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477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握持部具有收纳功能的雨伞结构。
技术背景
一般雨伞在贩卖或收藏时,在伞面外面多会套设与伞面相同花色的伞套来包覆伞具(例 如收折式支架),藉以增加雨伞外观的美感。然而,随着雨伞内部结构越做越精密,已知 用软性布料的伞套并不足以防护内部支架受到外力的碰撞进而导致的变形。另,为适应提升 雨伞的携带性的趋势,势必雨伞的体积会越来越小,如此,雨伞能受握持的部份也需面临压 縮体积的必要,虽然小体积的雨伞便于收纳于背包或行李之中,然而在用于遮阳或避雨的过 程中,容易因握持部的体积过小而不符使用,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此外,当雨伞已经淋湿时 ,已知的伞套便无法负荷过多的雨水,导致收纳时造成邻近物品(例如文件或手机)的湿润 ,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雨伞结构,在不影响雨伞外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握持效果又能保 护内部支架结构且能避免渗水,实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护内部支 架结构且具有良好握持效果的雨伞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雨伞结构,包含一伞面 及一第一握持部,该伞面连结于一支架;该第一握持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握 持部的该第一端连结于该支架;其特点是还包括一第二握持部,其可拆卸地连结于该第一 握持部,并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该伞面开起时,该第二握持部的该第三端连结于该第 一握持部的该第二端,该伞面收起时,该第二握持部的该第三端连结于该第一握持部的该第 一端,且该伞面收纳于该第一握持部与该第二握持部内。
如此,该雨伞藉由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的组装,使得握持部的长度不会因雨伞体积 变小而受到压縮,并足以握持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雨伞结构因伞面收纳于 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内,因此能避免外力碰撞导致内部支架变形,且能防止雨水外漏之 虞。

图l为本实用新型撑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收折状态的组合示意图,
标号说明
11:第一握持部 113:第二端 131:第三端 0:密封件 U:伞面
1:雨伞结构 111:第一端 13:第二握持部 133:第四端 S:支架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l、图2与图3所示,其中图l为本实用新型撑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 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所示,雨伞结构1包含一伞面U、 一第一握持部11以及一第二握持部13。其中,第 二握持部13可拆卸地连结于第一握持部11,而伞面U连结于一支架S。于此,第一握持部ll具 有一第一端111与一第二端113,而第二握持部13具有一第三端131与一第四端133。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握持部11的第一端111连结于支架S,且第一握持部 ll的第一端lll与支架S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当然,第一握持部11与支架S 更可经由例如扣合或铆接等方式连结。为使本实用新型能更容易理解,以下支架S是以收折 式支架为例说明。另,因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13彼此为独立的组件,两者之间更连结 有一连接件(图中未示),连接件可为一弹性绳、 一链条、 一吊饰或一皮带,藉以避免第二握 持部13因疏忽而遗失。
如图2所示,当第二握持部13的第三端131连结于第一握持部11的第二端113(相对连结支 架S的另一端)时,则可开启伞面U并供遮阳或避雨之用。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虽以螺锁 的方式作为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13的连结关系,但亦可因实际需要而以卡合、嵌合或 扣合等方式组合。
而因第二握持部13与第一握持部11经由组合,增加使用者能握持的部份。而当进入到室 内或无需使用雨伞的时候,可将伞面U收合且为避免收起的伞面U凌乱松散占据空间不利携带 ,则可将雨伞结构1整理并组合成如图3所示,其与上述组合状态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握持部 13的第三端131连结于第一握持部11的第一端111,同时,伞面U完全收纳于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13内,且经由螺锁后的第一端111及第四端133—并完成密封包装后即可将收合的 雨伞收置于行李或背包之中,十分便利兼具美观。
此外,第一握持部ll、第二握持部13与支架S的材质选自于塑料、合成纤维、木材、铝 、不锈钢或合金,故收纳于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13内的支架S不易直接受外力撞击而 导致变形。
另,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收折状态的组合示意图。该雨伞结构与上述 雨伞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该雨伞结构1更包含一密封件0(例如弹性橡圈),于此,密封件 0是以设置于第一握持部11的第一端111为例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密封件0亦可依实际需要 设置于第二握持部13的第三端131。故,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13更藉由密封件0的使用 以达到紧密盖合与防漏雨水的功效,尤其在下雨过后,密封包装的雨伞结构的防渗水性更佳 ,能免于邻近物品受到雨水的浸润,而于实际的应用上更为便利。
另外,上述的第二握持部更可选择性地与至少一个第三握持部(图中未示)连结,使不同 的使用者能够依据其需求来增长握持部的长度,同时,第二握持部本身更可为可伸縮的结构 ,因此,使用者能够藉由伸縮第二握持部来调整所需的握持部长度。
综上所述,因依本实用新型的雨伞结构,藉由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的组装,使得握 持部的长度不会因雨伞体积变小而受到压縮,并足以握持使用。与已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 型的雨伞结构因伞面收纳于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内,故能避免外力碰撞导致内部支架变 形,且能防止雨水外漏之虞。
权利要求1.一种雨伞结构,包含一伞面及一第一握持部,该伞面连结于一支架;该第一握持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握持部的该第一端连结于该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握持部,其可拆卸地连结于该第一握持部,并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该伞面开起时,该第二握持部的该第三端连结于该第一握持部的该第二端,该伞面收起时,该第二握持部的该第三端连结于该第一握持部的该第一端,且该伞面收纳于该第一握持部与该第二握持部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更包含一密 封件,该密封件设置于该第二握持部的第三端。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更包含一密 封件,该密封件设置于该第一握持部的第一端。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螺锁 、卡合、嵌合或扣合于该第二握持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第 一端与该支架为一体成型。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该 第二握持部与该支架由塑料、合成纤维、木材、铝、不锈钢或合金制成。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持部与至 少一第三握持部连结。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持部为可 伸縮的结构。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与该 第二握持部之间连结有一连接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弹 性绳、 一链条、 一吊饰或一皮带。
专利摘要一种雨伞结构,包含一伞面、一第一握持部以及一第二握持部,伞面连结于一支架,第一握持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握持部的第一端连结于支架,第二握持部可拆卸地连结于第一握持部,并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伞面开起时,第二握持部的第三端连结于第一握持部的第二端,伞面收起时,第二握持部的第三端连结于第一握持部的第一端,且伞面收纳于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内,如此,该雨伞既能保护内部支架结构,又具有良好握持效果。
文档编号A45B25/28GK201384144SQ20092030122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2日
发明者张智皓 申请人:张智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