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31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结构,尤指一种在一插销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一握 持单元的拉链结构,使用者能以单手轻易握持该第一握持单元,且能在将 该插销穿过一衔合器而定位在一定位座时,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在该插销 及与该插销相连接的一第一连接片间的位置,并避免该插销与该第一连接 片间的连接关是遭到破坏而分离。
背景技术
一般言,肢体障碍者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上,时常地会遭遇到各种
的不便与障碍,因此,自公元1950年代开始,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先进 国家为解决此一问题,便逐步地推广「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 的理念,并依据该理念设计一是列的产品与建设,期能有效地解决肢体障 碍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便,然而,诚如前述,无障碍设计的产品及建 设,主要针对肢体障碍者,故,对于肢体健全的使用者而言,并无法有效 地通过无障碍设计的产品及建设获得更便利的生活。
因此,为解决无障碍设计在使用上仅能对肢体障碍者有所帮助的缺 点,在公元1970年代后期,相关学者开始提倡设计不应视年龄、能力、 性别……等而有所差异,应为全人类作设计的理念,并于1985年正式提 出「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 一辞,期依照通用设计的理念所完 成的产品及建设,可解决所有「人」在生活中可能面对的不便,并更有效 地令行动弱势族群(如肢体障碍者、高龄长者、孕妇及儿童……等)能 享有更为便利的生活。
至今国内、外尚有诸多的产品及建设,仍未依照通用设计的理念进行 设计、制造,导致人们在使用各该产品及建设时,依旧会产生诸多使用上 的不便及困扰,兹仅以时下众所周知的一种现有拉链结构为例,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该拉链结构1设有一第一齿链部10、 一第一连接片11、 一第二齿链部13、 一第二连接片14及一衔合器16,其中该第一齿链 部10设在该第一连接片11的一侧边缘上,且该拉链结构1在该第一连接 片11的一侧边缘尚设有一插销12,该插销12与该第一齿链部10的一端 相连接,而该第二齿链部13设在该第二连接片14的一侧边缘上,且该拉 链结构1在该第二连接片14的一侧边缘尚设有一定位座15,该定位座15 与该第二齿链部13的一端相连接,该衔合器16内设有一容纳空间160及 一离合元件161,该离合元件161位在对应该容纳空间160的顶端的中央 位置上,该衔合器16通过该容纳空间160的一侧套设在该第二齿链部13 上。
如此,使用者能在欲将各该齿链部10、 13相互衔接在一起时,先将 该衔合器16与该定位座15相抵接在一起,并将该插销12穿过该容纳空 间160的另一侧,且被定位在该定位座15中,即能将该衔合器16朝远离 该定位座15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离合元件161,使得该第一齿链部10及 第二齿链部13上对应的齿部相互衔接在一起,或者将该衔合器16朝接近 该定位座15的方向移动,以通过该离合元件161,令该第一齿链部10及 第二齿链部13上对应的齿部相互分离。
然而,此种现有拉链结构l,在实际使用上,有下列缺失
1、 复请参阅图l所示,当使用者欲将各该齿链部IO、 13相互衔接在 一起时,必须先将该衔合器16与该定位座15相抵接在一起,并将该插销 12穿过该容纳空间160的另一侧,且被定位在该定位座15中,始能通过 该衔合器16将各该齿链部10、 13衔接或分离,但, 一般言,由于该插销 12的体积小于使用者的指头,故,对于前述的行动弱势族群,或对于在冬 季穿着较多厚重衣物的使用者而言,不仅常会因为视力不佳或衣物遮蔽而 看不清楚该插销12,亦将不易在握持该插销12时,将该插销12对准该容 纳空间160的另一侧,导致无法顺利地完成将各该齿链部10、 13衔接或 分离的动作,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及
2、 由于,为便于作业员将该拉链结构1车缝至衣物上, 一般言,各 该连接片ll、 14材料强度普遍较低,故,当使用者将该插销12穿过该衔 合器16而定位在该定位座15时,由于此时应力将会集中在该插销12与 该第一连接片11间的位置,因此,材料强度较低的该第一连接片11将会
4在长期使用后,发生破损(如图l所示),使得该插销12与该第一连接片 11间的连接关是遭到破坏而分离,不仅导致该拉链结构1的使用寿命无法 有效延长的问题,亦将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极大的困扰。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创新的拉链结构,以改进现有拉链结构的 严重缺点,令使用者能便利地操作该拉链结构的闭合或开启,并有效地延 长该拉链结构的使用寿命,即成为目前各制造、设计拉链结构的厂商,亟 欲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为改进现有拉链结构的缺点,创作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 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链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结构,该拉链结构包括一第一 齿链部、 一第一连接片、 一插销、 一第二齿链部、 一第二连接片、 一定位 座及一衔合器,其中该第一齿链部及该插销设在该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 上,该插销与该第一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且其一侧朝该第一连接片的方 向延伸出一第一握持单元,该第二齿链部及该定位座设在该第二连接片的 一侧边缘上,该定位座与该第二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该衔合器通过其内 的一容纳空间的一侧套设在该第二齿链部上,在该衔合器与该定位座相抵 接的状态下,该插销能穿过该容纳空间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中, 使用者即能通过移动该衔合器,令该第一齿链部及第二齿链部上对应的齿 部相互衔接在一起(或相互分离)。如此,由于该插销在对应该第一连接 片的一端缘的位置,延伸设有该第一握持单元,使得使用者即能以单手轻 易握持该第一握持单元,而准确地调整该插销的位置,使得该插销能穿过 该容纳空间的另---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中,令使用者能方便操作该拉 链结构的闭合或开启,且因该第一握持单元能在使用者将该插销穿过该衔 合器而定位在该定位座时,防止应力集中在该插销与该第一连接片间的位 置,故能避免该插销与该第一连接片间的连接关是遭到破坏而分离的问 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该第一握持单元尚能包覆该第一连接片邻 近该插销的部位,以增加该第一握持单元的握持面积,且补强该第一连接片邻近该插销的部位,使该第一连接片邻近该插销的部位不致因长期使 用,而发生破损的问题,如此,即能更加提升该拉链结构的使用寿命及在 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该定位座的一侧朝该第二连接片的方向延 伸出一第二握持单元,该第二握持单元的材料强度大于该第二连接片,且 该第二握持单元尚能包覆该第二连接片邻近该定位座的部位,以增加该第 二握持单元的握持面积,且补强该第二连接片邻近该定位座的部位,使该 第二连接片邻近该定位座的部位不致因长期使用,而发生破损的问题,如 此,即能更加提升该拉链结构的使用寿命及在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目的,是各该握持单元的一面上,分别设有一止 滑部,如此,通过各该止滑部,能令使用者更加稳定地握持各该握持单元, 以准确地将该插销穿过该容纳空间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中,便 于使用者操作该拉链结构的闭合或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的拉链结构,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该 拉链结构,便利地操作将该拉链结构闭合或开启,并延长该拉链结构的使 用寿命,解决现有拉链结构不适合提供行动弱势族群(如肢体障碍者、 高龄长者、孕妇及儿童……等),或在冬季穿着较多厚重衣物的使用者利 用的问题,并解决现有拉链结构使用寿命较为短暂的问题。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 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技术的拉链结构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结构的一实施例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结构的一实施例另一示意图;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结构的图2A-A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拉链结构 2 第一齿链部 20 第一连接片 21插销
第一握持单元
第一止滑部
第二齿链部
第二连接片 定位座
第二握持单元 第二止滑部
衔合器
容纳,间
离合元件
22
220
221
23
24
25
250
251
26
260
26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拉链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请 参阅第2及3图所示,该拉链结构2包括一第一齿链部20、 一第一连接片 21、 一插销22、 一第二齿链部23、 一第二连接片24及一定位座25,其中 该第一齿链部20设在该第一连接片21的一侧边缘上,该插销22亦设在 该第一连接片21的一侧边缘,且与该第一齿链部20的一端相连接,该插 销22的一侧朝该第一连接片21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握持单元220,该第 一握持单元220的材料强度大于该第一连接片21,方便使用者能以手轻易 握持而准确地调整该插销22的位置,该第二齿链部23设在该第二连接片 24的一侧边缘上,该定位座25亦设在该第二连接片24的一侧边缘,且与 该第二齿链部23的一端相连接,该拉链结构2尚设有一衔合器26,该衔 合器26内设有一容纳空间260及一离合元件261,该离合元件261位在对 应该容纳空间260的顶端的中央位置上,该衔合器26能通过该容纳空间 260的一侧套设在该第二齿链部23上,在该衔合器26与该定位座25相抵 接的状态下,该插销22能穿过该容纳空间260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 定位座25中,当使用者将该衔合器26朝远离该定位座25的方向移动, 即能通过该衔合器26中的离合元件261,令该第一齿链部20及第二齿链 部23上对应的齿部相互衔接在一起,而当使用者将该衔合器26朝接近该 定位座25的方向移动,即能通过该衔合器26中的离合元件261,令该第 一齿链部20及第二齿链部23上对应的齿部相互分离。该第一连接片21的一端缘的位置,延伸
设有该第一握持单元220,当使用者欲操作该拉链结构2,以使该第一齿 链部20及第二齿链部23相互衔接在一起时,即能以单手轻易握持该第一 握持单元220,而准确地调整该插销22的位置,使得该插销22能顺利穿 过该容纳空间260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25中,并以另一只手 将该衔合器26朝远离该定位座25的方向移动,即能通过该衔合器26使 该第一齿链部20及第二齿链部23相互衔接在一起,不仅方便一般使用者、 行动弱势族群(如肢体障碍者、高龄长者、孕妇及儿童……等)及在冬 季穿着较多厚重衣物的使用者操作该拉链结构2的闭合或开启,亦因该第 一握持单元220能在使用者将该插销22穿过该衔合器26而定位在该定位 座25时,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在该插销22与该第一连接片21间的位置, 故能避免该插销22与该第一连接片21间的连接关是遭到破坏而分离,有 效防止因此所导致的拉链结构2损坏的问题,进而达成延长该拉链结构2 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定位座25的一侧朝该 第二连接片24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二握持单元250,该第二握持单元250 的材料强度大于该第二连接片24,如此,使用者在操作该拉链结构2时, 将能够分别通过该第一连接片21及第二连接片24稳定地将该拉链结构2 闭合或开启,令使用者在使用该拉链结构2时更加便利。
再者,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握持单元220 尚能包覆该第一连接片21邻近该插销22的部位,以增加该第一握持单元 220的握持面积,且补强该第一连接片21邻近该插销22的部位,而该第 二握持单元250尚能包覆该第二连接片24邻近该定位座25的部位,以增 加该第二握持单元250的握持面积,且补强该第二连接片24邻近该定位 座25的部位,如此,即能有效地提升该第一连接片21邻近该插销22的 部位及该第二连接片24邻近该定位座25的部位的结构强度,避免因长期 使用,而发生破损的问题,进而大幅提升该拉链结构2的使用寿命。
又,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握持单元220 的一面上设有一第一止滑部221,而该第二握持单元250的」面上设有一 第二止滑部251,如此,通过该第一止滑部221及第二止滑部251,能令使用者更加稳定地握持各该握持单元220、 250,以准确地将该插销22穿 过该容纳空间260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25中,便于使用者操 作该拉链结构2的闭合或开启。
综上所述,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结构2, 主要是可使得使用者能通过该拉链结构2,便利地操作将该拉链结构2闭 合或开启的动作,并延长该拉链结构2的使用寿命,解决现有拉链结构不 适合提供行动弱势族群(如肢体障碍者、高龄长者、孕妇及儿童……等), 或在冬季穿着较多厚重衣物的使用者利用的问题,并解决现有拉链结构使 用寿命较为短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 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 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片;一第一齿链部,设在该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上;一插销,设在该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且与该第一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该插销的一侧朝该第一连接片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握持单元,该第一握持单元的材料强度是大于该第一连接片;一第二连接片;一第二齿链部,设在该第二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上;一定位座,设在该第二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且与该第二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及一衔合器,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及一离合元件,该离合元件位在对应该容纳空间的顶端的中央位置上,该衔合器通过该容纳空间的一侧套设在该第二齿链部上,在该衔合器与该定位座相抵接的状态下,该插销能穿过该容纳空间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中,在该衔合器朝远离或接近该定位座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该衔合器能通过该离合元件,令该第一齿链部及第二齿链部上对应的齿部相互衔接在一起或相互分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握持单元包 覆该第一连接片邻近该插销的部位,以增加该第一握持单元的握持面积, 且补强该第一连接片邻近该插销的部位。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握持单 元的一面上设有一第一止滑部。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的一 侧朝该第二连接片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二握持单元,该第二握持单元的材料 强度大于该第二连接片。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握持单元包 覆该第二连接片邻近该定位座的部位,以增加该第二握持单元的握持面 积,且补强该第二连接片邻近该定位座的部位。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握持单元的 一面上设有一第二止滑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拉链结构,包括一第一齿链部、一第一连接片、一插销、一第二齿链部、一第二连接片、一定位座及一衔合器;第一齿链部及插销在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该插销与第一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插销的一侧朝第一连接片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握持单元,该第二齿链部及该定位座是设在该第二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上,且该定位座与该第二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该衔合器通过其内的一容纳空间的一侧,套设在该第二齿链部上,在该衔合器与该定位座相抵接的状态下,该插销能穿过该容纳空间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中。本实用新型能避免该插销与该第一连接片间的连接关是遭到破坏而分离的问题。
文档编号A44B19/02GK201379157SQ20092000332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吕建良 申请人:财团法人台北市自由空间教育基金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