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15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提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提箱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提箱包一般只能放置简单轻便的物件,如果物件体积不大但份量 较重,使用者在行路过程中会因为手臂发酸而需要间隔停靠,浪费时间,如果 换用具有拉手和滚轮的大型箱包,不仅浪费箱包空间,同时由于其比较的的体 积,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提箱包,能够运输体积小 份量较重的物件,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手提箱包, 包括包体、设在包体上的提带,所述包体上设有与包体活络滑接的拉手,所述 包体底部设有若干对称的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拉手包括滑接杆、与滑接杆连接的伸縮杆、设在伸縮杆上 的把手。可以对伸縮杆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人的身高。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采用4个,对称设置在包体的底部四角处。放置包体 时,滚轮起到支撑作用,将包体与地面分离,有效地保护包体。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采用2个,设在拉手一侧的包体底部的两角处。节省 滚轮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包体上设有双闭尾拉链。使用方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手提箱包,能够运输体积小份量较 重的物件,使用方便。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拉手收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拉手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至图3, 一种手提箱包,包括包体1、设在包体1上的提带2,所述 包体1上设有与包体1活络滑接的拉手3,所述包体1底部设有若干对称的滚轮 4。所述拉手3包括滑接杆31、与滑接杆31连接的伸縮杆32、设在伸縮杆32 上的把手33。所述滚轮4采用4个,对称设置在包体1的底部四角处。所述包 体1上设有双闭尾拉链5。放置包体1时,滚轮4起到支撑作用,将包体1与地 面分离,有效地保护包体l。实际使用时,如图2,拉伸拉手3,此时拉手3上 的滑接杆31在包体1内滑动,使得拉手3整体上移,滑接杆31下端到达顶部 后,与包体1卡接。如图3,此时再向上拉动把手33,则带动伸縮杆32上移, 增加了拉手3的整体长度,对伸縮杆32进行调节,适应不同人的身高。能够运 输体积小份量较重的物件,使用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4, 一种手提箱包,包括包体1、设在包体1上的提带2,所述包体1 上设有与包体1活络滑接的拉手3,所述包体1底部设有若干对称的滚轮4。所 述拉手3包括滑接杆31、与滑接杆31连接的伸縮杆32、设在伸縮杆32上的把手33。所述滚轮4采用2个,设在拉手3—侧的包体1底部的两角处。所述包 体1上设有双闭尾拉链5。与实施例一相比,滚轮只起到滚动运输的作用,但是 节省了2个滚轮的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箱包,包括包体(1)、设在包体(1)上的提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上设有与包体(1)活络滑接的拉手(3),所述包体(1)底部设有若干对称的滚轮(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3)包括滑接杆(31)、与滑接杆(31)连接的伸缩杆(32)、设在伸缩杆(32)上的把手 (3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采用4个, 对称设置在包体(1)的底部四角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采用2个, 设在拉手(3) —侧的包体(1)底部的两角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上设有双 闭尾拉链(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提箱包,包括包体、设在包体上的提带,所述包体上设有与包体活络滑接的拉手,所述包体底部设有若干对称的滚轮。能够运输体积小分量较重的物件,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5C5/14GK201409570SQ20092012090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5日
发明者吴海全, 许龙全, 陆忠其 申请人:平湖市南桥箱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