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积水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49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防积水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防积水鞋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积水鞋底。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拖鞋、凉鞋等开放式的鞋类通常不具有特殊的排水设计,因此不能很好 的排水。公开号为CN2275365,
公开日为1998. 03. 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具排水 功能的拖鞋,其特点是在鞋面板上设置大量的穿孔,鞋底板上面沿鞋的伸展曲线在中央设 置一脊棱,并向鞋的内外侧顺势下斜,在鞋侧周边设置系列排水孔,形成方便导水排水之结 构,以利于排除鞋内积水。由于该结构鞋底板上的脊棱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当穿着者踩 踏时,从鞋底的受力情况来看,是中间受力大,两侧受力小,因此中间下凹程度大于两侧,如 此不利于排水的进行,导致排水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积水的鞋底,结合鞋底的受 力分布情况进行设置,以利于排水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防积水的鞋底,所述鞋底包括鞋面板和鞋底 板,所述鞋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板的上表面横向排布多根脊 棱,并纵向开设一贯通各所述脊棱中部的凹槽,且任两相邻脊棱之间所形成的凹部两端与 外界相通,所述凹槽对应于脚弓处为最低处,该最低处的至少一侧设置一通向鞋底外部的 排水通道。较佳的,所述排水通道为内高外低的倾斜设置。较佳的,所述任两相邻设置的脊棱之间的凹部均对应有所述鞋面板上的排水孔。较佳的,所述鞋底板进一步由一上板和一下板叠置粘合而成,所述脊棱、凹槽以及 排水通道均设置在所述上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根据人体脚部对鞋底的施力分布情况进行设置,在鞋底 受到脚部的踩踏时,通常其受力的分布情况为对应脚掌和脚跟处的力大于对应于脚弓处, 且鞋底中部的受力大于两侧,由于受力大的部位下沉的程度大,因此,处于对应脚掌和脚跟 处的凹部的水一部分直接由凹部两端排出,另一部分会汇集到中间的凹槽处,并流向最低 处,最后由排水通道排出,即可将鞋底的积水排除得比较彻底。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积水鞋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积水鞋底的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积水鞋底的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A-A方向的剖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沿B-B方向的剖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积水鞋底10,包括鞋面板1和鞋底板2。 所述鞋面板1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12 ;所述鞋底板2的上表面横向排布多根脊棱22,任两 相邻脊棱22之间所形成的凹部M两端与外界相通,且各所述凹部M均对应有所述鞋面板 1上的排水孔12。所述鞋底板2的上表面还纵向开设一贯通各所述脊棱22中部的凹槽沈, 所述凹槽26对应于脚弓处为最低处,该最低处的至少一侧设置一通向鞋底外部的排水通 道观,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可以在最低处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通道观,所述排水通道观为 内高外低的倾斜设置。当鞋底有水时,通过鞋面板1上的排水孔12渗透至鞋底板2的脊棱22之间的凹 部对,在鞋底10受到脚部的踩踏时,通常其受力的分布情况为对应脚掌和脚跟处的力大于 对应于脚弓处,且鞋底10中部的受力大于两侧,由于受力大的部位下沉的程度大,因此,处 于对应脚掌和脚跟处的凹部M的水一部分直接由凹部M两端排出,另一部分会汇集到中 间的凹槽沈处,并流向最低处,最后由排水通道观排出。即可将鞋底的积水排除得比较彻 底。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鞋底板2可进一步由一上板201和一下板202 (见图4和 图5)叠置粘合而成,所述脊棱22、凹槽沈以及排水通道观均设置在所述上板201上,如此 即可实现不同样式的下板202配以相同结构的上板201,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鞋底板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积水鞋底根据人体脚部对鞋底的施力分布情况进行设 置,以利于排水的顺利进行。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积水的鞋底,所述鞋底包括鞋面板和鞋底板,所述鞋面板上设置有多个 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板的上表面横向排布多根脊棱,并纵向开设一贯通各所述脊 棱中部的凹槽,且任两相邻脊棱之间所形成的凹部两端与外界相通,所述凹槽对应于脚弓 处为最低处,该最低处的至少一侧设置一通向鞋底外部的排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积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为内高外低 的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积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两相邻设置的 脊棱之间的凹部均对应有所述鞋面板上的排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积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板进一步由 一上板和一下板叠置粘合而成,所述脊棱、凹槽以及排水通道均设置在所述上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积水的鞋底,包括鞋面板和鞋底板,鞋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鞋底板的上表面横向排布多根脊棱,并纵向开设一贯通各所述脊棱中部的凹槽,且任两相邻脊棱之间所形成的凹部两端与外界相通,凹槽对应于脚弓处为最低处,该最低处的至少一侧设置一通向鞋底外部的排水通道。在鞋底受到脚部的踩踏时,对应脚掌和脚跟处的力大于对应于脚弓处,且鞋底中部的受力大于两侧,由于受力大的部位下沉的程度大,因此,处于对应脚掌和脚跟处的凹部的水一部分直接由凹部两端排出,另一部分会汇集到中间的凹槽处,并流向最低处,最后由排水通道排出,即可将鞋底的积水排除得比较彻底。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1846907SQ20102024251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张仲文 申请人:福建永立德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