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66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风伞的结构,准确地说是一种结构改良的双层抗风伞的伞 骨结构,该结构设计巧妙,安装简单,可节省制作成本,便于使用。
背景技术
抗风伞,通常的思路是加强伞骨的结构,使其能够承受强大风力的吹击,但 是这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制作成本为代价,而且并不一定具有好的效果,因为,正 像排水一样,堵不如疏,只有将风力排泄掉,再强大的风力对伞不构成影响,才 能实现真正的抗风目的,所以后续的改进提出了双层抗风伞的概念和结构。
目前,双层的抗风伞基本上有两种结构,其一是单折的抗风伞,该抗风伞设 置两层伞布,通过上下两套伞骨分别进行支撑,上层伞布的遮盖面积小于下层伞 布的,如专利申请200320100556.5所描述的;其二是多折的抗风伞,也是具有 双层的伞骨,分别支撑上下层伞布,如专利申请01223970.4所描述的。
这两种抗风伞的结构,对于上层伞骨的设置是一样的,独立设置一个伞骨支 撑上层的小伞面,区别在于下层伞骨是独立的单折伞骨还是多折的伞骨,无论是 那种结构,其共同的特点是都需要设置双层的伞骨结构,以配合伞布的设置,尤 其对于多折伞的情况,其本身就具有相对复杂的伞骨结构,再加一个上层的伞骨, 安装制作相对麻烦,且也会提高其制作成本。
本申请人以前曾对次结构做出改进,设计了一种该结构利用现有的多折伞的 伞骨结构(专利申请号200520121417.X,如图1所示),适当地延伸出支撑上 层伞布的伞骨,采用双层回线的伞支骨的设计方式,结构紧密、巧妙,简化了原 有双层抗风伞的结构设计,比目前的设计方式简便了很多,但是这种设计仍然需 要伞支骨被第二伞骨扣系,以加强伞支骨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多折伞的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
构,该结构对伞支骨回线方式做出改进,使其不再被第二伞骨扣系,仅仅连接于 两个间隔的第一、第三伞骨之间即可,简化了原有伞骨结构,便于组装。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包括有伞骨,该伞骨为多折结构,其至少包 括有第一、第二及第三伞骨,由伞骨的最外一根向内依次是第一、第二及第三伞 骨,第一、第二及第三伞骨构成伞骨的多折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伞骨的内端连 接有回线,第三伞骨的外端连接回线的另一边,回线的最外端连接于第一伞骨的 内端,并从第三伞骨外端的穿孔穿过,形成弯折,再向外伸出,使得回线构成双 层结构。
所述的回线,其弯折部是U形结构。
说到底回线,其弯折部是直角的U形结构,即直角弯折形成的。
所述的回线,其向外伸出端连接有珠尾,以缝系伞布。
所述的回线,其位于第一伞骨与第三伞骨之间具有环状加强圈。
该加强圈是回线自然弯转形成的,可具有加强回线的支撑作用。
所述的回线,其伸出部短于位于第一和第三伞骨之间的连接部,这样回线与 第一伞骨可形成双层伞布的结构,具有抗风作用。
具体地说,回线具有连接部和伸出部,连接部弯折形成伸出部,伸出部向外伸出,以支撑伞布,连接部与第一伞骨和第三伞骨连接;连接部上设置有环形加 强圈,该加强圈一是加强回线的强度,二是可以在此缝系伞布,以形成双层伞布; 伸出部的长度短于连接部的长度,以保证开收伞的顺畅及伸出部不会对其它部件 和物品构成侵犯和伤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结构,从伞支骨的连系第一伞骨伸出用以支撑上层伞 布的伞骨结构,回线不需要第二伞骨的挂系,避免了第二伞骨再设置挂系部位, 简化了伞骨结构,结构简单,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安装使用方便。
同时,回线的加强圈有效解决了其本身支撑强度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现有的 多折伞的伞骨结构中。


图l为现有的抗风伞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开伞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是用于四折开收伞(但并不限定于其仅用于四 折伞,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用于三折或者五折等多折伞),包括有第一伞骨 1、第二伞骨3、回线槽(即第三伞骨)4、短槽7和长槽丸骨8 (即第四伞骨), 它们依次连接构成伞骨的多折结构,其中第二伞骨3与长槽丸骨8之间还设置有 连接的钢线一5,短槽7与回线槽4之间还连接有钢线二6,以强化伞骨的结构, 其回线9设置于第一伞骨1和回线槽4之间,其一端连接第一伞骨l,另一端则 连接回线槽4,且回线9连接于回线槽4之后向外(即第一伞骨的方向)延伸, 双层结构。
第一伞骨1的外端设置有珠尾2,以缝系伞布。
具体回线的结构如图2所示,回线9具有连接部93和伸出部94,连接部一 端用以连接于第一伞骨,并在连接部93上形成一个环形的加强圈92,该加强圈 92可强化回线的结构,然后连接部93进行U形弯折,形成伸出部94。在使用 过程中,延伸部94的末端设置有珠尾91,用以缝系伞布,这样该回线所支撑的 伞布与第一伞骨所支撑的伞布形成双层伞布,风力可从这双层伞布中间放泄出
去,使得伞具有抗风效果,可大大改善现在的单层伞布缺乏抗风作用的缺陷。
回线9的伸出部94的长度是根据其所应用的情况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其 长度略小于连接部93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即是如此。这样是伞收拢后,回线可 自然收拢于第二伞骨和第三伞骨之间,不会暴露出来,便于伞的收折。
图3所示,为该实施方式实施时的开伞结构示意图。
开伞时,短槽7连接于上巢,长槽丸骨8连接于下巢,短槽7通过钢线二6 拉系回线槽4伸张,长槽丸骨8则通过钢线一 5拉系第二伞骨3伸张,第一伞骨 l被回线9拉系,形成张开状态。
下层伞布固定于第一伞骨和加强圈92之间,上层伞布固定于上巢顶部和伸出部94之间。第一伞骨1和回线9的加强圈92支撑下层伞布,伸出部94支撑 上层伞布8,遇到大风时,风会从上层伞布与下层伞布之间泄漏,不会对伞骨构 成影响。
上述的结构方式的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详细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限定,并不能依次判断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的类似的结构以及组合方式都是可行的,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包括有伞骨,该伞骨为多折结构,其至少包括有第一、第二及第三伞骨,由伞骨的最外一根向内依次是第一、第二及第三伞骨,第一、第二及第三伞骨构成伞骨的多折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伞骨的内端连接有回线,第三伞骨的外端连接回线的另一边,回线的最外端连接于第一伞骨的内端,并从第三伞骨外端的穿孔穿过,形成弯折,再向外伸出,使得回线构成双层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线, 其弯折部是U形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说到底回线, 其弯折部是直角的U形结构,即直角弯折形成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线, 其向外伸出端连接有珠尾。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线, 其位于第一伞骨与第三伞骨之间具有环状加强圈。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圈是回 线自然弯转形成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线, 具有连接部和伸出部,连接部弯折形成伸出部,伸出部向外伸出,连接部与第一 伞骨和第三伞骨连接;连接部上设置有环形加强圈;伸出部的长度短于连接部的 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层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包括有伞骨,该伞骨为多折结构,其至少包括有第一、第二及第三伞骨,第一、第二及第三伞骨构成伞骨的多折结构,第一伞骨的内端连接有回线,第三伞骨的外端连接回线的另一边,回线的最外端连接于第一伞骨的内端,并从第三伞骨外端的穿孔穿过,形成弯折,再向外伸出,使得回线构成双层结构。该结构使得回线不需要第二伞骨的挂系,避免了第二伞骨再设置挂系部位,简化了伞骨结构,结构简单,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安装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1073049SQ20072012106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6日
发明者张书闵 申请人:张书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