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伞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特别是能够自动打开的伞的伞把。
背景技术:
伞用来遮阳挡雨,伞本身的结构各种各样,伞把结构也各种各样,有一种能够自动打开的伞,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加上复位弹簧,需要开伞时按下按钮,压下杠杆上的某一点,位于杠杆上另一点的限位点随之动作解除对伞架的限位,伞就自动打开。有些伞的控制按钮与伞把结合在一起,但是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有些伞的控制按钮与伞把相对独立,这样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控制按钮直接暴露在外,影响了伞的整体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又能保持伞的整体美观的伞把。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伞把由伞把本体、面板、按钮、盖板组成,伞把本体是中空的,伞把本体的一端自身已经封闭,另一端由盖板封闭,伞把本体中心有伞骨固定架,伞把本体有一面开有按钮孔,面板盖在伞把本体开有按钮孔的这一面上,面板上也开有按钮孔,面板上的按钮孔与伞把本体上的按钮孔大小一致,并且按钮孔的大小正好允许按钮的手按部分穿过,按钮是阶梯形的,其手按部分小于按钮本体,按钮本体上面向伞骨一侧设有开槽,开槽的宽度略大于伞骨内自动开伞的杠杆机构的突起宽度,开槽与突起相配合。
这样的结构,使按钮与伞把结合在一起,不影响伞的整体美观,按钮直接作用于开伞杠杆上,没有复杂的机构,使用极其方便,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伞把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伞把中的伞把本体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伞把中的面板的主视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图7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伞把中的按钮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伞把具体实施例中的伞把本体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盖板之侧视图。
图17本实用新型盖板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图1和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伞把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它由伞把本体1、面板2、按钮3、盖板4组成,伞把本体1是中空的,伞把本体1的一端自身已经封闭,另一端由盖板4封闭,伞把本体1中心设有伞骨固定架7,伞把本体1有一面开有按钮孔。盖板4的中心设有通孔,伞骨13穿设其中,通孔直径与伞骨13直径相适应,伞骨固定架7中心设有光孔,伞骨13穿设其中,光孔直径与伞骨13直径相适应。伞把本体1上的按钮孔的大小与按钮3的手按部分11相适应。面板2盖在伞把本体1开有按钮孔的这一面上,面板2上与伞把本体1的按钮孔对应的位置也开有按钮孔,面板2上的按钮孔与伞把本体1上的按钮孔大小一致,并且按钮孔的大小与按钮3的手按部分11相适应。按钮3的按钮本体10与手按部分11形成阶梯形,其手按部分11小于按钮本体10,并与伞把本体1、面板2上的按钮孔的大小相适应,按钮本体10上面向伞骨13一侧设有开槽12,开槽12的宽度略大于伞骨13内自动开伞的杠杆机构的突起14宽度,开槽12与突起14相配合。这样在安装时,按钮3的手按部分11正好可以从伞把本体1、面板2上的按钮孔中穿出,而按钮本体10比其手按部分11略大,卡在伞把本体1的按钮孔内侧形成限位,保证了按钮使用时能够顺利地按下和弹起。盖板4为两个有一定厚度之环形体一体成型而成,内侧环形体直径较小外侧较大,外侧环形体外圆周设有一对切面,伞把本体1的端部内圆周亦设有一对切面并形成止口,两对切面相配合并对盖板4进行限位,还可以利用伞把本体1端部的止口及伞骨13上设置的限位凸点15共同对盖板4进行限位,以保证盖板4盖在伞把本体1的端部不致移动。
图3至图12是上述具体实施例各组成部件的示意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伞把本体1上开有多个卡孔5,伞把本体1的封闭端还开有燕尾槽6,面板2上对应部分分别设有卡柱8和燕尾形凸起9,面板2盖在伞把本体1上时,卡孔5与卡柱8、燕尾槽6与燕尾形凸起9形成过盈配合,保证面板2与伞把本体1贴合可靠,并且还比较容易拆分面板2与伞把本体1。伞骨13插入伞骨固定架7中后,为了更可靠定位,有的时候还需要用螺钉穿透伞骨固定架7和伞骨13,在本实用新型中,螺钉可以从伞把本体1与面板2贴合的这一面穿入,这时候面板2贴合在伞把本体1上之后,可以盖住螺钉,确保螺钉头不外露,保持了伞把的外形美观。
图13至图1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伞把的具体实施例中的伞把本体1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伞把本体1中心的伞骨固定架7由伞把本体1内表面的数个凸起围成,这数个凸起围成的空间与伞骨13直径相适应。
权利要求1.一种伞把,由伞把本体(1)、面板(2)、按钮(3)、盖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伞把本体(1)是中空的,伞把本体(1)的一端自身已经封闭,另一端由盖板(4)封闭,伞把本体(1)中心设有伞骨固定架(7),伞把本体(1)有一面开有按钮孔,面板(2)盖在伞把本体(1)开有按钮孔的这一面上,面板(2)上也开有按钮孔,面板(2)上的按钮孔与伞把本体(1)上的按钮孔大小一致,并且按钮孔的大小正好允许按钮(3)的手按部分(11)穿过,按钮(3)是阶梯形的,其手按部分(11)小于按钮本体(10),按钮本体(10)上面向伞骨(13)一侧设有开槽(12),开槽(12)的宽度略大于伞骨(13)内自动开伞的杠杆机构的突起(14)宽度,开槽(12)与突起(14)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骨固定架(7)中心设有光孔,光孔直径与伞骨(13)直径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骨固定架(7)由伞把本体(1)内表面的数个凸起围成,这数个凸起围成的空间与伞骨(13)直径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把本体(1)上开有多个卡孔(5),伞把本体(1)的封闭端还开有燕尾槽(6),面板(2)上对应部分分别设有卡柱(8)和燕尾形凸起(9),面板(2)盖在伞把本体(1)上时,卡孔(5)与卡柱(8)、燕尾槽(6)与燕尾形凸起(9)形成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4)为两个有一定厚度之环形体一体成型而成,内侧环形体直径较小外侧较大,外侧环形体外圆周设有一对切面,伞把本体(1)的端部内圆周亦设有一对切面并形成止口,两对切面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4)为两个有一定厚度之环形体一体成型而成,内侧环形体直径较小外侧较大,外侧环形体外圆周设有一对切面,伞把本体(1)的端部内圆周亦设有一对切面并形成止口,两对切面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伞把本体1、面板2、按钮3、盖板4组成的伞把,伞把本体1是中空的,伞把本体1的一端自身已经封闭,另一端由盖板4封闭,面板2盖在伞把本体1的一面,按钮3从伞把本体1和面板2上的按钮孔中穿出,这样的结构,使按钮与伞把结合在一起,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文档编号A45B25/00GK2834249SQ20052007090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
发明者刘文质 申请人:刘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