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73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
背景技术
自开收折叠晴雨伞具有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功能,收合时无需用双手就能将雨伞 收合和开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但这种习用的自开收晴雨伞,再次开启前需要用双手将伞 骨推到底才能进行再次开启,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小孩在推伞骨时力度 不够推不到位而造成空弹,打到他人或自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方便、使用安全、可控制雨伞回收节奏的自 动开收伞,该伞在推回伞骨过程中不会造成空弹,推到任何位置都能停止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伞骨、伞骨拉簧、中杆、上巢、下巢、按钮、主 体、导管、管内弹簧、防误弹簧、自动开收装置、防空弹装置;所述的中杆由逐个套接的外管、 中管和内管组成,导管套置在内管内,管内弹簧套接在导管上且位于导管与内管之间,所述 的上巢固定在外管上端,下巢活动套接在外管上,主体固定在内管下端;伞骨的内端分别连 接在上巢和下巢上,伞骨拉簧安装在伞骨上;按钮活动穿设在主体上;所述的自动开收装 置主要由滑轮座、上滑轮、下槽滑轮、自开收拉绳、子弹头、子弹头导管、挡片、挡片弹簧、勾 片、勾片弹簧、滑块、滑块弹簧组成;所述的滑轮座固定在外管的上端,滑轮可旋转的安装在 滑轮座内,下槽滑轮可旋转的安装在下巢上,自开收拉绳的一端固接在上巢上,中部绕过上 滑轮和下槽滑轮,另一端穿过内管的管腔固接在子弹头上;所述的子弹头导管套置在内管 的下端内腔,子弹头可活动穿设于子弹头导管内;所述的挡片、挡片弹簧横向穿设在主体 内,挡片穿入端可将卡接在伸入子弹头导管内的子弹头外壁的台阶面上;所述的勾片、勾片 弹簧横向穿设在主体内且位于挡片的上方,勾片穿入端可将卡接在伸入主体内的外管下部 的卡接槽内;所述的滑块活动套接在内管下部,滑块弹簧套接在内管下部且被压缩在滑块 与主体内横壁之间,形成向上推顶滑块的推力;所述的防空弹装置主要由防空弹拉绳、棘 轮、棘轮支撑盖、发条弹簧、防空弹挡件、复位弹簧组成;所述的防空弹拉绳的上端固接在滑 轮座上,其下端穿过内管的管腔及子弹头的内腔缠绕在棘轮上,棘轮通过其中部两侧向外 延伸出的转轴可旋转的套置在主体内的棘轮支撑盖上且位于子弹头导管的下方;所述的发 条弹簧缠绕在棘轮的转轴上,防空弹挡件的上端铰接在主体内且可围绕该铰接点摆动,其 上部横向延伸出的压条可穿过子弹头导管侧壁的通槽与穿入子弹头导管内的子弹头顶靠, 复位弹簧设置在防空弹挡件背部与主体内壁之间;所述的防误弹簧套置在外管上部管腔内 且其被压缩在中管顶端与滑轮座下端面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滑盖,盖滑盖通过其两侧边上的导轨滑接在主体外壁上。由于普通自动开收伞在开伞时易空弹,而造成空弹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子弹头与挡
3片脱离所致,其危险性很大,易打到他人或自己。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伞柄中增 加了一个由防空弹拉绳、棘轮、棘轮支撑盖、发条弹簧、防空弹挡件、复位弹簧的防空弹装 置,该装置通过子弹头控制防空弹挡件与棘轮的扣合与分离,来实现防空弹功能的开启与 闭合,在发条弹簧弹力的限制下,通过防空弹拉线拉住中管,使其慢慢收回,从而较好的控 制伞具的回收节奏,使伞具逐步收回,有效防止了推伞骨时力度不够推不到位而造成空弹。 本实用新型的防空弹装置与自动开收装置并存,两者相辅相成、互不干涉,互锁,其结构紧 凑、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伞柄壳上增设了一个滑盖,该滑盖可沿 手柄壳上、下移动,在不用时,可将按钮表面封盖,使得外力无法直接接触到按钮,避免了误 压按钮所造成的误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空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收伞防空弹时的状态图;图4A、图4B是本实用新型开伞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伞骨1、伞骨拉簧2、中杆3、自 动开收装置4、防空弹装置5、上巢6、下巢7、按钮8、主体9、导管10、管内弹簧20、防误弹簧 30、滑盖40、伞柄壳50。所述的自动开收装置4主要由滑轮座41、上滑轮42、下槽滑轮43、自开收拉绳44、 子弹头45、子弹头导管46、挡片47、挡片弹簧48、勾片49、勾片弹簧401、滑块402、滑块弹簧 403组成。所述的滑轮座41固定在外管31的上端,滑轮43可旋转的安装在滑轮座41内, 下槽滑轮43可旋转的安装在下巢7上。所述的自开收拉绳44的一端固接在上巢6上,中 部绕过上滑轮42和下槽滑轮43,另一端穿过内管43的管腔固接在子弹头45上;所述的子 弹头导管46套置在内管43的下端内腔,子弹头45可活动穿设于子弹头导管46内;所述的 挡片47、挡片弹簧48横向穿设在主体9内,挡片47穿入端可将卡接在伸入子弹头导管46 内的子弹头45外壁的台阶面上;所述的勾片49、勾片弹簧横401向设在主体9内且位于挡 片47的上方,勾片49穿入端可将卡接在伸入主体9内的外管41下部的卡接槽内;所述的 滑块402活动套接在内管43下部,滑块弹簧403套接在内管43下部且被压缩在滑块402 与主体9内横壁之间,形成向上推顶滑块402的推力。如图2参考图1所示,所述的防空弹装置5主要由防空弹拉绳51、棘轮52、棘轮支 撑盖53、发条弹簧54、防空弹挡件55、复位弹簧56组成。所述的防空弹拉绳51的上端固 接在滑轮座41上,其下端穿过内管43的管腔缠绕在棘轮52上,棘轮52通过其中部两侧向 外延伸出的转轴521可旋转的套置在主体9内的棘轮支撑盖53上且位于子弹头导管46的 下方;所述的发条弹簧54缠绕在棘轮52的转轴521上;所述的防空弹挡件56的上端铰接 在主体9内且可围绕该铰接点摆动,其上部横向延伸出的压条551可穿过子弹头导管46侧 壁的通槽与穿入子弹头导管46内的子弹头45顶靠;所述的复位弹簧56设置在防空弹挡件
456背部与主体9内壁之间。如图1所示,所述的中杆3由逐个套接的外管31、中管32和内管33组成。导管 10套置在内管33内且上端固定在滑轮座41上,管内弹簧20套接在导管10上且位于导管 10与内管33之间。所述的上巢6固定在外管31上端,下巢7活动套接在外管31上,主体9固定在内 管33下端;伞骨1的内端分别连接在上巢6和下巢7上,伞骨拉簧2安装在伞骨1上;按钮 8活动穿设在主体9上。所述的主体9套置在伞柄壳50内;滑盖40通过其两侧边上的导轨滑接在伞柄壳 50外壁上并可沿伞柄壳50的纵向来回移动,将按钮8封盖在位于伞柄壳50的按钮槽内。所述的防误弹簧30套置在外管41上部管腔内且其被压缩在中管42顶端与滑轮 座41下端面之间。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1)收中杆状态(如图1、图2所示)手握上巢6及伞柄主体9将中杆3压缩至外管31与勾片49扣合,此时管内弹簧 20被压缩为开伞储备能量,子弹头45与挡片47扣合,子弹头45将防空弹挡件55顶起,防 空弹挡件55与棘轮52脱离从而关闭防空弹功能,同时防误弹簧30也被压缩其推动中管32 从而推动滑块402往下滑动,此时滑块402顶住按钮8下方确保开伞前挡片47被压下,从 而控制开伞及收伞动作的先后顺序,开伞与防空弹动作互不干涉。2)开伞状态(如图4A、图4B所示参考图1所示)压下按钮8,中杆3被释放,在管内弹簧20作用下子弹头45与滑轮座41相反方向 运动,此时两头被固定在子弹头45与滑轮座41上的自开收拉绳44被拉直,从而将下巢7 往上拉动实现开伞,同时防误弹簧30也被释放,滑块402在滑块弹簧403作用下向上滑动 脱离按钮8下方为收伞做准备。此时,防空弹挡件55在复位弹簧56的作用下与棘轮52脱罔。3)收伞防空弹状态(如图3A、图3B所示)开伞后再压按钮8,此时子弹头45与挡片47分离,子弹头45及自开收拉绳44在 伞拉簧2的作用下被拉起完成收伞,防空弹挡件55在复位弹簧56的作用下与棘轮52扣 合,防空弹功能被开启,若再收中杆3,防空弹拉绳51在发条弹簧54作用下被卷收起,若再 放开中杆3,棘轮52与滑轮座41间的防空弹拉绳51会拉住中管32,此时便实现防空弹功 能,此时的中杆3可自由地一段一段地收,这是此伞的特点之一,此伞其自动开收功能及防 空弹功能互锁,互不干涉,也就是自动开功能开启时防空弹功能就关闭,自动开收功能关闭 时防空弹功能就开启。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伞骨、伞骨拉簧、中杆、上巢、下巢、按钮、主体、伞柄壳、导管、管内弹簧、防误弹簧;所述的中杆由逐个套接的外管、中管和内管组成,导管套置在内管内,管内弹簧套接在导管上且位于导管与内管之间,所述的上巢固定在外管上端,下巢活动套接在外管上,主体固定在内管下端且主体套置在伞柄壳内;伞骨的内端分别连接在上巢和下巢上,伞骨拉簧安装在伞骨上;按钮活动穿设在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动开收装置、防空弹装置;所述的自动开收装置主要由滑轮座、上滑轮、下槽滑轮、自开收拉绳、子弹头、子弹头导管、挡片、挡片弹簧、勾片、勾片弹簧、滑块、滑块弹簧组成;所述的滑轮座固定在外管的上端,滑轮可旋转的安装在滑轮座内,下槽滑轮可旋转的安装在下巢上,自开收拉绳的一端固接在上巢上,中部绕过上滑轮和下槽滑轮,另一端穿过内管的管腔固接在子弹头上;所述的子弹头导管套置在内管的下端内腔,子弹头可活动穿设于子弹头导管内;所述的挡片、挡片弹簧横向穿设在主体内,挡片穿入端可将卡接在伸入子弹头导管内的子弹头外壁的台阶面上;所述的勾片、勾片弹簧横向穿设在主体内且位于挡片的上方,勾片穿入端可将卡接在伸入主体内的外管下部的卡接槽内;所述的滑块活动套接在内管下部,滑块弹簧套接在内管下部且被压缩在滑块与主体内横壁之间,形成向上推顶滑块的推力;所述的防空弹装置主要由防空弹拉绳、棘轮、棘轮支撑盖、发条弹簧、防空弹挡件、复位弹簧组成;所述的防空弹拉绳的上端固接在滑轮座上,其下端穿过内管的管腔及子弹头的内腔缠绕在棘轮上,棘轮通过其中部两侧向外延伸出的转轴可旋转的套置在主体内的棘轮支撑盖上且位于子弹头导管的下方;所述的发条弹簧缠绕在棘轮的转轴上,防空弹挡件的上端铰接在主体内且可围绕该铰接点摆动,其上部横向延伸出的压条可穿过子弹头导管侧壁的通槽与穿入子弹头导管内的子弹头顶靠,复位弹簧设置在防空弹挡件背部与主体内壁之间;所述的防误弹簧套置在外管上部管腔内且其被压缩在中管顶端与滑轮座下端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滑盖,盖滑盖通过其两 侧边上的导轨滑接在伞柄壳外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伞骨、伞骨拉簧、中杆、上巢、下巢、按钮、主体、导管、管内弹簧、防误弹簧。本实用新型在伞柄中增加了一个由防空弹拉绳、棘轮、棘轮支撑盖、发条弹簧、防空弹挡件、复位弹簧的防空弹装置,该装置通过子弹头控制防空弹挡件与棘轮的扣合与分离,来实现防空弹功能的开启与闭合,在发条弹簧弹力的限制下,通过防空弹拉线拉住中管,使其慢慢收回,从而较好的控制伞具的回收节奏,使伞具逐步收回,有效防止了推伞骨时力度不够推不到位而造成空弹。本实用新型的防空弹装置与自动开收装置并存,两者相辅相成、互不干涉,互锁,其结构紧凑、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640768SQ20092013885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蔡荣湍 申请人: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