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风折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48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风折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携风折伞。
背景技术
在夏季进行户外活动时为遮挡阳光人们常使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
方便的折伞。而在室内活动又常选用风扇纳凉。中国专利2008200917665 公开了一种带风扇的伞,它包括伞面、伞骨、伞杆及设置在伞杆上的上蜂 巢及下蜂巢,固定连接在伞杆上其轴向方向与该伞轴向方向相同且位于上、 下蜂巢之间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由电源及可收拢的扇叶组成。它具有遮 阳及送风功能,但结构较复杂,不便于折叠。 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的携风 折伞。
本实用新型携风折伞由伞骨、伞杆、伞柄及伞面组成。其中,伞骨包 括下伞骨,与下伞骨连接且位于其上部的上伞骨组件。下伞骨结构同现有 技术中的折叠伞骨或非折叠伞骨,上伞骨组件由上伞骨顶,以及与上伞骨 顶铰连接的上伞骨组成,每根上伞骨一般由两段铰接而成,其一端铰接在 上伞骨顶上,另一端铰接在下伞骨上;伞杆同现有伞的中空伞杆,当为非 折叠伞时,伞杆为一段,当为折叠伞时,伞杆为多段伸縮式,在其顶部设 置有位于上伞骨与下伞骨之间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由电机及与其连接的 扇叶组成,扇叶为可折扇叶,便于伞收拢;伞柄内设置有电源及水平开关, 伞柄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水平开关用于保证该伞水平放置时不通电,电源 可采有电池;伞杆内设置有其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的导线; 伞面包括与上伞骨连接的上伞面,以及与下伞骨连接的下伞面。上、下伞 面边缘重叠,且二者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有利于扇叶旋转时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携风折伞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撑开下伞骨,上伞骨随之 同时撑开,上伞面及下伞面展开,再开启电源开关,扇叶旋转送风;不用 时,先关断电源开关,扇叶停止旋转,再收拢下伞骨,上伞骨随之收拢。
本实用新型携风折伞的优点在于具有双重功能,既能遮阳,又能送风,结构简单,体积小,轻便,携带方便。主要用于夏季遮阳伞。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携风折伞由伞骨、伞杆5、伞柄8及伞面组成。其中,伞 骨包括下伞骨1,与下伞骨1连接且位于上部的上伞骨组件。上伞骨组件 由上伞骨顶3,以及与上伞骨顶3铰连接的上伞骨4组成,每根上伞骨由 两段铰接而成,其一端铰接在上伞骨顶3上,另一端铰接在下伞骨l上; 伞杆5为中空伞杆,在其顶部设置有位于上伞骨4与下伞骨1之间的风扇 组件。风扇组件由电机6及与其连接的扇叶7组成;伞柄8内设置有电池 9及水平开关10,伞柄8上设置有电源开关11;伞杆5内设置有其一端与 电机6连接,另一端与电池9连接的导线12;伞面包括与上伞骨4连接的 上伞面13,以及与下伞骨1连接的下伞面2。
权利要求1、一种携风折伞,由伞骨、伞杆、伞柄及伞面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骨包括下伞骨,与下伞骨连接且位于其上部的上伞骨组件,与下伞骨连接的伞杆顶部设置有位于上伞骨组件与下伞骨之间的风扇组件,伞柄内设置有电源及水平开关,伞柄上设置有电源开关,伞杆内设置有其一端与风扇组合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的导线,伞面包括与上伞骨组件连接的上伞面,以及与下伞骨连接的下伞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风折伞,其特征在于风扇组件由电机及扇叶 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风折伞,其特征在于上伞骨组件由上伞骨顶, 以及与上伞骨顶铰连接的上伞骨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风折伞,由伞骨、伞杆、伞柄及伞面组成。其中,伞骨包括下伞骨,与下伞骨连接且位于其上部的上伞骨组件,与下伞骨连接的伞杆顶部设置有位于上伞骨组件与下伞骨之间的风扇组件,伞柄内设置有电源及水平开关,伞柄上设置有电源开关,伞杆内设置有其一端与风扇组合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的导线,伞面包括与上伞骨组件连接的上伞面,以及与下伞骨连接的下伞面。该伞具有双重功能,既能遮阳,又能送风,结构简单,体积小,轻便,携带方便。主要用于夏季遮阳伞。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1426452SQ200920080979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0日
发明者刘传伟 申请人:刘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