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49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使用的伞具,尤其涉及一种伞面为不等幅形状的伞中棒及伞
把的结构改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不等幅伞面的直骨伞或多折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支撑伞面的多根伞骨通常都是长度相同的,伞的遮蔽范围是以伞中 棒为中心的一个圆。撑伞时,由于伞中棒被握持于人身体的前方,因此伞后方的遮蔽范围较 小,前方的遮蔽范围则较大,下大雨时撑伞的人后面很容易被淋湿。为此,申请人在申请号 为200620016730. 1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折伞,该多折伞具有不等幅的伞面,伞 面前部边缘至中棒的距离较短,伞面后部边缘至中棒的距离较长,因此可有效解决上述问 题。但同时,由于上述不等幅的伞面前部小后部大的设计,使得伞中棒在前后方向的受力最 大,中棒在前后方向需要有更大的抗弯强度,因而现有的圆形或正多边形截面的中棒并不 适用于这种具有不等幅伞面的伞。另外,由于现有的不等幅晴雨伞的中棒和伞把均为圆形 或正多边形等类似形状,在开伞时,使用者眼睛必须朝上观察,以调整握持方向使不等幅晴 雨伞的较短的伞面正对前方,这样才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即便如此,在握持过程中,伞面 的方向还是很容易产生偏转。因此,现有具有圆形中棒和伞把的不等幅晴雨伞,其使用是不 方便的。 另外,为了方便装配,现有的晴雨伞的开伞装置,其开伞按键及其基部是整个露出 伞把前部开设的缺口的,但当整个伞把外部套上一层防滑套后,所述开伞按键的基部处会 因伞把内部弹性件的外推力而往外凸出变形,伞把外形不美观,或者因为受到具有弹性收 縮力防滑套的长期包裹,按键的复位功能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中棒和伞把结构的改良,使不等幅晴雨伞 的握持方向非常容易辨认和维持,且伞把包裹的防滑套不会对控制开伞的按钮产生不良影 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可增强中棒强 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包括不等幅伞面、支撑所述不等幅伞面的伞骨架和中 棒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棒底部的伞把;所述不等幅伞面前部边缘至所述中棒的距离较短,不 等幅伞面后部边缘至所述中棒的距离较长;所述伞把包括内把和包裹在该内把外具有弹性 收縮力的防滑套; 所述中棒和伞把相对于所述不等幅伞面,其左右两侧相对扁平,即所述中棒和伞 把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小于前后端面之间的宽度。采用此偏平状截面的中棒可增强其前后 方向的抗弯强度,非常适合于这种具有前部小后部大的不等幅伞面的晴雨伞,使中棒不容 易在受力最大的前后方向损坏;而且通过前后方向握持伞把的长边或观察中棒的形状均可 较为准确地定位伞面的方向;[0007] 所述开伞控制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内把侧壁前部通孔处的按键体、镶嵌在与所 述通孔相对的内把后部侧壁上的座体以及夹置在所述按键体和座体之间的按键体复位弹 性件;所述座体上设有供所述中棒插接的通孔;所述按键体包括一基部以及凸设于该基部 的按键,仅所述按键可从伞把前侧壁通孔中伸出。这样就不会产生按键基部凸出变形的现 象,而且按键的功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所述伞把的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伞把的长轴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 的前后方向一致。 所述伞把的横截面也可以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伞把的四角具有圆弧形倒角,该 长方形伞把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的前后方向 一致。 所述中棒的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中棒的长轴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 的前后方向一致。 所述中棒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多边形,该多边形的左右两侧边为与所述不等幅伞面 前后方向一致的直线。 所述伞把侧壁前部的通孔周边往外延伸有一圈凸沿,可有效防止伞把外部的防滑 套可能的上下移动对按键侧面产生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不等幅抗风伞具有如下优点 1.因不等幅伞面后面的迎风面积大,因此中棒受到前后方向的力较大,伞中棒呈
前后方向尺寸较长的扁平形状,有利于增强中棒前后方向的抗弯强度,使中棒不易损坏; 2.伞把和中棒均设计成前后方向尺寸较长的扁平形状,握持伞把时只需将伞把或
中棒的长边调整至前后方向即可很方便地将伞面较准确地定位于最佳的使用方向,而且扁
平状的伞把在握持的过程中不容易偏转,可将伞面维持在最佳的使用方向上; 3.开伞控制构件仅按键部分可伸出伞把通孔外,在包裹防滑套后不会产生按键基
部外凸的情况,伞把外形更美观,且不会影响按键的复位功能。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的整体结构 示意图; 图2为所述中棒2和伞把3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图3为所述中棒2和伞把3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图4为所述中棒2和伞把3实施例三的剖面图; 图5为所述伞把3处的开伞控制构件的分解图; 图6为所述开伞装置组装到伞把3上时的前部立体图; 图7为所述开伞装置组装到伞把3上时的后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包 括不等幅伞面1、支撑所述不等幅伞面1的伞骨架和中棒2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棒2底部的伞把3。所述不等幅伞面l前部边缘至所述中棒2的距离较短,伞面l后部边缘至所述中 棒2的距离较长。如图5所示,所述伞把3包括内把31和包裹在该内把31外具有弹性收 縮力的防滑套32,伞把3上安装有开伞控制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相对于所述不等幅伞面l,所述中棒2和伞把3左右 两侧相对扁平,即所述中棒2和伞把3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小于前后端面之间的宽度。采 用上述结构后,中棒2前后方向的抗弯强度增加,尤其能适应不等幅伞面前后方向受力较 大的特点;而且开伞时,人们只需稍为判断伞面较长部位的方位,然后将伞把较长边的方向 沿前后方向握持,或者,将中棒调整至其长边方向位于前后方向上,即可较为准确地将伞面 调整至前面窄后面宽的最佳使用方向上,非常方便,而且在握持过程中,扁平状的伞把不容 易产生偏转。 所述伞把3的横截面可采用多种形状,如图2中的椭圆形,所述椭圆形伞把3的长 轴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1的前后方向一致;或如图3中的长边形,该长方形伞把3的四角 具有圆弧形倒角,同样,该长方形伞把3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1的前后方向 一致;或者如图4中的四边形,其左右两长边为平行不等幅伞面1前后方向的直线,而前后 两边为弧形。还也采用其它类似的扁平形状。 同样,所述中棒2的横截面也可以采用多种形状,如图2中的椭圆形,该椭圆形中 棒2的长轴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1的前后方向一致;或者如图3中的四边形,其左右两长 边为平行不等幅伞面l前后方向的直线,而前后两边为弧形;还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六边 形等多边形,该多边形的左右两侧边为与所述不等幅伞面1前后方向一致的直线。当然也 可采用其它类似的扁平形状。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开伞控制构件包括前部的按键体51、后部的座体52 以及夹置在所述按键体51和座体52之间的按键体复位弹性件53。所述内把31的前后侧 壁上各开有一个通孔33和一个缺口 34。所述按键体51包括一基部511以及凸设于该基部 511的按键512,该按键512正好可从内把31前侧壁的所述通孔33中伸出,所述基部511 则卡在内把31内腔中,其水平截面呈U形包围在所述中棒2外。所述座体52后部设有镶 嵌在伞把后方缺口 34处的竖向盖片521,该竖向盖片521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水平伸 入所述伞把3内孔的水平夹板522,所述按键体51的基部511正好夹在该上下两水平夹板 522之间,两水平夹板522上均设有通孔523,所述中棒2从上下两通孔523中穿过,由此可 将座体52固定。如图7,所述竖向盖片521的形状与所述缺口 32的形状相匹配,且该竖向 盖片521的外表面与伞把3侧壁的外表面顺滑相接。所述按键体复位弹性件53可以为弹 片、线弓或弹簧,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线弓,该线弓的前端分叉并分别插入按键体51基部511 的左右两后壁面内,线弓的后部则抵压在所述竖向盖片521的内侧面上。开伞控制构件装 配好后的伞把3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 如图6所示,所述内把3前部侧壁的通孔33周边往外延伸有一圈包围在所述按键 512外的凸沿35,该凸沿35的突出长度正好是防滑套32的厚度。所述凸沿35具有阻止防 滑套32移动的限位作用,由此可有效防止防滑套32对按键512的影响,使按键512按压顺畅。
权利要求一种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包括不等幅伞面(1)、支撑所述不等幅伞面(1)的伞骨架和中棒(2)、固定在所述中棒(2)底部的伞把(3)以及安装在所述伞把(3)上的开伞控制构件;所述不等幅伞面(1)前部边缘至所述中棒(2)的距离较短,不等幅伞面(1)后部边缘至所述中棒(2)的距离较长;所述伞把(3)包括内把(31)和包裹在该内把(31)外具有弹性收缩力的防滑套(3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2)和伞把(3)相对于所述不等幅伞面(1),其左右两侧相对扁平,即所述中棒(2)和伞把(3)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小于前后端面之间的宽度;所述开伞控制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内把(31)侧壁前部通孔(33)处的按键体(51)、镶嵌在与所述通孔(33)相对的内把(31)后部侧壁上的座体(52)以及夹置在所述按键体(51)和座体(52)之间的按键体复位弹性件(53);所述座体(52)上设有供所述中棒(2)插接的通孔;所述按键体(51)包括一基部(511)以及凸设于该基部(511)的按键(512),仅所述按键(512)从伞把(3)前侧壁通孔(33)中伸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其特征在 于所述伞把(3)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伞把(3)的长轴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 (1)的前后方向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其特征在 于所述伞把(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伞把(3)的四角具有圆弧形倒角,该长方 形伞把(3)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不等幅伞面(1)的前后方向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其 特征在于所述中棒(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中棒(2)的长轴方向与所述不等幅 伞面(1)的前后方向一致。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其 特征在于所述中棒(2)的横截面为多边形,该多边形的左右两侧边为与所述不等幅伞面 (1)前后方向一致的直线。
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其 特征在于所述伞把(3)侧壁前部的通孔(33)周边往外延伸有一圈凸沿(35)。
专利摘要一种可增强中棒强度且容易辨认方向的不等幅抗风伞,包括不等幅伞面(1)、支撑所述不等幅伞面(1)的伞骨架和中棒(2)以及固定在所述中棒(2)底部的伞把(3);所述不等幅伞面(1)前部边缘至所述中棒(2)的距离较短,伞面(1)后部边缘至所述中棒(2)的距离较长;所述中棒(2)和伞把(3)相对于所述不等幅伞面(1),其左右两侧相对扁平,即所述中棒(2)和伞把(3)左右两侧之间的宽度小于前后端面之间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不等幅抗风伞可增强中棒前后方向的抗弯强度,且可方便地确定伞的最佳使用方向,且握持过程中不易产生偏转,适用于具有不等幅伞面的直骨伞或多折伞。
文档编号A45B23/00GK201438881SQ20092013132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0日
发明者黄禄财 申请人:黄禄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