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伞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72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伞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伞头。
背景技术
自开收折叠晴雨伞具有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功能,收合时无需用双手就能将雨伞 收合和开启,只要按压安装在伞柄上的按钮,就可实现伞具的收合和开启,使用起来十分方 便。但这种习用的伞头的按钮完全暴露在伞柄上,使用者不小心就会误按按钮而将伞具打 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误按按钮的安全伞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全伞头,它主要由伞柄壳、滑盖、主体、按钮组成;所述的主体 套置在伞柄壳的圆筒容置腔内;所述的按钮横向活动穿设在伞柄壳的侧壁上,滑盖以滑轨 和滑槽的方式滑接在伞柄壳侧壁上的按钮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面盖;所述的伞柄壳为一端敞开的圆筒形构件,在其侧壁上 开设有自敞开端沿纵向向下延伸的侧窗;所述的面盖为与伞柄壳圆周面相适应的弧形件, 面盖扣接在该侧窗上,在面盖上开设有可让按钮活动穿设的通槽,在其两纵向侧边设有滑 槽;所述的滑盖为与面盖弧形面相适应的弧形件,其两纵向侧边设有滑轨,该滑轨可滑接在 面盖两纵向侧边的滑槽上并可沿伞柄壳的纵向上、下移动;所述的主体套置在伞柄壳的圆 筒容置腔内;所述的按钮活动穿设在主体内且外端穿设于面盖上的通槽。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伞柄壳上增设了一个滑盖,该滑盖可沿手柄 壳上、下移动,在不用时,可将按钮表面封盖,使得外力无法直接接触到按钮,避免了误压按 钮所造成的误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全伞头,它主要由伞柄壳1、面盖2、滑盖3、主体 4、按钮5组成。所述的伞柄壳1为一端敞开的圆筒形构件,在其侧壁上开设有自敞开端沿纵向向 下延伸的侧窗11。[00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盖3与面盖2是以滑轨和滑槽的方式滑接的(如图2、图 3所示)。具体结构为面盖2为与伞柄壳1圆周面相适应的弧形件,面盖2扣接在该侧窗 11上,在面盖2上开设有可让按钮5活动穿设的通槽22,在其两纵向侧边设有滑槽21。所 述的滑盖3为与面盖2弧形面相适应的弧形件,其两纵向侧边设有滑轨31,该滑轨31可滑 接在面盖2两纵向侧边的滑槽21上并可沿伞柄壳1的纵向上、下移动,形成开启按钮5和 封闭按钮5的两种状态。所述的主体4套置在伞柄壳1的圆筒容置腔11内。所述的按钮5活动穿设在主 体4内且外端穿设于面盖2上的通槽22。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在伞柄壳增设了一个防止按钮被误压的滑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安全伞头,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伞柄壳、滑盖、主体、按钮组成;所述的主体套置在伞柄壳的圆筒容置腔内;所述的按钮横向活动穿设在伞柄壳的侧壁上,滑盖以滑轨和滑槽的方式滑接在伞柄壳侧壁上的按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伞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面盖;所述的伞柄壳为一 端敞开的圆筒形构件,在其侧壁上开设有自敞开端沿纵向向下延伸的侧窗;所述的面盖为 与伞柄壳圆周面相适应的弧形件,面盖扣接在该侧窗上,在面盖上开设有可让按钮活动穿 设的通槽,在其两纵向侧边设有滑槽;所述的滑盖为与面盖弧形面相适应的弧形件,其两纵 向侧边设有滑轨,该滑轨可滑接在面盖两纵向侧边的滑槽上并可沿伞柄壳的纵向上、下移 动;所述的主体套置在伞柄壳的圆筒容置腔内;所述的按钮活动穿设在主体内且外端穿设 于面盖上的通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伞头,它主要由伞柄壳、滑盖、主体、按钮组成;所述的主体套置在伞柄壳的圆筒容置腔内;所述的按钮横向活动穿设在伞柄壳的侧壁上,滑盖以滑轨和滑槽的方式滑接在伞柄壳侧壁上的按钮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伞柄壳上增设了一个滑盖,该滑盖可沿手柄壳上、下移动,在不用时,可将按钮表面封盖,使得外力无法直接接触到按钮,避免了误压按钮所造成的误操作。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657887SQ20092013885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蔡荣湍 申请人: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