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伞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63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伞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伞领域,尤其是涉及对雨伞的伞骨结构进行改进,该伞 骨采用中部伞骨分叉的结构,使伞体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增加伞面的结构强 度。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生活用品,无论是雨天使用的雨伞,还是晴天 使用遮阳伞都是随时携带的必备用品。雨伞按照结构来分一般为普通折叠伞和 多折伞两个种类。其中多折伞主要以三折伞为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种类。多 折伞的优点主要是通过多次折叠之后,使伞的体积很小,便于携带。所以这种 结构,在所有结构的雨伞中占有绝大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各 种产品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在雨伞行业同样使这样。三折伞的体积和种类 虽然很小,但是随着更加轻便的铝合金伞骨的雨伞的出现,使雨伞的重量达到 了进一步的降低,但是这种雨伞的价格非常高昂。 一般都要几百元以上,属于 伞中的高档产品。在行业中进一步使雨伞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但同时又要包装 结构和强度, 一直都是行业中很棘手的问题。近些年中,在这个方面一直没有 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但同时具备很好 的结构强度的新型雨伞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技术 内容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节伞骨和固定上述伞骨的蜂巢, 所述的多节伞骨中,在与蜂巢连接的第一伞骨和末端伞骨之间,至少包括一个 分叉结构的伞骨。所述的分叉结构为通过连接片的一端同时包裹固定两个伞骨连杆的一端,其另外一端与第一伞骨铰链连接。所述的蜂巢结构中所设置的伞骨为5—7根,这样就可以使蜂巢的直径小于 现有的雨伞蜂巢的直径3 — 10毫米。在所述的由连接片固定的两根伞骨连杆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拉杆,该拉杆的 一端连接在第一伞骨的末端,另外一端连接在第三节伞骨的初始端,其中部弯 折成园环形分别套装在分叉结构的两个伞骨连杆上构成连杆机构。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以下技术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蜂巢连接的第一伞骨和末端伞骨之间,至少包括一个分 叉结构的伞骨的结构,使该种结构的雨伞在蜂巢处可以采用更少的伞骨,这样 的结构使蜂巢可以采用更小的直径就可以容纳数量较少的伞骨,达到使雨伞体 积更小,重量更轻的目的;另外采用在通过连接片同时包裹固定两个伞骨连杆 的一端的结构,可以使这些较少的伞骨在中部通过分叉的结构,提供正好为比 伞骨多一倍数量的末端伞骨对整个伞体进行支撑,这样使整个伞体的强度得到 增强。所以可以提供一种体积小巧,但整体结构坚固的一种新型伞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伞中部的蜂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用新型雨伞的分叉结构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雨伞的结构上所进行的改进。 所改进的部分主要包括相互连接的多节伞骨和固定上述伞骨的蜂巢1在所述的 多节伞骨中,在与蜂巢1接的第一伞骨2和末端伞骨之间,至少包括一个分叉 结构的伞骨。这个分叉结构为通过连接片3 —端同时包裹固定两个伞骨连杆5 的一端的结构。在具体使用的时候,由于上述的两个伞骨连杆5的末端,分别 连接下一节伞骨7。该连接片3的另外一端用于连接第一伞骨2,也就是通过铰 链的方式与第一伞骨2进行连接。 一般情况下,在常见的三折伞中,这两个伞 骨连杆5所连接的就是第三伞骨7。如图2所示,这个分叉结构的伞骨连杆5和与连接片3固定的两根伞骨连 杆5的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拉杆4,该拉杆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伞骨2的末端。按 照现有伞骨中的结构,使铰链连接在第一伞骨2上的通孔中。另外一端连接在 与伞骨连杆5连接的下一节伞骨的初始端。在常用的三折伞中,使铰链连接在 第三伞骨7上的通孔中。这个连杆4的中部弯折成园环6分别套装在分叉结构 的两个伞骨连杆5上,该园环6基本上与伞骨连杆5垂直。这样就可以形成一 个具有一定滑动范围的连杆机构的支点。上述的这个连杆4, 一般情况下使由钢 丝弯折形成的。通过上述的结构可知,在每个第一伞骨2都与连接片3铰链连 接,由于连接片3的另外一端包裹固定由两个伞骨连杆5,这两个伞骨连杆5又 通过铰链连接下一节伞骨。这样就可以使一根第一伞骨2,通过分叉结构,分解 成为两个第二伞骨,也就是上述的伞骨连杆5。然后分别连接第三伞骨7。在实 际使用的过程中,上述的两个伞骨连杆5,也就是三折雨伞中的第二伞骨连杆5 和第三伞骨7的末端,都固定在伞布上的相应位置,在雨伞撑开的时候,通过 伞布的拉伸作用,使设置在中间的两个伞骨连杆产生弹性变形,向两侧分开, 这样就可以带动第三伞骨分开更大的距离,使伞布得到有效的支撑,这样可以 使伞的强度提高,同时也使整个伞布的张开面积增加。如图1所示,所述的蜂巢1结构中所设置的第一伞骨为5—7根,这样就可 以使蜂巢1的直径小于现有的雨伞蜂巢的直径3 — 10毫米。由于在伞骨中采用 了分叉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伞骨在末端多了一倍的伞骨,所以包装了伞在 末端的支撑强度。正是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才可以在蜂巢1处采用较少的第 一伞骨而不会影响这个雨伞的使用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蜂巢1处采用远远 少于现有雨伞的5 — ^根伞骨的结构,所以可以使用体积和直径较小的蜂巢1, 和较少的第一伞骨2:使得雨伞的体积得到减小,更加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叉结构的伞骨连杆2,可以使雨伞在连接蜂巢1的部 位使用较少的第一伞骨2,在中部通过分叉结构,将上述的伞骨放大一倍的数量, 使伞骨在末端可以获得有效的支撑。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针对三折伞中做做 出的。如果是在四折、五折伞中连续使用上述的分叉结构,可以使一根第一伞 骨,在伞骨的末端放大成为更多的伞骨。综上所述,针对本实用新型在上述部分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熟悉本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这具体设备以及从它出发,以及这里揭示的技术进行各 类使用和修改,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结果,本发明将如此构成, 一般包含这里揭示的设备和技术所拥有的每一个和各个新特点和目前特点的新组合, 并且仅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主旨和范围确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节伞骨和固定上述伞骨的蜂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节伞骨中,在与蜂巢连接的第一伞骨和末端伞骨之间,至少包括一个分叉结构的伞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叉结构 为通过连接片的一端同时包裹固定两个伞骨连杆的一端,其另外一端与第 一伞骨铰链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巢结构 中所设置的伞骨为5 — 7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由连接 片固定的两根伞骨连杆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拉杆,该拉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 伞骨的末端,另外一端连接在与伞骨连杆连接的下一节伞骨的初始端,其 中部弯折成园环形分别套装在分叉结构的两个伞骨连杆上构成连杆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雨伞领域,尤其是涉及对雨伞的伞骨结构进行改进,该伞骨采用中部伞骨分叉的结构,使伞体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增加伞面的结构强度。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节伞骨和固定上述伞骨的蜂巢,所述的多节伞骨中,在与蜂巢连接的第一伞骨和末端伞骨之间,至少包括一个分叉结构的伞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但同时具备很好的结构强度的新型雨伞结构。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1097725SQ200720172088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润生 申请人:兆亿洋伞(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