是通过使用形成有微小突起的挤压模具挤压该粘合层来赋予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是通过在芯材上喷涂粒状的粘合剂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是通过喷砂加工而赋予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加工是使用粉碎得很细的干冰或冰作为喷砂材料,并通过将该喷砂材料向粘合层表面吹送而进行的。
7.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微小凹凸的表面粗糙度被消光处理得比光的波长更大。
8.一种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用于将假发基体的至少一部分由网状构件构成的假发固定于头部,其特征在于,双面的粘合层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按照使该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
9.一种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用于将假发基体的至少一部分由网状构件构成的假发固定于头部,其特征在于,双面的粘合层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在按照使该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的同时,该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之中的一个粘合层以与所述网状构件的线径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之中的一个粘合层以超过50μm但不超过200μm的范围的厚度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之中的另一个粘合层以和头发的直径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另一个粘合层被形成为50μm或以上的厚度。
14.一种假发,其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网状构件的假发基体、植设于所述假发基体上的毛发、以及在芯材的两面分别具有粘合层且一个粘合层与所述假发基体相粘接,同时另一个粘合层与使用者的头部相粘接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所述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
15.一种假发,其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网状构件的假发基体、植设于所述假发基体上的毛发、以及在芯材的两面分别具有粘合层且一个粘合层与所述假发基体相粘接,同时另一个粘合层与使用者的头部相粘接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所述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该消光处理后的一个粘合层进入到所述网状构件的网眼中并与该网状构件相粘接。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所述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通过形成微小凹凸状而被实施消光处理的。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是通过使用形成有微小突起的挤压模具挤压该粘合层来赋予的。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是通过在芯材上喷涂粒状的粘合剂而形成的。
19.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表面的微小凹凸是通过喷砂加工而赋予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加工是使用细微粉碎的干冰或冰作为喷砂材料,并通过将该喷砂材料吹送至粘合层表面而进行的。
21.如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凹凸的表面粗糙度被设定为比光的波长大。
22.一种假发,其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网状构件的假发基体、植设于所述假发基体上的毛发、以及在芯材的两面分别具有粘合层且一个粘合层与所述假发基体相粘接,同时另一个粘合层与使用者的头部相粘接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所述一个粘合层按照使所述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所述一个粘合层进入到所述网状构件的网眼中并与该网状构件相粘接。
23.一种假发,其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网状构件的假发基体、植设于所述假发基体上的毛发、以及在芯材的两面分别具有粘合层且一个粘合层与所述假发基体相粘接,同时另一个粘合层与使用者的头部相粘接的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假发固定用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在按照使所述网状构件的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的同时,该一个粘合层的表面是经过消光处理的,所述一个粘合层进入到所述网状构件的网眼中并与该网状构件相粘接。
24.如权利要求16~23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以与所述网状构件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形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接胶带的一个粘合层以超过50μm但不超过200μm的范围的厚度形成。
26.如权利要求14~25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接胶带的另一个粘合层以与头发直径相同或其以上的厚度形成。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粘接胶带的另一个粘合层形成为50μm或以上的厚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假发(100)固定在头部的双面粘接胶带(10),其通过使芯材(11)的两侧的粘合层(12、13)之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层(12)的表面成形为微小凹凸状(12a)来对该表面实施消光处理,同时通过使一个粘合层(12)按照使假发基体(101)的网状构件中使用的长丝(103)的至少超过线径一半的部分埋没的厚度形成,一个粘合层(12)从假发的内表面进入到网状构件的网眼(104)中与网状构件相粘接的同时,长丝(103)以面接触方式与粘合层(12)相粘接,另一个粘合层(13)与头部相粘接。
文档编号A41G3/00GK1758860SQ20048000666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
发明者米田义广, 牧野正博, 佐藤明美, 川崎睦, 朝仓贵和子 申请人:爱德兰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