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22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阻止拉链的拉头滑动的端止。
背景技术
已知现有技术中的拉链,其包括一对拉链布带;一对牙链,每个牙链均设置于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的相应的一个布带边缘,并且每个牙链均由多个链牙组成;拉头,其被构造成使所述一对牙链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上端止,其设置于一对牙链的相应的上端,并用 于阻止拉头向前移动;以及下端止,其设置于一对牙链的下端的链牙彼此接合的部分,并用于阻止拉头向后移动。上端止和下端止通过在牙链上滴上液态可紫外线(UV)固化的树脂,然后使用UV灯使树脂固化而形成(例如,见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_4]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 I :EP1179304A
发明内容
_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描述的拉链中,形成上端止和下端止的位置未被考虑。在一些情况下,上端止和下端止在宽度方向上比链牙的反转部向外突出。这样可能降低拉链的外形美观度。此外,在一些情况下,上端止和下端止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比链牙的反转部向外突出。于是,由于上端止被拉头的凸缘卡住,因此上端止无法进入拉头,从而拉链有可能无法完全闭合。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其能够提高外形美观度,并能容易地完全闭合。
_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构造实现(I) 一种拉链,其包括一对拉链布带;一对牙链,每个牙链安装到所述一对拉链布带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的相应的一个布带边缘,并且每个牙链均由多个链牙构成;拉头,其被构造成使所述一对牙链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以及端止,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牙链并且用于阻止所述拉头滑动,其中,所述端止由充填在至少两个链牙之间的能紫外线固化的树脂制成,设置了所述端止的链牙的反转部暴露于所述端止的外部,并且设置了所述端止的链牙的接合头的上表面由所述端止覆盖。(2)根据(I)所述的拉链,其中,通过缝制线将所述牙链缝制到所述拉链布带的布带边缘,在朝向所述链牙的所述反转部的方向上,所述端止不比所述缝制线突出。(3)根据(I)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每个牙链均具有锯齿形状并且均包括所述多个链牙、上侧反转部和下侧反转部,每个链牙均包括所述接合头;上腿部,其从所述接合头的上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的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以及下腿部,其从所述接合头的下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的里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所述上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上腿部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上腿部的后端;以及所述下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下腿部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下腿部的后端。(4)根据(I)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中,所述端止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成能进入所述拉头的链牙引导通道。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由于端止由填充于至少两个链牙之间的能紫外线(UV)固化的树脂制成,链牙的设置了端止的部分中的反转部暴露于端止的外部,并且链牙的设置了端止的部分中的接合头的上表面被端止覆盖,因此能提高拉链的外形美观度。此外,由于链牙的反转部暴露于端止的外部,所以当拉链闭合时,端止进入拉头内。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拉链完全闭合。


图I为描绘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表面视图;图2为闭合状态下,拉链的拉头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3为图I所示的上端止附近的放大的前表面视图;图4为沿图3中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I所示的下端止附近的放大的前表面视图;图6为沿图5中所示的B-B线的剖面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端止的放大截面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下端止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各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对于拉链布带,表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I的纸面的近侧,里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I的纸面的远侧,上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I的纸面的上侧,下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I的纸面的下侧,左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I的纸面的左侧,并且右侧指的是拉链布带关于图I的纸面的右侧。对于拉头,上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I的纸面的近侧,下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I的纸面的远侧,前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I的纸面的上侧,后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I的纸面的下侧,左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I的纸面的左侧,并且右侧指的是拉头关于图I的纸面的右侧。另外,对于拉链布带,左右方向指的是宽度方向。[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将参照图I至图6描述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拉链包括左右一对拉链布带20 ;左右一对牙链30,每个牙链30均被安装到左右一对拉链布带20的对应的一个布带边缘20a ;以及拉头40,其被构造成使所述一对牙链30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另外,所述一对牙链30响应于拉头40的前后滑动而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如图2至图4所示,每个牙链30均通过使合成树脂制的单丝弯曲而形成。每个牙链30均由多个链牙31、上侧反转部35和下侧反转部36构成,每个链牙31均包括接合头、32;上腿部33,其从接合头32的上端沿着拉链布带20的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以及下腿部34,其从接合头32的下端沿着拉链布带20的里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每个上侧反转部35均连接一个上腿部33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上腿部33的后端,每个下侧反转部36均连接一个下腿部34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下腿部34的后端。牙链30具有锯齿形状。另外,牙链30经由缝制线11缝制到拉链布带20的布带边缘20a。同时,“在宽度方向上向夕卜”指的是远离左右 一对拉链布带20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20a的方向,相对于“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指的是朝向左右一对拉链布带20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20a的方向。另外,相对于上腿部33和下腿部34的后端,上腿部33和下腿部34的前端指的是上腿部33和下腿部34与接合头32之间的交界部分。如图I和图2所示,拉头40包括上翼板41和下翼板42,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分开并且被配置成彼此平行;左右一对凸缘43,它们沿着上翼板41和下翼板42的左右边缘设置以沿朝向彼此的方向突出;引导柱44,其在前端将上翼板41和下翼板42彼此连接;拉片安装部45,其设置于上翼板41的上表面;以及拉片46,其可转动地安装到拉片安装部45。以这种方式,通过引导柱44而分开的左右肩侧嘴口 47形成于拉头40的前侧,而后侧嘴口48形成于拉头40的后侧。链牙引导通道49设置于上翼板41和下翼板42之间,链牙引导通道49为大致Y形,左右肩侧嘴口 47通过链牙引导通道49与后侧嘴口 48连通。链牙引导通道49形成供左右一对牙链30插入并通过的通道。利用该构造,从左右一对肩侧嘴口47进入链牙引导通道49的牙链30由于拉头40的滑动而朝后侧嘴口 48移动,使得一对牙链30彼此接合。在分离的情况下,以相反的方式移动,使得一对牙链彼此解除接合。另外,凸缘43与牙链30的上侧反转部35和下侧反转部36滑动接触。另外,如图I所示,拉链10包括一对上端止50,它们分别设置于左右一对牙链30的相应的上端,用于阻止拉头40向前移动;以及下端止60,其设置在左右一对牙链30下端的链牙31彼此接合的位置,用于阻止拉头40向后移动。同时,上端止50可以设置于左右一对牙链30中的一个牙链。另外,代替下端止60,可以安装包括插销(insert pin)、箱销(box pin)和插座(box body)的可分开的端止。如图2至图4所示,如下地形成上端止在牙链30的上端的四个链牙31之间充填可UV固化的树脂,然后使用UV光使可UV固化的树脂固化。另外,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也被充填到内部空间SI内,该内部空间SI由链牙31的接合头32、上腿部33和下腿部34及拉链布带20围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11阻挡,上端止50的上部形成为在朝向上侧反转部35的方向上不比缝制线11突出。另外,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的表面张力,上端止50的下部形成为不比链牙31的接合头32和下腿部34向外突出。由于这些特征,在链牙31的形成上端止50的部分中,上侧反转部35和下侧反转部36暴露于上端止50的外部。因此,如图2所示,当拉链10通过向前移动拉头40而完全闭合时,上端止50不会被拉头40的凸缘43卡住(caught),而是整个上端止50进入链牙引导通道49中。另外,在链牙31的形成上端止50的部分中,接合头32的上表面被上端止50覆盖。这里,用缝制线11阻挡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指的是缝制线11阻止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流动,从而限制其运动(action),即使从接合头32上方滴落的可UV固化的树脂从接合头32朝反转部35在宽度方向上向外流动并且增加链牙31的上表面被覆盖的范围。
如图5所示,如下地形成下端止60 :在左右一对牙链30的下端的四个链牙(左右一共八个链牙)彼此接合的部分填充(渗透)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然后使用UV光使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固化。另外,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填充到内部空间S I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11阻挡,下端止60的上部形成为在朝向上侧反转部35的方向不比缝制线11突出。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填充到内部空间SI内,下端止60的下部形成为不比内部空间SI向下突出。由于这些特征,在链牙31的形成下端止60的部分中,上侧反转部35和下侧反转部36暴露于下端止60的外部。另外,在链牙31的形成下端止60的部分中,接合头32的上表面被下端止60覆盖。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0,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由填充于至少两个链牙31之间的可UV固化的树脂制成,在链牙31的设置了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的部分中,上侧反转部35和下侧反转部36暴露于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的外部,链牙31的接合头32的设置了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的部分的上表面被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覆盖。因此,能够提高拉链10的外形美观度。另外,由于链牙31的上侧反转部35和下侧反转部36暴露于上端止50的外部,当拉链10闭合时,上端止50进入拉头40的链牙引导通道49内,使拉链10能容易地完全闭合。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0,由于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在朝向上侧反转部35的方向不比缝制线11突出,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拉链10的外形美观度。[第二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指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将省略或简化对这些部件的描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中,如图7和图8所示,牙链70代替牙链30,安装于拉链布带20的布带边缘20a。如图7所示,牙链70为线圈形(coil-shaped)牙链,通过在预定方向上卷绕合成树脂制的单丝而形成。牙链70由多个链牙71和反转部75构成,每个链牙71均包括接合头72 ;上腿部73,其从接合头72的上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以及下腿部74,其从接合头72的下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每个反转部75均连接一个上腿部73的后端和相邻一个下腿部74的后端。另外,用缝制线11将牙链70与芯线12 —起缝制到拉链布带20的布带边缘21a的表面,芯线12配置于由接合头72、上腿部73、下腿部74和反转部75围成的内部空间S2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上端止50设置于左右一对牙链70中的每个牙链的上端,下端止60设置于左右一对牙链70下端的链牙71彼此接合的部分。如图7所示,上端止50通过在牙链70上端的至少两个链牙之间填充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然后用UV光使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固化而形成。另外,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填充到内部空间S2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阻挡,上端止50的上部形成为在朝向反转部75的方向不比缝制线11突出。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的表面张力和拉链布带20的上表面,上端止50的下部形成为不比链牙71的接合头72和下腿部74向外突出。由于这些特征,在链牙71的形成上端止50的部分中,反转部75暴露于上端止50的外部。另外,在链牙71的形成上端止50的部分中,接合头72的上表面被上端止50覆盖。这里,用缝制线11阻挡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指的是缝制线11阻止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流动,从而限制其运动,即使从接合头72上方滴落的可UV固化的树脂从接合头72朝向反转部75在宽度方向上向外流动并且增加链牙71的上表面被覆盖的范围。如图8所示,如下地形成下端止60 :在左右一对牙链70的下端的至少两个链牙(左右一共四个链牙)彼此接合的部分填充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使得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渗透至该部分),然后使用UV光使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固化。另外,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也被填充到内部空间S2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缝制线 11阻挡,下端止60的上部形成为在朝向反转部75的方向不比缝制线11突出。由于液态可UV固化的树脂被填充到内部空间S2内,下端止60的下部形成为不比内部空间S2向下突出。由于这些特征,在链牙71的形成下端止60的部分中,反转部75暴露于下端止60的外部。另外,在链牙71的形成下端止60的部分中,接合头72的上表面被下端止60覆盖。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10,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由填充于至少两个链牙71之间的可UV固化的树脂制成,在链牙71的设置了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的部分中,反转部75暴露于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的外部,链牙71的接合头72的设置了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的部分的上表面被上端止50和下端止60覆盖。因此,能够提高拉链10的外形美观度。另外,由于链牙71的反转部75暴露于上端止50的外部,当拉链10闭合时,上端止50进入拉头40的链牙引导通道49中,使拉链10能容易地完全闭合。除上述构造之外的其它构造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附图标记说明10 拉链11缝制线20拉链布带20a布带边缘30牙链(具有锯齿形状的牙链)31 链牙32接合头33上腿部34下腿部35上侧反转部36下侧反转部40 拉头49链牙引导通道50上端止(端止)60下端止(端止)70 牙链71 链牙75反转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其包括 一对拉链布带(20); 一对牙链(30、70),每个牙链安装到所述一对拉链布带的彼此相对的布带边缘(20a)的相应的一个布带边缘,并且每个牙链均由多个链牙(31、71)构成; 拉头(40 ),其被构造成使所述一对牙链彼此接合和解除接合;以及 端止(50、60 ),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牙链并且用于阻止所述拉头滑动, 其中,所述端止由充填在至少两个链牙之间的能紫外线固化的树脂制成, 设置了所述端止的链牙的反转部(35、36、75)暴露于所述端止的外部,并且 设置了所述端止的链牙的接合头(32、72)的上表面由所述端止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通过缝制线(11)将所述牙链(30、70)缝制到所述拉链布带(20)的布带边缘(20a), 在朝向所述链牙(31、71)的所述反转部(35、36、75)的方向上,所述端止(50、60)不比所述缝制线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每个牙链(30)均具有锯齿形状并且均包括 所述多个链牙(31),每个链牙均包括所述接合头(32);上腿部(33),其从所述接合头的上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20)的表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以及下腿部(34),其从所述接合头的下端沿着所述拉链布带(20)的里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 上侧反转部(35),所述上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上腿部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上腿部的后端;以及 下侧反转部(36),所述下侧反转部连接一个所述下腿部的后端和相邻的一个下腿部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止(50)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成能进入所述拉头(40 )的链牙引导通道(49 )。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拉链,其能够提高外形美观度,并能容易地完全闭合。拉链包括端止(50、60),其设置于一对牙链(30)并用于阻止拉头(40)滑动。端止(50、60)由填充在至少两个链牙(31)之间的能紫外线固化的树脂制成。链牙(31)的设置有端止(50、60)的部分中的反转部(35、36)暴露于端止(50、60)的外部。链牙(31)的设置有端止(50、60)的部分中的接合头(32)的上表面被端止(50、60)覆盖。
文档编号A44B19/36GK102686123SQ2009801632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宫崎邦夫, 近藤良二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