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27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静电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鞋业领域。
背景技术
前苏联的米库林院士曾提出用"土地接触"来抗衰老的方法。其理由是,地球带 有大量的负电荷,,周围有一个由正离子组成电离层,就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形成了电场,一 切生物都适应了这个环境。而生活的现代化使人类不能与大地直接接触,脱离了负电荷,就会在 我们的身体里积累过多的正电荷,使人变得容易生病。为解决这个问通,米库林就一直坚持将一 根金属线一端画定在暖气片上,另一端拴在脚上。米库林不仅活到了90岁,而且在高龄时仍能 保持旺盛的糖力。人体身上的静电有多高?有资料显示,在干燥的季节若穿上化纤衣服和绝缘鞋 在绝缘的地面行走等活动,人体身上的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比如人在地毪上走动可达 1.5kV-35kV;从工作台上拿起普通聚乙烯袋可达1. 2kV-20kV。有专家认为,静电的产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静电的积累。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几乎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但后来人们穿 上了鞋,从而破坏了人体电能的平衡,使静电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穿胶鞋和化学合成鞋底的 鞋子因其绝缘电阻更高、产生和积累的正电荷更多、静电压更离故更有害,正是因为我们脱离了 大地。在干燥地区和干燥季节,电荷的释放相对困难,所以静电的积累及由其产生的后果会非常 明显。有学者说,为了防止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应当通过接蝕地面来消除多余的电能。但显而易见的是用金属线连接暖气片和脚接地的方法其适用性和适用范围相当有限、如^ffi 者只能在静止状态如坐着或极短距离空间如房间内活动,且便用极不方便,如每次使用都要专门 套线、用毕也必须专门脱线,十分不便、麻烦、也不舒股,更重要的是易忘记脚上套着金属线、 尤其是孩童由静止变为运动时脚很易受金属线勒伤甚至绊倒摔伤或跌伤,因此一 般很难为广大普 通消费者尤其是鞋的主力和主要消费群体即活动空间广阔、运动量和活动频率极大的孩童、青少 年和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即中年人所接受、更难一直坚持下去,所以其因不能解决绝大多数人群的消费需求而难以得到推广应用、故而其实际应用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均不大;另一办法就 是回归到上述的我们的先辈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的原始生活状态中去,但因社会文明和进步及 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和已习惯穿鞋等系列主、客观重大因素约束与限制,显然这比前述的套线法 更难让绝大多数人接受与实际应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鞋,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套线法和"赤脚"难题,不仅 只要穿着鞋并着陆-没有人会成天悬空举着脚、即与地面保持接触就可随时接地而及时放掉静电,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及时放掉了静电而不会产生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高静电压和静电能对人体的危 害如静电能使人不舒服、并因静电能量和电压的积累、尤其是北方和干燥地区而产生静电火花及 其系列直接或潜在如可燃粉尘、化工、汽油、酒精及千家万户广为使用的燃气等易燃、易爆环境 及其相关抢险救灾危害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鞋底足掌、足弓和足跟中心部位嵌入金属 丝网,鞋底金属丝网的经线呈弹簧形圆筒形状、纬线固定在弹簧形圆筒经线上;利用金属丝编织 成金属丝网,在网内填充耐磨材料如橡胶、塑料等以固定和成型金属丝网制成各种规格、尺寸、 式样的鞋底,按传统制鞋工艺和方法制成本实用新型产品达到接地消除静电及危害和恢复负电抗 衰老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穿着时脚与鞋底即金属丝网多点直接接触、不穿袜子-现在多数女 性已如此穿鞋,相对于不穿袜而无袜的绝缘电阻及其增加的静电和袜吸水减少的湿度及因脚面与 鞋底足够的接触面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大輻降低接触电阻;或穿袜间接接触金属电极一些时间 后、也会因袜吸收与包括脚本身因袜隔离排湿不畅储存于脚部的汗液-任何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 的脚汗-因皮肤不断主动与外界保持水、气交换,使自身电阻大减而大幅降低接触电阻,故本实 用新型的优点即有益效果是因金属丝的互相多点电连接的网状结构形成多个接地点即多点接地、 同时因金属丝网和金属电极相对于脚掌面积而言具优良的尖端放电和电荷集肤效应,从而其消除 多余的正电荷即静电与补偿缺乏的负电荷功能可靠、强大且及时,即便是与较干燥的地面接触也 具较良好的释放静电和补偿负电能力;使用方便,因与日常穿、脱鞋完全一样、无任何附加程序; 还因有多层金属丝网的支撑,其重力分布更均衡、缓冲能力如弹性、助跑跳即弹跳力度和穿着舒 适度更好,因金属丝网有类似"钢筋"支撑和比普通鞋底单一橡、塑耐磨得多而更耐磨且不易变 形,因而易被广大人群接受和推广。


图l是本实用新型单层经、纬线金属丝网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 1.经线,2.纬线,3.锐角编麟乾4.直角编织纬线,5.环绕编织 纬线。用相同或不同金属材料的金属丝作经线即竖线-讳线支柱和支撑(1)和纬线即横线(2)、并把经线作成圆筒弹簧形以便固定纬线用-详见实施祸,M丝的直径和密度视具体不同产品及 其要求的不同性能和具体生产需要决定、而不宜事先作硬性规定,但显然起主要承力功能和主要 维持结构的经线的直径和材料的磁磨性与mst应比纬线为大,在每一层面的经线簧圈上以任意锐角(3)、直角(4)或环绕(5)编织纬线,选按任意编织方式编织成任意夹角如互相垂直或环 绕的互相多点电连接的多层金属丝网,再在每层金属丝网之间的间隔空间和网孔内部及网孔之间 的间隔空间内浇灌注满新磨材料如橡胶、塑料等,以固定金属丝网并使其成型为本发明防静电及 危害和抗衰老鞋的主体和主要功能部分鞋底的原材料,制造成各种规格、尺寸、式样的本实用新型产品。实施例1、用相同金属材料如具优良弹性和耐磨性的不锈钢金属丝作经(1)、讳线(2),经线的直径0. 3-0. 5毫米并^直径和簧園间距约为2-3毫米的圃筒形弹簧以增强弹力和柔韧性、耐磨 性及安全性如避免刺伤等、弹簧高度与鞋底厚度相同以确保与脚底的良好接触,玮线的直径 0.1"0.2毫米,经、纬线的密度以1-3: 2-6比例为宜,总密度以占鞋底总面积的5-15%为宜、并 向主要承力及与地面接触和摩擦即足掌和足跟部位集中分布,将讳线在同一平面的每一层面经线 簧圉上按互相垂直的编织方式编织成多点电连接的单层和由这样的多个单层互相平行电连接组 成的多层金属丝网、各单层间距以2-3毫米为宜,再在每层金属丝网之间的间隔空间和网孔内部 及网孔之间的间隔空间内浇灌注满耐磨材料如橡胶、塑料等,以固定金属丝网并使其成型为本发
明防静电及危害和抗衰老鞋的主体和主要功能部分鞋底的原材料,制造成各种规格、尺寸、式样 的本实用新型产品。2、用不同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金属丝作经线(1),经线的直径0.3-0.5亳米并绕成直径和簧 園间距约为2-3毫米的画简形弹簧以增强弹力和柔韧性、耐磨性及安全性如避免刺伤等、弹簧高 度与鞋底厚度相同以确保与脚底的良好接触,用直径0.1~0.2毫米锎线做讳线(2)以增强接地 功能,经、纬线的密度以1-3: 2-6比例为宜,总密度以占鞋底总面积的5-15%为宜、并向主要承 力及与地面接触和摩擦即足掌和足跟部位集中分布,将纬线在同一平面的每一层面经线簧颺上按 讳线环绕簧顯线的编织方式编织成多点电连接的单层和由这样的多个单层互相平行电连接组成 的多层金属丝网、各单层间距以2-3亳米为宜,再在每层金属丝网之间的间隔空间和网孔内部及 网孔之间的间隔空间内浇灌注满酎磨材料如橡胶、塑料等,以面定金属丝网并使其成型为本发明 防静电及危害和^老鞋的主体和主要功能部分鞋底的原材料,制造成各种规格、尺寸、式样的 本实用新型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防静电鞋,其特征是在鞋底足掌、足弓和足跟中心部位嵌入金属丝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鞋底金属丝网的经线呈弹簧形圆筒形状、纬 线固定在弹簧形圆筒经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金属丝网的经、纬线的密度比例是1-3: 2-6 。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金属丝网的经线的直径为0.3-0.5毫米。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金属丝网的纬线的直径为O. l-0.2毫米。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经线制作成弹簧形圆筒。
7、 根据权利要求2、 3或5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纬线在每一层面的经线簧圈上按互相 垂直的编织方式编织成多点电连接的多层金属丝网。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弹簧形圆筒的高度与鞋底厚度相同。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弹簧形圆筒的直径为2-3毫米。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静电鞋,其特征是多层金属丝网各单层间距为2-3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防静电鞋、属鞋业领域;在鞋底足掌、足弓和足跟中心部位嵌入金属丝网,金属丝网的经线呈弹簧形圆筒形状、纬线固定在弹簧形圆筒经线上,达到接地消除静电及危害和恢复负电抗衰老等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产品穿着时脚与鞋底即金属丝网多点直接接触,利用任何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脚汗-因皮肤不断主动与外界保持水、气交换,自身电阻大减而大幅降低与金属丝网的接触电阻即多点接地放电消除正电荷即静电与补偿负电荷,功能可靠、强大、及时,还因有多层金属丝网的支撑重力分布更均衡,使缓冲、弹性、助跑跳即弹跳力度和穿着舒适度更好,耐磨且不易变形,易被广大人群接受和推广。
文档编号A43B7/00GK201045899SQ20062014692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2日
发明者颜怀伟 申请人:颜怀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