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沥水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36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沥水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尤其涉及一种收拢后防止雨水淋沥的雨伞。
背景技术
很多人为了将湿淋淋的雨伞必须带进屋内厌烦不已,尤其是淋沥的雨水使屋内的环境变得邋遢,若把雨伞放在门口则造成门口的积水,若撑开风干则占用空间,无论是在家中或是公共场合或是车里都带来诸多麻烦。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0410030992.9中公布了一种活动手柄防沥水雨伞,虽然通过拆卸转换安装伞柄把雨水收集在伞体内基本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雨伞收拢打开时需要拆扣握持手柄再重新安装,重新撑起雨伞时雨水会集中落下溅落,而且不能保证伞体的绝对不透水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降低的防止沥水的雨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止沥水的雨伞,包括伞柄和安装于伞柄的伞体,所述伞柄具有伸出伞体的端部,所述伞柄的端部安装有一个集水装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水装置包括一个一端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螺纹连接或插接。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盒体的底部外侧设有防滑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在伞柄的端部安装有一个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起到一个容器的作用,能够暂时收集雨水。收拢并使雨伞倒置时,雨水沿着伞体流入到集水装置中,使雨水不会淋沥到地面。由于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可拆分连接,撑伞前,可以将集水装置拆下,倒掉内部的雨水,不至于使雨水集中洒落。由于盒体的底部外侧设有防滑帽,雨伞倒置时起到了较好的防滑作用,雨伞不容易倾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降低,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集水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第二实施例中集水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盒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沥水的雨伞,包括伞柄1,安装于伞柄的伞体2,所述伞柄具有伸出伞体的端部5,所述伞柄的端部5安装有一个集水装置3。
集水装置3是一个一端开口的盒体,当收拢起雨伞后,倒立放置雨伞,雨水会沿着伞体流入到集水装置的盒体中,解决了沥水的问题。
如图2所示,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5螺纹连接。当盒体内盛满积水时,可以将盒体拆下,把水倒出,避免雨水集中洒落。盒体的底部外侧设有一个用橡胶材料制造的防滑帽6,由于橡胶材料的摩擦系数比较大,所以可以起到防滑作用,雨伞不容易倾倒。如图2和图4共同所示,在盒体内部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的凸起7,凸起7与伞柄的端部5接触可以支撑盒体,使所述盒体在外界挤压或碰撞下不易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5插接,盒体内侧的弹簧卡片4可以将伸出伞体的伞柄端部卡住,倒出雨水时只需将集水装置拔出即可。
当然,作为集水装置的盒体也可以与伸出伞体的伞柄端部设为一体,这样,结构更简单。
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述集水装置的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这些变化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任何基于上述结构的变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防止沥水的雨伞,包括伞柄(1),安装于伞柄的伞体(2),所述伞柄具有伸出伞体的端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的端部(5)安装有一个集水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沥水的雨伞,其特征是所述集水装置(3)包括一个一端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5)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沥水的雨伞,其特征是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5)设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沥水的雨伞,其特征是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5)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沥水的雨伞,其特征是所述盒体的底部与伞柄的端部(5)插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沥水的雨伞,其特征是所述盒体的底部外侧设有防滑帽(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沥水的雨伞,其特征是所述盒体内部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的凸起(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沥水的雨伞,它包括伞柄,安装于伞柄的伞体,所述伞柄具有伸出伞体的端部,所述伞柄的端部安装有一个集水装置,作为集水装置的盒体的底部直接与伞柄的端部固定连接。雨伞倒置时,雨水沿着伞体流入到集水装置中,使雨水不会淋沥到地面。该防止沥水的雨伞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5B25/28GK2912327SQ2006200840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0日
发明者孙树飞 申请人:孙树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