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时工作发热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59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长时工作发热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鞋,具体涉及一种长时工作发热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热鞋是在鞋的底部安装可充电电池给带有发热元件的鞋垫供电 使其发热,达到保暖、供热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发热鞋存在如下缺陷
1、 受体积所限,鞋内的可充电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发热鞋一次充电 完成后,电池电能很快被耗尽, 一次充电后持续使用时间短,需要 进行再次充电。在实际使用中再次充电是难以做到的,这样,发热 鞋就成立只能在部分时间内发热的发热鞋,而在电池耗尽再次充电 前的时间里,与普通鞋一样不能发热,失去了发热鞋的意义;
2、 充电口设置在鞋底侧面,容易受到灰尘、泥土污染甚至进水,造成
充电口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发热鞋一次充电发热工作时 间短的缺陷,提供一种满足人们连续使用需要的长时工作发热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长时工作发热 鞋,包括鞋底、鞋面、设置在该鞋底内的充电电池和控制电路、连接该控制电 路的发热元件、开关及充电接口,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连接该控 制电路的工作状态显示电路和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相 互连接的智能控制电路和功率提升电路,该智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 路,所述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功率提升电路;所述发热元件串联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功率提升电路包括恒流恒压电路,所述智能控制电路与所述正 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配合实现恒温间断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所述发热元件为产生红外脉冲发热元 件,该发热元件位于鞋底对应于脚的涌泉穴的区域,所述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红 外脉冲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所述产生红外脉冲发热元件为亚胺发 热膜或碳纤维或覆盖云母的电热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包括鞋垫,所述发热元件位于该鞋垫 内或该鞋垫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所述开关及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鞋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所述开关及充电接口设置在靠近鞋口 的所述鞋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所述开关包括后盖、与该后盖配合的 前盖、开关元件和充电接口,所述后盖、前盖分别位于所述鞋面内、外侧,所 述开关元件和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前盖内,该前盖包括对应于所述开关元件和 充电接口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包括转达连接在所述前盖对应于所述 充电接口的开口并与该开口配合关闭该开口的充电接口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中,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盖内并位于所述开 关元件上方的开关保护膜。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长时工作发热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通过增加功率提升电路、智能控制电路并在发热元件上串联正或负 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实现以短时供电加热 一 恒温断电 一低温重复加 热模式,同时通过功率提升电路提升加热电压,使过去电池电压低 于一定电压不能供电发热的余电能够得到用尽,从而勿需增加电池 容量即可大大提高电池工作时间。经样品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发热 鞋一次充电可使用15小时,保证一次充电全天使用,提高的发热鞋的实用性;
2、采用红外脉冲发热元件并设置在涌泉穴的鞋底位置,使本发热鞋在
提供加热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穴位保健治疗的功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长时工作发热鞋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长时工作发热鞋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长时工作发热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长时工作发热鞋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长时工作发热鞋包括鞋底40、鞋面4、设置 在该鞋底40内的充电电池31和控制电路32、连接控制电路32的发热元件50、 开关10及充电接口3,发热元件50串联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图中未示 出)。
如图3、图4所示,控制电路32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工作状态显示电路 100、开关控制电路200、智能控制电路300、功率提升电路400和输出接口 500,功率提升电路包括恒流恒压电路。上述状态显示电路、开关控制电路、 智能控制电路、功率提升电路、恒流恒压电路均采用现有电路。工作状态显示 电路100包括发光二极管,工作状态显示电路100在智能控制电路300控制下 控制发光二极管按照恒温一常亮,加热一闪烁的方式显示发热鞋工作状态。
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根据设定的加热温度(如45度)确定。根 据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特性,其电阻值与温度成正比或反比。当正或负 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被加热至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即达到智能控制电路设 定值并触动智能控制电路控制断开动作;当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降低 至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亦达到智能控制电路设定值并触动智能控制电路控制 通电动作。恒流恒压电路用于升高电池供电电压并保持电流、电压恒定,达到提高加
热功率、縮短加热时间并最大限度用尽电池电能的目的;智能控制电路根据正
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配合实现恒温间断供电,实现延长电池一次充电使用时 间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长时工作发热鞋包括鞋垫20,发热元件50设置在 位于鞋垫20下方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元件50可以设置在鞋垫20 内,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鞋垫20,而将发 热元件直接设置在鞋底40的上表面,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元件50采用产生红外脉冲的发热元件(包括但不 限于亚胺发热膜、碳纤维或覆盖云母的电热丝等),并将该发热元件设置在鞋 底对应于脚的涌泉穴的区域,相应地,在智能控制电路300中设置红外脉冲控 制电路,这样,发热元件50能够在智能控制电路300的控制下发出红外脉冲, 达到多使用者脚部涌泉穴的刺激治疗作用。
为防止充电接口 3在发热鞋使用中受污染,本实施例将充电接口 3集成在 开关10上并安装在鞋面4靠近鞋口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充电接 口 3与开关10安装在鞋面4的其他位置,获知将充电接口 3与开关10分开安 装在鞋面4上,都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关10包括后盖5、与后盖5配合的前盖1、 开关元件8和充电接口 3,安装时后盖5、前盖1分别位于鞋面4内、外侧, 开关元件和充电接口设置在前盖1内,前盖1设置对应于开关元件8和充电接 口3的开口,以便露出操作。同时还包括转达连接在前盖1对应于充电接口3 的开口并与该开口配合关闭该开口的充电接口护套2,以及设置在前盖l内并 位于开关元件8上方的开关保护膜7。开关10及充电接口 3经导线连接控制 电路32
在其他实施例中,不设置充电接口护套2、开关保护膜7之一或两者,都 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长时工作发热鞋,包括鞋底、鞋面、设置在该鞋底内的充电电池和控制电路、连接该控制电路的发热元件、开关及充电接口,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连接该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显示电路和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相互连接的智能控制电路和功率提升电路,该智能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所述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功率提升电路;所述发热元件串联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功率提升电路包括恒流恒压电路,所述智能控制电路与所述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配合实现恒温间断供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 产生红外脉冲发热元件,该发热元件位于鞋底对应于脚的涌泉穴的区域,所述 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红外脉冲控制电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红外脉 冲发热元件为亚胺发热膜或碳纤维或覆盖云母的电热丝。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垫,所述 发热元件位于该鞋垫内或该鞋垫下方。
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 关及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鞋面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及充电 接口设置在靠近鞋口的所述鞋面上。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后 盖、与该后盖配合的前盖、开关元件和充电接口,所述后盖、前盖分别位于所 述鞋面内、外侧,所述开关元件和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前盖内,该前盖包括对 应于所述开关元件和充电接口的开口 。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达连接在 所述前盖对应于所述充电接口的开口并与该开口配合关闭该开口的充电接口 护套。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时工作发热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盖内并位于所述开关元件上方的开关保护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时工作发热鞋,包括鞋底、鞋面、设置在鞋底内的充电电池和控制电路、连接该控制电路的发热元件、开关及充电接口,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状态显示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智能控制电路、功率提升电路和输出接口,功率提升电路包括恒流恒压电路;发热元件串联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智能控制电路与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配合实现恒温间断供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短时供电加热—恒温断电—低温重复加热模式,缩短加热时间,能够将电池余电用尽,勿需增加电池容量即可大大提高电池工作时间,保证发热鞋一次充电全天使用;同时采用红外脉冲发热元件并设置在涌泉穴的鞋底位置,使本发热鞋在供热同时,实现穴位保健治疗的功能。
文档编号A43B7/04GK201384114SQ20092013600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罗丹霞 申请人:罗丹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