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雨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670阅读:2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雨鞋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具技术,尤其是涉及套用在普通皮鞋外的一次性雨用鞋具技术。
技术背景
目前,涉及一次性雨具产品有为骑自行车者服务的一次性塑料雨披。其实,这 等塑料雨披,只要小心使用,通常用个几次或十几次是不会破损的,之所以为它取名 为"一次性"的雨披,主要还是由于它的价格很便宜零售价每件不会超过5元钱, 其次是由于采用塑料薄膜制成,它与防水布或防水尼龙薄膜等高强度材料制作的雨披 相比较,显然会显得脆弱许多。
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雨鞋,都是由厚U 2毫米厚)橡胶或塑料或橡塑制成的 与普通鞋子一样的高强度雨鞋,它们采用的尺码与普通鞋子相同,通用性很差,艮P: 例如,40码的脚形难以使用38码的雨鞋。并且,价格也不低,当然,它也像普通鞋子 一样,只要不被刀子割破,就可以反复使用许多次。 发明内容
其目的是提出一种类似于上述一次性塑料雨披情况而套用在皮鞋外的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包括鞋体、后跟、前掌,以及在鞋体后部设置封口结构(现有技术采用鞋 体尺码无伸縮余地的拉练式封口),在鞋体的高度上可以分为低筒和高筒,'其特征在于
1. 鞋体(至少0.3毫米厚——套用在脚穿鞋的外侧使用)采用塑料薄膜材料,加 厚后跟(至少3毫米厚)和加厚鞋掌(至少2毫米厚)采用塑料材料。
2. 鞋体的合拢封口采用位于其后部且上下排列的独立塑料雌雄扣结构来实现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相对来说,为不同脚形尺码皮鞋使用时的通用性强,其价格(成本)低廉。在大 雨来临时,街道上的行人或骑自行车者花费约5元钱从就近的小商店中买到本发明后, 就能够确保自己高价的皮鞋不被雨水湿透是一件很值得的事宜。


图1示意了让裤脚也不被淋湿的高筒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塑料雌雄扣(粘搭块)结构;2:塑料薄膜鞋体;3:加厚后跟;4:加厚鞋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整体可以采用模具通过一次性塑料成型工艺制成,也可以采用首先将塑料
薄膜制成鞋体2后再在鞋体2外侧添加(采用类同于塑料袋高频封口工艺的方式粘贴) 加厚后跟3和加厚鞋掌4的方法制成;本发明鞋体2的厚度应该至少是0.3毫米,这样, 人在地面走动时一般都不会被人的脚力拉破;为了让本发明能够套在人的皮鞋外侧并 且能够承受一定的人的重量压力所造成的与地面的磨檫力或碎石子的扎穿力,因此, 后跟3和鞋掌4应该适当加厚,对于只要求使用一次或几次的本发明来说,通常使得 其厚度增加到3至2毫米就足够了;——即便后跟3和鞋掌4被特别尖锐的碎石子扎 破了几个小洞,雨水也不会很快地通过小洞进入并浸湿皮鞋,尤其是对于采用防水类
鞋底(例橡胶)的皮鞋而言,更是如此。
本发明为了尽量扩大不同鞋号套用时的通用性和降低其售价(成本),鞋体2的合
拢封口设置在后部由分别独立的三组塑料雌雄扣(成本低于拉练)结构1构成,并
且,其中的每组粘搭块1又是横向布局的,这样可以造成最大松紧伸缩余地,使得本
发明只要设置二种常用规格,——套用皮鞋的鞋号从35至38码为一种规格,套用皮 鞋的鞋号从39至42码为另一种规格。——即可囊括绝大多数皮鞋的尺码规格。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雨鞋套,她包括鞋体、后跟、前掌,以及在鞋体后部设置的合拢封口结构,在鞋体的高度有底筒的和高筒的,其特征在于A.鞋体(2)采用塑料膜材料,加厚后跟(3)和加厚鞋掌(4)采用塑料材料;B.鞋体(2)的合拢封口是采用位于鞋体(2)后部且上下排列的独立塑料雌雄扣结构(1)来实现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雨鞋套,其特征在于鞋体(2)的 厚度至少是0.3毫米。
3. 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雨鞋套,其特征在于鞋体(2)是 与加厚后跟(3)和加厚鞋掌(4) 一起采用模具通过一次性整体成型工艺制成。
4. 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雨鞋套,其特征在于塑料雌雄扣结 构(1)中的粘搭块(1)是横向设置的。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雨鞋套,在结构上包括鞋体、后跟、前掌,以及从鞋体后部或侧部或前部实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A.鞋体(2)采用塑料薄膜材料(0.3毫米厚——套用在脚穿鞋的外侧使用),加厚后跟(3)和加厚鞋掌(4)采用塑料材料(3至2毫米厚);B.鞋体(2)的合拢封口是采用上下排列的独立塑料雌雄扣(粘搭块)结构(1)实现的;C.鞋体(2)、加厚后跟(3)和加厚鞋掌(4)采用模具通过一次性整体成型工艺制成,也可以采用首先将塑料薄膜制成鞋体(2)后再在鞋体(2)外侧添加加厚后跟(3)和加厚鞋掌(4)的方法制成。本项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尤其适合众多的路边小型店摊在雨季零售,给雨中过路行人或骑自行车者提供方便。
文档编号A43B3/16GK201185683SQ20082008367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日
发明者涂文龙 申请人:涂文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