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559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庭院伞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庭院伞伞柄上的摇手结 构。
背景技术
庭院伞广泛适用于户外场合,由于伞体面积大、伞柄高度一般都超过两米以上,伞 架加上伞面的自重相对较大,对伞面撑起和收拢需要较大的人力完成,以往用于庭院伞伞 面开合都是采用摇手和线轴结构,通过线绳使线轴与伞架形成相对拉力使伞面撑开,再由 伞面自重和线轴与摇手之间离合配合使得伞面收拢合闭。但对于如何使得伞架达到一定的 合理撑开度,摇手达到固定停止工作状态不会使得伞面和进伞架因为自重而导致庭院伞无 法长时间保持支撑状态,一直是很难有效解决的技术问题,现阶段亟待一种新型结构改良 创新突破这一庭院伞制造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稳定性优良、达到有效止滑效果,防 止摇手反摇卡绳的庭院伞摇手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 包括摇手柄、摇手壳A、螺钉、钢珠、摇手轴A、绕绳轮、伞绳、垫片、齿轮、扭簧、齿爪、摇手轴 B、摇手壳B等部件组成,其中摇手结构有内部结构和摇手柄两部分通过螺钉固定结合组 成,内部结构有摇手壳A和摇手壳B相互结合成上下直通式筒状结构,位于庭院伞立杆结构 内部并与其套接配合,立杆上设有孔眼,摇手柄位于立杆外部一端设有榫头,所述的摇手柄 一端榫头穿过立杆上的孔眼与摇手壳A内部的摇手轴A上一头榫槽套接配合,摇手轴A与 摇手壳A内壁接触面处为外露钢珠轴承结构,钢珠与摇手壳A上内壁接触,摇手壳A另一头 内螺纹槽孔结构,外圈上与绕绳轮过盈套接配合,内部螺纹与摇手轴B前端上的螺栓结构 套接结合,所述的绕绳轮中部线轴位置含有孔眼,伞绳一头与之固定,另一头穿过立杆内部 与庭院伞上的伞盘结构连接固定,所述的摇手轴B结构中部为榫头结构,前端为螺栓结构, 后部为圆轴体结构,榫头结构与绕线轮套接配合,后端圆轴体结构套设有一对垫片和齿轮, 齿轮位于一对垫片中间位置,摇手轴B后端与摇手壳B上的圆轴孔套接,摇手壳B下部位置 通过螺钉与摇手壳B上的内螺纹槽孔结构结合固定有齿爪结构,并同时套接扭簧,所述齿 爪结构与齿轮接触配合,所述扭簧有两个触点,一个触点与齿爪固定,另外一个触点与摇手 壳B固定,使得齿爪始终保持与齿轮接触配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庭院伞上的摇手结构装置进行大胆结构创新改良, 使其稳定性更加突出、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并能充分解决摇手结构不能有效防止庭院伞支 撑滑落的技术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摇手柄、2.摇手壳A、3.螺钉、4.钢珠、5.摇手轴A、6.绕绳轮、7.伞绳、 8.垫片、9.齿轮、10.扭簧、11.齿爪、12.摇手轴B、13.摇手壳B、14.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包括摇手柄1、摇手壳A 2、螺钉3、钢珠 4、摇手轴A 5、绕绳轮6、伞绳7、垫片8、齿轮9、扭簧10、齿爪11、摇手轴B 12、摇手壳B 13 等部件组成,其中摇手结构有内部结构和摇手柄1两部分通过螺钉3固定结合组成,内部结 构有摇手壳A 2和摇手壳B 13相互结合成上下直通式筒状结构,位于庭院伞立杆14结构 内部并与其套接配合,立杆14上设有孔眼,摇手柄1位于立杆外部一端设有榫头,所述的摇 手柄1 一端榫头穿过立杆14上的孔眼与摇手壳A 2内部的摇手轴A 5上一头榫槽套接配 合,摇手轴A 5与摇手壳A 2内壁接触面处为外露钢珠4轴承结构,钢珠4与摇手壳A 2上 内壁接触,摇手壳A 2另一头内螺纹槽孔结构,外圈上与绕绳轮6过盈套接配合,内部螺纹 与摇手轴B 12前端上的螺栓结构套接结合,所述的绕绳轮6中部线轴位置含有孔眼,伞绳 7 一头与之固定,另一头穿过立杆14内部与庭院伞上的伞盘结构连接固定,所述的摇手轴B 12结构中部为榫头结构,前端为螺栓结构,后部为圆轴体结构,榫头结构与绕线轮6套接配 合,后端圆轴体结构套设有一对垫片8和齿轮9,齿轮9位于一对垫片8中间位置,摇手轴B 12后端与摇手壳B 13上的圆轴孔套接,摇手壳B 13下部位置通过螺钉3与摇手壳B 13上 的内螺纹槽孔结构结合固定有齿爪11结构,并同时套接扭簧10,所述齿爪11结构与齿轮9 接触配合,所述扭簧10有两个触点,一个触点与齿爪11固定,另外一个触点与摇手壳B 13 固定,使得齿爪11始终保持与齿轮9接触配合状态。当摇手柄1顺时针带动摇手轴A 5过程中,摇手轴A5内螺纹与摇手轴B 12螺杆 同轴转动使得摇手轴A 5抵压绕线轮6,绕线轮6又抵压垫片8加紧齿轮9共同同轴转动, 由于齿轮9为顺时针斜向齿轮盘结构,可以使齿轮9与齿爪11产生离合,绕线轮6带动伞 绳7转动,使庭院伞撑起。当伞撑起摇手柄1不转动时,齿轮9锁紧的同时与齿爪11始终 紧密接触咬合,齿爪11结构刚好可以抵制齿轮9发生转动,起到止滑功能,当需要收拢庭院 伞时,只要逆时针稍稍摇动摇手柄1,摇手轴A 5反向同轴脱离摇手轴B 12,同步齿轮9松 合开来,使齿轮9与齿爪11发生离合,即能轻松收拢好庭院伞。当完全收拢伞面后,摇手轴 A5抵死摇手壳A2,摇手柄1再不能够逆时针摇动,起的良好的防止反摇效果。本实施例所述各部分结构的安装方式为,将摇手轴A 5与绕绳轮6套接,摇手轴B 12上套接一对垫片8和齿轮9,再于绕绳轮6进行套接,并与摇手轴A 5旋接固定,齿爪11 与扭簧10套接与螺钉3并与摇手壳B 13固定旋接,绕绳轮6与伞绳7固定连接,将此安装 好的结构组合放入摇手壳A 2与摇手壳B 13组成的筒形结构中,并将摇手壳A 2与摇手 壳B 13通过四颗螺钉3固定,并保证使轴相连接各部件一头与摇手壳A 2上的孔眼位置对 应,另一头与摇手壳B 13的圆轴孔套接,及保证齿爪11与齿轮9接触配合、扭簧处于压紧 状态,再将摇手结构的此内部结构方步立杆14内,保证伞绳一头在立杆14上部并外露,立杆14含有与摇手壳A 2上的孔眼位置对应的孔眼,使其两个孔眼位置对应,并将摇手柄1 上的榫头插入孔眼中,并与摇手轴A 5上的榫槽套接结合。
权利要求1. 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包括摇手柄(1)、摇手壳AO)、螺钉(3)、钢珠0)、摇手轴 A (5)、绕绳轮(6)、伞绳(7)、垫片(8)、齿轮(9)、扭簧(10)、齿爪(11)、摇手轴B(12)、摇手壳 B(13)等部件组成,其中摇手结构有内部结构和摇手柄(1)两部分通过螺钉(3)固定结合组 成,内部结构有摇手壳A(2)和摇手壳B(13)相互结合成上下直通式筒状结构,位于庭院伞 立杆(14)结构内部并与其套接配合,立杆(14)上设有孔眼,摇手柄(1)位于立杆外部一端 设有榫头,所述的摇手柄(1) 一端榫头穿过立杆(14)上的孔眼与摇手壳A(2)内部的摇手 轴A (5)上一头榫槽套接配合,摇手轴A (5)与摇手壳A (2)内壁接触面处为外露钢珠⑷轴 承结构,钢珠(4)与摇手壳A(2)上内壁接触,摇手壳A(2)另一头内螺纹槽孔结构,外圈上 与绕绳轮(6)过盈套接配合,内部螺纹与摇手轴B (1 前端上的螺栓结构套接结合,所述的 绕绳轮(6)中部线轴位置含有孔眼,伞绳(7) —头与之固定,另一头穿过立杆(14)内部与 庭院伞上的伞盘结构连接固定,所述的摇手轴B(12)结构中部为榫头结构,前端为螺栓结 构,后部为圆轴体结构,榫头结构与绕线轮(6)套接配合,后端圆轴体结构套设有一对垫片 (8)和齿轮(9),齿轮(9)位于一对垫片(8)中间位置,摇手轴B (12)后端与摇手壳B (1)3 上的圆轴孔套接,摇手壳B(U)下部位置通过螺钉C3)与摇手壳B(U)上的内螺纹槽孔结 构结合固定有齿爪(11)结构,并同时套接扭簧(10),所述齿爪(11)结构与齿轮(9)接触配 合,所述扭簧(10)有两个触点,一个触点与齿爪(11)固定,另外一个触点与摇手壳B(13) 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庭院伞摇手结构,包括摇手柄、摇手壳A、螺钉、钢珠、摇手轴A、绕绳轮、伞绳、垫片、齿轮、扭簧、齿爪、摇手轴B、摇手壳B等部件组成,摇手柄一端榫头穿过立杆上的孔眼与摇手壳A内部的摇手轴A上一头榫槽套接配合,摇手壳A另一头内螺纹槽孔结构,外圈上与绕绳轮过盈套接配合,内部螺纹与摇手轴B前端上的螺栓结构套接结合,摇手壳B下部位置通过螺钉与摇手壳B上的内螺纹槽孔结构结合固定有齿爪结构,并同时套接扭簧,使得齿爪始终保持与齿轮接触配合状态,使庭院伞上的摇手结构装置稳定性更加突出、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并能充分解决摇手结构不能有效防止庭院伞支撑滑落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814004SQ20102021166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刘于民, 王成华 申请人:浙江友谊菲诺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