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帽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18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帽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雨或遮阳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 时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帽伞。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使用伞或帽子挡雨或遮阳。现有的伞大多带有伞把,使 用时需要用手握住伞把,这对于需要用双手劳动作业的人(如骑车者、 钓鱼者、环卫工人、做农活的农民等)来说,很不方便;而帽子虽然 能够戴在头上,但通常面积较小,挡雨或遮阳效果欠佳,不可折叠, 携带不方便,且戴在头上时不透气,感觉闷热。
为此,人们设计了使用时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帽伞,这种帽伞包 括伞骨架、伞面和帽套;伞面安装在伞骨架上,形成的结构与常见的 伞大致相同,只是比常见的伞少了伞把;帽套设于伞骨架下方并与伞 骨架连接,使用时由伞骨架撑开伞面后,将帽套戴在头上。例如,中 国实用新型说明书CN2877390Y公告的一种折叠式帽伞,包括伞骨架、 伞面(伞布)、帽套、倒杆和倒杆开关,帽套通过骨片与伞骨架相连, 倒杆和倒杆开关用于控制帽伞的打开或关闭;中国实用新型说明书 CN2855163Y公告的帽伞,包括伞毂、伞筋、束张毂、束张辐条、伞 面、保护盖、帽圈、帽顶带、推拉杆和拉绳,其中伞毂、伞筋、束张 毂、束张辐条等构成伞骨架,帽圈和帽顶带构成帽套,帽圈通过支撑 杆与伞筋相连,推拉杆和拉绳用于控制帽伞的打开或关闭。上述帽伞 可戴在头上,挡雨或遮阳面积较大,透气性好,且可折叠,携带方便。
上述帽伞的伞面撑开后总体上呈圆形,为了确保良好挡雨或遮阳 效果,应使伞面面积足够大,使用者戴上帽伞后,视线容易受伞面遮 挡,尤其是在风力较大或骑车时,伞面的前部很容易向下弯折,遮挡 使用者的视线,导致使用者看不清前方;另外在风力较大或骑车时, 如果使用者抬起头,帽伞很容易被风掀起,这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挡雨或遮阳 效果且使用时不会遮挡使用者的视线的帽伞。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帽伞,包括伞骨架、伞面和帽套,伞面安装在伞骨架上,帽 套设于伞骨架下方并与伞骨架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帽伞的伞面前部 的面积小于伞面后部的面积。
具体地说,伞骨架包括伞毂和多个支撑辐条(即背景技术所说的 伞筋),各支撑辐条的一端与伞毂铰接,伞面安装在支撑辐条上,帽伞 前部的支撑辐条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短,伞面前部的边缘与伞毂之 间的距离小于伞面后部的边缘与伞毂之间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增强伞面前部抗弯折的能力,帽伞前部的支撑辐条的 横截面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的横截面大,即帽伞前部的支撑辐条比 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粗。
优选上述帽套通过多个支撑杆与伞骨架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伞 骨架连接,支撑杆的下端与帽套连接,这样增大了帽套与伞面之间的 距离,既能够进一步防止伞面遮挡使用者的视线,又可增强帽伞的透 气性。
优选上述帽套由弹性材料制成,这样既可使帽套更加牢固地戴在 使用者的头上,又可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使用者。更优选帽套上设有 系带,使用时将系带系在下巴位置,使帽套更加牢固地戴在使用者的 头上。
上述帽套也可以是两端设有调节结构的带,带的一端沿带的长度 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带的另一端沿带的长度方向设有一排可与凸 起扣合的小孔,凸起和小孔构成调节结构,使用时将凸起与小孔扣合, 凸起与不同的小孔扣合时帽套具有不同的尺寸,以适应头部大小不同 的使用者。更优选帽套上设有系带,使用时将系带系在下巴位置,使 帽套更加牢固地戴在使用者的头上。
本实用新型帽伞的伞面前部的面积小于伞面后部的面积,因此可在确保伞面总体面积足够大,具有良好挡雨或遮阳效果的同时,使伞 面前部的面积较小,使用者戴上帽伞后,视线不会受伞面遮挡,而且 即使在风力较大或骑车时,伞面的前部也不易向下弯折而遮挡使用者 的视线,帽伞也不易被风掀起,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携带 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伞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帽伞包括伞骨架1、伞面2和帽套3。
伞骨架1包括伞毂11和多个支撑辐条12,各支撑辐条12的一端 与伞毂ll铰接,伞面2安装在支撑辐条12上;帽伞前部的支撑辐条 12 (12-1)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12 (12-2)短,伞面前部21 (由四 个支撑辐条12 (12-1)支撑的区域)的边缘与伞毂11之间的距离小 于伞面后部22 (由四个支撑辐条12 (12-2)支撑的区域)的边缘与伞 毂11之间的距离,帽伞的伞面前部21的面积小于伞面后部22的面积。 伞骨架1采用现有帽伞或常见的带手把的伞的伞骨架即可,在此不作 详细描述。
为了进一步增强伞面前部21抗弯折的能力,帽伞前部的支撑辐条 12 (12-1)的横截面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12 (12-2)的横截面大, 即帽伞前部的支撑辐条12 (12-1)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12 (12-2) 粗。
帽套3设于伞骨架1下方;帽套3通过多个支撑杆4与伞骨架1 连接,支撑杆4的上端与伞骨架1连接,支撑杆4的下端与帽套3连 接。
帽套3由弹性材料制成,既可使帽套3更加牢固地戴在使用者的 头上,又可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使用者。帽套3上设有系带5,使用 时将系带5系在下巴位置,使帽套3更加牢固地戴在使用者的头上。使用时,张开伞骨架1,使伞面2保持张开状态,然后将帽套3 戴在头上,伞面前部21朝前,并将系带5系在下巴位置;不用时,解 开系带5,从头上取下帽套3,然后收拢伞骨架l,伞面2同时合拢。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帽套可以是两端设有调节结构的带,带的一 端沿带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带的另一端沿带的长度方向设 有一排可与凸起扣合的小孔,凸起和小孔构成调节结构,使用时将凸 起与小孔扣合,凸起与不同的小孔扣合时帽套具有不同的尺寸,以适 应头部大小不同的使用者。更优选帽套上设有系带,使用时将系带系 在下巴位置,使帽套更加牢固地戴在使用者的头上。
权利要求1、一种帽伞,包括伞骨架、伞面和帽套,伞面安装在伞骨架上,帽套设于伞骨架下方并与伞骨架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帽伞的伞面前部的面积小于伞面后部的面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伞,其特征是所述伞骨架包括伞毂 和多个支撑辐条,各支撑辐条的一端与伞毂铰接,伞面安装在支撑辐 条上,帽伞前部的支撑辐条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短,伞面前部的边 缘与伞毂之间的距离小于伞面后部的边缘与伞毂之间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帽伞,其特征是所述帽伞前部的支撑 辐条的横截面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的横截面大,即帽伞前部的支撑 辐条比帽伞后部的支撑辐条粗。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帽伞,其特征是所述帽套 通过多个支撑杆与伞骨架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伞骨架连接,支撑杆 的下端与帽套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帽伞,其特征是所述帽套 由弹性材料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帽伞,其特征是所述帽套上设有系带。
7、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帽伞,其特征是所述帽套 是两端设有调节结构的带,带的一端沿带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凸 起,带的另一端沿带的长度方向设有一排可与凸起扣合的小孔,凸起 和小孔构成调节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帽伞,其特征是所述帽套上设有系带。
专利摘要一种帽伞,包括伞骨架、伞面和帽套,伞面安装在伞骨架上,帽套设于伞骨架下方并与伞骨架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帽伞的伞面前部的面积小于伞面后部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帽伞的伞面前部的面积小于伞面后部的面积,因此可在确保伞面总体面积足够大,具有良好挡雨或遮阳效果的同时,使伞面前部的面积较小,使用者戴上帽伞后,视线不会受伞面遮挡,而且即使在风力较大或骑车时,伞面的前部也不易向下弯折而遮挡使用者的视线,帽伞也不易被风掀起,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45B11/00GK201131386SQ2007200620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6日
发明者邓叔华 申请人:邓叔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