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内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57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内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内底,更具体地涉及对鞋内底中部件的改进。
技术背景从美国专利US 7246454中已经知道了一种带有吸震柔性材料的 鞋内底。该鞋内底包括上方的足4矣触衬底、下方村底以及吸震柔性衬 底,其包括多个单独的緩沖柱体和多个承载条。这些承载条卡在上方 衬底和下方衬底之间。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对上述类型的鞋内底作出改进。根据本发明的鞋内底包括上方的足接触村底;形状与穿鞋者的 脚相适配的下方衬底;以及夹在上方的足接触衬底和下方衬底之间的 吸震柔性衬底。在吸震柔性衬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 上设有多个从中延伸出来的緩沖柱体。其中,这些緩冲柱体彼此之间 通过连接筋条相连。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吸震柔性衬底;和 图2显示了将緩冲柱体彼此相连的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鞋内底包括上方的足接触衬底,以及形状与穿鞋者 的脚相适配的下方衬底。该鞋内底还包括如图1所示的吸震柔性衬底10,其夹在上方的足接触衬底和下方衬底之间。在吸震柔性衬底10的 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从中延伸出来的缓冲柱体20。这些緩沖柱体可由塑 料、橡胶或任何其它緩沖材料制成。关于鞋内底的具体结构可参阅美 国专利US 7246454,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根据本发明,缓冲柱体20通过连接筋条30而彼此相连,如图2 所示。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连接筋条30设置在水平方向(即 大致平行于鞋内底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在未示出的另 一实施例中,连接筋条30设置在对角线方向上。容易理解,连接筋条 的设置及大小对本发明都不是关键性的,而是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根据需要来自由地选择。由于设置了连接筋条30,所有援冲柱体20便构成一个整体。因 此,当有外部冲击作用在吸震柔性衬底10上时,衬底10上的緩冲柱 体20就会由于连接筋条30的存在而整体地作出反应,从而更加有效 地吸收沖击。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緩冲柱体20构造成一体,使得当鞋内 底的使用者对鞋内底施加作用力时,緩冲柱体20能够在衬底10所占 据的平面内的任意方向上运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緩冲柱体20也可以设置在吸震柔性 村底10的底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吸震柔性衬底10的顶面和底面上。 此外,緩冲柱体20的形状可以是棱柱形、棱锥形、圆柱形或圆锥形。可以理解,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例子, 它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用或构造。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这些修改均属 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内底,包括上方的足接触衬底;形状与穿鞋者的脚相适配的下方衬底;和夹在上方的足接触衬底和下方衬底之间的吸震柔性衬底,在吸震柔性衬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多个从中延伸出来的缓冲柱体,其中,所述缓冲柱体彼此之间通过连接筋条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条设 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条设 置在对角线方向上。
4. 一种鞋内底,包括 上方的足4妻触衬底;形状与穿鞋者的脚相适配的下方衬底;和夹在上方的足接触衬底和下方衬底之间的吸震柔性衬底,在吸震 柔性衬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 一个表面上设有多个从中延伸出 来的緩沖柱体,其中,所述緩沖柱体构造成一体,使得当鞋内底的使用者对鞋内 底施加作用力时,緩冲柱体能够在吸震柔性衬底所占据的平面内的任 意方向上运动。
全文摘要
一种鞋内底,包括上方的足接触衬底;形状与穿鞋者的脚相适配的下方衬底;以及夹在上方的足接触衬底和下方衬底之间的吸震柔性衬底。在吸震柔性衬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多个从中延伸出来的缓冲柱体。其中,这些缓冲柱体彼此之间通过连接筋条相连。因此,当有外部冲击作用在吸震柔性衬底上时,衬底上的缓冲柱体就会由于连接筋条的存在而整体地作出反应,从而更加有效地吸收冲击。
文档编号A43B13/38GK101617870SQ20081012834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海·克雷默 申请人:海·克雷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