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86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气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气鞋。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穿着的各种鞋,特别是旅游鞋或运动鞋,由于其结构上缺少通气设计,通常造成穿着时间长了脚部发热出汗的问题。这样,不但使鞋子的穿着不舒适,而且极易因不通气引起汗脚、脚气,影响足部健康。中国专利ZL02247517.6所公开的一种自动通气鞋,虽然试图通过在鞋底跟部设置太阳能电风扇来实现脚底通气降温的目的,但该设计存在使气体流动、循环受阻的问题,且其鞋垫设置的出气孔又会受脚掌压迫,影响通气效果,另外,太阳能风扇通常需依赖光照驱动,因此,晚间也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完整的通气系统,且又结构合理、穿着舒适、方便实用的通气鞋。
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鞋,包括鞋底、鞋面和设置有气孔的鞋垫,所述的鞋底为空腔结构,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支撑突起,所述的鞋底周边或鞋面上设置有气窗。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所述的通气鞋上还可设置风扇和驱动风扇的电池;所述的风扇或电池分别设置在所述鞋面脚踝部的外侧、内侧,或鞋面的后侧,或鞋底内;所述的风扇与电池既可设置在鞋表面,也可设置为内包式。同样是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在所述鞋面的内、外层之间设置空腔或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合理的通气、循环系统,可使空气在鞋内充分流动并排出,能有效地实现脚底通气降温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将风扇和电池分别设置在所述鞋面脚踝部的外、内侧的实施例;图3、图4本实用新型将风扇和电池分别设置在所述鞋面后侧或鞋底内的实施例;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鞋面上开有气窗的实施例;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鞋面的内、外层之间设置的气腔的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的通气鞋,包括鞋底4、鞋面1和设置有气孔的鞋垫3,所述的鞋底4为空腔结构,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支撑突起5,所述的鞋底4的周边或鞋面1上可设置气窗。该实施例在鞋底4的前部设置了气窗2;图5所示的实施例则是在鞋面1的前部设置了气窗8。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将所述的气窗2或气窗8分别或同时设置在鞋底4或鞋面1的其它部位,气窗的多少也可以随意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还可在所述的通气鞋上设置风扇6和驱动风扇6的电池7。图2的实施例将风扇6和电池7分别设置在所述鞋面1脚踝部的外侧和内侧;图3、图4所示的则是将风扇6和电池7分别设置在鞋面1后侧或鞋底内的实施例。在实际中,所述的风扇6与电池7可设置在通气鞋的表面,也可为了美观,将其设置为内包式。
同样是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还可以在所述鞋面1的内、外层之间设置空腔或气道。图6示意了在所述鞋面1的内、外层之间设置空腔的一种实施例,即在鞋面1的内、外层之间设置了若干突起9,使其形成空腔。所述气道的一种实施方式,则是在鞋面1的内、外层之间设置若干线状隆起,使各隆起之间形成所述的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穿着方便,简单的电池驱动方式可使风扇发挥适宜的风冷作用,脚部通气效果很好。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鞋类,尤其适用于旅游鞋、运动鞋或球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示意性的,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有关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做出其它类似的技术方案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通气鞋,包括鞋底、鞋面和设置有气孔的鞋垫,其特征是所述的鞋底为空腔结构,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支撑突起,所述的鞋底周边或鞋面上设置有气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鞋,其特征是所述的通气鞋上设置有风扇,所述的风扇连接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鞋,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或电池设置在所述鞋面脚踝部的外侧、内侧,或鞋面的后侧,或鞋底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鞋,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与电池设置在鞋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鞋,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与电池设置为内包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气鞋,其特征是所述鞋面的内、外层之间设置有空腔或气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完整的通气系统,且又结构合理、实用的通气鞋。该通气鞋,包括鞋底、鞋面和设置有气孔的鞋垫,所述的鞋底为空腔结构,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支撑突起,所述的鞋底周边或鞋面上设置有气窗。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所述的通气鞋上还可设置风扇和连接风扇的电池,所述的风扇与电池可设置在鞋表面,也可设置为内包式;为了通气效果更好,还可在所述鞋面的内、外层之间设置空腔或气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完整的通气、循环系统,能有效地实现脚底通气降温的目的。
文档编号A43B7/00GK2845510SQ20052002779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李博 申请人:李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