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130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装制造领域,主要指上衣,包括衬衫、体恤衫、套头衫及背心等,其具
体内容主要包括对这些类型上衣的腰部位置做一定的收縮处理以更好地满足其套进下装 穿法的需要。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人,特别是商务人士以及很多政府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形象、个人爱
好或者穿着搭配的需要,在穿衬衫、体恤衫、套头衫以及背心等上衣的时候,都会将其下摆
套在裤子或裙子等下装里面,以使得整个穿着搭配协调并使人看起来很精神。 对于大部分商务人士、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的一部分人来讲,这类上衣几乎是
他们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衣服。但是由于目前该类上衣款式设计的各种局限性,使得他们
在将这类上衣的下摆套进下装里面的时候面临着一些目前无法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首先,人们很难迅速地找准这些上衣适合于套入下装的位置。其次,当将这类衣物
的下摆部分套进下装里面之后,人们需要花较长时间才能使套入下装后的其余上衣部分保
持很好的外观形状并产生穿着舒适的感觉;尤其是,经常需要费时费力去整理由于将上衣
套入下装而在上衣腰部位置附近形成的过渡段,使其在径向和周向上都分布均匀以形成较
好的外观。并且,当人们背部有较大程度的弯曲或者伸展时,这些衣物的下摆有时会从下装
里面往上爬,这时对于注重形象的人们来讲不得不对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更不雅观的外形进
行再次麻烦的且效果不佳的整理。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此类上衣大都为直筒型,即衣服的周向长度从腋 下到下摆基本完全一致。然而这些衣服的周向长度往往比实际身材的周向长度要大一些, 这样以不至于穿起来有紧绷的不舒服感觉。但是当这些衣服的下摆被套进下装例如裤子里 面的时候,在皮带栓紧的情况下,上衣的腰部即上衣套进裤子里面的部分就不得不收縮到 身材的大小,而这时这些上衣在腰部位置却没有固定的收縮方式,从而难以迅速确定上衣 适合于套入下装的位置,并且在上衣套入下装后也难以在上衣的腰部位置附近形成较为规 整的过渡段,问题就这样产生了。 目前在针对此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中,有直接去掉下摆的,也有在去掉下摆后再 在下面增加一段专门套进下装的特殊部分的。这些方案在试图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引出 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对于广大商务人士来讲,他们很难接受没有下摆的这类上衣。此外, 出于成本和人们心理接受程度的考虑,在去掉下摆后再增加一段专门套进下装的特殊部分 也是不可取的。基于以上及其一些其它的原因,使得上面描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 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衬衫、体恤衫、套头衫及背心这类上衣在套进下装的方便性、美观性、舒 适性等问题,本申请在传统这类上衣的腰部位置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固定收縮处理,在尽量不影响传统的这类上衣其他特征的基础上采取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为此,提供了一种上衣,该上衣在其腰部位置具有沿周向方向布置的收縮部。
进一步,其中所述上衣的腰部位置是该上衣适合于套入下装的位置。
其中所述收縮部通过布料折叠得到的褶皱而形成,或通过具有伸縮性的材料而形 成,或通过直接对上衣的布料作剪裁收縮处理而形成。 进一步,其中所述褶铍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或者,可以把总的 褶皱数目分成几组,每个组以一定间隔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优选为以均匀间隔分布在上 衣的一周上。 进一步,其中所述伸縮性的材料为一条,并以连续的方式形成在上衣的一周上。
进一步,其中所述伸縮性的材料为多条,并以一定间隔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优选 为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进一步,其中所述被剪裁的布料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或者,可 以把总的布料剪裁数目分成几组,每个组以一定间隔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优选为以均匀 间隔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其中所述上衣包括衬衫、体恤衫、套头衫和背心,所述下装包括裤子和裙子。
其中在所述上衣为衬衫且采用纽扣固定时,在纽扣段上对应于所述收縮部的中部 设置一纽扣。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传统直筒的上衣例如衬衫、体恤 衫、套头衫及背心的基础上,在这类衣物自然下垂时与下装的栓皮带部分上缘对齐的位置 (即附图l和附图2中的a-a位置)再向下的合适位置处(例如5至15mm)形成收縮部,对 衣服进行固定方式的收縮处理。这样使得衣服在套进下装后有一个自然伸展的裕量,不至 于使得穿着者有不舒服的衣服被拉伸的感觉。在上衣套入下装后,收縮部(附图l和附图2 的D部分)的上缘与下装的栓皮带部分的上缘对齐,使得上衣的收縮部被下装所覆盖,不会 影响整个穿着的外观。收縮部的宽度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下装栓皮带部分的宽度。因此, 当需要将上衣套入下装时,只需将上衣在腰部位置形成的收縮部的上缘与下装栓皮带部分 的上缘对齐,就可以迅速地将上衣套入下装并使其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在收縮部,收縮后衣 服的周向长度应当适当比适合该款衣服的身材的腰围大一点,例如5至20mm,这样不至于 穿着者有不舒服的紧箍感觉。同样为了穿着舒适性的需要,在收縮部以下尽量保持原来的 大小或仅做适当的调整。所述下装的栓皮带部分是下装上端通常用于或适合于栓皮带的部 分。 收縮部的具体收縮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布料折叠收縮 这种收縮方式的特点是与目前未做收縮处理的这类上衣在下装里的实际收縮方 式一致。其区别在于未做收縮处理的上衣在下装里面的实际收縮情况没有可控制性,这样 导致收縮后的上衣外形不规整,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而经过本申请收縮处理后的这类 上衣在套进下装里的时候其收縮方式已经固定,使得收縮后上衣在腰部位置附近形成的过 渡段规整均匀。这种通过布料折叠收縮产生的皱褶的切面图见附图5。褶皱大小、位置及 个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或者衣服的款式进行随意调整。可以把总 褶皱数目分成几 组,每个组均匀或者不均匀地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可以通过缝纫或其它方式将褶铍固定。为了保证穿起来时实际的收縮效果,当上衣为衬衫时,在纽扣段上对应于收縮部中间位置
最好设置一纽扣,如附图3,或者用其它的固定方式使得收縮部不至于被敞开。附图3、附图
4及附图6的Cl、 C2部分为这种折叠收縮部引起的上下自然过渡段。Cl及C2的宽度由褶
皱的大小决定。褶皱大的其宽度会大一点,褶皱小的其宽度会小一点。这个宽度当根据审
美的要求进行把握。建议控制在5至15mm之间。Cl以上的部分及C2以下的部分将与做收
縮处理前保持一致或仅做适当的调整。 2)借助松紧带等具有伸縮性的材料做收縮处理 这种收縮处理方式的特点是在这类上衣需要收縮的部分根据需要缝制一条或几 条松紧带等具有伸縮性的材料,这样在伸縮材料收縮后缝制在这些材料上的布料也随之产 生收縮,从而达到预期的收縮目的。松紧带等具有伸縮性的材料在缝制时的拉伸程度根据 需要收縮后的周向长度与衣物未收縮时的实际周向长度有关,可以根据需要收縮后的周向 长度进行随意调整。松紧带等收縮材料的条数需要根据收縮材料的尺寸和上衣需要收縮部 分的尺寸以及款式需要进行确定。可以仅选用一条具有伸縮性的材料使用,或选用几条具 有伸縮性的材料使用,当所述材料为2条或2条以上时,它们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上 衣的一周上。为了保证穿起来时的实际收縮效果,如上衣为衬衫且使用纽扣固定时,在纽扣 段上对应于收縮部中间位置处最好设置一纽扣,如附图3,或者用其它的固定方式使得收縮 部不至于被敞开。收縮比例越大,即收縮前的周向长度与收縮后的周向长度之比越大,则产 生的过渡段,即附图3、附图4和附图6中的C1、C2的宽度就会越大。
3)在需要收縮的部分直接在衣服剪裁时做剪裁收縮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的特点是衣服在需要收縮部分的实际周向长度直接剪裁到了需要 收縮后的大小,见附图7、附图8和附图9,经过这种处理方式处理后的上衣在套进下装后穿 起来的感觉可能更舒适,因为收縮部没有了任何形式的折叠而更加平滑。这种处理方式剪 裁掉布料的大小和块数可以根据审美和实际生产的要求进行随意调整。可以把总的布料剪 裁块数分成几组,各组之间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这种处理方式的过 渡段也需要做相应的剪裁处理,以实现收縮部与不需要收縮部分的平滑过渡,见附图9。为 了进一步保证穿着的实际收縮效果,当该上衣为衬衣等需要纽扣固定时,在纽扣段上对应 于收縮部中间位置最好设置一纽扣,如附图7,或者用其它的固定方式使得收縮部不至于被 敞开。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衬衫、体恤衫、套头衫及背心这类上衣在经过上述简 单易行的收縮处理后,使得能够在更加方便顺利的情况下将这类上衣套进下装的同时其外 形能够达到收縮设计时的预定效果。而且在解决该问题的同时,由于衣服的其它任何特性 都没有被改变,这将人们在这类传统上衣上已经得到的满足他们需求的特征得以很好的保 留,也便于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


附图1显示了形成收縮部之前的衬衫的前视图。
附图2显示了形成收縮部之前的衬衫的后视图。 附图3显示了经过布料折叠收縮或者借助松紧带等具有伸縮性的材料收縮处理 得到收縮部后的衬衫的前视图。
附图4显示了经过布料折叠收縮或者借助松紧带等具有伸縮性的材料收縮处理 得到收縮部后的衬衫的后视图。 附图5显示了通过布料折叠收縮处理时皱褶处的切面图。 附图6显示了经过布料折叠收縮或者借助松紧带等具有伸縮性的材料收縮处理 得到收縮部后的一款圆领体恤衫前视图。 附图7显示了经过在需要收縮的部分直接在衣服剪裁时做剪裁收縮处理得到收 縮部后的衬衫的前视图。 附图8显示了经过在需要收縮的部分直接在衣服剪裁时做剪裁收縮处理得到收 縮部后的衬衫的后视图。 附图9显示了在需要收縮的部分直接在衣服剪裁时做剪裁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布料折》收缩方式形成收缩部 以一件尺寸为165/84A的普通衬衫为例加以说明。请参考附图3、4。鉴于各厂商生 产同一型号的衬衫在尺寸上的细微差别,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如下的基本衬衫尺寸
衣长为72cm。 衬衫在扣好后未收縮部分的周长,即C1以上部分的周长为108cm,该周长已考虑 纽扣部分的重叠,见附图3中的A部分。 对于身材尺寸,由于身高为大约为165cm的每个人的其它尺寸都不可能完全一 样。因此同普通衬衫的处理方式一样,这里取一个大概的标准尺寸。
腰围为84cm。 肩部至肚脐长度,见图4中的L,为56cm。 该尺寸只是为了在说明实施过程中使用,即便不符合身高为165cm人的平均尺寸
也不会妨碍实际的实施过程,只要对相关计算数据加以修改就可以了 。
1.皱褶相关数据i十算 基于以上的数据,该衣服收縮前的周长与腰围的差值为
108-84 = 24cm 为了使得穿起来没有紧绷的感觉,我们预留2cm的收縮后裕量,即收縮后附图3及 附图4的D部分的周长比腰围大2cm。这样需要收縮的长度为
24-2 = 22cm 在该例中,我们设计皱褶的个数为22个且以在纽扣部分(见附图3中的A部分) 以外的周向长度上均匀分布于衬衫的四周。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个数或分布方式,例如,可 以把总的褶皱数目分成几组,每个组均匀或者不均匀地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这样可以在 便于加工和获得良好形状的伸縮部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这样在每个皱褶处需要收縮的长 度为 22/22 = lcm 每个皱褶的宽度W,见附图5 ,为 1/2 = 0. 5cm = 5mm 注每个皱褶处收縮的长度为皱褶宽度W的两倍,见附图5。
收縮后的收縮部,见附图3及附图4中的D的周长为
84+2 = 86cm —般纽扣段的宽度,见附图3中的A,为3cm左右。这里我们取为3cm。这样做收 縮处理的部分收縮后的长度为
86-3 = 83cm 由于每个皱褶的宽度为0. 5cm,故所有皱褶的总长度为 0. 5X22 = 11cm 所以皱褶之间的距离为 (83-11)/(22-1) = 3. 4286cm 为了测量的方便起见,我们取3.4cm.即34mm。这里也可以从实际生产的角度考虑 对该值进行一些修正。这样校正后的做收縮处理部分收縮后的长度为
3. 4X21+0. 5X22 = 82. 4cm 所以纽扣段两边皱褶与纽扣段,见附图3中的A,的距离为
(83-82. 4) /2 = 0. 3cm = 3mm 宽度为5mm的皱褶引起的上下自然过渡段如附图3及附图4中的CI及C2高度大 约为3. 5cm。 如果是体恤衫或者背心在没有纽扣的情况下就不用考虑纽扣段的宽度,均匀分布 即可。 2.收縮部位置的计算 我们取收縮部即皱褶段的宽度为4cm,即附图3及附图4中的D = 4cm。
附图4中L值已定为56cm。 这样收縮部制作的所需的全部数据都已经具备。 该收縮部的制作可以在衣服前片和后片加工时直接在前片和后片上做好,也可以 在成衣后直接在衣服上做。 为了进一步保证穿着的实际收縮效果,在上衣纽扣段A的对应于收縮部中间位置 处设置一纽扣,如附图3。借助松'紧带等具有伸缩件的材料做收缩处理形成收缩部 以一件尺寸为165/84A的普通衬衫为例加以说明。请参考附图3和附图4。鉴于 各厂商生产同一型号的衬衫在尺寸上的细微差别,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如下的基本衬 衫尺寸 衣长为72cm。 衬衫在扣好后未收縮部分的周长,即C1以上部分的周长为108cm,该周长已考虑 纽扣部分的重叠,见附图3中的A部分。 对于身材尺寸,由于身高为大约为165cm的每个人的其它尺寸都不可能完全一 样。因此同普通衬衫的处理方式一样,这里取一个大概的标准尺寸。
腰围为84cm。 肩部至肚脐长度,见图4中的L,为56cm。 该尺寸只是为了在说明实施过程中使用,即便不符合身高为165cm人的平均尺寸 也不会妨碍实际的实施过程,只要对相关计算数据加以修改就可以了 。
为了使得穿起来没有紧绷的感觉,我们预留2cm的收縮后裕量,即收縮后附图3及 附图4的D部分的周长比腰围大2cm。这样收縮后的长度为
84+2 = 86cm —般纽扣段的宽度,见附图3中的A,为3cm左右。这里我们取为3cm。为了美观
和穿着舒适起见,我们在纽扣段不做收縮处理。这样需要收縮处理部分收縮后的长度为
86-3 = 83cm 所以需要具有伸縮性的材料长度为83cm。 我们取收縮部的宽度为4cm,即附图3和附图4中的D = 4cm.我们可以直接选用 宽度为4cm的具有伸縮性的材料,或者选用宽度小于4cm的一条或几条具有伸縮性的材料 组合使用,当所述材料为2条或2条以上时,它们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上衣的一周 上。这样可以在便于加工和获得良好形状的伸縮部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除纽扣段以外的部分收縮前的实际宽度为
108-3 = 105cm 将长度为83cm的具有收縮性的材料拉伸到105cm长并以某种形式,比如缝纫,固 定在附图3和附图4的D段。这样在这些具有伸縮性的材料收縮后,D段的收縮后宽度就 是我们需要的86cm了。 如果是体恤衫或者背心在没有纽扣的情况下就不用考虑纽扣段的宽度,直接使用
长度为86cm的具有伸縮性的材料固定在附图4或附图6所示的D段即可。 附图4中L值已定为56cm。 这样该收縮部制作所需的全部数据都已经具备。 该收縮部的制作可以在衣服前片和后片加工时直接在前片和后片上做好,也可以 在成衣后直接在衣服上做。 为了进一步保证穿着的实际收縮效果,在上衣纽扣段A的对应于收縮部中间位置 处设置一纽扣,如附图3。肓接在衣服煎裁时做煎裁收缩处理而形成收缩部 以一件尺寸为165/84A的普通衬衫为例加以说明。请参考附图7和附图8。鉴于 各厂商生产同一型号的衬衫在尺寸上的细微差别,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如下的基本衬 衫尺寸 衣长为72cm。 衬衫在扣好后未收縮部分的周长,即C1以上部分的周长为108cm,该周长已考虑 纽扣部分的重叠,见附图7中的A部分。 对于身材尺寸,由于身高为大约为165cm的每个人的其它尺寸都不可能完全一 样。因此同普通衬衫的处理方式一样,这里取一个大概的标准尺寸。
腰围为84cm。肩部至肚脐长度,见附图8中的L,为56cm。 该尺寸只是为了在说明实施过程中使用,即便不符合身高为165cm人的平均尺寸 也不会妨碍实际的实施过程,只要对相关计算数据加以修改就可以了 。
1.布料煎裁相关数据i十算 基于以上的数据,该衣服收縮前的周长与腰围的差值为
108-84 = 24cm 为了使得穿起来没有紧绷的感觉,我们预留2cm的收縮后裕量,即收縮后附图7及附图8的D部分的周长比腰围大2cm。这样需要收縮的长度为
24-2 = 22cm 在该例中,我们设计布料剪裁块数为22块,且以在纽扣段(见附图7中的A部分)以外的周向长度上均匀分布于衬衫的四周。在收縮部,布料的剪裁形状为长方形。因为过渡段平滑过渡的需要,过渡段也需要做相应的剪裁处理,其剪裁形状为三角形,见附图9。过渡段剪裁的高度,即附图9中的C1和C2的宽度,根据实际穿着的需要取值,一般在3cm左右。在本例中取为3cm。当然,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布料剪裁的块数可以进行调整,也可以把总的布料剪裁块数分成几组,各组之间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这样可以在便于加工和获得良好形状的伸縮部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此外,每块布料(包括过渡段)剪裁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只要能够在缝合后使得上衣在该位置处能够形成收縮部即可。 这样在收縮部,即附图7和附图8中的D段,每块剪裁布料的长度为4cm,即为D宽度的取值。每块布料剪裁的宽度M为
22/22 = lcm 在过渡段,其剪裁掉的布料如为等边三角形形状时,其底边长度即为收縮部剪裁
的宽度M,lcm,高度为C1(C2)值,这里已取为3cm。 收縮后的收縮部,见附图7及附图8中的D的周长为 84+2 = 86cm —般纽扣段的宽度,见附图7中的A,为3cm左右。这里我们取为3cm。这样做收縮处理的部分收縮后的长度为
86-3 = 83cm 这样在D段剪裁布料之间的间距为
83/(22-1) = 3. 9524cm 为了测量方便起见,我们取3. 90cm。当然这个取值也可以从实际生产的角度考虑对该值进行一些修正。这样校正后的收縮部分的长度为
3. 90X (22-1) = 81. 90cm 当剪裁部分均匀分布于纽扣段两边的时候,纽扣段与两边经过剪裁处理部分的距离为 (83-81. 90)/2 = 0. 55cm = 5. 5mm 附图8中L值已定为56cm。 这样剪裁这些布料块所需的数据就完全具备了。 将需要剪裁掉的布料从衣服上剪裁掉后,将布料被剪裁的各处缝合,或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起来,这样衣服的收縮部和过渡段就自然形成了 。 考虑到缝合和其它固定方式固定这些剪裁部分的需要,各剪裁布料块宽度,即附图9中的M,可对称地根据需要縮小以补偿缝纫或其它固定方式所需要的布料尺寸。
该收縮部及过渡段的制作可以在衣服前片和后片加工时直接在前片和后片上做好。
为了进一步保证穿着的实际收縮效果,当上衣为衬衫时,在上衣纽扣段A的对应于收縮部中间位置处设置一纽扣,如附图7。
权利要求
一种上衣,其特征在于,该上衣在其腰部位置具有沿周向方向布置的收缩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上衣的腰部位置是该上衣适合于套入下装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收縮部通过布料折叠得到的褶皱而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收縮部通过具有伸縮性的材料而形成。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收縮部通过直接对上衣的布料作剪裁收縮 处理而形成。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褶皱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衣,其中可以把总的褶皱数目分成几组,每个组以一定间隔 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每个组以均匀间隔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伸縮性的材料为一条,并以连续的方式形成在 上衣的一周上。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伸縮性的材料为多条,并以一定的间隔分布在 上衣的一周上。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多条伸縮性的材料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12.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被剪裁的布料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分布在上衣 的一周上。
13.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衣,其中可以把总的布料剪裁数目分成几组,每个组以一定 间隔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每个组以均匀间隔分布在上衣的一周上。
15. 如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衣,其中所述上衣包括衬衫、体恤衫、套头衫 和背心。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衣,其中当所述上衣为衬衫时,在衬衫的纽扣段上设置纽 扣,其中一个纽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收縮部的中部。
全文摘要
为了解决衬衫、体恤衫、套头衫及背心这类上衣在套进下装的方便性、美观性、舒适性等问题,本申请在传统这类上衣的腰部位置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固定收缩处理,在尽量不影响传统的这类上衣其他特征的基础上采取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文档编号A41D1/00GK101697842SQ20091025005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日
发明者赵刚 申请人:赵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