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69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西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西服。
背景技术
西服是人们出席正式场合时必不可少的着装,其款式和做工的好坏关系到着装者 的形象。西服主要包括前衣片、侧片、后片、衣领和衣袖几部分,为了使西服外观大方厚实, 穿着有型,会在制作西服前衣片时加入胸衬,以起到挺胸效果。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采用的西服胸衬的结构是由西服前衣片面料向人体方向 共有四层,依次是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0、位于第二层的马尾20、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40和 位于第四层的棉50。其中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与前衣片面料结合,起到使面料平服、富有弹性 的作用,使用的材料有粘合衬、黑炭衬等;位于第二层的马尾用于保持西服的立体感和挺括 感;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起基本挺胸和支持胸廓面的作用,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黑炭衬;位 于第四层的的棉起保护人体的作用,防止组成胸衬的主衬、马尾、挺胸衬等存在的尖锐、粗 糙的部分损伤人体。组成西服胸衬的这四层在按照各自的样板裁剪完成之后,通过直接缝 制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再与前衣片面料结合,从而完成西服前衣片的制作。用现有技术制作的西服,其胸衬在人体肩部整个压在肩上,由于人体肩部的构造 特点是从上臂顶端向颈部的走势是从高点到凹陷然后升高,锁骨比较突出,连接肱骨和锁 骨的关节特别突出,用现有技术制作的西服胸衬整体压肩的方式显然并未考虑到人体肩部 的构造特点,因此这种胸衬在人体肩部处的结构与人体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西服穿 在身上后不能与人体肩部相服贴,使着装者有压肩的感觉,穿着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西服,能够使西服在肩部位置与人体相服贴,穿着舒适,不 压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西服,该西服包括前衣片、侧片、后片、衣领和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衣片 上还包括胸衬,该胸衬从西服前衣片面料向人体方向包括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 的挺胸衬、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位于第四层的马尾、位于第五层的棉;其中,所述胸衬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 以上开口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纬纱方向;所述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上开口平行于 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纬纱方向;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设定的距离。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前肩斜线 中点以下4-5cm处;和/ 或,[0013]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设有两道开口,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二道开口的位 置是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第一道开口以下3-5cm处。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前肩斜线中 点以下4. 5cm处;禾口/ 或,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第一道开 口以下4cm处。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前肩斜线中点 以下2-3cm处;禾口/ 或,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设有两道开口,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 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第一道开口以下3-5cm处。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前肩斜线中点以 下2. 5cm处;禾口/ 或,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第一道开口以 下4cm处。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一道开口之间 错位 1. 5-2. 5cm。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一道开口之间 错位的距离为2cm。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的长度为10-llcm。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的设定距离包括开口 最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 5-0. Scm0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的设定距离包括开口 最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 Scm0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制作西服胸衬时考虑了人体肩部的构造特点,在位于第 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分别打开了两道以上开口,又将开口拉开一定距离, 这样就保证了制作完成的胸衬在人体肩部的锁骨以及连接肱骨与锁骨的关节处等突出的 部位有开口所引起的凹陷,人体穿着应用了这种胸衬的西服时,西服在肩部位置与人体相 服贴,从而保证了西服穿着舒适,不压肩;2、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西服的胸衬上,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 衬上开口的位置、长度以及拉开的距离是在充分考虑了人体肩部的锁骨以及连接肱骨与锁 骨的关节等突出结构的具体位置之后而设置,因此与应用现有技术制作的西服相比,人体 穿着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西服后,西服穿着更舒适,同时西服反过来也不会因挤压人体肩 部而变形,西服在结构上更加牢固,外型上保持美观;3、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制成的胸衬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位于第三层的主衬, 并且将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分别打开的两道以上开口都拉开一定
5距离,因此制成的胸衬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发生了变化。将西服袖笼与前衣片肩部的结 合处的最高点称为袖山最高点,西服前衣片从袖山最高点向下与袖笼长度相同的长度范围 内的部分即为西服的袖山,相对于用现有技术制作的西服袖山比较瘪的状况,本实用新型 使西服的袖山饱满,美观。4、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分别打开 的两道以上开口分别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纬纱方向,因此可 以防止由纬纱断裂导致的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抽丝、开口加深或断裂 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了胸衬结构的牢固性,有利于增强西服的耐久性。5、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对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位于第三层 的主衬、位于第四层的马尾、位于第五层的棉实施了浸泡和干燥工艺,因此制成的胸衬在吸 汗或吸湿后不会再次缩水变形,从而保证了西服的长久穿着和保存。6、本实用新型工艺设计独特,适用于使用半麻衬、全麻衬的高档西服以及休闲西 服,适用面广,实用性强。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西服胸衬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西服的胸衬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西服,其核心思想是包括前衣片、侧片、后片、衣领和衣 袖,所述前衣片上还包括胸衬,该西服的胸衬从西服前衣片面料向人体方向包括位于第 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位于第四层的马尾、位于第五层的 棉;西服的胸衬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上开口 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纬纱方向;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 口,该两道以上开口平行于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纬纱方向;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 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设定的距离。其中,两道以上开口具体可以是两道开口,或者是 更多道开口。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西服的胸衬的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包括以下步骤(1) 裁剪出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位于第四层的马尾、 位于第五层的棉;(2)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打开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 上开口都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纬纱方向;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打开两道以上相 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上开口都平行于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纬纱方向;(3)将位于第二 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拉开一定距离;(4)利用第一层的主衬、包括两 道以上开口的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包括两道以上开口的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位于第四层 的马尾以及位于第五层的棉,缝制成西服的胸衬。 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制作西服胸衬时考虑了人体肩部的锁骨以及连接 肱骨与锁骨的关节处等突出结构,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分别打开 两道以上开口,又将开口拉开一定距离,这样就保证了制作完成的胸衬在人体肩部突出的 部位有开口所引起的凹陷,人体穿着应用了这种胸衬的西服时,西服在肩部位置与人体相 服贴,从而保证了西服穿着舒适,不压肩。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6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西服的胸衬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利用现有技术制作的胸 衬仅包含四层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0、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0、位于第三层的马尾40、位于 第四层的棉50,胸衬在肩部位置没有开口,结构比较简单,并未考虑人体肩部的结构特点 是从上臂顶端向颈部的走势是从高点到凹陷然后升高、锁骨比较突出、连接肱骨和锁骨的 关节特别突出,当应用现有技术的胸衬应用在西服上时,胸衬整个压在人体肩上,西服穿在 身上不与人体肩部相服贴,着装者有压肩的感觉,穿着不舒服。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西服胸衬的结构图,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 所涉及的西服的胸衬从西服前衣片面料向人体方向包括五层,分别是位于第一层的主衬 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四层的马尾4、位于第五层的棉5,相 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增加了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西服 胸衬中,设置的开口位置、开口尺寸以及将开口拉开的距离可以举例为在位于第二层的挺 胸衬2上,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的纬纱方向设置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比如可 以设置两道开口,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前肩斜线中点以下4-5cm处, 比如可以是4. 5cm处,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位于第一道开口以下3-5cm处,比如可以是4cm 处;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上,平行于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的纬纱方向设有两道以上相互 平行的开口,比如可以设置两道开口,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前肩斜线 中点以下2-3cm处,比如可以是2. 5cm处,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位于第一道开口以下3-5cm 处,比如可以是4cm处;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 一道开口之间错位1. 5-2. 5cm,比如可以为2cm ;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和位于第三层的主 衬3上的开口 6的长度为10-llcm,比如可以是11cm。将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 层的主衬上的开口 6拉开一定距离,使开口最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 5-0. 8cm,比如可以是
0.8cm。上述描述的开口位置、开口尺寸以及将开口拉开的距离只是本实用新型列举的较 佳实现方式,在实际的实现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比如,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 上设置三道开口 ;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上设置四道开口 ;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上,第 一道开口的位置是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前肩斜线中点以下4. 6cm处,第二道开口的位置 是在位于第一道开口以下4. 2cm处;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上,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位于第 三层的主衬3前肩斜线中点以下2. 6cm处,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位于第一道开口以下4. 2cm 处;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一道开口之间错位
1.9cm ;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上的开口 6的长度为IOcm ;拉开后开 口最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 6cm等。为了保证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西服在吸汗或吸湿后不再缩水变形,制作本实施例所 提供的西服的胸衬还包括浸泡和干燥的工序将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四层 的马尾4、位于第五层的棉5放入温水中浸泡3-6小时,温水的温度在50-60°C。实际实现 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比如将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位 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四层的马尾4、位于第五层的棉5放入冷水中浸泡6-12小时,水 温为 0-25 °C。[0048]干燥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 四层的马尾4、位于第五层的棉5,干燥方式包括晾干、烘干或甩干,比如可以选择晾干的方 式。接着对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 四层的马尾4、位于第五层的棉5采取定型、排列和固定工序,最终制成西服的胸衬定型工序的具体过程是用专业压机进行压烫,利用专业压机的压力和产生的热 量使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四层的马尾 4、位于第五层的棉5定型;排列工序的具体过程是将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复于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的胸 部位置,位于第三层的主衬完全重合覆盖位于第一层的主衬,并覆盖挺胸衬,位于第四层的 马尾4复于西服胸衬的肩部位置,位于第五层的棉覆盖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仅露出位于第 三层的主衬边缘的0. 5-lcm部分,并完全覆盖位于第四层的马尾;固定工序的具体过程是用疏订机队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 2、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四层的马尾4、位于第五层的棉5进行固定,使位于第一层的 主衬1、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2、位于第三层的主衬3、位于第四层的马尾4、位于第五层的棉 5都不能移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西服胸衬制作完成。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西服中,由于胸衬上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 层的主衬上开口的位置、长度以及拉开的距离是在充分考虑了人体肩部的锁骨以及连接 肱骨与锁骨的关节等突出结构的具体位置之后而设置,因此与应用现有技术制作的西服相 比,人体穿着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西服,西服穿着更舒适,同时西服反过来也不会因挤压人 体肩部而变形,西服在结构上更加牢固,外型上保持美观。相对于图1所示的用现有技术制成的胸衬,应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的胸衬增加了位 于第三层的主衬,并且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分别打开两道开口, 开口又都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制成的胸衬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发生了变化,用现有技 术制作的西服袖山比较瘪,而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西服袖山饱满,美观。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分别打开的两 道开口的方向分别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纬纱方向,因此可以 防止由纬纱断裂导致的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抽丝、开口加深或断裂的 情况出现,从而保证了胸衬结构的牢固性,有利于增强西服的耐久性。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对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位于第三 层的主衬、位于第四层的马尾、位于第五层的棉实施了浸泡和干燥工艺,因此制成的胸衬在 吸汗或吸湿后不会再次缩水变形,从而保证了西服的长久穿着和保存。本实用新型工艺设计独特,适用于使用半麻衬、全麻衬的高档西服以及休闲西服, 适用面广,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西服,其特征在于,该西服包括前衣片、侧片、后片、衣领和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衣片上还包括胸衬,该胸衬从西服前衣片面料向人体方向包括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位于第四层的马尾、位于第五层的棉;其中,所述胸衬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上开口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纬纱方向;所述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上开口平行于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纬纱方向;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设定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前肩斜线中点 以下4-5cm处;和/或,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设有两道开口,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 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第一道开口以下3-5cm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第一道开口的位 置是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前肩斜线中点以下4. 5cm处;和/或,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第一道开口以 下4c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前肩斜线中点以下 2-3cm 处;和/或,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设有两道开口,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 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第一道开口以下3-5cm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第一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前肩斜线中点以下 2. 5cm 处;和/或,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第二道开口的位置是在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第一道开口以下4cm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一道开口之间错位 1. 5-2. 5cm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的第一道开口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第一道开口之间错位 的距离为2cm ;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的长度为10-llc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 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的设定距离包括开口最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 5-0. Scm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西服,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的设定距离包括开口最外 缘之间的距离为0. Sc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西服。该西服包括前衣片、侧片、后片、衣领和衣袖,所述前衣片上还包括胸衬,胸衬从西服前衣片面料向人体方向包括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位于第四层的马尾、位于第五层的棉;西服的胸衬在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上开口平行于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的纬纱方向;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设有两道以上相互平行的开口,该两道以上开口平行于位于第三层的主衬的纬纱方向;位于第二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三层的主衬上的开口被拉开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西服在肩部位置与人体相服贴,穿着舒适,不压肩。
文档编号A41D27/02GK201657782SQ20092016956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
发明者任宏勤 申请人: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