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伞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30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风伞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尤其涉及一种抗风伞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立杆伞和遮阳吊伞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具,广泛应用于 广场、沙滩、公园及庭院等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与乘凉空间。目前,现有的伞在强风条件下如强风或大风天气使用时,若风从伞顶正面吹袭,如 果伞骨强度不够,则很容易变形甚至折断,若强风从伞的底侧吹袭则情况更为糟糕,伞骨往 往会因为伞面向上翻而折断,在风力更大一点时更严重的会出现断裂和倒塌伤人等的大问 题,若要提高抗风性能则务必要将伞骨架加粗,然而这样会成本加高,给使用者增加消费负 担。这是因为现有的伞其主长骨和支短骨与中立杆上下伞盘连接主长骨和支短骨定位点之 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伞撑开使用时,上述三个活动连接点连成一个固定的三边三角形, 伞布则是直接与主长骨固定。这种结构若遇强风时,伞骨必然会损坏。为提高遮阳伞的抗风性能,技术人员做了很多尝试,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抗 风性的遮阳伞,如专利号为ZL0122397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抗风伞》(授权公告号 CN2483977Y),该专利伞中棒结合伞骨及双层伞布组成,其下层伞布设有多个通气孔;其特 征在于,所述各通气孔设于相对于每一伞骨的正下方位置,上层伞布覆盖于各通气上方,其 外端缘亦分别结合于伞骨上,使上、下双层伞布呈弹性贴合状。通过通气孔来及时排风, 以降低风对伞的破坏;再参考专利号为ZL01203127. 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抗风伞骨》 (授权公告号CN2461343Y),该专利的支骨上固定有中碟,中碟上开设一滑槽,支杆端部固 定一铆钉,铆钉活动枢设在滑槽中。本实用新型在遇到风需要抗风时,由于支杆是借助铆 钉与滑槽的配合而活动枢接在中碟上,所以,在风力的作用下,支杆可在中碟上滑动,达到 抗风的目的,以避免应力集中而使支骨发生折断,确保伞骨的使用寿命。公众还可以参考 ZL03272847. 6、ZL200320100556. 5 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遇强风时能 继续使用的抗风伞架。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抗风伞架,包括伞架体及用 于支撑伞架体的立杆,伞架体包括多个长伞骨、多个短伞骨、上伞盘及下伞盘,前述的长伞 骨一端均与上伞盘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短伞骨的一端铰接,而短伞骨的另一端则均与下 伞盘转动连接,前述的上伞盘设于立杆顶端,而下伞盘则能上下移动地套设于立杆上,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向外延长设置有受风力后能弯曲、风停后能自动回弹 恢复原样的弹性软骨。长伞骨与弹性软骨的连接配合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长伞骨为中空的长筒 状,所述的弹性软骨里端设于长伞骨内,一嵌块也设于长伞骨内并涨紧压住弹性软骨里端。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固定。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具有一铰接轴,而该铰接轴与所述的弹性软骨里端 相抵。铰接轴起到限位的作用。抗风伞架,包括多个长伞骨、中杆、多个短伞骨、上伞盘及下伞盘,前述的长伞骨一 端均与上伞盘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短伞骨的一端铰接,而短伞骨的另一端则均与下伞盘 转动连接,前述的上伞盘设于中杆顶端,而下伞盘能上下移动地套设于中杆下端,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向外延长设置有受风力后能弯曲、风停后能自动回弹恢复 原样的弹性软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长伞骨延长设置的弹性软骨能在受强 风后能弯曲,减轻伞架体受力,并且在风停后能自动回弹恢复原样,保证伞架体的正常使 用,同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软骨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立杆伞和遮阳吊 伞上。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除伞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长伞骨与弹性软骨连接配合的放大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1受强风后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实施例2中遮阳吊伞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伞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立杆抗风伞包括伞架体3、用于支撑伞 架体的立杆2及覆盖于伞架体3上的伞面1,伞架体3包括多个长伞骨31、多个短伞骨33、 上伞盘21及下伞盘22,长伞骨31 —端均与上伞盘21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短伞骨33的一 端铰接,而短伞骨33的另一端则均与下伞盘22转动连接,上伞盘设于立杆顶端,而下伞盘 则能上下移动地套设于立杆上,长伞骨31和短伞骨33相对立杆2可收起或打开长伞骨31与短伞骨33铰接处向外延长设置有受风力后能弯曲、风停后能自动回 弹恢复原样的弹性软骨32。如图4所示,受强风后,弹性软骨32弯曲,顺带部分伞面1上 翻,减轻伞架体受力。长伞骨31为中空的长筒状,弹性软骨32里端设于长伞骨31内,一嵌块35也设于 长伞骨31内并涨紧压住弹性软骨32里端。长伞骨31与短伞骨33铰接处具有一铰接轴 34,而该铰接轴34与弹性软骨32里端相抵,起到限位的作用。实施例2 如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遮阳吊伞包括立杆2、伞面1和伞架,伞 架吊挂式设于立杆2 —侧,伞架包括多个长伞骨31、中杆36、多个短伞骨33、上伞盘21及下 伞盘22,长伞骨31 —端均与上伞盘21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短伞骨33的一端铰接,而短伞 骨33的另一端则均与下伞盘22转动连接,上伞盘21设于中杆36顶端,而下伞盘22能上 下移动地套设于中杆36下端,长伞骨31与短伞骨33铰接处向外延长设置有受风力后能弯曲、风停后能自动回弹恢复原样的弹性软骨32。弹性软骨32的装配结构可参考实施例1。
权利要求一种抗风伞架,包括伞架体及用于支撑伞架体的立杆,伞架体包括多个长伞骨、多个短伞骨、上伞盘及下伞盘,前述的长伞骨一端均与上伞盘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短伞骨的一端铰接,而短伞骨的另一端则均与下伞盘转动连接,前述的上伞盘设于立杆顶端,而下伞盘则能上下移动地套设于立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向外延长设置有受风力后能弯曲、风停后能自动回弹恢复原样的弹性软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为中空的长筒状,所述 的弹性软骨里端设于长伞骨内,一嵌块也设于长伞骨内并涨紧压住弹性软骨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具有一 铰接轴,而该铰接轴与所述的弹性软骨里端相抵。
4.一种抗风伞架,包括多个长伞骨、中杆、多个短伞骨、上伞盘及下伞盘,前述的长伞骨 一端均与上伞盘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短伞骨的一端铰接,而短伞骨的另一端则均与下伞 盘转动连接,前述的上伞盘设于中杆顶端,而下伞盘能上下移动地套设于中杆下端,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向外延长设置有受风力后能弯曲、风停后能自动回弹恢 复原样的弹性软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风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为中空的长筒状,所述 的弹性软骨里端设于长伞骨内,一嵌块也设于长伞骨内并涨紧压住弹性软骨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风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具有一 铰接轴,而该铰接轴与所述的弹性软骨里端相抵。
专利摘要一种抗风伞架,包括伞架体及用于支撑伞架体的立杆,伞架体包括多个长伞骨、多个短伞骨、上伞盘及下伞盘,前述的长伞骨一端均与上伞盘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短伞骨的一端铰接,而短伞骨的另一端则均与下伞盘转动连接,前述的上伞盘设于立杆顶端,而下伞盘则能上下移动地套设于立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伞骨与短伞骨铰接处向外延长设置有受风力后能弯曲、风停后能自动回弹恢复原样的弹性软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长伞骨延长设置的弹性软骨能在受强风后能弯曲,减轻伞架体受力,并且在风停后能自动回弹恢复原样,保证伞架体的正常使用,同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文档编号A45B25/02GK201752268SQ20102020049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吴伟淡 申请人: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