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41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拐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日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拐杖。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拐杖,不论是什么材料的,不论是否可以伸缩,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给那些喜欢外出但又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许多困难普通不可伸缩拐杖在老人坐车或其他不必要使用而又需要携带时,太长不便携带;可伸缩的拐杖大都需要使用者自己动手拧开或者拔出,老人用来比较费事;一般拐杖不防滑,老人在使用时易摔倒。

发明内容
为改变拐杖不能尽如人意的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拐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拐杖,包括把手和杖杆,特征是,杖杆是由从外到内依次是上杆、中杆和底杆的三个空心杆套装而成;在其把手上设有自动按钮以及与其相连接、固定于把手内的弹钩,弹钩向下伸出到把手下面所固定的上杆及其内套装的中、底杆上端管内;弹钩套在一根同设于底杆管内的、下端固定在底杆底部的弹簧上。
所述空心三套杆的上杆与中杆、中杆与底杆之间的连接及固定是通过在两杆结合部设置的金属卡销及其卡销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借鉴CN90204536.9“折式自动伞之中杆构造”所公开的折式自动伞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调拐杖,不用时三根管套在一起,携带存放都很方便,使用时,轻轻一按自动按钮,拐杖三杆便自动伸长,不劳他人帮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宜老弱病残者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拐杖的示意图。
图中1.自动按钮、2.把手、3.弹钩、4.弹簧、5.上杆、6.金属卡销及卡销槽、7.中杆、8.底杆、9.橡胶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从外到内分别是上杆5、中杆7和底杆8的三个空心杆套装而成;在其把手2上设有自动按钮1以及与其相连接、固定于把手2内的弹钩3,弹钩3向下,伸出到把手2下面所固定的上杆5及其套装的底杆8上端管内;底杆8管内还设有一根下端固定在底杆8底部的弹簧4,弹钩3与弹簧4的上端相连,通过弹簧4把三根杆连在一起。当按下按钮1时,弹钩3与弹簧4的上端分离,弹簧的弹力将中杆7和底杆8弹出。上杆5与中杆7、中杆7与底杆8之间的结合部设有金属卡销及其卡销槽6,当三杆伸长时,用手将金属卡销在槽中按下,中杆7和底杆8便不会缩回上杆5里去了。金属卡销及其卡销槽起到了连接及固定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拐杖,包括把手和杖杆,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杖杆是由从外到内依次是上杆、中杆和底杆的三个空心杆套装而成;在其把手上设有自动按钮以及与其相连接、固定于把手内的弹钩,弹钩向下伸出到把手下面所固定的上杆及其内套装的中、底杆上端管内;弹钩套在一根同设于底杆管内的、下端固定在底杆底部的弹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空心三套杆的上杆与中杆、中杆与底杆之间的连接及固定是通过在两杆结合部设置的金属卡销及其卡销槽实现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拐杖,特征是杖杆是由上、中下三个空心杆套装而成;在其把手上设有自动按钮以及与其相连接、固定于把手内的弹钩,弹钩向下伸出到把手下面所固定的上杆及其内套装的中、底杆上端管内;弹钩套在一根同设于底杆管内的、下端固定在底杆底部的弹簧上。本实用新型可调拐杖借鉴了折式自动伞的结构,不用时三根管套在一起,携带存放都很方便,使用时,轻轻一按自动按钮,拐杖三杆便自动伸长,不劳他人帮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宜老弱病残者使用。
文档编号A45B7/00GK2879746SQ200520126040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晶晶 申请人:李晶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