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服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531阅读:1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天服头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宇航员穿的航天服,尤其是航天服上的头盔。
背景技术
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或月球表面漫步的时候,由于其特殊的头盔构造,从而无法观察到其后方的事物,即使转头或是转身,也只能观察到很小的范围。如果要完全转过身来观察后方,必须借助助推器来实现。但这会影响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天服头盔,航天员戴上这种头盔,能方便地观察后方,从而提高了航天员天空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航天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顶部具有两个对称的球形凹坑,两个球形凹坑中均连接一个后视镜,其中后视镜由一端具有圆球的转向杆、一端与转向杆另一端铰联的折叠杆,以及顶端与折叠杆的另一端铰联的反光镜构成,所述圆球安装在头盔本体顶部的球形凹坑中。
所述折叠杆由与头盔本体表面相应的两个弧形连杆铰联构成。这样使的折叠杆折叠后能紧贴头盔本体表面。
所述反光镜的形状为与头盔本体表面相应的弧形,其中的凸面为镜面。这样可以使得反光镜在折叠后能紧贴头盔本体表面,并且凸面的镜面,增大了后视的范围。
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只需打开后视镜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观察身后的情况,并且也无需任何辅助工具,提高了宇航员天空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镜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向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镜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航天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在头盔本体1顶部具有两个对称的球形凹坑11,两个球形凹坑中均连接一个后视镜2。
所述后视镜2由转向杆21、折叠杆22、以及反光镜23构成。其中转向杆21的一端具有一圆球211。
所述折叠杆22由与头盔本体1表面相应的两个弧形连杆221、222铰联构成,这样使的折叠杆22折叠后能紧贴头盔本体1表面。
所述反光镜23的形状为与头盔本体1表面相应的弧形,其中的凸面231为镜面,这样可以使得反光镜23在折叠后能紧贴头盔本体1表面,并且凸面的镜面,增大了后视的范围。
所述圆球211安装在头盔本体1球形凹坑11中,转向杆21的另一端铰联折叠杆22的一端,折叠杆22的另一端铰联在反光镜23的顶端。
权利要求1.一种航天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顶部具有两个对称的球形凹坑,两个球形凹坑中均连接一个后视镜,其中后视镜由一端具有圆球的转向杆、一端与转向杆另一端铰联的折叠杆,以及顶端与折叠杆的另一端铰联的反光镜构成,所述圆球安装在头盔本体顶部的球形凹坑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由与头盔本体表面相应的两个弧形连杆铰联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天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的形状为与头盔本体表面相应的弧形,其中的凸面为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天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顶部具有两个对称的球形凹坑,两个球形凹坑中均连接一个后视镜,其中后视镜由一端具有圆球的转向杆、一端与转向杆另一端铰联的折叠杆,以及顶端与折叠杆的另一端铰联的反光镜构成,所述圆球安装在头盔本体顶部的球形凹坑中。本实用新型在宇航员太空作业时,只需打开后视镜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观察身后的情况,并且也无需任何辅助工具,提高了宇航员太空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A42B3/18GK2912299SQ200620042810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3日
发明者黄晓华, 徐凤春, 郭国中 申请人: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