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合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851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开合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伞,特别是指一种能够防止自动伞在打开或者收伞的时 候快速撑开的自动开合伞。
背景技术
雨伞就是一种用于遮阳挡雨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伞的制造技术也在不 断的进步着,从以前的手动伞到现今人们所使用的自动伞。现有的自动开合伞在使用时,当使用者直接按下开关按钮后,该伞体就会自行撑 开,然而这种在按下开关后会自行撑开的伞体,如果使用者在按下开关的时候该伞体旁边 或者伞体的伸缩方向上有其他的人或者物体,则会导致伞体与外界的物体发生碰状或者是 撞击到其他人,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收过程中,如果收伞的时候使用者对活动伞巢施加的拉力不够活着出现手 滑的时候,则会出现伞体中棒再次自行弹出,防止使用者受伤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合伞,其包括手柄单元、伞体支撑单元、伞体开合控制 单元,其中该手柄单元与该伞体支撑单元固定连接,而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设置于该手柄 单元及该伞体支撑单元内,于该手柄单元内设置有锁扣单元,并且该锁扣单元与该伞体开 合控制单元相连接。借助该锁扣单元的速度限制模组及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控制伞体在打开时的 开伞速度,可以随使用者的节奏控制开伞速度,从而避免伞体因开伞速度过快,而撞击到旁 人身体上或者是其他物体上,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而且在进行收伞操作时也可以通过该锁扣单元的速度限制模组及该伞体收缩控 制模组,使伞体在进行收伞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即使对活动伞巢上所时间的下拉力不够, 该伞体也不会再次自行打开,防止以外事故的发生。此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开合伞,其包括手柄单元、伞体支撑单元、伞体开合控制单元,其中该手柄单 元与该伞体支撑单元固定连接,而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设置于该手柄单元及该伞体支撑单 元内,于该手柄单元内设置有锁扣单元,并且该锁扣单元与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相连接。该手柄单元包括基座及手柄保护壳体,于该基座的一端开设有伞骨腔,并于该基 座的侧部开设有按钮槽及与该锁扣单元相配合的锁扣槽,该伞骨腔与该按钮槽连通,而该 锁扣槽设置于该按钮槽的一侧,并且于该按钮槽与该锁扣槽之间的槽壁上开设有穿孔,于 该锁扣槽内还设有若干定位柱。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模块及开合控制模块,该开关模块包括伞骨定位部 及按钮,而该开合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力传导带及定位件,该第一力传导带的一端固定设置 于该伞体支撑单元的固定伞巢上,而该第一力传导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头,该卡接头具有卡口及端部,而该卡接头可活动插设于该定位件内。该锁扣单元包括速度限制模组、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及伞体收缩控制模组,该 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及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与该速度限制模组相卡接,并且该伞体张开 速度控制模组与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分别设置于该速度限制模组的两侧。该速度限制模组包括旋转体及第二力传导带,该旋转体上设置有若干卡接部及力 传导带定位槽,又于该旋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空腔,该旋转体可旋转套设置于该锁扣槽上 设置的定位柱上,并且于该定位柱与该旋转体的空腔内设置有动力模块,而该第二力传导 带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该力传导带定位槽上,并且该第二力传导带的部分本体缠绕于该力传 导带定位槽上,而该力传导带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力传导带固定连接。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包括速控按键、速控推动模块及锁扣模块,其中该速控 按键设置该按钮的一侧,而该速控推动模块与该速控按键相配合,并且于该速控推动模块 及该速控按键的接触面为斜切面,该速控推动模块可滑动套设于该锁扣槽的定位柱上,且 该速控推动模块可沿该伞骨支撑杆的方向前后移动,该锁扣模块套设于该锁扣槽的定位柱 上,并且其中一端与该速控推动模块相接触,而该锁扣模块的另一端与该旋转体上设置有 若干卡接部相配合,并且可与若干该卡接部中任意一个该卡接部相卡接,又于该速度推动 模块及该锁扣模块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又该第二力传导带上设置有节点。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可转动设置于该锁扣槽的定位柱上,又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 的一端与该旋转体相接触,且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的另一端与该穿孔相对应,该伞体收缩 控制模组与该穿孔相对应的一端与该卡接头的端部相接触。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可转动设置于该锁扣槽的定位柱上,又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 的一端与该旋转体相接触,且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的另一端与该穿孔相对应,该伞体收缩 控制模组与该卡接头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又于该锁扣模块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该锁扣单元还包括伞体收缩限制模块,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可滑动设置于该锁扣 槽上,又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设置于该按钮的一侧,并且是与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相 对应的一侧,且该按钮上还设置有与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相配合的槽口,该伞体收缩限制 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穿孔,而该第二力传导带穿设于该穿孔上,并且该第二力传导带上设置 的接点略大于该穿孔的孔口,而该节点设置于该穿孔的一侧,并且是靠近该旋转体的一侧, 又于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与该槽口相配合。于该锁扣槽上方还盖设有用于固定该锁扣单元的盖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自动开合伞,其包括手柄单元、伞体支撑单元、伞 体开合控制单元,其中该手柄单元与该伞体支撑单元固定连接,而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设 置于该手柄单元及该伞体支撑单元内,于该手柄单元内设置有锁扣单元,并且该锁扣单元 与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相连接。借助该锁扣单元的速度限制模组及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控制伞体在打开时的 开伞速度,可以随使用者的节奏控制开伞速度,从而避免伞体因开伞速度过快,而撞击到旁 人身体上或者是其他物体上而且在进行收伞操作时也可以通过该锁扣单元的速度限制模 组及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使伞体在进行收伞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即使对活动伞巢上所 时间的下拉力不够,该伞体也不会再次自行打开,防止以外事故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基座立体图;图3为与图2不同方向的手柄基座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保护壳体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伞体支撑单元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伞体支撑单元截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伞体开合控制单元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伞体开合控制单元的剖面截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骨定位部安装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单元主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速度限制模组立体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分解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还包括伞体收缩限制模块安装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单元的立体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省去手柄保护壳体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在自动伞打开的时候防止雨伞快速撑开的自动开合伞,其 包括手柄单元10、伞体支撑单元20、伞体开合控制单元30及锁扣单元40,其中该手柄单元 10与该伞体支撑单元20固定连接,而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30设置于该手柄单元10及该伞 体支撑单元20内,又该锁扣单元40设置于该手柄单元10内,并且与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 30相连接。如图1-4所示该手柄单元10包括基座11及手柄保护壳体12,于该基座11的一 端开设有伞骨腔13,并于该基座11的侧部开设有按钮槽14及锁扣槽15,该伞骨腔13与该 按钮槽14连通。而该锁扣槽15设置于该按钮槽14的一侧,并且于该按钮槽14与该锁扣 槽15之间的槽壁上开设有穿孔16。于该锁扣槽15内还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该锁扣单元40 的定位柱。又于该基座11上还开设有开关控制槽17,该开关槽17与该按钮槽14相对应,并 且该开关槽17与该按钮槽14及该伞骨腔13相连通。而该手柄保护壳体12开设有基座定位腔18及按钮孔19,该按钮孔19开设于该手 柄保护壳体12的侧部,且该按钮孔19与该基座定位腔18相连通。如图1、5、6所示该伞体支撑单元20包括伞骨支撑杆21、活动伞巢22、固定伞巢 23及伞布支撑架M,该伞骨支撑杆21插设于该基座11的伞骨腔13内,并且该伞骨支撑杆 21上还设置有与该按钮槽14及该开关槽17相对应的收伞控制孔25及伞体开合定位槽沈, 而该按钮槽14及该开关槽17分别与该收合控制孔25及伞体开合定位槽沈相对应。而该伞骨支撑杆21为可伸缩杆体,其包括外杆体211、中间杆体212及内杆体 213,该外杆体211、该中间杆体212及该内杆体213均为管体。其中该外杆体211活动套设 于该中间杆体212上,而该中间杆体212活动套设于该内杆体213上,且相互套接的两杆体之间可沿管体通孔方向上下滑动。又该中间杆体212的一端可自该外杆体211内透露出, 而该内杆体213自该中间杆体212的一端透露出,且相互套设的两个杆体之间设置有防脱 部214。又自该中间杆体212的一端透露出的该内杆体213的端部插设于该基座11的伞骨 腔13内,并且该收合控制孔25开设于该内杆体213上。而该伞体开合定位槽沈设置于该 外杆体211上,并且设置于靠近于该基座11的一端。该收合控制孔25暴露于该外杆体211及该中间杆体212的外部,即,该外杆体211 及该中间杆体212覆盖于该内杆体213上的部分,不超出该收合控制孔25。又为了使用者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伞时,该伞骨支撑杆21的外杆体211及中间杆体212不会因重力势能 的作用而滑落回该内杆体213上,于该外杆体211、该中间杆体212及该内杆体213所连通 的腔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214,借助该压缩弹簧214的回复力作用使伞体在打开后能将伞 骨支撑杆21及伞布支撑架支撑起来。并且在伞体处于未打开状态时,该压缩弹簧214的回 复力比该伞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回复力大。该活动伞巢22活动套设于该伞骨支撑杆21上,并且该伞骨支撑杆21的杆体方向 为该活动伞巢22的活动方向。而该固定伞巢23固定套设于该外杆体211—端。而该伞布 支撑架M固定连接于该活动伞巢22及该固定伞巢23上,该伞布支撑架M包括若干支架 27及若干伞骨收缩模块观,若干该支架27之间相互连接,且相互连接的两支架之间可转 动,而若干该伞骨收缩模块观设若干该支架27之间,进一步,借助若干该伞骨收缩模块观 为该伞骨支架提供收合时所需的收缩力,又若干该伞骨收缩模块观为弹簧。如图1、7_9所示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30包括开关模块31及开合控制模块32, 该开关模块31设置于该手柄单元10内,该开关模块31包括伞骨定位部33及按钮34,该 伞骨定位部33装设于该开关槽17内,并且于该伞骨定位部33上还设置有与该伞体开合定 位槽沈相配合的凸起。而该按钮34装设于该按钮槽14内,该按钮34的底部与该伞骨定 位部33相接触,并且借助该按钮34提供使该伞骨定位部33的凸起脱离该伞体开合定位槽 26的卡接状态时所需的力。又为了使该伞骨定位部33能够循环往复工作,于该伞骨定位 部33的底端装设有弹片,借助该弹片为该伞骨定位部33提供回复力,使得当按钮34上的 下压力消失后,该伞骨定位部33能够回复至初始状态。进一步,当本实用新型的伞体处于未打开状态时,该伞骨定位部33与开设于该外 杆体211上的伞体开合定位槽沈相卡接,并且同时该伞骨收缩模块观处于最大压缩状态。而该开合控制模块32包括第一力传导带35及定位件36,该第一力传导带35的一 端固定设置于该固定伞巢23上,且该第一力传导带35依次穿设于该活动伞巢22及该伞骨 支撑杆21的内腔;并且该活动伞巢22及该伞骨支撑杆21于该第一力传导带35的上可活 动。而该第一力传导带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头37,该卡接头37具有卡口及端部,而 该卡接头37可活动插设于该定位件36内。进一步,该第一力传导带35为具有足够韧性及强度的绳子。该定位件36为管体,该定位件36插设于该内杆体213内,且是插设于该内杆体 213与该基座11相连接的一端;该定位件36上开设有与该收合控制孔25相对应的开口。该卡接头37的端部透设于该穿孔16上,并与该锁扣单元40相对应。该卡口还与 装设于该按钮34底部的控制块38相对应,为了使该卡接头37固设于该定位件36的腔体 内,于该卡接头37的下方还设置有弹片,借助该弹片使该卡接头37卡设于该定位件36内。[0050]如图1、10-15所示而该锁扣单元40设置于该锁扣槽15内,该锁扣单元40包括 用于控制伞体打开速度的速度限制模组41、用于控制该速度限制模组41转动的伞体张开 速度控制模组42及用于防止因收缩力不足而导致伞体自动快速张开的伞体收缩控制模组 43。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42及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与该速度限制模组41相 卡接,并且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42与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分别设置于该速度限制 模组41的两侧。其中,该速度限制模组41包括旋转体51及第二力传导带52,该旋转体51上设置 有若干卡接部53及力传导带定位槽M,又于该旋转体51的内部还设置有空腔。该旋转体 51可旋转套设置于该锁扣槽15上设置的定位柱上,并且于该定位柱与该旋转体51的空腔 内设置有动力模块,进一步,该动力模块为发条。而该第二力传导带5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 该力传导带定位槽M上,并且该第二力传导带52的部分本体缠绕于该力传导带定位槽M 上,而该力传导带52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力传导带35固定连接,又该第二力传导带52上设 置有节点阳。进一步,该第二力传导带52为具有足够韧性及强度的绳子。当本实用新型的伞体处于未打开状态时,该第二力传导带52缠绕于该旋转台体 51的力传导带定位槽讨上,并且于该旋转台体51的空腔内设置的动力模块处于松弛状态。而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42包括速控按键61、速控推动模块62及锁扣模块 63,其中该速控按键61设置该按钮34的一侧,而该速控推动模块62与该速控按键61相配 合,并且于该速控推动模块62及该速控按键61的接触面为斜切面,该速控推动模块62可 滑动套设于该锁扣槽15的定位柱上,并且该速控推动模块62可沿该伞骨支撑杆21的方向 前后移动。该锁扣模块63套设于该锁扣槽15的定位柱上,并且其中一端与该速控推动模 块62相接触,而该锁扣模块63的另一端与该旋转体51上设置有若干卡接部53相配合,并 且可与若干该卡接部53中任意一个该卡接部53相卡接。又于该锁扣模块63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64。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可转动设置于该锁扣槽15的定位柱上,又该伞体收缩控 制模组43的一端与该旋转体51相接触,且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的另一端与该穿孔16 相对应。进一步,当伞体处于未打开状态及打开状态时,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与该穿孔 16相对应的一端与该卡接头37的端部相接触,并且该卡接头37对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 施加一压力。而当该伞体处于收缩状态时,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与该卡接头37的端部 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又于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又该锁扣单元40还包括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可滑动设 置于该锁扣槽15上,又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设置于该按钮34的一侧,并且是与该伞体 张开速度控制模组42相对应的一侧,且该按钮34上还设置有与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相 配合的槽口 67。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的一端设置有穿孔65。而该第二力传导带52穿设于该穿 孔65上,并且该第二力传导带52上设置的接点55略大于该穿孔65的孔口,而该节点55 设置于该穿孔65的一侧,并且是靠近该旋转体51的一侧。又于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的 另一端设置有凸台66,该凸台66与该槽口 67相配合。当该伞体处于未张开状态及张开过程中,该凸台66不与该槽口 67相卡接,当该伞体处于完全张开状态及收合过程中,该凸台 66与该槽口 67相卡接。又于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上还装设有弹力回复模块45,借助该弹力回复模块 45使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的凸台66处于不与该按钮34上的槽口 67相卡接的状态。进一步,于该锁扣槽15上方还盖设有用于固定该锁扣单元40的盖体46。该盖体 46与该锁扣槽15固定连接,并且通过该盖体46使该锁扣单元40的速度限制模组41、伞体 张开速度控制模组42及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不会脱离该锁扣槽15。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伞体于使用时,使用者对该按钮34施加下压力时, 该按钮34侧部的该速控按键61及该按钮34的底部分别将该下压力传递至该速控推动模 块62及伞骨定位部33上,使该速控推动模块62向该锁扣模块63的方向移动,并使该锁扣 模块63脱离与该旋转台体51上的卡接部53的卡接状态,与此同时该伞骨定位部33受来 自该按钮34的下压力,使该伞骨定位部33脱离与该伞体开合定位槽沈的卡接状态,并同 时通过该伞骨收缩模块观的回复力将该伞体支撑单元20向该手柄单元10相反的方向推 动,在此过程中,该第一力传导带35与该固定伞巢23连接的一端与该伞体支撑单元20 — 起移动,而该第一力传导带35移动的同时带动该第二力传导带52移动,并且该第二力传导 带52牵动该旋转台体51旋转,而该旋转台体51旋转的过程中于该旋转台体51内部的动 力模块工作,并使该动力模块产生回复力。而且由于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的凸台66不 与该按钮34上的槽口 67相卡接,使该按钮34在受到外界的下压力后,于该按钮34底部设 置的该控制块38不能够与该卡接头37相接触,使该卡接头37不会脱离该定位件36的腔 体。当该下压力消失后,该按钮34回复至初始状态,并使设置于该按钮34上的该速度 控制按键61对该按钮34的下压力消失,该速度控制模块62通过回复模块的回复力作用回 复至初始状态,而该锁扣模块63因推力的消失后,继续与该旋转台体51上的卡接部53相 卡接,而此时该旋转台体51停止转动,使得缠绕于该旋转台体51上的第二力传导带52停 止动作,同时该第二力传导带52使与第一力传导带35与该固定伞巢23相连的一端停移 动,使本实用新型的伞体终止了打开动作。从而实现防止在开伞操作时伞体在按下开关后直接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缺点,降 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当该伞体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于该第二力传导带52上的节点55带动该伞体收缩 限制模块44移动,并且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44的凸台66处于该按钮34上的槽口 67的下 方;于此同时该活动伞巢22受该第一力传导带35拉力的影响,该活动伞巢22被拉向该固 定伞巢23,同时使该伞布支撑架M撑开并且拉伸若干该伞骨收缩模块观。当使用者在进行收伞操作时,按下该按钮34,此时由于该凸台66与该槽口 67相卡 接,使该按钮34底部的控制块38能够对该卡接头37施加下压力,并使该卡接头37脱离与 该定位件36的腔体卡接状态,当该卡接头37脱离该定位件36后,与该第一力传导带35相 连接的该活动伞巢22受重力势能及若干该伞骨收缩模块观的回复力作用,自动进行伞布 的收合操作。又当该卡接头37脱离该与该定位件36的卡接状态后,该卡接头的端部自该 穿孔16处脱离,使与该穿孔16相接触的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的一端失去推力,使该伞 体收缩控制模组43因弹力模块的回复里左右发生偏转,并使另一端转动至该旋转台体51的卡接部53上。 当伞布收合操作完成后,使用者对该活动伞巢22施加往下的拉力,而在此过程 中,该压缩弹簧214受该活动伞巢22向下拉力的影响进行压缩,同时该旋转台体51受该旋 转台体51内部的动力模块回复力的影响,带动该旋转台体51往与开伞操作时反方向旋转。 而当施加于该活动伞巢22的里拉下于该压缩弹簧214的回复力时,该压缩弹簧214将该固 定伞巢23推往开伞时的方向移动,于此同时该旋转台体51往开伞时的方向旋转,而当该旋 转台体51旋转到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43时,该旋转台体51上的该卡接部53与该伞体收 缩控制模组43相卡接,使该旋转台体51停止转动,从而达到了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伞体在进 行收伞操作过程中不会因收缩力不足而使伞体重新打开。
权利要求1.自动开合伞,其包括手柄单元、伞体支撑单元、伞体开合控制单元,其中该手柄单元 与该伞体支撑单元固定连接,而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设置于该手柄单元及该伞体支撑单元 内,其特征在于于该手柄单元内设置有锁扣单元,并且该锁扣单元与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 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手柄单元包括基座及手柄保护壳 体,于该基座的一端开设有伞骨腔,并于该基座的侧部开设有按钮槽及与该锁扣单元相配 合的锁扣槽,该伞骨腔与该按钮槽连通,而该锁扣槽设置于该按钮槽的一侧,并且于该按钮 槽与该锁扣槽之间的槽壁上开设有穿孔,于该锁扣槽内还设有若干定位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模块 及开合控制模块,该开关模块包括伞骨定位部及按钮,而该开合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力传导 带及定位件,该第一力传导带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该伞体支撑单元的固定伞巢上,而该第一 力传导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头,该卡接头具有卡口及端部,而该卡接头可活动插设 于该定位件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锁扣单元包括速度限制模组、伞体 张开速度控制模组及伞体收缩控制模组,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及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 与该速度限制模组相卡接,并且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与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分别设置 于该速度限制模组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速度限制模组包括旋转体及第二 力传导带,该旋转体上设置有若干卡接部及力传导带定位槽,又于该旋转体的内部还设置 有空腔,该旋转体可旋转套设置于该锁扣槽上设置的定位柱上,并且于该定位柱与该旋转 体的空腔内设置有动力模块,而该第二力传导带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该力传导带定位槽上, 并且该第二力传导带的部分本体缠绕于该力传导带定位槽上,而该力传导带的另一端与该 第一力传导带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包括速控 按键、速控推动模块及锁扣模块,其中该速控按键设置该按钮的一侧,而该速控推动模块与 该速控按键相配合,并且于该速控推动模块及该速控按键的接触面为斜切面,该速控推动 模块可滑动套设于该锁扣槽的定位柱上,且该速控推动模块可沿该伞骨支撑杆的方向前后 移动,该锁扣模块套设于该锁扣槽的定位柱上,并且其中一端与该速控推动模块相接触,而 该锁扣模块的另一端与该旋转体上设置有若干卡接部相配合,并且可与若干该卡接部中任 意一个该卡接部相卡接,且于该速度推动模块及该锁扣模块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又该第 二力传导带上设置有节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可转动设置于 该锁扣槽的定位柱上,又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的一端与该旋转体相接触,且该伞体收缩控 制模组的另一端与该穿孔相对应,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与该穿孔相对应的一端与该卡接 头的端部相接触,又于该锁扣模块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可转动设置于 该锁扣槽的定位柱上,又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的一端与该旋转体相接触,且该伞体收缩控 制模组的另一端与该穿孔相对应,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与该卡接头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间 隙,又于该伞体收缩控制模组上还设置有复位模块。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该锁扣单元还包括伞体收缩限制模 块,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可滑动设置于该锁扣槽上,又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设置于该按钮 的一侧,并且是与该伞体张开速度控制模组相对应的一侧,且该按钮上还设置有与该伞体 收缩限制模块相配合的槽口,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穿孔,而该第二力传导带 穿设于该穿孔上,并且该第二力传导带上设置的接点略大于该穿孔的孔口,而该节点设置 于该穿孔的一侧,并且是靠近该旋转体的一侧,又于该伞体收缩限制模块的另一端设置有 凸台,该凸台与该槽口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于该锁扣槽上方还盖设有用于固定 该锁扣单元的盖体。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开合伞,特别是指一种能够防止自动伞在打开的时候快速撑开的自动开合伞,其包括以下单元组成的安全性手柄单元伞体支撑单元、伞体开合控制单元及锁扣单元,该手柄单元与该伞体支撑单元固定连接,而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设置于该手柄单元及该伞体支撑单元内,又该锁扣单元设置于该手柄单元内,并且与该伞体开合控制单元相连接,借助该锁扣单元使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操控伞体张开的撑开速度,并且借助该锁扣单元可以防止伞体在收缩时,因使用不当而再度撑开的现象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开合伞的安全性,在使用时不能够控制其撑开速度,而容易因伞体撑开速度过快给他人造成危险的缺点。
文档编号A45B25/06GK201846968SQ20102025611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罗军民 申请人:深圳市双翔制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