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18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新型伞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尤其涉及一种当伞具折收后对伞具外形伪装的隐形伞。背景技术
一般可折收的伞具折收后以绑带捆绑固定,但从其外形仍可识别出其为伞具,而且伞具折收后表面的伞叶会出现许多皱褶,影响伞具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伞具,以对伞具外形进行伪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伞具,包括伞柄、伞杆、伞骨及伞叶,所述伞杆、伞骨及伞叶折收后形成伞棒, 所述伞柄上端缘向上延伸形成一张开的筒口,还包括一筒体,该筒体罩设于伞棒上,且该筒体底部与筒口顶部结合固定。优选地,所述筒口上设有透孔,连接于伞杆上的按钮开关穿过该透孔凸出于筒口表面。优选地,所述伞棒顶部还设有保护套。优选地,所述筒口顶部设有卡扣或螺纹,而筒体底部设有与筒口对应的卡扣或螺纹。优选地,所述筒口的外形为酒瓶口形状,所述筒体的外形为酒瓶身形状。优选地,所述筒口的外形为棒球棒柄形状,所述筒体的外形为棒球棒身形状。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折收后的伞棒上套设一筒体,该筒体与连接在伞柄处的筒口组合后外形呈酒瓶或棒球状,从外观上难以看出其为伞具,从而在外形上对伞具构成伪装隐形。伪装隐形后的伞具具有便携、防滴水、外形简单优美等优点ο
图1为伞具打开后结构示图;图2为伞具折收后并罩以筒体后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广3所示,本实用新型伞具,包括伞柄1、伞杆2、伞骨3及伞叶4,伞杆2、伞骨3及伞叶4折收后形成一个伞棒10,伞柄1上端缘向上延伸形成一张开的筒口 5,本实用新型隐形伞还包括一筒体6,筒体罩设于伞棒10上,且筒体6底部与筒口 5顶部结合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筒口 5上设有透孔,连接于伞杆上的按钮8开关穿过该透孔凸出于筒口表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伞棒10顶部还设有保护套7,在将伞棒装入筒体时将该保护套翻转罩住伞棒,以便于将伞棒装入筒体,同时对伞棒表面的伞叶起到保护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口顶部设有卡扣或螺纹,而筒体底部设有与筒口对应的卡扣或螺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口的外形为酒瓶口形状,所述筒体的外形为酒瓶身形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口的外形为棒球棒柄形状,所述筒体的外形为棒球棒身形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伞具,包括伞柄、伞杆、伞骨及伞叶,所述伞杆、伞骨及伞叶折收后形成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上端缘向上延伸形成一张开的筒口,还包括一筒体,该筒体罩设于伞棒上,且该筒体底部与筒口顶部结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口上设有透孔,连接于伞杆上的按钮开关穿过该透孔凸出于筒口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棒顶部还设有保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口顶部设有卡扣或螺纹,而筒体底部设有与筒口对应的卡扣或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其包括伞柄、伞杆、伞骨及伞叶,所述伞杆、伞骨及伞叶折收后形成伞棒,所述伞柄上端缘向上延伸形成一张开的筒口,还包括一筒体,该筒体罩设于伞棒上,且该筒体底部与筒口顶部结合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外形上对伞具构成伪装隐形,伪装隐形后的伞具具有便携、防滴水、外形简单优美等优点。
文档编号A45B25/24GK201986859SQ20102063567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
发明者刘成军 申请人:刘成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