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器材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52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摄影器材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影器材包。
技术背景现有的摄影器材包大多是硬皮包,虽然可有效保护摄影器材,由于体 积较大、笨重,不便于携带,在摄影器材取出后,需另设放置摄影器材的 地方,摆放不便。为了避免硬皮摄影器材包的不足之处,申请人曾公开一 种软质摄影器材包,由于结构不合理,包扎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曾出绳 带松脱软质摄影器材包丢失的现象。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的摄影器材包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扎方便 的摄影器材包。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块厚度不小于lmm的软薄片与绳带,在软薄片设置 着通孔,其特征是软薄片呈正方形,软薄片的边长为350mm—650mm, 在软薄片的其中一个角有最少两个并排的通孔, 一般2—8个通孔,绳带穿 过并排的通孔,绳带的两端拴在一起打成绳节,在绳带上套着可在绳带推 动的绳节套,绳节套的长度不小于10mm, 一般为10mm—50mm,绳节套 将绳带的一部分并在一起,并在一起的长度与绳节套的长度相等。上述的摄影器材包,其特征是所说的软薄片是仿皮软薄片,厚度为 lmm—4mm。上述的摄影器材包,其特征是所说的软薄片是真皮软薄片,如牛皮 软薄片或羊皮软薄片。上述的摄影器材包,其特征是所说的软薄片针织品软薄片或纺织品 软薄皮。由于本摄影器材包采取上述结构,不仅携带方便,具有软质包的优点, 即可避免摄影器材之间相互磨损和碰撞,在摄影器材的折装过程中,软薄片可作为工作台布,放置摄影器材,避免摄影器材与桌面或地面直接接触 而造成的磨损。本摄影器材包没有硬质材料,不会对摄影器材表面造成划 痕。而且推动绳节套即可把摄影器材包扎紧,包扎很方便。

图1是本摄影器材包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摄影器材包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上述图中1、软薄片 2、通孔 3、绳带 4、绳节套 5、绳节6、照像机 7、背带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摄影器材包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 本摄影器材包的具体实施方式
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图1描述的摄影器材包有一块厚度为1.5mm的软薄片1与绳带3,在 软薄片1设置着通孔,其特征是软薄片1呈正方形,软薄片1的边长为 500 mm,图中软薄片1的上角切平,在该角有四个并排的通孔2,绳带3 穿过并排的通孔2,绳带3的两端拴在一起打成绳节5,在绳带3上套着可 在绳带推动的绳节套4,绳节套4长40mm,绳节套4将绳带3的一部分并 在一起,并在一起的长度与绳节套4相等。本实施例所说的软薄片1是仿 皮软薄片。也可套两个绳节套4,更为可靠。本实施例的软薄片1也可用牛皮软薄片或羊皮软薄片。本实施例的软 薄片1也可用针织品软薄片或纺织品软薄皮。本摄影器材包的使用参见图2,把照像机6放在平置的软薄片1上,用 软薄片1把照像机6包好,用绳带3捆扎后,把绳节套4用力推向里推即 可把照像机6包扎好。
权利要求1、一种摄影器材包,它包括一块厚度不小于1mm的软薄片与绳带,在软薄片设置着通孔,其特征是软薄片呈正方形,软薄片的边长为350mm-650mm,在软薄片的其中一个角有最少两个并排的通孔,绳带穿过并排的通孔,绳带的两端拴在一起打成绳节,在绳带上套着可在绳带推动的绳节套,绳节套的长度不小于10mm,绳节套将绳带的一部分并在一起,并在一起的长度与绳节套的长度相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器材包,其特征是所说的软薄片是仿 皮软薄片,厚度为lmm—4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器材包,其特征是所说的软薄片是真 皮软薄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器材包,其特征是所说的软薄片针织 品软薄片或纺织品软薄皮。
专利摘要一种摄影器材包,它包括一块厚度不小于1mm的软薄片与绳带,在软薄片设置着通孔,其特征是软薄片呈正方形,软薄片的边长为350mm-650mm,在软薄片的其中一个角有最少两个并排的通孔,绳带穿过并排的通孔,绳带的两端拴在一起打成绳节,在绳带上套着可在绳带推动的绳节套,绳节套的长度不小于10mm,绳节套将绳带的一部分并在一起,并在一起的长度与绳节套的长度相等。本摄影器材包没有硬质材料,不会对摄影器材表面造成划痕。而且推动绳节套即可把摄影器材包扎紧,包扎很方便。
文档编号A45C3/00GK201171424SQ20082007665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5日
发明者贾佩忠 申请人:贾佩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