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45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伞具结构,尤指关于伞具的下巢卡掣于中棒的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7所示为一现有技术的结构形式6,该结构是专利申请02292607. 0名称 为伞巢定位装置所描述的一种结构,在该结构包含一中棒61,至少具有一轴线、一围绕 该轴线所形成的外周面、一邻近于该外周面一顶端部且与外周面相交呈角度的挡止部62 ; 一下巢63,可沿该中棒61之轴线产生滑动,具有一围绕该轴线所形成的周壁、至少一设置 在该周壁上的卡掣件631,该卡掣件631至少具有一可相对于挡止部62产生趋近或远离的 嵌制端部632 ;—操作件64,是可相对于下巢63沿轴线产生位移并可连动下巢63沿轴线产 生滑动,具有至少一可掣动该卡掣件631相对于轴线产生趋近或远离的掣动面;藉此,操作 该操作件64且连动下巢63沿轴线位移至对应于挡止部62时,利用操作件64上的掣动面 641掣动卡掣件,使嵌制端62部嵌卡在挡止部62上,从而使卡掣件631位于一闭锁位置,操 作该操作件64朝远离于顶端部的一底端部拉动时,可使嵌制端部自挡止部62上脱离,且卡 掣件631回复至一解除闭锁位置。请参阅图8所示,上述结构形式6仅靠操作件64的挚动面641维持下巢63的卡 掣件631卡合于中棒61的挡止部62,且该操作件64容易因其它外力滑落而使其下巢63从 上而下滑落,致原本开伞状态变成收伞状态。若上述结构形式6所制造的伞具在使用一段 时间后,更会加剧此一情况发生而乃至不堪使用,会严重影响到伞的实用寿命。而且上述的结构形式,生产组装由于要考虑到各个部件的扣合关系而变得颇为不 易,特别是下巢的组装,须具有一定技巧才能完成,因此,会增加产品的制做成本及组装难 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下巢设计方式,该设计方式改变了现有技术的 扣合关系,采用弹性部件与中棒进行卡扣,保证了下巢与中棒之间的结构和扣合关系的稳 定及耐久,同时推拉部件也能够稳固地套系于下巢上。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该卡掣结构制做简易, 便于生产加工及组装。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该卡掣结构具有较短运动 行程,保证下巢和推拉结构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含 一中棒,于伞具开伞时的下巢的相对应位置处设一卡掣部;
一下巢,设于中棒、伞骨之间,又该下巢具有一容室,以供一弹力夹环扣置入,且,容室 至少一部分设有出口,供弹力夹环扣露于下巢并与卡掣部扣合;一弹力夹环扣,能够置入下巢的容室,并所述弹力夹环扣的至少一端设有扣爪,以扣合 于卡掣部,及
一推拉式拉环,该推拉式拉环套设于下巢外围,能够推压弹力夹环扣,使弹力夹环扣的 扣爪卡合于中棒的卡掣部。所述的弹力夹环扣的二端各设一扣爪,弹力夹环扣整体可呈十字状、T字状、一字 状、X字状、星字状的任意一种,在该弹力夹环扣的中间可设一竖杆,增强了弹力夹环扣的强 度,且便于定位安装。在该下巢下方周壁上设有至少一通孔,且推拉式拉环对应下巢 的通孔处设一凸 块。凸块能嵌入到通孔中,在通孔中位移,通过此结构可限制推拉式拉环的位移幅度,保证 推拉式拉环不致因运动过大而脱离下巢。该通孔的宽度为该凸块宽度的二至五倍。所述扣爪对应推拉式拉环设一外斜角面,该推拉式拉环内设一内压合面,藉由该 压合面与扣爪的外斜角面互相抵触。所述卡掣部为设置于中棒上的凹槽,或开孔,或切口。所述下巢包含一上本体及一下本体,且伞具伞骨枢设于下巢的上本体,而其容室 及出口系设于下本体的上方,且凸起设于下本体的下方。在该下巢周壁或弹力夹环扣外壁至少设一凸起或凹部,另推拉式拉环对应下巢或 弹力夹环扣的凸起或凹部处设一扣合凸起或扣合凹槽。所述下巢的容室为十字状、T字状、一字状、X字状、星字状的任意一种。所述下巢的凸起系为在下巢周壁上开设一“Π”型孔,以形成该凸起,凸起设于所 述“ π ”型孔的中间,使该凸起本身会具有弹性。透过上述的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较具有以下效果
1、本发明在开伞时,将推动推拉式拉环,使推拉式拉环的凸起卡入于下巢的凸起,以确 保弹力夹环扣卡入于中棒的卡掣部,提升开伞状态下的稳定性、保险性及伞具之使用寿命。2、本发明因采水平置放的弹力夹环扣,使推拉式拉环的短行程滑动就能让弹力夹 环扣的扣爪卡入于中棒的卡掣部,此种方式较容易操作且增进手感。3、本发明的结构形式组装简单,便于加工制做。


图1为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下巢、弹力夹环扣及推拉式拉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后视立体分解图。图5为收伞时,下巢、弹力夹环扣及推拉式拉环三者相关位置剖面图。图6为开伞时,下巢、弹力夹环扣及推拉式拉环三者相关位置剖面图。图7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5所示,本发明系关于一种伞具之下巢卡掣结构,其包含一中棒1、下巢2、一弹力夹环扣3及一推拉式拉环4 ;其中,该中棒1为棒体,中棒1为 伸缩性或不具伸缩性皆可,且于中棒1的顶端设一上巢10,且该上巢10设有伞骨5及伞布, 又于中棒1的中段枢设有一下巢2,下巢2具有上本体21和下本体22,该下巢2的上本体 21亦与伞骨5枢设,该下巢2可以在中棒1作上、下滑动,以打开伞具的伞骨5及伞布或收 合其伞骨5及伞布;另,在撑开伞时,下巢2对应于中棒1处设一卡掣部11,该卡掣部11得 供弹力夹环扣3的扣爪32卡合,而该卡掣部11可为凹槽、切口或开孔,均可被弹力夹环扣 3的卡合而呈相等的效果。图3及图4所示,该下巢2是由上本体21及下本体22所构成,上本体21及下 本体22均为中空状而枢设于中棒1,致下巢2可在中棒1上、下滑动。其中该下巢2的上 本体21位于下巢2上部,用以枢设伞骨5,下本体22位于下巢下部,用以设置弹力夹环扣3 及套设推拉式拉环4,又该下巢2的下本体22设一容室221,俾供一弹力夹环扣3置入,而 该弹力夹环扣3的二端各设一扣爪32并在其中间设一竖杆31 (竖杆可增强弹力夹环扣的 强度,并能使弹力夹环扣定位于下巢的容室中),使弹力夹环扣3整体呈十字状,当然与其对 应的容室221亦呈十字状槽形结构,特别说明该容室221的二端对应于中棒1卡掣部11必 须各设有一出口 223,以供弹力夹环扣3的扣爪32的露出或不露出于下巢2。 另,在该下巢2下本体22设有复数个通孔222,该复数个通孔222系供与之对应的 推拉式拉环4的凸块42所卡合,而该通孔222的高度为该凸块42高度的二至五倍,致该推 拉式拉环4得在下巢2的下本体22作结合及垂向短程滑移。凸块42与通孔222的配合使 推拉式拉环4得以在下巢上做短程滑动,不会脱离下巢,且通孔的设置也有在推拉式拉环 安装于下巢时辅助定位的作用。又,于下巢2容室221的下方设一凸起224,该凸起224将卡合于推拉式拉环4内 所设的一扣合凸起43,若两者彼此卡合时,可防止伞具开伞时推拉式拉环4朝下掉落,以造 成弹力夹环扣3与中棒1之间卡合失败而导致伞具收伞之状态。进一步说明,该凸起224 系为在下巢的下本体侧壁处割一π型孔225,π型孔225的中间位置形成该凸起224,因此, 该凸起224本身会具有弹性,可被向内压制,便于使扣合凸起43向上越过凸起224,达到开 伞使二者的扣合位置。该弹力夹环扣3,系呈十字状,为水平置入于下巢2之下本体22的容室221内,并 设有扣爪32,扣爪32可凸露或不凸露于下巢2下本体22所设的出口 223,致该扣爪32卡 合或不卡合于中棒1的卡掣部11 ;又,该扣爪32对应推拉式拉环4设一外斜角面33,俾供 推拉式拉环4内设的内压合面41的抵触与不抵触;另,该弹力夹环扣3的材质可为钢片、 锌合金、塑料、铁片、铝片…等具有弹性的材质。推拉式拉环4,系为中空管体且套设于下巢2下本体22的外围,该推拉式拉环4内 设一内压合面41,藉由该内压合面41与该扣爪32的外斜角面33互相抵触,压制扣爪32, 使弹力夹环扣3之扣爪32卡合于中棒1的卡掣部11,另推拉式拉环4对应下巢2的复数个 通孔222各设一凸块42,使推拉式拉环4可结合于下巢2的下本体22,及其可在下巢2的 下本体22作短程的垂向滑动(因通孔222的高度大于凸块42的高度数倍)。另,该推拉式 拉环4内部于凸块42其中之一的旁侧设一扣合凸起43(扣合凸起43可直接在推拉式拉环4内壁凸出形成,也可在推拉式拉环4内壁开设一通槽,在通槽中扣合凸起224),该扣合凸 起43系与下巢2的凸起224对应配合,若伞具收伞时,该扣合凸起43位于下巢2凸起224 的下方(如图5所示);若伞具开伞时,则该扣合凸起43会因使用人往上推动推拉式拉环 4而卡位于下巢2凸起224的上方,被凸起224顶持,以作为弹力夹环扣3与中棒1之间的 保险卡合(如图6所示)。组装时,先将弹力夹环扣3置于下巢2的容室221内,再套入推拉式拉环4于其 外面后完成下巢的组装;再将具有弹力夹环扣3、推拉式拉环4的下巢2枢设于伞具的中棒 1,因弹力夹环扣3本身具有弹性并设有外斜角面33,该外斜角面33得受推拉式拉环4的内 压合面41的顶抵使弹力夹环扣3的扣爪32凸露于下巢2的出口 223,若推拉式拉环4的内 斜角面41未顶持弹力夹环扣3的外斜角面33,则弹力夹环扣3的扣爪32不会凸露于下巢 2的出口 223。如图5所示,为伞具收合状态,下巢2位于中棒1的下部,此时推拉式拉环4 位于下巢2下本体22的最下方,且推拉式拉环4的内压合面41位于弹力夹环扣3的外斜 角面33下方,及推拉式拉环4的凸起43亦位于下巢2下本体22凸起224的下方;由于推 拉式拉环4的内压合面41位于弹力夹环扣3的外斜角面33下方,则弹力夹环扣3的扣爪 32不会凸露于下巢2的出口 223。 开伞时,如图6所示,向上推推拉式拉环4,推拉式拉环4往上运动使下巢2与其共 同连动亦往上;在推动推拉式拉环4的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推拉式拉环4亦在下巢2的下本 体22由下往上顶住下巢2下本体22的最上方,致该推拉式拉环4内的扣合凸起43卡合于 下巢2下本体22的凸起224上方,此时,推动推拉式拉环4的内压合面41顶抵弹力夹环扣 3的外斜角面33,使扣爪32被压制且凸露于下巢2出口 223的力量,但碍于中棒1的壁面 阻止而其尚未凸出于出口 223 ;当下巢2继续往上运动已达中棒1的卡掣部11处,由于该 卡掣部11系为凹入或切口,则弹力夹环扣3的扣爪32伸入于卡掣部11形成下巢2卡合于 中棒1的卡掣部11之状态,使伞具呈开伞状。若使用人欲收伞时,拉下原本位于下巢2下本体22上方的推拉式拉环4至下巢2 下本体22的最下方,此时,推拉式拉环4的凸起43位于下巢2下本体22凸起224的下方 及推拉式拉环4的内压合面41位于弹力夹环扣3的外斜角面33下方,而使弹力夹环扣3的 外斜角面33不受推拉式拉环4的顶抵,以恢复原本状态且其扣爪32也摆脱了压制,恢复自 身的状态,不再伸入于卡掣部11,则下巢2受伞骨5伞布的一点弹力及使用人的往下拉力, 将具有弹力夹环扣3、推拉式拉环4的下巢2往下朝伞头50靠拢,则伞具呈收伞状,如图5 所示。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不代表实现本发明的所有方式,若依本发 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含: 一中棒,于伞具开伞时的下巢的相对应位置处设一卡掣部; 一下巢,设于中棒、伞骨之间,又该下巢具有一容室,以供一弹力夹环扣置入,且,容室至少一部分设有出口,供弹力夹环扣露于下巢并与卡掣部扣合; 一弹力夹环扣,能够置入下巢的容室,并所述弹力夹环扣的至少一端设有扣爪,以扣合于卡掣部,及 一推拉式拉环,该推拉式拉环套设于下巢外围,能够推压弹力夹环扣,使弹力夹环扣的扣爪卡合于中棒的卡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弹力夹环扣的二端各设一扣 爪,弹力夹环扣整体呈十字状、T字状、一字状、X字状、星字状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下巢下方周壁上设有至 少一通孔,且推拉式拉环对应下巢的通孔处设一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的宽度为该凸块宽度 的二至五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爪对应推拉式拉环设 一外斜角面,该推拉式拉环内设一内压合面,藉由该压合面与扣爪的外斜角面互相抵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部为设置于中棒上 的凹槽,或开孔,或切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下巢周壁或弹力夹环扣 外壁至少设一凸起或凹部,另推拉式拉环对应下巢或弹力夹环扣的凸起或凹部处设一扣合 凸起或扣合凹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巢的容室为十字状、T 字状、一字状、X字状、星字状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的下巢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巢的凸起系为在下巢周 壁上开设一 “ π,,型孔,以形成该凸起,凸起设于所述“ π,,型孔的中间,使该凸起本身会具 有弹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伞具之下巢卡掣结构,包含一中棒,于开伞时对应下巢的位置设一卡掣部;一下巢,枢设于中棒,该下巢设一容室及其套入一弹力夹环扣,该弹力夹环扣设有扣爪且可凸露于下巢;一推拉式拉环,套设于下巢外,藉由推拉式拉环与弹力夹环扣的抵触,使该扣爪卡入于中棒的卡掣部,本发明开伞时据以推动推拉式拉环,使推拉式拉环的扣合凸起卡入于下巢的凸起,以确保弹力夹环扣卡入于中棒的卡掣部,提升开伞状态下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45B25/08GK101953554SQ20101050351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张书闵 申请人:张书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