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22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用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用拉头,更具体地涉及ー种拉头用拉片安装用的柱(pull-attaching post)的结构。
背景技术
拉链用拉头具有所谓的主体,其通 过使插入在主体的上翼片(upper wing)和下翼片之间的两列链牙(功能齿)中的相应链牙(fastener element)互相接合或解除接合而拉开或拉合拉链。该主体被构造为使得所谓的柱与上翼片大致平行地在上翼片上方延伸,其中用于使拉头沿着链牙滑动的拉片安装于该柱。例如日本特许第3560118号公开了具有这样的基本构造的拉头。柱具有如下构造柱的两端都与主体成一体或者柱的另一端是自由端等。典型地,柱具有矩形截面并且具有与上翼片相对的下表面、位于下表面的相反侧的上表面以及在对应的上、下表面之间位于左右两侧的侧表面。在柱的下表面和主体的上翼片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允许拉片自由滑动用的空间。柱整体上为C形或拱形。一直以来,将标识、图案和其他设计等雕刻在柱上(下文称为标识雕刻)被广泛实施以提高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及其装饰性(fanciness)。然而,在过去,当进行这样的标识雕刻吋,由于铸造模具的分型(parting),能够雕刻标识的可能区域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如日本实公平2-12889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采用如下的方法使用已经预雕刻标识等的左右铸造模具来鋳造拉头的主体和柱,并且在鋳造的最后阶段雕刻标识,从而制得产品。另ー方面,当如日本特许第3560118号发明中所述的那样,在柱的上表面雕刻标识时,除可以在与拉头的相应的上翼片和下翼片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铸造模具之外,还需要可以在与柱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铸造模具。因此,不仅引起増加成型设备的复杂化和大型化的问题,而且引起姆台成型设备的生产数(burst size)大幅下降的问题。在日本实公平2-12889号公报中,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拉头的主体的柱的两个侧表面都是倾斜的,并且仅使用左右铸造模具在各斜面上雕刻标识。但是,在该方法中,不能实现在柱的上表面上的图案雕刻,因此,使柱的表面上的标识雕刻的灵活性不利地劣化。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许第35601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公平2-12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g在提供如下的拉链用拉头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其中,待雕刻的标识的位置不受铸造模具的分型的制約,进而柱的表面上的标识雕刻的灵活性不会劣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发明的ー个方面,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其包括主体,其用于使链牙接合;以及拉片安装用的柱,其与所述主体成一体,其中,在所述柱的上表面上雕刻标识或图案
坐寸ο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的制造设备,所述拉链用拉头包括用于使链牙接合的主体(18)、与所述主体成一 体的拉片安装用的柱(20)以及雕刻在所述柱(20)的上表面(28)上的标识或图案等(30、50),所述制造设备包括雕刻部件(38),其用于通过冲压在所述柱(20 )的所述上表面(28 )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 ),所述雕刻部件配置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的上方。所述制造设备还可包括保持件,其夹持所述拉头的所述主体的两侧以保持所述主体的姿势。所述保持件还可包括配置成在承受来自所述雕刻部件的冲压负荷的位置与所述柱的下表面接触的冲压负荷承受件,所述冲压负荷承受件与所述保持件成一体。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对拉片安装用的柱的上表面进行冲压来雕刻标识或图案等的方法,其中所述柱与接合链牙用的主体成一体,所述方法包括将用于通过冲压在所述柱的所述上表面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的雕刻部件放置在所述柱的所述上表面的上方;通过保持件夹持所述主体的两侧来保持所述主体;以及通过所述雕刻部件在所述柱的所述上表面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该方法还可包括设置冲压负荷承受件,以在通过夹持所述主体的两侧的保持件保持所述主体的同时使所述冲压负荷承受件在承受来自所述雕刻部件的冲压负荷的位置与所述柱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冲压负荷承受件与所述保持件成一体。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在所述柱的所述上表面的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的区域中不形成分型线,并且所述分型线形成在所述上表面的其余区域。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以阴刻、阳刻或者二者组合的方式在所述柱的所述上表面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通过阴刻该被雕刻的设计的周围的预定区域而使雕刻在所述柱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阳刻化。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所述拉片安装用的柱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被雕刻成不越过未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的区域。发明的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拉链用拉头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其中,待雕刻的标识的位置不受铸造模具的分型的制約,进而柱的表面的标识雕刻的灵活性不会劣化。


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拉片安装用的柱的上表面已经雕刻标识的拉头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拉头的主体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I和图2的拉头的主体的侧方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3的箭头A-A截取的、柱的雕刻标识等并且不存在分型线的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3的箭头B-B截取的、柱的没有雕刻标识等并且有分型线的部分的截面图;图6是在保持件保持拉头且冲压负荷承受件支撑柱的状态下、在标识雕刻之前的、沿着侧方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在保持件保持拉头且冲压负荷承受件支撑柱的状态下、在标识雕刻之前的、沿着前方截取的截面图;图8是在标识雕刻时、沿着侧方截取的拉头的截面图;图9是示例已经在拉片安装用的柱的上表面 上进行了标识雕刻的另ー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0是示例已经在拉片安装用的柱的上表面上进行了标识雕刻的另ー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ー个方面的、用数字10表示的拉链用拉头。拉链用拉头10具有主体18,主体18包括上翼片12、下翼片14和联接支柱16,上翼片12和下翼片14之间限定供未示出的两列链牙(功能齿)插入以拉开和拉合拉链的路径,联接支柱16使上翼片12和下翼片14相互联接。柱20从主体18突出并且在上翼片12的上方与上翼片12大致平行地延伸,用于使拉头10沿着链牙滑动的未说明的拉片安装于该柱20。柱20具有与上翼片12相対的下表面24、位于下表面24的相反侧的上表面26以及在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表面27。在本实施方式中,柱20的一端与主体18成一体,而作为自由端22的另一端不与主体18成一体,并且柱20被构造成在上翼片的上方从主体18的前端侧延伸到后端侧。应注意,柱20的构造不应当仅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柱的两端都与主体成一体的构造、柱设置在上翼片的上侧和下翼片的下侧的构造、或者柱跨立在主体的前端并且从上翼片的上侧延伸到下翼片的上侧的构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柱20的下表面24和主体的上翼片12的上表面26之间确保允许拉片的自由滑动用的空间。另外,在自由端22和主体18的上翼片12的上表面26之间维持被限定为防止拉片的自然脱离的间隙,并且柱20整体上呈C形或拱形。在另ー实施方式中,柱20的两端可以都与主体18成一体。在图I所示的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中,柱20的上表面28上雕刻如图I所示例的“AB⑶”的标识或图案。如之前所述,类似于这样的标识或图案在铸造并成型拉头的同时被雕刻,因此,必须另外采用可以与柱20的上表面28垂直地移动的模具,如之前所述,这不仅导致成型设备的复杂化和大型化増加的问题,而且导致每台成型设备的生产数大幅下降的问题。虽然已经采用了仅使用左右铸造模具在各斜面上雕刻图案来应对该问题,但是仍不能实现在柱的上表面、特别是顶面的图案雕刻。最終,引起柱的表面上的图案雕刻的灵活性不利地劣化之类的问题。相反地,在本发明中,已经发现可以通过使用与传统方式相比完全不同的标识雕刻步骤来克服这类问题。即,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10具有主体18,主体18包括上翼片12、下翼片14以及使相应的上翼片12和下翼片14相互联接的联接支柱16,并且拉链用拉头10被铸造成型为具有柱20在上翼片12的上方与上翼片12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构造,其中该柱20用于安装拉片,然后标识或图案等30被雕刻在柱20的上表面28上。在图I和图2的实施方式 中,在如上述已经铸造成型的拉头10、特别是支柱20的上表面28上进行标识雕刻。在雕刻时已经通过冲压负荷使柱20的上表面28上的标识雕刻区域32 (图2和图4)变平,且分型线34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获得能够更容易地观察到所雕刻的标识或图案等30以及能够改进产品的外观之类的效果。可以根据预期的设计以阴刻(incised)、阳刻(raised)或其组合的方式雕刻柱20的上表面28上的标识或图案等。由于可以在标识雕刻之后使用滚筒抛光等技术在主体18上进行表面处理加工,所以为了防止由抛光引起的标识或图案等30的表面磨削,阴刻是更优选的。可选地,例如图9中所示,对柱20的上表面28上·刻的标识或图案等30周围的预定区域36进行阴刻,其结果可以阳刻标识或图案等30。为了防止由于上述的使用滚筒抛光等技术的表面处理加工导致的标识或图案等30的表面磨削,在柱20的上表面28上阴刻标识或图案等30的情况下,或者在由于阴刻标识或图案等30的周围的预定区域36而使得标识或图案等30阳刻化的情况下,雕刻后的标识或图案等的最終高度被适当地设定为不超过表面区域的高度。图4示出了沿着图3中的A-A线截取的部分的截面图。雕刻在柱20的上表面28上的标识或图案等30形成如图所示的凹部。在已经雕刻了连续的标识或图案等30的区域,在雕刻时已经通过冲压负荷使得由未说明的左右两个铸造模具的接合部形成的分型线变平并且消失。另ー方面,图5示出了沿着图3的B-B线截取的柱20的上表面28的靠近联接支柱16的部分的截面图。由于不在该部分进行标识雕刻,所以冲压负荷不施加到不離刻连续的标识或图案等30的该区域,因此,如图5的上部中央所示,在具有上表面28的柱20的纵向上并且沿着铸造模具的接合部延伸的脊状分型线34保持不变。下面,将參照图6至图8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图6示例了拉链用拉头10已经定位在用于在柱20的上表面28上雕刻标识的标识雕刻冲压部件38下方的情況。拉链用拉头10已经通过铸造成型被构造成使得主体18具有上翼片12、下翼片14以及使上翼片12和下翼片14联接的联接支柱16,并且拉片安装用的柱20在上翼片12的上方与上翼片12大致平行地延伸。标识雕刻冲压部件38是例如标识或图案等已经雕刻在其下表面40的文字冲头(lettering punch)装置。根据拉头10的柱20的上表面28的雕刻方式、特别是阴刻或阳刻或其组合方式,在该下表面40上已经■刻反转的标识或图案等42。拉头10被定位在标识雕刻冲压部件38的下方,并且柱20的上表面28被精确地定位成面对标识雕刻冲压部件38上的标识或图案等42。接着,如图6和7所不,在关于主体18的纵向的各侧表面侧通过两个保持件44像固定箱(set box) 一祥加压而保持拉头10的姿势。能够靠近和分离的各保持件44被定位成从左右两侧将主体18夹在中间,并且保持件44具有用于推主体18的侧表面的基部44a、与上翼片12的上表面26平行地延伸并且从基部44a的上端突出的上部44b以及与下翼片14的下表面平行地延伸并且从基部44a的下端突出的下部44c。另外,当主体的侧表面被基部44a推时,各上部44b的端面变得更接近柱20的侧表面27并且各下部44c的端面彼此配合。保持件44不仅沿着主体的纵向压接主体18的各侧表面,而且可以与上翼片12的上表面26和下翼片14的下表面46接触,从而由于在上下方向上夹持主体18而提高了姿态保持性。保持件44还包括与保持件44成一体的用于接触拉头10的柱20的下表面24的部分。保持件44的该部分用作冲压负荷承受件48。冲压负荷承受件48从各上部44b的端面突出。当上部44b的端面接近柱20的侧表面27吋,突出的端面彼此配合。当如以下所述雕刻标识时,冲压负荷承受件48承受施加到柱20的上表面28的部分冲压负荷,使柱20的向下挠曲量最小化,由此防止柱20的折损,并且提闻标识雕i刻的精确度。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保持件44保持拉头10的姿势。在冲压负荷承受件48接触柱20的下表面24之后,标识雕刻冲压部件38如图8所示向下移动,通过标识雕刻冲压部件38的下表面40对拉头10的柱20的上表面28冲压,由此该下表面40上的标识或图案等42的反转的标识或图案等被雕刻在柱20的上表面28上。如上所述,这时,保持件的冲压负荷承受件48经由柱20承受施加到柱20的上 表面28的部分冲压负荷,由此与没有设置冲压负荷承受件48的情况相比,柱20的由于冲压负荷的向下挠曲量变小,使得不仅防止了柱20的折损,而且还由于柱2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减小而提高了标识雕刻的精确度。图9示例了本发明的另ー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拉头10的柱20的上表面28上的标识或图案等30周围的预定区域36整体上是阴刻的,结果各标识或图案等30阳刻化。在该情况下,标识雕刻冲压部件38的下表面40上的反转形成的标识或图案等38被构造成具有与所述区域36对应的突出区域和与标识或图案等30对应的凹入区域。同样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在标识雕刻之后由于使用滚筒抛光等技术的上述表面处理加工而导致的标识或图案等30的表面磨削,标识或图案等30的高度被设定为不超过柱20的上表面28的不形成标识或图案等30的区域的高度。图10示例了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星形图案50被阴刻在拉头10的柱20的上表面28上。虽然已经參照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应该认识到,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题的范围的情况下实现各种变型。附图标记说明10 拉链用拉头12 上翼片14 下翼片16 联接支柱18 主体20 柱22 自由端24 (柱的)下表面27 (柱的)侧表面28 (柱的)上表面30 (柱的上表面的)标识或图案等32 (柱的)标识雕刻区域34 分型线38 标识雕刻冲压部件40 (标识雕刻冲压部件的)下表面
42(反转形成于标识雕刻冲压部件的)标识或图案等46下翼片的下表面
44保持件48保持件的冲压负荷承受件50(柱的上表面的)星形图案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用拉头(10),其包括 主体(18),其用于使链牙接合;以及 拉片安装用的柱(20 ),其与所述主体成一体, 其中,在所述柱的上表面(28 )上雕刻标识或图案等(30、50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的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的区域中不形成分型线(34),并且所述分型线(34)形成在所述上表面(28)的其余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以阴刻、阳刻或者二者组合的方式在所述柱(20 )的所述上表面(28 )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 )。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通过阴刻位于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周围的预定区域而使雕刻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上的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阳刻化。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上的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被雕刻成不越过未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的区域。
6.一种拉链用拉头的制造设备,所述拉链用拉头包括用于使链牙接合的主体(18)、与所述主体成一体的拉片安装用的柱(20)以及雕刻在所述柱(20)的上表面(28)上的标识或图案等(30、50),所述制造设备包括 雕刻部件(38),其用于通过冲压而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所述雕刻部件配置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 保持件(44),其夹持所述拉头的所述主体(18)的两侧以保持所述主体的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44)还包括配置成在承受来自所述雕刻部件的冲压负荷的位置与所述柱(20)的下表面(24)接触的冲压负荷承受件(48),所述冲压负荷承受件与所述保持件成一体。
9.一种通过对拉片安装用的柱(20)的上表面(28)进行冲压来雕刻标识或图案等(30、50)的方法,其中所述柱(20)与接合链牙用的主体(18)成一体,所述方法包括 将用于通过冲压而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的雕刻部件(38)放置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28)的上方; 通过保持件(44)夹持所述主体的两侧来保持所述主体(18);以及 通过所述雕刻部件(38)在所述柱(20)的所述上表面上雕刻所述标识或所述图案等(30、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冲压负荷承受件(48),以在通过夹持所述主体的两侧的保持件(44)保持所述主体(18)的同时使所述冲压负荷承受件(48)在承受来自所述雕刻部件的冲压负荷的位置与所述柱(20)的下表面(24)接触,所述冲压负荷承受件与所述保持件(44)成一体。
全文摘要
拉链用拉头(10)具有主体(18),主体(18)包括上翼片(12)、下翼片(14)以及使相应的上翼片(12)和下翼片(14)相互联接的联接支柱(16)。拉链用拉头(10)被铸造成型为具有如下构造拉片安装到其上的柱(20)在上翼片(12)的上方与上翼片(12)大致平行地延伸,然后标识或图案等(30、50)被雕刻在柱(20)的上表面(28)上。
文档编号A44B19/26GK102711546SQ2009801631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本田真也, 槻庆一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