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54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具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尤指一种减少伞具落地时产生 冲击震力的结构,于伞具的伞头设有弹性组件,以伞头緩沖吸收伞具重量, 具有创新实用性。
背景技术
一般伞具于伞头部位为尖状,很容易在使用时不小心戳到人而造成误 伤,于是有人在伞头部位设计一安全装置,以防止误伤他人。
请参阅图IO、 ll所示,已知中国台湾公告第476249号"伞头安全装 置"新型专利,该伞头安全装置9装设在伞具中心撑杆顶端的伞头97上, 包括有 一顶套件91,成型有扩大帽头92与细径插杆93,能通过插杆93 插设伞头97的插孔98中而结合; 一保护套94,为软性弹性材质制成而可 成型为外形圓滑的任意适当造型,其底部设有插孔95,且插孔95内部扩 大形成套穴96,使保护可通过插孔95含套伞头97以及套穴96包套帽头 92而包覆在伞头97外面。
该已知的伞头安全装置,于伞头外缘设有保护套,于使用伞具时可避 免伞头误伤到人,但是伞头安全装置却无保护伞具结构,于伞具置放时伞 头落地与地面接触会产生一沖击震力,此沖击震力将造成伞具结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伞具的伞头 可緩冲吸收冲击震力,以保护伞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其包含 一伞头,该伞头内设有一容槽;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伞头的容槽内; 一抵杆,该 抵杆外缘i殳有一抵部,该抵杆上方穿设该弹性组件,并置于该伞头的容槽 内; 一环套,该环套与该伞头固定,该环套下方i殳有一限止部,该限止部 上缘与该抵杆的抵部下缘相抵;及一伞中棒,该伞中棒套合该抵杆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该伞头内呈中空状,上方设有一顶部,此顶部下方内设 有一容槽,该容槽上缘设有抵止部,于容槽外缘设有环部,此环部下缘设 有外螺紋,该弹性组件上缘与容槽的抵止部下缘相抵,弹性组件下缘与抵 杆的抵部上缘相抵,该环套内缘设有内螺紋,此内螺紋与伞头的外螺紋螺 合固定,环套上缘与伞头的环部下缘相抵,此环套下方限止部内缩成环形, 该伞中棒上缘与抵杆的抵部下缘相抵,此伞中棒置于套环的限止部内,此 伞中棒外參彖套合一顶伞巢,该弹性组件为具有弹力的弹簧、橡胶体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另一实施例,其包含一 伞头,该伞头内设有一容槽,外缘设有环部;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 置于伞头的容槽内; 一抵杆,该抵杆外缘设有一抵部,此抵杆上方穿设弹 性组件,并置于伞头的容槽内; 一顶伞巢,该顶伞巢内有设容槽,此容槽 供伞头的环部置入,容槽底缘与抵杆的抵部下缘相抵; 一环盖,盖合伞巢 固定,环盖下缘与伞头的环部上缘相抵; 一伞中棒,该伞中棒置入顶伞巢 内固定,并套合抵杆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再一实施例,其包含一 伞头,该伞头内设有一容槽,该伞头顶端下方设有一凸块,该伞头两侧各 开设有一导槽;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伞头的容槽内,该弹性 组件套设该伞头的凸块; 一顶伞巢,该顶伞巢向上方延伸设为一轴杆,以 供置于该伞头的容槽内,该轴杆顶端设有一凸块,以供穿设弹性组件;一 插销,该插销穿设该伞头的导槽及该轴杆固定;及一伞中棒,该伞中棒置 入该顶伞巢内。
通过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确实可以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伞头内设有弹性组件,伞具落地时会产生冲击震力,而 破坏伞具结构,此弹性组件以弹力緩冲吸收伞具产生的冲击震力,以达到
避震保护伞具结构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伞具避震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弹性组件外观立体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已知结构立体分解视图。 图11为已知结构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兌明
l一伞头 13—抵止部 16—凸块 21—橡胶体
4一环套
5—伞中棒 62_轴杆
8—插销
ll一顶部 14一环部 17 —导槽
3—抵杆 41一内螺紋
6 —顶伞巢 63—凸块
9一伞头安全装置
15 —外螺紋 2 —弹性组件
31—抵部
42—限止部
61 — 7—环盖
91一顶套件92 —帽头 93—插杆 94—保护套
95 —4翁孑L 96—套穴 97—伞头
98 —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其包含有 一伞头1 ,内呈中空状,上方设有一顶部ll,此顶部ll下方内设有一容 槽12,请一并参阅图3,此容槽12上缘设有抵止部13,于容槽12外缘设 有环部14,此环部14下缘i殳有外螺紋15; —弹性组件2 ,该弹性组件2 为弹簧,可供设置于伞头1的容槽12内,此弹性组件2上缘与容槽12的 抵止部13下缘相抵; 一抵杆3 ,于外缘设有一抵部31,该抵杆3上方穿 设弹性组件2,此抵部31上缘与弹性组件2相抵,并置于伞头l的容槽 12内; 一环套4,内缘设有内螺紋41,可供与伞头l的外螺紋l 5螺合 固定,该环套4上缘与伞头1的环部14下缘相抵,此环套4下方内缩成 环形限止部42,限止部42上缘可供抵杆3的抵部31下缘相抵;及一伞中 棒5,置于套环4的限止部42内,可供套合抵杆3下方,该伞中棒5上 缘与抵部31下缘相抵,此伞中棒5外缘套合一顶伞巢6 。
又请参阅图1,于组设实施时,将弹性组件2套设抵杆3上方,弹性 组件2下缘与抵部31上缘相抵,并置于环套4内,抵部31下缘与限止部 42上缘相抵,请一并参阅图3,将伞头1的容槽12套合抵杆3 、弹性组 件2 ,然后,将伞头1的外螺紋15与环套4的内螺紋41螺合固定,此时, 容槽12的抵止部13下缘抵住弹性组件2上缘,接着,将伞中棒5套合抵 杆3下方,伞中棒5上缘与抵部31下缘相抵,伞中棒5外缘置于套环4 的限止部42内,即将伞具的避震结构组合完成,请参阅图2。
再请参阅图3、 4,该伞具的伞头1朝下置放时,该伞头l的顶部ll 落地与地面接触会产生一沖击震力,伞具重量向下传递至伞中棒5、伞巢6 ,使伞中棒5向下抵住压迫抵杆3的抵部31,再由抵部31向下压挤弹 性组件2,此时,弹性组件2压缩以弹力緩冲吸收伞具产生的沖击震力, 以达到保护伞具结构的功效;请参阅图5,该弹性组件2可为具有弹力的 橡胶体21。
请参阅图6、 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组设时,将弹性组件2套设 抵杆3上方,弹性组件2下缘与抵部31上缘相抵,该顶伞巢6内有设容 槽61,抵杆3的抵部31下缘与容槽61底缘相抵,再将伞头1的容槽12 套合抵杆3 、弹性组件2 ,伞头1的环部14置于顶伞巢6的容槽61内缘, 然后,将环盖7与顶伞巢6螺合固定,环盖7下缘与环部14上缘相抵, 将伞中棒5置入顶伞巢6内固定,并套合抵杆3下方;使用时以弹性组件 2的弹力緩沖吸收伞具产生的沖击震力,以达到保护伞具结构的功效。
请参阅图8、 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组设时,该伞头l顶端下方 设有一凸块16,伞头l两侧各开设有一导槽17,将弹性组件2置入容槽 12内,弹性组件2套设凸块16,该顶伞巢6向上方延伸为一轴杆62,于 轴杆62顶端设有一凸块63,将顶伞巢6的轴杆62置入伞头1的容槽12 内,此轴杆62的凸块16穿设弹性组件2 ,轴杆62与弹性组件2下缘相 抵,再将插销8穿设过伞头1两側导槽17、轴杆62固定,然后,将伞中 棒5置入顶伞巢6下方固定;使用时以弹性组件2的弹力緩冲吸收伞具产 生的冲击震力,以达到保护伞具结构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伞具的避震结构,是指一种减少伞具落地时产 生沖击震力的结构,于伞具的伞头设计弹性组件緩冲吸收冲击震力,以达 到避震保护伞具结构的功效。
需要i兌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所运用的技术原 理,若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 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伞头,该伞头内设有一容槽;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伞头的容槽内;一抵杆,该抵杆外缘设有一抵部,该抵杆上方穿设该弹性组件,并置于该伞头的容槽内;一环套,该环套与该伞头固定,该环套下方设有一限止部,该限止部上缘与该抵杆的抵部下缘相抵;及一伞中棒,该伞中棒套合该抵杆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伞头内 呈中空状,上方设有一顶部,该顶部下方内设有该容槽,该容槽上缘设有 一:J氐止部,该容槽外缘设有一环部,该环部下缘设有一外螺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 件上缘与该容槽的抵止部下缘相抵,该弹性组件下缘与该抵杆的抵部上缘 相抵。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套内 缘设有一内螺紋,该内螺紋与该伞头的外螺紋螺合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套上 缘与该伞头的环部下缘相抵,该环套下方限止部内缩成环形。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伞中棒 上缘与该抵杆的抵部下缘相抵,该伞中棒置于该套环的限止部内。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伞中棒外缘套合一顶伞巢。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 件为一弹簧或一橡胶体。
9、 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伞头,该伞头内设有一容槽,该容槽外缘设有一环部;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伞头的容槽内;一抵杆,该抵杆外缘设有一抵部,该抵杆上方穿设该弹性组件,并置 于该伞头的容槽内;一顶伞巢,该顶伞巢内设有供该伞头环部置入的容槽,该容槽底缘与 该才氐杆的抵部下缘相抵;一环盖,盖合该伞巢固定,该环盖下缘与该伞头的环部上缘相抵;及一伞中棒,该伞中棒置入该顶伞巢内固定,并套合该抵杆下方。
10、 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伞头,该伞头内设有一容槽,该伞头顶端下方设有一凸块,该伞头 两侧各开"^殳有一导槽;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伞头的容槽内,该弹性组件套设该 伞头的凸块;一顶伞巢,该顶伞巢向上方延伸为一供置于该伞头容槽内的轴杆,该 轴杆顶端设有 一供穿设弹性组件的凸块;一插销,该插销穿设该伞头的导槽及该轴杆固定;及 一伞中棒,该伞中棒置入该顶伞巢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的避震结构,其包含一伞头,上方设有一顶部,此顶部下方内设有一容槽,此容槽上缘设有抵止部;一弹性组件,设置于伞头的容槽内,此弹性组件上缘与容槽的抵止部下缘相抵;一抵杆,于外缘设有一抵部,该抵杆上方穿设弹性组件,此抵部上缘与弹性组件相抵,并置于伞头的容槽内;一环套,该环套与伞头固定,该环套上缘与伞头的环部下缘相抵,此环套下方设有限止部,限止部上缘可供抵杆的抵部下缘相抵;一伞中棒,置于套环的限止部内,可供套合抵杆下方,该伞中棒上缘与抵部下缘相抵,此伞中棒外缘套合一顶伞巢。本实用新型伞具落地时,伞头内的弹性组件以弹力缓冲吸收伞具产生的冲击震力,以达到避震保护伞具结构的功效。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1142986SQ2008200784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7日
发明者许火煌 申请人:许火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