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92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结构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头盔,属于摩托车安全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
改进结构的头盔。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和县镇都明文规定摩托车驾驶者和乘坐者都必须佩戴安 全头盔,以保护驾驶者和乘坐者的头部安全。传统的头盔一般包括转动连接的壳体和遮风 板,壳体用于包裹住头部以免头部遭受意外撞击,遮风板用于遮风以避免高速行驶过程中 前方产生的风力影响视野;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在头盔壳体内部增设了与壳体转动连接的 遮阳板,用于遮挡阳光照射以避免行驶过程中前方的强光线直射入眼。 现有技术中,遮阳板一般通过其两侧的延长部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遮阳板上方 或延长部设有伸出壳体外部用于开闭遮阳板的操纵杆,这种开关结构虽然简单易行,但是 存在下述缺陷,即遮阳板的开或闭只是单纯依靠操纵杆来实现,容易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是 在驾驶过程中无需使用遮阳板而向上关闭时,有可能因路况颠簸等而造成遮阳板自动向下 滑落,二是在驾驶过程中使用遮阳板时,也有可能因路况颠簸等而造成遮阳板上下晃动,影 响驾驶者正常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 方便、安全可靠的改进结构的头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改进结构的头盔,包括壳体、遮风板组件及遮阳板组件,所述遮风板组件和遮 阳板组件分别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设有控制遮阳板组件转动以开闭遮阳板组件的弹 性开关部件。 进一步,所述弹性开关部件包括一转动开关,通过两第一卡接支脚活动装设于壳 体侧面安装槽位的第一槽孔内且其一第一卡接支脚通过一连接杆与遮阳板组件连接连动, 及转动开关中部设有通孔且其内侧沿通孔周端设有第一齿牙组;一按压开关,通过两第二 卡接支脚固设于壳体侧面安装槽位的第二槽孔内且其按压部伸出上述转动开关的通孔,及 按压开关设有与上述转动开关的第一齿牙组咬合配合的第二齿牙组;一压縮弹簧,其两端 分别与壳体侧面的安装槽位和上述按压开关的内定点顶抵接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牙组和第二齿牙组的每一齿牙均设有相交的倾斜导向面和咬 合干涉面。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位第一槽孔的宽度大于转动开关的第一卡接支脚,及第二槽 孔的宽度与按压开关的第二卡接支脚适应配合。 进一步,所述遮阳板组件包括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的遮阳板插座及与遮阳板插座 插接配合的遮阳板。[0011] 进一步,所述遮阳板组件于转动连接处设有保证遮阳板趋于向上关闭的复位扭 簧,复位扭簧的两簧片分别与遮阳板插座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遮阳板两端部分别设有"U"型开口 , "U"型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凹口 , 及每一遮阳板插座内侧设有与遮阳板凹口卡接配合的卡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弹性开关部件控制遮阳板的开 闭,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遮阳板在行驶过程中自动滑落或上下晃动,同时利用 遮阳板组件的插接结构可便于更换遮阳板,操作同样方便快捷。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 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弹性开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闭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开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b、5c是弹性开关部件的工作状态简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头盔,包括壳体1、遮风板组件及 遮阳板组件2。 上述遮风板组件和遮阳板组件2分别与壳体1转动连接。其中,遮阳板组件2包 括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的遮阳板插座21及与遮阳板插座插接配合的遮阳板22,所述遮阳 板22两端部分别设有"U"型开口,"U"型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凹口 221,及遮阳板插座21内 侧设有与遮阳板凹口卡接配合的卡凸2111 ;另一方面,其一遮阳板插座21于转动连接处设 有保证遮阳板22趋于向上关闭复位的复位扭簧23,复位扭簧23的两簧片分别与遮阳板插 座32和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组装遮阳板组件2时,先将遮阳板22两端部的"U"型开口 分别插接到遮阳板插座21内,利用遮阳板凹口 221与遮阳板插座卡凸2111卡接配合将遮 阳板22和遮阳板插座21固定连接,然后将复位扭簧23套入自攻螺丝,再将遮阳板插座21 通过自攻螺丝与壳体l内壁转动连接,最后将复位扭簧23的两簧片分别与遮阳板插座21 和壳体l内壁固定连接。这种遮阳板组件的插接结构,有利于日后更换遮阳板。 上述壳体1还设有控制遮阳板组件2转动以开闭遮阳板的弹性开关部件3,所述弹 性开关部件3包括_转动开关31,通过两第一卡接支脚3111活动装设于壳体1侧面安装 槽位11的第一槽孔111内且其一第一卡接支脚3111通过一连接杆34与遮阳板插座21连 接连动,及转动开关31中部设有通孔3112且其内侧沿通孔周端设有第一齿牙组313 ;-按 压开关32,通过两第二卡接支脚321固设于壳体1侧面安装槽位11的第二槽孔112内且其 按压部322伸出上述转动开关31的通孔3112,及按压开关32设有与上述转动开关31的第 一齿牙组313咬合配合的第二齿牙组323 ;-压縮弹簧33,其两端分别与壳体1侧面的安装 槽位11和上述按压开关32的内定点顶抵接触配合。其中,所述第一齿牙组313和第二齿 牙组323的每一齿牙均设有相交的倾斜导向面3131、3231和咬合干涉面3132、3232 ;所述安装槽位11第一槽孔111的宽度大于转动开关31的第一卡接支脚3111,以提供转动开关 足够大的转动空间,及第二槽孔112的宽度与按压开关32的第二卡接支脚321适应配合, 以避免按压开关错位晃动。组装弹性开关部件3时,先将压縮弹簧33与按压开关32接触 配合,然后将按压开关32的两第二卡接支脚321插入安装槽位的第二槽孔112内,从而将 按压开关32和压縮弹簧33与壳体1连接固定,接着将转动开关31穿孔3112套上按压开 关32的按压部322并利用两第一卡接支脚3111与安装槽位的第一槽孔111转动连接,最后 从壳体1内部将连接杆34两端分别遮阳板插座21和转动开关31的一第一卡接支脚3111 活动连接,即完成组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所述 如图2、3所示,无需使用遮阳板时,遮阳板在复位扭簧23恢复力作用下收于壳体1 内部,同时利用转动开关31和按压开关32两齿牙组313、323的咬合作用(如图5a所示) 和连接杆34的刚性作用,保证遮阳板在关闭状态下不会自动滑落。 如图2、4所示,需要使用遮阳板22时,从壳体1外部旋转转动开关31,转动开关 31向下转动,通过连接杆34拉动遮阳板组件同时向下转动,而转动开关31在向下转动过程 中会推动按压开关32压迫压縮弹簧33,使得转动开关31第一齿牙组313齿牙的倾斜导向 面3131与按压开关32第二齿牙组323齿牙的倾斜导向面3231逐步发生错位(如图5b所 示),每越过按压开关32 —个齿牙的倾斜导向面3231即转动开关31转动一个固定角度,即 遮阳板22向下转动一个固定幅度,当转动到适当位置时,在压縮弹簧33恢复力作用下,转 动开关31第一齿牙组313齿牙的咬合干涉面3132与按压开关32第二齿牙组323齿牙的 咬合干涉面3232相互咬合(如图5c所示),从而定住转动开关31,也就定住遮阳板组件, 而利用齿牙组313、323的相互咬合作用保证遮阳板22在驾驶过程中不会上下晃动。 当遮阳板22使用完毕需要收合时,按压按压开关32的按压部322,按压开关32压 迫压縮弹簧33向内侧行进一个小范围,此时按压开关32的第二齿牙组323和转动开关31 的第一齿牙组313相分离,转动开关31失去按压开关32的咬合作用,在遮阳板组件复位弹 簧23趋于向上恢复力作用下,转动开关31随遮阳板22向上转动到设定位置才停止,放开 按压开关32,按压开关32在压縮弹簧33恢复力作用下向外侧行进并与转动开关31重新咬 合,从而完成遮阳板22的收合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 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结构的头盔,包括壳体、遮风板组件及遮阳板组件,所述遮风板组件和遮阳板组件分别与壳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控制遮阳板组件转动以开闭遮阳板组件的弹性开关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开关部件包括 一转动开关,通过两第一卡接支脚活动装设于壳体侧面安装槽位的第一槽孔内且其一第一卡接支脚通过一连接杆与遮阳板组件连接连动,及转动开关中部设有通孔且其内侧沿 通孔周端设有第一齿牙组;一按压开关,通过两第二卡接支脚固设于壳体侧面安装槽位的第二槽孔内且其按压部 伸出上述转动开关的通孔,及按压开关设有与上述转动开关的第一齿牙组咬合配合的第二 齿牙组;一压縮弹簧,其两端分别与壳体侧面的安装槽位和上述按压开关的内定点顶抵接触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牙组和第二齿牙组的每一齿 牙均设有相交的倾斜导向面和咬合干涉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位第一槽孔的宽度大于转动 开关的第一卡接支脚,及第二槽孔的宽度与按压开关的第二卡接支脚适应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组件包括与壳体内壁转动连 接的遮阳板插座及与遮阳板插座插接配合的遮阳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组件于转动连接处设有保证 遮阳板趋于向上关闭的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两簧片分别与遮阳板插座和壳体内壁固定连 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两端部分别设有"U"型开口 , "U"型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凹口 ,及每一遮阳板插座内侧设有与遮阳板凹口卡接配合的卡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头盔,包括壳体、遮风板组件及遮阳板组件,所述遮风板组件和遮阳板组件分别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设有控制遮阳板组件转动以开闭遮阳板组件的弹性开关部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弹性开关部件控制遮阳板的开闭,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遮阳板在行驶过程中自动滑落或上下晃动,同时利用遮阳板组件的插接结构可便于更换遮阳板,操作同样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A42B3/00GK201444971SQ20092006127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岑杰强 申请人:岑杰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