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伞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18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光伞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灯光伞的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预先设定启闭灯光的时间,尤适于应用在大型遮阳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相当具实用性的工具,下雨时可挡雨,炎阳高照时又可遮蔽阳光日晒,大型伞已是目前旅游,餐饮,休闲时的必备品,它已由传统遮阳,挡雨的工具转变为兼具装饰与艺术的用途。
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审美观的改变,因夜间的视线昏暗不明,外在的照明设备光线较不易让人清楚辨识出遮阳伞轮廓,且不能观察到伞下人员的面部表情及展现气氛,再者大型遮阳伞本身也会将周围伞布上方的照明光线遮蔽住,反而使伞面下的光线更加昏暗不明,而为了改善大型遮阳伞照明上的缺点,故有一种遮阳伞具有照明灯的装置被设计出且已公开贩售于坊间,其虽可改善遮阳伞于夜间的照明问题,但其仅是将灯泡结合于伞骨上,该灯泡直接受电源插头的控制,插头通电灯泡即发亮,插头拔除灯泡就熄灭,且灯泡无法作其他的变化。如遮阳伞数量少时,仅需少量人力即可完成所有伞的电源开启的动作,倘若伞的数量较多时,则需耗费相当大量人力来逐一插电或使用后拔除插头,故殊不理想。
因此,如何将上述已公开使用的灯光伞构造既存的缺点加以改进,而提供一种可预先设定电源启闭时间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以供消费大众安全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可预先设定启闭时间作电子式自动控制的灯光伞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灯光伞的改进结构,不需藉大量人力启动或关闭电源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可节省人力。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灯光伞的改进结构,主要是将多个光源嵌设于伞骨下方,并将光源的接线穿入上伞巢并与内部的控制电路连接,该每一伞骨的中段处并藉一短伞骨与下伞巢枢接,该中空的上伞杆是穿过下伞巢而与上伞巢连结,令下伞巢可于上伞杆一移滑,该上伞巢内的控制电路并与上伞杆底部控制部的控制电路连结,而上伞杆再与一设有电源插孔的下伞杆活动接合,该电源插孔是与一变压器插合,以提供所需的电力;藉控制部预先设定启闭时间,在达到时间时,灯光是自动启动/关闭,令多个光源呈现多种灯光的变化,形成照明及装饰的效果,且不需透过人力的启闭。
以下藉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的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伞杆与下伞杆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伞杆与下伞杆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部的剖示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伞巢的剖示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开关的侧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遮阳伞1,是由多支伞骨14枢合于上伞巢10,该伞骨14外部再结合一防水伞面13,每一伞骨14中段处再藉一短伞骨18连结至下伞巢17,再将一上伞杆11穿套过下伞巢17再与上伞巢10结合,于上伞杆11底部设有控制部16及旋转把手15,令下伞巢17可于上伞杆11上滑移,一下伞杆12的杆身底部适处设有一电源插孔19,供一AC交流电变压器30插设。
请参图2,前揭该上伞杆11的底部设有一定位孔110,且上伞杆11内侧设有一电源接头111,而下伞杆12的顶部相对应处设有一定位部120,定位部120后方连接有弹性元件122,同时下伞杆12的顶端部设有配合电源接头111的对应电源接头121。藉此,当上伞杆11、下伞杆12对接插合时,定位孔110是受定位部120定位,且电源接头111、电源接头121也相对插合衔接。欲分解上伞杆11及下伞杆12时,仅需将定位部120按下即可弹性压缩内设的弹性元件122,以顺利拔脱两伞杆。
请同参图4、图6、图7,该控制部16设于上伞杆11靠近的位置,控制部16外缘设有液晶显示幕162,如图6、数个功能控制键161,相对的背侧则设有可控制伞面张开或收起的一旋转把手15,如图7,该液晶显示幕162及数个控制键161是与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60线性连结,该控制电路板160内是设有计时电路、响铃电路以及温度感应电路,同时该控制电路板160并与电源接头111线性连接,以提供控制电路板160作动所需电源,而该旋转把手15上端设有一横杆150,为穿枢过上伞杆11杆体,且该横杆10并与一绳体151的下端结全,该绳体151的上端则绕过上伞杆11顶端枢设的滚轮,图无视出,后与下伞巢17固定连接,藉此令下伞巢17受控于旋转把手15放置时可为绳体151吊起控制上升或下降。
请参图5,该上伞杆11项部利用螺丝110结合上伞巢10,于上伞巢10周围是与多支伞骨14枢接,于上伞巢10内是设有控制电路板100,该控制电路板100则与多个支伞骨14内设的光源20线性连接,该光源20是设为发光二极体,其中该伞骨14上设有多个嵌槽140以供光源20的发光二极体嵌设,如此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源组装。
请参图8,所示实施例为加设有一沉重的底座40,使得可将下伞杆12插设于底座40上,令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遮阳伞1可稳固直立并防止强风吹倒。欲使用时,将变压器30插上AC交流电源,并藉由旋转把手15的旋转,以控制下伞巢17移动至恰当高度的位置,进一步控制伞面13张开;再者,使用者可藉由控制部16的外部的控制键161而控制电路板160,将内设计时电路调整好时间,并将预定启/闭时间随着季节变化估算日落时间而预设好,例如设定的启/闭时间设为午后18:00/23:00,并选定响铃曲目以及光源20闪烁而功能,当时间到达所设定的时间午后18:00时,该控制部16开始发出音乐,并使光源20依照原始设定的方式全亮或对称闪烁或全部闪烁等多种不同发光方式呈现,也可透过控制部16上的控制部161按压控制,藉此以更增生活情趣,百当时间已逐渐进入夜深人静达午后23:00时,该控制部16则自动关闭光源20的电源,不需再透过人力一一身往去拔除插头关闭,达到省时省力的使用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创作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具有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常于本业的人干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将多个光源嵌设于伞骨下方,并将光源的接线穿入上伞巢并与内部的控制电路连接,该每一伞骨的中段处并藉一短伞骨与下伞巢枢接,该中空的上伞杆是穿过下伞巢而与上伞巢连结,该上伞杆底部设有一控制部,控制部设一旋转把手,旋转把手的上端部突设一横杆,该横杆是穿枢过上伞杆,且与一绳体的下端结合,该上伞巢内的控制电路板并与上伞杆底部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连结,而上伞杆再与一设有电源插孔的下伞杆活动接合,该电源插孔是与一变压器插合,以提供所需的电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源是为发光二极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伞杆底部设有一控制部,其外缘是设有液晶显示幕、多个控制键以及一旋转把手,内部则设有一控制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伞杆的底部设有一定位孔,而内部是设有一电源接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是与电源接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伞杆的上端部是设有一电源接头及定位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伞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伞杆是配设有一底座。
专利摘要一种灯光伞的改进结构,主要是将多个光源嵌设于伞骨下方,并将光源的接线穿入上伞巢并与内部的控制电路连接,该每一个伞骨的中段处并藉一短伞骨与下伞巢枢接,该中空的上伞杆是穿过下伞巢而与上伞巢连结,令下伞巢可于上伞杆上移滑,该上伞巢内的控制电路并与上伞杆底部控制部的控制电路连结,而上伞杆再与一设有电源插孔的下伞杆活动接合,该电源插孔是与一变压器插合,以提供所需的电力;藉控制部预先设定启闭时间,在达到设定时间时,灯光是自动启动/关闭,令多个光源呈现多种灯光的变化,形成照明及装饰的效果,且不需透过人力的启闭。
文档编号A45B25/00GK2836527SQ20052004500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4日
发明者赖金森 申请人:赖金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