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67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鞋或凉鞋等的鞋类中所使用的鞋垫,特别是涉及辅助自然步行,能够防止产生拇趾外翻等的足损伤的鞋垫。
背景技术
以往,鞋垫是铺在鞋或凉鞋的鞋内底面上,以谋求通气性良好等,提高穿着舒适性为目的来使用。在这种鞋垫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表面上设置突起,刺激足底增进健康用的鞋垫,和使表面倾斜等,矫正足外翻和足内翻等的矫正·治疗用的鞋垫等。
一般,身体各部的运动是分成三个主要的身体面,即,将身体分割成左半身和右半身的矢状面、分割成前半身和后半身的额状面、分割成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水平面来进行说明。例如,作为矫正·治疗用的鞋垫,虽然存在着设置使足跟部的内侧或者外侧高的倾斜的鞋垫,和从前足部的小趾开始到拇趾带有倾斜的鞋垫等,但是,这些都是控制从足的额状面所见到的足跟部和前足部的歪斜的方式(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第3239334号公报)。另外,为了控制从足的矢状面见到的足的歪斜,也使用调节足跟部相对于前足部的高度等的方法。
但是,人类的步行的机理首先是足跟着地(落地期),然后,施加在足跟部的重心向前足部移动,同时,从第五跖骨的头骨部向第一跖骨的头骨部移动,成为稳定的站立姿势(立脚中期),然后,以跖趾关节翘曲的形态(背屈位),主要以第一跖骨的头骨部(拇趾球)为支点,抬离地面离地(离地期)。通过进行按照该步行的机理的理想的步行,可以减少对身体各部的负担,防止产生各种损伤。
但是,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短、足的关节硬等的理由,特别是在拇趾难以弯曲的人的情况下,因为在上述(离地期),拇趾部分的背屈力强,且难以顺畅地进行,所以特别是对足底肌施加强制的负担,存在着导致拇趾外翻、跟腱炎、足底腱膜以及拇趾鸡眼和胼胝等的损伤的可能。存在着仅仅通过控制从足的额状面和矢状面所见到的足的歪斜的上述以往的鞋垫无法解决该技术课题的情况。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产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辅助自然且理想的步行动作,防止产生各种足的损伤的鞋垫。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鞋垫是在具有挠性的表面片的底面至少与从跟骨到趾骨的近端趾骨的区域对应地贴设支撑基板而成,在与上述支撑基板的至少与拇趾的跖趾关节对应的区域形成切口部。
若将足放置在上述构成的鞋垫上,则通过支撑基板,支撑后足部以及前足部,由于拇趾的跖趾关节在切口部的位置下陷,所以拇趾部分的背屈,即,第一跖趾关节的翘曲得到辅助,第一跖骨的头骨部进行的抬离地面能够强有力且顺畅地进行。与此联动,从第二~第四跖趾关节到第二~第四趾骨的背屈也顺畅地进行。据此,足从立脚中期到离地期的运动理想地进行,实现了自然的步行动作。其结果为,强制的负担不会施加到足的各部,特别是大幅改善了对足底肌的重压,不会引起拇趾外翻、跟腱炎、足底腱膜以及拇趾鸡眼和胼胝等的损伤。
在上述的构成中,虽然“表面片”是使用人造皮革等,将其形成为与鞋的内底面的外形相符的形状,但是,只要是具有挠性的材料,并非仅限于人造皮革。
上述支撑基板可以是支撑足底整体的形态,但最好是仅仅支撑从跟骨的位置到第一~第五趾骨的近端趾骨的区域,而不限制第一~第五趾骨的远端趾骨和第二~第五趾骨的跖骨的形态。
另外,上述支撑基板可以整体为一个,也可以被分成支撑以跟骨为中心的后足部的部分和支撑从前足部的跖骨到趾骨的远端趾骨的区域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可以辅助自然且理想的步行动作。其结果为,可以防止强制的负担施加到足的各部,特别是大幅改善了对足底肌的重压,可以防止产生拇趾外翻、跟腱炎、足底腱膜以及拇趾鸡眼和胼胝等的损伤。
在本发明的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撑基板是由与从跟骨到跖骨的区域对应的后部基板,和从跖骨到趾骨的近端趾骨的区域对应的前部基板构成,在上述前部基板的与拇趾的跖趾关节对应区域上形成切口部。
上述后部基板主要是用于支撑后足部的跟骨以及距骨下关节,是使用例如硬质塑料那样的不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上述前部基板用于支撑前足部,并且进行针对内翻、外翻的矫正,是使用比较硬的缓冲材料,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那样的多孔质树脂形成。
另外,在支撑基板整体由一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下,可以由硬质塑料那样的不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EVA那样的比较硬的缓冲材料构成。
上述前部基板其上面可以形成为从内侧向外侧低地倾斜的倾斜面,据此,可以进行针对内翻和外翻的前足部的矫正。在这里,“从内侧向外侧低地倾斜的倾斜面”的“外侧”是在两足并齐站立时,分别意味着,对左足而言表示与右足相反的一侧,对右足而言表示与左足相反的一侧。因此,左足侧的鞋垫具有右足侧高,与右足相反的一侧低的倾斜面,另一方面,右足侧的鞋垫具有左足侧高,与左足相反的一侧低的倾斜面。顺带一句,左右足相对的一侧相对于上述的“外侧”为“内侧”。
上述切口部可以考虑各种的形态,可以是上述支撑基板的内侧缘被切割的切口部,也可以是遍及从上述支撑基板的内侧缘到前端缘被切割的切口部。还可以是在仅仅使拇趾的跖趾关节与切口部局部地对应的情况下,切割支撑基板的内侧缘,在使拇趾的跖趾关节及其前部的区域与切口部对应的情况下,遍及从支撑基板的内侧缘到前端缘进行切割。
另外,上述切口部可以是被切割后的空洞的状态,也可以在切口部上设置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支撑基板。根据该实施方式,因为在将足放置在鞋垫上时,第二支撑基板被压缩变形,所以与没有设置第二支撑基板的情况相同,拇趾的跖趾关节下陷到切口部。
在本发明的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切口部是遍及从上述支撑基板的内侧缘至前端缘被切割的切口部的情况下,在上述表面片的底面上,与从趾骨的近端趾骨到趾尖的区域以及切口部对应地贴设片状的弹性材料,同时,在上述弹性材料的与母趾的趾骨对应的部分上形成比其他的区域壁厚要厚的厚壁部。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由于上述厚壁部的存在,进一步提高了在步行时的拇趾部分的背屈功能,所以离地期的运动顺畅,可以更顺畅地进行步行运动。


图1是将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垫的外形与足的骨骼一同表示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的其他例子。
图6是将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鞋垫的外形与足的骨骼一同表示的俯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的其他例子。
图11是将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鞋垫的外形与足的骨骼一同表示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三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13是沿图11的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鞋垫1的外形(用单点划线表示。)与足20的骨骼一同表示。另外,分别为图2表示从底面所见到的鞋垫1的外观,图3表示从侧面所见到的鞋垫1的外观。另外,图示的鞋垫1是右足用,但左足用的也是同样的构成,在这里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图示例的鞋垫1是在具有挠性的柔软的表面片2的底面贴设不具有挠性的支撑基板3。本实施例的表面片2是用人工皮革形成为沿着鞋的内底面的外形的形状,但只要是受到载荷,适度地挠曲的柔软材料,则不必考虑表面片2的材质。
上述支撑基板3是由后部基板30和前部基板31构成,该后部基板30被形成为与从足20的跟骨27到第一~第五跖骨26a~26e的区域相对应的大小以及形状,该前部基板31被形成为与从第一~第五跖骨26a~26e到第一~第五趾骨21a~21e的近端趾骨22a~22e的区域相对应的大小以及形状,在后部基板30的前端缘30B侧连接着前部基板31的后端缘31C,形成支撑基板3。
在该实施例中,后部基板30是由硬质的塑料板形成,前部基板31是使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而形成的,但是只要是受到载荷也不容易挠曲的材料,则不必考虑后部基板30以及前部基板31的材质。
上述前部基板31的前端缘31B位于第二~第五趾骨21b~21e的近端趾骨22b~22e上,第二~第五趾骨21b~21e的远端趾骨23b~23e和中端趾骨24b~24e从前部基板31的前端缘31B露出。在表面片2的底面的后述的切口部6和从近端趾骨22a~22e到趾尖的区域上,贴设着由软质且为片状的弹性材料构成的顶罩9。
另外,在上述后部基板30上的足跟部位置贴设着防滑板4,该防滑板4在表面上形成防滑用的多个刻痕5。
在上述支撑基板3的与拇趾的跖趾关节25a对应的区域形成切口部6。
本实施例的上述切口部6是在支撑基板3的前部基板31上,遍及从其内侧缘31A到前端缘31B,切割与第一跖骨26a的头骨部、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以及第一趾骨21a的近端趾骨22a相对应的区域形成的,在将足放置在鞋垫1上时,如图3所示,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下陷。另外,在图1中,25b~25e是第二~第五跖趾关节。
上述支撑基板3的前部基板31如图4所示,其上面被形成为从内侧向外侧低地倾斜的倾斜面7。因为上述切口部6位于倾斜面7的高位置侧,所以在切口部6的位置上产生阶梯差,由于表面片2受到足的负载,如图中单点划线所示,向下方挠曲,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下陷到切口部6内。
本实施例的切口部6为空洞的状态,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将由柔软的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支撑基板8嵌入切口部6中,将其贴设在顶罩9的底面上。作为上述弹性材料,是使用以聚氨酯树脂为组成的泡沫体,即,低反弹性的聚氨酯泡沫体构成,但是,并非仅限于此。上述的低反弹性的聚氨酯泡沫体同时具有弹性和粘性,具有在压缩后缓慢的复原性。因为若对第二支撑基板8施加足的负载,则如图中单点划线所示,第二支撑基板8在切口部6内压缩变形,所以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下陷到切口部6内。
图6-图8表示鞋垫1的其他的实施例,图6将鞋垫1的外形(单点划线所示)与足20的骨骼构造一同表示。分别为图7表示从底面所见到的鞋垫1的外观,图8表示从侧面所见到的鞋垫1的外观。
该实施例的支撑基板3也是由后部基板30和前部基板31构成。另外,后部基板30以及前部基板31的材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另外,在表面片2的底面的从近端趾骨22a~22e到趾尖的区域上,贴设着由软质且为片状的弹性材料构成的顶罩9,再有,在后部基板30上的足跟部位置贴设着防滑板4。
该实施例的支撑基板3具有在前部基板31的与拇趾的跖趾关节25a相对应的区域,切割内侧缘31A而形成的切口部6。在将足放置在该鞋垫1上时,如图8所示,表面片2挠曲,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下陷到该切口部6内。
前部基板31如图9所示,其上面被形成为从内侧向外侧低地倾斜的倾斜面11。因为上述切口部6位于倾斜面11的高位置侧,所以在切口部6的位置上产生阶梯差,由于表面片2受到足的负载,如图中单点划线所示,向下方挠曲,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下陷到切口部6内。
本实施例的切口部6为空洞的状态,但也可以如图10所示,将由柔软的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支撑基板8嵌入切口部6,将其贴设在表面片2的底面上。作为上述弹性材料,是使用以聚氨酯树脂为组成的泡沫体,即,低反弹性的聚氨酯泡沫体构成,因为若对第二支撑基板8施加足的负载,则如图中单点划线所示,第二支撑基板8在切口部6内压缩变形,所以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下陷到切口部6内。
图11以及图12表示鞋垫1的另外的其他实施例。在图11中将鞋垫1的外形(单点划线所示)与足20的骨骼构造一同表示。另外,在图12中表示从底面所见到的鞋垫1的外观。
图示例中的鞋垫1其支撑基板3被贴设在具有挠性的柔软的表面片2的底面上。上述表面片2具有人造皮革等的柔软的材料,将其形成为沿鞋的内底面的外形的形状。
上述支撑基板3被形成为与从足20的跟骨27到第二~第五趾骨21b~21e的近端趾骨22b~22e的区域相对应的大小以及形状,在支撑基板3的与拇趾的跖趾关节25a相对应的区域形成切口部6。
本实施例的切口部6是在支撑基板3上,遍及从其内侧缘31A到前端缘31B,切割与第一跖骨26a的头骨部、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以及第一趾骨21a的近端趾骨22a相对应的区域形成的,在将足放置在鞋垫1上时,拇趾的跖趾关节25a下陷。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基板3由硬质的塑料板形成,与从第二~第五跖骨26b~26e的头骨部到第二~第五趾骨21b~21e的近端趾骨22b~22e相对应的区域S为了容易挠曲而被形成为薄的壁厚,其他的区域被形成为厚的壁厚,以便即使受到负载也不容易挠曲。
在上述表面片2的底面,与在贴设着上述支撑基板3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即,从第二~第五趾骨21b~21e的近端趾骨22b~22e到趾尖的区域以及切口部6相对应地贴设由软质且为片状的弹性材料构成的顶罩9。作为上述弹性材料,是使用以聚氨酯树脂为组成的泡沫体,即,低反弹性的聚氨酯泡沫体构成,但是并非仅限于此。
在上述顶罩9的内面,在与拇趾的趾骨21a相对应的区域如图13所示,贴设与顶罩9同材质的片状的弹性材料12,据此,局部地形成厚的厚壁部15。
在上述支撑基板3的足跟部位置形成圆形的贯通孔13,同时,在该贯通孔13上嵌入圆板状的足跟支撑板14,与表面片2接合。上述足跟支撑板14用于支撑足的足跟,作为该足跟支撑板14,使用与顶罩9同材质的弹性材料。因为足跟支撑基板14根据足的负载,沿着足跟的形状,在贯通孔13内压缩变形,所以足跟以嵌在贯通孔13内的状态被稳定地支撑。
由于若将足放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鞋垫1上,则拇趾的跖趾关节25a在支撑基板3的切口部6的位置下陷,所以拇趾部分的背屈,即,第一跖趾关节25a的翘曲得到辅助,由第一跖骨26a的头骨部进行的抬离地面能够强有力并且顺畅地进行。特别是在具有厚壁部15的第三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厚壁部15的存在,因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步行时的拇趾部分的背屈功能,所以离地期的运动变得顺畅,能够更顺畅地进行步行运动。与此联动,从第二~第四跖趾关节25b~25d到第二~第四趾骨21b~21d的背屈也顺畅地进行。据此,足从立脚中期到离地期的运动理想地进行,实现了自然的步行动作。其结果为,强制的负担不会施加到足的各部,不会引起拇趾外翻、跟腱炎、足底腱膜以及拇趾鸡眼和胼胝等的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是在具有挠性的表面片的底面至少与从跟骨到趾骨的近端趾骨的区域对应地贴设支撑基板而成,在上述支撑基板的至少与拇趾的跖趾关节对应的区域形成切口部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基板是由与从跟骨到跖骨的区域对应的后部基板,和从跖骨到趾骨的近端趾骨的区域对应的前部基板构成,在上述前部基板的与拇趾的跖趾关节对应区域上形成切口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部基板其上面被形成为从内侧向外侧低地倾斜的倾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口部是上述支撑基板的内侧缘被切割的切口部。
5.如权利要求1、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切口部上设置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支撑基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口部是遍及从上述支撑基板的内侧缘至前端缘被切割的切口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口部是遍及从上述支撑基板的内侧缘至前端缘被切割的切口部,在上述表面片的底面上,与从趾骨的近端趾骨到趾尖的区域以及切口部对应地贴设片状的弹性材料,同时,在上述弹性材料的与拇趾的趾骨对应的部分上形成比其他区域壁厚要厚的厚壁部。
全文摘要
一种在鞋或凉鞋等的鞋类中所使用的鞋垫,其目的在于,辅助自然且理想的步行动作,防止产生各种足的损伤。该鞋垫(1)是在具有挠性的表面片(2)的底面至少与从跟骨到趾骨的近端趾骨的区域对应地贴设支撑基板(3)而成。支撑基板(3)是由与从跟骨到跖骨的区域对应的后部基板(30),和从跖骨到趾骨的近端趾骨的区域对应的前部基板(31)构成,在前部基板(31)的与拇趾的跖趾关节对应区域上形成切口部(6)。
文档编号A43B17/00GK1981663SQ20061010621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
发明者立川智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全健康护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