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符合人体学设计的耐磨袜的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67204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符合人体学设计的耐磨袜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纺织工业领域所属的袜子制造工业内的一种符 合人体学设计的耐磨袜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人体在移动姿势和站立姿势时脚部所受压力和摩擦力的科 学分析,结合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的调査统计,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穿 的各种类型的袜子由于生活习惯、运动受力等因素的磨损作用,基本 上都是正对第一、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以不明显凸出脚趾前端点 为标准)的前沿裸露边缘的部分区域的袜子纺织物最容易破损,其次 是第一、二、三、四、五中足关节(中足关节在此指的是跖趾关节, 重点是跖趾关节附近靠近跖骨前端的跖骨关节活动的一侧)的受力底 面正对的部分区域、踵骨的承重重心正对的受力底面的部分区域和踵 骨正对脚后跟的受力后侧面的部分区域的袜子纺织物容易破损,因而 造成各种类型的袜子在本身的绝大多数部分的纺织物还有使用价值 的时候,仅仅因为小部分地方破损就被人们所抛弃,从而造成了极大 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袜子破损造成资源浪费的 实际情况,针对正常人的脚型特征和生活习惯以及运动需要,采取多
种方法来增强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位的袜子纺织物的耐磨性能,初步设计出普通型、加强型和运动型三种类型的耐磨袜。
其中,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位在左右脚上的位置基本对称, 保护区域基本相同。
A区正对第一趾骨末节前端和第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以不 明显凸出脚趾前端点为标准)的前沿裸露边缘的部分区域。A区图形
(以左脚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例)如

图1 (图1是正常走路 时脚底受力示意图)上箭头A指向区域所示,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 耐磨区域能够覆盖第一趾骨末节前端和第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 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活动范围。覆盖区域立体垂直面上的水平方向斜 向长度从第一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内侧到第二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外侧 的连线距离的6/5—7/5。覆盖区域立体垂直面上的垂直方向髙度以 第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立体垂直面上对映呈 弧形)为起点,在脚尖前端的弧形面的上方和下方都分别延伸拇趾高 度(将拇趾最髙位置平移后进行测量)的1/10~3/10,各个延伸终点 弧形连线,形成一个扁窄的不完整的椭圆形覆盖区。以第二趾骨末节 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立体垂直面上对映呈弧形)为起点, 在脚尖前端的弧形面的上方和下方都分别延伸第二脚趾髙度(将第二 脚趾最髙位置平移后进行测量)的1/10_3/10,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 线,形成一个扁窄的不完整的椭圆形覆盖区。两个大小不同的扁窄的 不完整的椭圆形区域共同构成一个在第一脚趾前端和第二脚趾前端 的弧形面上的交叉覆盖区域(A区在脚趾前端的弧形面上的对映图形
(以右脚为例)如图2(图2是耐磨区域在第一和第二趾骨末节前端 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保护区域示意图)所示,两个不完整的椭圆形的交叉覆盖区的中间的黑色弧形线段部分是第一趾骨末节前 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立体垂直面上的正对位置和第二趾 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立体垂直面上的正对位 置),要求耐磨区域能够覆盖第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耻甲的前沿裸露边 缘部分和第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活动范围。
A区在各种类型的耐磨袜中都是重点,是最需要保护的区域,原因在 于第一、第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和袜子之间的 磨损程度最大,各种类型的袜子在此处最容易损坏。在实际的设计和 制造之中,A区的覆盖区域可以适度调整,可以縮小处理为正对第一 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以不明显凸出脚趾前端点为标准)的前沿裸露 边缘的部分区域。覆盖区域立体垂直面上的水平方向斜向长度从第 一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内侧到第一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外側的连线距离 的6/5—7/5。覆盖区域立体垂直面上的垂直方向髙度以第一趾骨末 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立体垂直面上对映呈弧形)为起 点,在脚尖前端的弧形面的上方和下方都分别延伸拇趾髙度(将拇趾 最髙位置平移后进行测量)的1/10~3/10,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线, 形成一个扁窄的不完整的椭圆形覆盖区。A区缩小处理之后在第一脚 趾前端的弧形面上的对映图形(以右脚为例)如图3 (图3是耐磨区 域在第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保护区域示意 图)所示,扁窄的不完整的椭圆形覆盖区的中间的黑色弧形线段部分 是第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立体垂直面上的 正对位置,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区域能够覆盖第一趾骨末节前 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活动范围。B区第一、二、三、四、五中足关节(中足关节在此指的是跖 趾关节,重点是跖趾关节附近靠近跖骨前端的跖骨关节活动的一侧) 的受力底面正对的部分区域。B区图形(以右脚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 的投影为例)如图4(图4是行走时脚关节受力示意图)上箭头B指 向区域所示,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区域能够覆盖第一、二、三、 四、五中足关节(中足关节在此指的是跖趾关节,重点是跖趾关节附 近靠近跖骨前端的跖骨关节活动的一侧)的受力底面正对的部分区 域。覆盖区域以第一、二、三、四、五跖趾关节的关节间隙的中心 位置为起点,在跖骨和趾骨的连线方向的前方延伸脚长长度(一般在 脚印图上量取,是指脚趾端点和脚后跟突度点在底中线上投影间的距 离。脚趾端点以最长的脚趾前端点为标准,脚后跟突度点以脚后跟圆 弧上最凸的位置为标准)的1/40—1/20,在跖骨和趾骨的连线方向的 后方延伸脚长长度的3/40--3/20(跖趾关节附近的靠近跖骨前端关节 的一侧是受力重点,也是保护重点)。水平方向斜向延伸的长度是第 一跖趾关节点里怀边沿最凸的位置和第五跖趾关节点外怀边沿最凸 的位置之间的连线距离的5/5~6/5,要求能够覆盖第一跖趾关节点 (在第一跖趾关节点里怀边沿最凸的位置)和第五跖趾关节点(在第 五跖趾关节点外怀边沿最凸的位置),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线,大致 形成一个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斜向的扁窄的不规则的椭圆形覆盖 区域。
C区踵骨的承重重心正对的受力底面的部分区域。C区图形(以 右脚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例)如图5 (图5是行走时脚关节 受力示意图)上箭头C指向区域所示,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区域能够覆盖整个踵骨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受力活动范围。其水平方 向的直径是踵骨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对映的最
宽距离,垂直方向的直径是水平方向的直径长度的5/4—7/5,圆心是 在如图6 (图6是站立时脚关节受力示意图)所示的踵骨在脚跟的受 力中心的位置(脚跟处的受力箭头所指的脚跟位置),各个延伸终点 弧形连线,大致上形成一个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纵向的椭圆形的覆 盖区域。
D区踵骨正对脚后跟的受力后侧面的部分区域(踵骨后侧面正 对鞋后跟的受力侧面区域)。D区图形(以右脚为例)如图7 (图7是 耐磨区域在脚后跟的受力后側面的保护区域示意图)所示,要求在袜 子上的对映的耐磨区域能够覆盖整个踵骨后侧面正对的袜子纺织物 在鞋后跟上的受力摩擦区域。立体垂直面上垂直方向髙度从脚底面 的水平面起测量,其髙度是后跟突度点髙度(在脚后跟最突出的位置 进行测量)的6/5—7/5。立体垂直面上水平方向长度踵骨在脚底面 的水平面上对映的水平方向上的最宽距离。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线, 大致上形成一个在脚后跟的受力后侧面上的不规则的椭圆形的覆盖 区域,能够覆盖袜子在脚后跟和鞋后跟之间的受力摩擦区域。
C区和D区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覆盖区域在运动型耐磨袜的设 计制造中会有所重合,应当相互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保护区域, 以增强袜子的整体耐磨性能。
普通型、加强型和运动型耐磨袜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的耐磨区域 的保护重点有所不同。普通型耐磨袜应当采取多种方法重点保护A区。 加强型耐磨袜应当采取多种方法重点保护A区、B区、C区。运动型耐磨袜应当采取多种方法重点保护A区、B区、C区、D区。
本发明专利主要是根据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需要,通过各种 技术手段来增强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位的袜子纺织物 的耐磨性能,使各种类型的袜子的各个部分的使用期限基本相同,从 而延长袜子的整体使用期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
具体增强袜子纺织物特定部位的耐磨性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技 术上都要求能够做到质地柔软、抗菌排汗、结实耐久、无毒无害、环 保洁净,能够长期同原有(没有加强保护之前)的各种类型的袜子的 各种特征保持一致,原则上应当没有明显改变。同时应当在脚碗上部 拥有区分左右脚的明显识别标志。
一、 整体加固法采用特定的耐磨材料和特定的工艺对正对人体 脚部的A、 B、 C、 D等部分区域的袜子纺织物以耐磨区域为对象直接 进行物理加固或者化学反应处理,如喷涂、浸润、吸附、烘干等处理, 增强特定部位的袜子纺织物的耐磨性能。
二、 面料缝合法在制造袜子的时候预先空留正对A、 B、 C、 D 等部分区域的空间,再选用特定的耐磨面料,应用特定的纺织工艺进 行缝合,以实现耐磨性能的本质改变和提髙。
三、 纺线加固法针对纺织工艺流程采用逆向标识测定法,先测 定出特定类型特定批次的袜子在特定的纺织工艺流程中的正对A、 B、 C、 D等部分区域的袜子纺织物分别是由哪些特定部分(各个部分的纺 织线的相对间隔距离)的纺织线纺织而成,然后跟据耐磨性能的需要, 分别对特定位置的纺织线(织成正对人体脚部的A、 B、 C、 D等部分 区域的袜子纺织物的纺织线)进行增强耐磨性能的技术处理。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喷浸法采用特定的耐磨材料和特定的技术工艺对织成正 对人体脚部的A、 B、 C、 D等部分区域的袜子纺织物的纺织线进行物 理加固或者化学反应处理,如喷涂、浸润、吸附、烘干等处理。
第二织入法采用可以编织的耐磨材料利用特定的工艺织入特 定位置的纺织线(织成正对人体脚部的A、 B、 C、 D等部分区域的袜 子纺织物的纺织线)之中,形成一定比例程度上的混合纺织线。
第三替换法采用可以编织的耐磨材料完全替代原有的特定位 置的纺织线(织成正对人体脚部的A、 B、 C、 D等部分区域的袜子纺 织物的纺织线)。
造公司和每款类型的袜子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选择,可以列举 以下几种
新型材料COMTEX环形聚丙烯纤维、MICROFIB微孔纤维、ELASTIC 弹性纤维等。
COMTEX环形聚丙烯纤维能够构成精细的通风系统。排汗具 有拒湿功能,湿气可轻易挥发。隔热不论活动量的大小,纤维均 能够维持人体的理想体温,是最佳保温材料。抗菌纤维的成分阻 止了微生物和霉菌的形成和异味的出现。耐久具有优良的抗物理 和机械磨损性能,所有的产品都结实耐久。
MICROFIB微孔纤维 一种空心双股连体聚丙烯纤维,可在非常 低的温度下提供温度保护和舒适。平滑的表面防止脚部受摩擦、起水泡。拒湿微孔纤维可以把水汽从其表面传输出去并形成理想的温度。 ELASTIC弹性纤维 一种弹性纤维,可伸长六倍,并能很好地还 原。能够对脚部的受力部分恰如弹性护带般加以保护。
传统材料:羊毛、丝线、棉纱、真丝(蚕丝)、天丝(莱赛尔(Lyoce11) 纤维)、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和人造丝等)、富强纤维、粘胶丝、 木代尔、麻纤维、麻混纺交织织物、棉混纺交织织物、涤纶、锦纶、 氨纶、腈纶、丙纶、髙强力芳族聚酰胺纤维、人造纤维、复合纤维、 合成纤维等。
新型工艺AIRCOND温度调节系统、HARDTECH工艺、TRANSPR0 工艺、LOWSHUT工艺、TRANSFOR工艺、HAND-LINKEDFLATSEAM工艺、 FREEDILATIVESOCKTOP工艺等。
AIRC0ND温度调节系统全新铍褶网孔织物系统,能够形成很多 微小的排汗通道,使袜中空气流通顺畅,利于排汗。
HARDTECH工艺 一种特殊的生产技术,是在整个袜子中由微孔纤 维、丙烯酸和弹性纤维形成三层保护缓冲层。袜子最受磨损的部位都 以微孔纤维加厚层保护。
TRANSPRO工艺 一种用优质纯棉或丙烯酸加入弹性纤维生产轻 薄的袜子的工艺,部分的袜跟、袜底和脚趾部可以增加手感柔软的 Comtex加厚层。
LOWSHUT工艺 一种袜子脚趾部位缝制的加工工艺,能够使接缝 处的针脚完好缝合,不会对脚趾部位带来任何不适感。
TRANSFOR工艺 一种由Comtex加入棉或丙烯酸生产出手感柔软的袜子的加工工艺,用这种方法织出的袜子适用于一年四季穿着。
HAND-LINKEDFLATSEAM工艺能够在袜子脚趾的接缝处精美缝合。 工艺特点是织物网眼处由手工连接,从而能做出光滑弧度接缝。
FREEDILATIVESOCKTOP工艺 一种将弹性纤维织入袜口的工艺, 这种独创的工艺可最大程度地增大袜口的弹性。
本发明专利的核心是运用特定的耐磨材料和特定的工艺技术根 据实际需要分别加强普通型、加强型和运动型耐磨袜的人体脚部上的 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位的袜子纺织物的耐磨性能,使 袜子纺织物的各个部分的使用期限基本相同,从而延长袜子的整体使 用期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在实际的设计和制造之中,本发 明专利所描述的各种类型的耐磨袜的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 定部位的耐磨区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区域变动和精细化处理。但 是,只要在总体程度上(设计理念和保护区域)没有较大的改变,都 属于本设计方法的设计理念的范畴之内,都属于专利法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专利入股或者技术转让以及出让专利使用权的方式将本专利 的设计方法融入到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如浪莎袜业、梦娜袜业、丹吉 娅袜业、宝娜斯袜业、情怡袜业、振汉袜业、耐尔袜业、芬那丝袜业、 康品袜业、3.2.11三足袜业等公司的袜子制造之中,或者融入到国内 外的知名品牌如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彪马(PUMA)、 背靠背(Kappa)、李宁(LI-NING)等商标的品牌创新之中。通过著 名企业的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的商业信誉以及各大媒体的广告宣传, 将各种类型的符合人体学设计的全新理念的耐磨袜迅速地推向市场,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新理念设计的耐磨袜在为人们延长袜 子的使用寿命、节约购买袜子的经济开支的同时,也能够为使用本专 利的袜子公司创造新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增长点,更能够很大程度地为 国家在人民的袜子的使用期限的问题上避免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资源的浪费,还能够为节约型社会的创建起到一定的贡献。
权利要求
1、一种符合人体学设计的耐磨袜的设计方法是属于纺织工业领域所属的袜子工业内的方法发明。本发明针对各种类型的袜子在绝大多数部分的纺织物还有使用价值的时候,仅仅因为小部分地方(主要是脚尖、脚掌、脚跟的底面和后侧)破损就被人们所抛弃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普通型、加强型和运动型耐磨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增强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位的袜子纺织物的耐磨性能,使袜子的各个部分的使用期限基本相同,从而延长袜子的整体使用期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
2、 本发明专利的总体设计理念本发明专利的核心是运用特定 的耐磨材料和特定的工艺技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加强普通型、加强型 和运动型耐磨袜的人体脚部上的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 位的袜子纺织物的耐磨性能,使袜子纺织物的各个部分的使用期限基 本相同,从而延长袜子的整体使用期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 在实际的设计和制造之中,本发明专利所描述的各种类型的耐磨袜的 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位的耐磨区域在左右脚上的位置 基本对称,保护区域基本相同,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区域变动和精 细化处理。
3、 本发明专利特定的加强耐磨性能的保护区域A区正对第一 趾骨末节前端和第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以不明显凸出脚趾前端点 为标准)的前沿裸露边缘的部分区域。A区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 磨区域能够覆盖第一趾骨末节前端和第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 沿裸露边缘部分的活动范围。覆盖区域立体垂直面上的水平方向斜向 长度从第一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内侧到第二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外侧的连线距离的6/5—7/5。覆盖区域立体垂直面上的垂直方向髙度以第 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立体垂直面上对映呈弧 形)为起点,在脚尖前端的弧形面的上方和下方都分别延伸拇趾髙度 (将拇趾最高位置平移后进行测量)的1/10~3/10,各个延伸终点弧 形连线,形成一个扁窄的不完整的椭圆形覆盖区。以第二趾骨末节前 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立体垂直面上对映呈弧形)为起点, 在脚尖前端的弧形面的上方和下方都分别延伸第二脚趾髙度(将第二 脚趾最高位置平移后进行测量)的1/10~3/10,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 线,形成一个扁窄的不完整的椭圆形覆盖区。两个大小不同的扁窄的 不完整的椭圆形区域共同构成一个在第一脚趾前端和第二脚趾前端 的弧形面上的交叉覆盖区域,要求耐磨区域能够覆盖第一趾骨末节前 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和第二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 露边缘部分的活动范围。在实际的设计和制造之中,A区的覆盖区域 可以适度调整,可以縮小处理为正对第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以不 明显凸出脚趾前端点为标准)的前沿裸露边缘的部分区域。覆盖区域 立体垂直面上的水平方向斜向长度从第一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内侧到 第一趾骨的趾甲的前沿外侧的连线距离的6/5—7/5。覆盖区域立体垂 直面上的垂直方向髙度以第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 部分(立体垂直面上对映呈弧形)为起点,在脚尖前端的弧形面的上 方和下方都分别延伸拇趾髙度(将拇趾最髙位置平移后进行测量)的 1/10~3/10,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线,形成一个扁窄的不完整的椭圆 形覆盖区。A区縮小处理之后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区域能够覆 盖第一趾骨末节前端的趾甲的前沿裸露边缘部分的活动范围。在实际的设计和制造之中,本发明专利所描述的各种类型的耐磨袜的正对A 区这一特定部位的耐磨区域在左右脚上的位置基本对称,保护区域基 本相同,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区域变动和精细化处理。
4、本发明专利特定的加强耐磨性能的保护区域B区第一、二、三、 四、五中足关节(中足关节在此指的是跖趾关节,重点是跖趾关 节附近靠近跖骨前端的跖骨关节活动的一侧)的受力底面正对的部分区域。B区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区域能够覆盖第一、二、三、四、 五中足关节(中足关节在此指的是跖趾关节,重点是跖趾关节附 近靠近跖骨前端的跖骨关节活动的一侧)的受力底面正对的部分区 域。覆盖区域以第一、二、三、四、五跖趾关节的关节间隙的中心 位置为起点,在跖骨和趾骨的连线方向的前方延伸脚长长度(一般在 脚印图上量取,是指脚趾端点和脚后跟突度点在底中线上投影间的距 离。脚趾端点以最长的脚趾前端点为标准,脚后跟突点以脚后跟圆弧 上最凸的位置为标准)的1/40—1/20,在跖骨和趾骨的连线方向的后 方延伸脚长长度的3/40~3/20(跖趾关节附近的靠近跖骨前端关节的 一侧是受力重点,也是保护重点)。水平方向斜向延伸的长度是第一 跖趾关节点里怀边沿最凸的位置和第五跖趾关节点外怀边沿最凸的 位置之间的连线距离的5/5—6/5,要求能够覆盖第一跖趾关节点(在 第一跖趾关节点里怀边沿最凸的位置)和第五跖趾关节点(在第五跖 趾关节点外怀边沿最凸的位置),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线,大致形成 一个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斜向的扁窄的不规则的椭圆形覆盖区域。 在实际的设计和制造之中,本发明专利所描述的各种类型的耐磨袜的 正对B区这一特定部位的耐磨区域在左右脚上的位置基本对称,保护区域基本相同,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区域变动和精细化处理。
5、 本发明专利特定的加强耐磨性能的保护区域C区踵骨的承 重重心正对的受力底面的部分区域。C区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 区域能够覆盖整个踵骨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受力活动范围。其水平 方向的直径是踵骨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对映的 最宽距离,垂直方向的直径是水平方向的直径长度的5/4—7/5,圆心 是在踵骨在脚跟的受力中心的位置,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线,大致上 形成一个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纵向的椭圆形的覆盖区域。在实际的 设计和制造之中,本发明专利所描述的各种类型的耐磨袜的正对C区 这一特定部位的耐磨区域在左右脚上的位置基本对称,保护区域基本 相同,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区域变动和精细化处理。
6、 本发明专利特定的加强耐磨性能的保护区域D区踵骨正对 脚后跟的受力后侧面的部分区域(踵骨后侧面正对鞋后跟的受力侧面 区域)。D区要求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区域能够覆盖整个踵骨后侧面正对的袜子纺织物在鞋后跟上的受力摩擦区域。立体垂直面上的垂直 方向髙度从脚底面的水平面起测量,其髙度是后跟突度点髙度(在 脚后跟最突出的位置进行测量)的6/5—7/5。立体垂直面上的水平方 向长度踵骨在脚底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对映的水平方向上的最宽距 离。各个延伸终点弧形连线,大致上形成一个在脚后跟的受力后侧面 上的不规则的椭圆形的覆盖区域,能够覆盖袜子在脚后跟和鞋后跟之 间的受力摩擦区域。在实际的设计和制造之中,本发明专利所描述的 各种类型的耐磨袜的正对D区这一特定部位的耐磨区域在左右脚上的 位置基本对称,保护区域基本相同,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区域变动和精细化处理。
7、本发明专利设计的普通型、加强型和运动型三种类型的耐磨 袜的保护重点普通型耐磨袜应当采取多种方法重点保护A区。加强 型耐磨袜应当采取多种方法重点保护A区、B区、C区。运动型耐磨 袜应当采取多种方法重点保护A区、B区、C区、D区。在运动型耐磨 袜的设计制造中C区和D区在袜子上的对映的耐磨覆盖区域会有所重 合,应当相互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保护区域,以增强袜子的整体 耐磨耐用性能。
全文摘要
一种符合人体学设计的耐磨袜的设计方法是属于纺织工业领域所属的袜子工业内的方法发明。本发明针对各种类型的袜子在绝大多数部分的纺织物还有使用价值的时候,仅仅因为小部分地方(主要是脚尖、脚掌、脚跟的底面和后侧)破损就被人们所抛弃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普通型、加强型和运动型耐磨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增强正对A区、B区、C区、D区等特定部位的袜子纺织物的耐磨性能,使袜子的各个部分的使用期限基本相同,从而延长袜子的整体使用期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
文档编号A41B11/00GK101601506SQ200810189048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张海洋 申请人:张海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