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49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就是一种用于装设一定数量或一定体积物品的容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背包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使人们在购买背包时的选择也变的多样化。然而,现有的背包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人们在使用现有的背包时,背包与人体背部长期接触,背包及其内部的物品的 重量施加在使用者的肩膀和背部的中、低部位。当背包内的物品重量过重或者物品的硬度 较大时,背部与背包相接触的部分会与背包内的物品发生碰撞,导致人体与背包接触的部 分会出现酸痛感。2、人们在使用现有的背包时,背包与人体背部长期接触,无法散热,时间长了,使 背部灼热难耐。3、当背包由于意外掉在地上时,容易造成背包内的物品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背包,以有效解决现 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背包,包括用于存储物品的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包含前部、底部、侧部和一朝 向使用者背部的背包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背部的上部设置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将背 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隔开的软体垫,所述软体垫将背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之间界定出一透 风间隙;所述背包本体上还设置有一气囊缓冲垫,所述气囊缓冲垫包括设置于背包底部的 起缓冲作用的横向垫体部、和沿着背包背部向上延伸的竖向垫体部。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一与气囊缓冲垫相匹配、用于包裹气囊缓冲垫的 L型附袋。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囊缓冲垫为可充气的气囊缓冲垫,该气囊缓冲垫 包括一充气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充气嘴设置在气囊缓冲垫的竖向垫体部的中部,且 朝向使用者背部;所述L型附袋上设置有与该充气嘴相对应的开口。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体垫有两块,两块软体垫对称设置在背包背部的 上部两侧。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体垫的厚度为3cm-8cm。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包本体包含两肩带,所述两肩带之间设置有使两 肩带向中间拉紧的的搭扣装置,所述搭扣装置包括通过一带子与其中一肩带连接的公扣件、通过另一带子与另一肩带连接的母扣件。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搭扣装置设 置在两肩带的与使用者胸部和肩部之间的对应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缓冲垫的竖向垫体部可以有效减轻人体背部的局部疲劳。2、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缓冲垫的横向垫体部可以缓冲当背包由于意外掉在地上时 的冲击力;降低背包内物品的损坏概率。3、通过在背包背部的上部设置有软体垫,使得使用者背部与背包之间的接触比较 柔软、舒适。4、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垫,使得背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之间界定出一透风间隙,便 于散热,增强了背包的透气性能。5、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搭扣装置,带动两肩带向中间拉紧,使得背包上部的软体垫 紧贴使用者背部,同时,背包下部向远离使用者背部的方向翘起,便于散热。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
图1和2,背包,包括用于存储物品的背包本体100,该背包本体采用布材料制 作而成,包括朝向使用者背部的背包背部110、前部120、底部130、两侧部140以及两肩带 150。在背包本体的背包背部110和底部130均设置有薄板,薄板是采用塑料材料或者纸质 材料制成,缝合后形成背包的底部和背包背部。背包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设计成不同的 尺寸。这些均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详述。参见
图1,背包背部上设置有将背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隔开的软体垫180,软体垫 为布料贴合EVA压制波粒形状。通过设置软体垫180,使得使用者背部与背包之间的接触比 较柔软、舒适。由于软体垫180具有一定厚度(3cm-8cm),使得当使用者背起背包并支撑于 肩膀上时,背包本体100和使用者背部200之间出现一透风间隙300(如图3所示),便于 散热,增强了背包的透气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软体垫180有两块,且厚度为km,两块软体 垫180对称设置在背包背部110的上部两侧。这样两块软体垫180之间也存在间隙,避免 出现因软体垫本身长时间与人体背部接触,而导致的发热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两肩带150之间设置有使两肩带向中间拉紧的的搭扣装置,搭扣装置包括通过一带子与其 中一肩带151连接的公扣件、通过另一带子与另一肩带152连接的母扣件。搭扣装置设置 在两肩带的与使用者胸部和肩部之间的对应位置处。通过该搭扣装置,带动两肩带150向 中间拉紧,使得背包上部的软体垫紧贴使用者背部,同时,背包下部向远离使用者背部的方 向翘起,便于散热。[0030]本实用新型的背包还包括一气囊缓冲垫160,气囊缓冲垫160采用具有弹性的材 料制成,起缓冲作用。气囊缓冲垫包括设置于背包底部的起缓冲作用的横向垫体部161、和 和沿着背包背部向上延伸的竖向垫体部162两部分,其整体形状为“L”形。横向垫体部161 设置于背包的底部下方,大小与背包的底部的薄板大小一致。该气囊缓冲垫160为可充气 的气囊缓冲垫,该气囊缓冲垫包括一充气嘴(图中未标示),充气嘴设置在气囊缓冲垫的竖 向垫体部的中部,且朝向使用者背部。在背包本体上设置有一从背包背部延伸到底部的L型附袋170,与气囊缓冲垫相 匹配,用于容纳、包裹气囊缓冲垫。L型附袋170上设置有与该充气嘴相对应的开口(图中 未标示)。在该L型附袋的开口处设置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十”字形开口盖171,以便 于气袋充气时使用。为了增加透气效果,在L型附袋的朝向使用者背部一面上设置有鹅蛋 形状的软体凸出部172,鹅蛋形状的软体凸出部172为三明治网布贴合海绵压制而成。使用时,预先将“十”字形开口盖171打开,露出气囊缓冲垫的充气嘴,便可以向气 囊缓冲垫160内充气。然后,使用者背起背包并支撑于肩膀上,气囊缓冲垫的沿着背包背部 向上延伸的竖向垫体部162可以有效减轻人体背部的局部疲劳。当背包由于意外掉在地上 时,气囊缓冲垫的设置于背包底部的横向垫体部161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降低 背包内的物品损坏的概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背包,包括用于存储物品的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包含前部、底部、侧部和一朝向 使用者背部的背包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背部的上部设置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将背包 本体和使用者背部隔开的软体垫,所述软体垫将背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之间界定出一透风 间隙;所述背包本体上还设置有一气囊缓冲垫,所述气囊缓冲垫包括设置于背包底部的起缓 冲作用的横向垫体部、和沿着背包背部向上延伸的竖向垫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气囊缓冲垫相匹配、用于包裹 气囊缓冲垫的L型附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缓冲垫为可充气的气囊缓冲垫, 该气囊缓冲垫包括一充气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嘴设置在气囊缓冲垫的竖向垫 体部的中部,且朝向使用者背部;所述L型附袋上设置有与该充气嘴相对应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垫有两块,两块软体垫对称设置 在背包背部的上部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垫的厚度为3cm-8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包含两肩带,所述两肩带之 间设置有使两肩带向中间拉紧的的搭扣装置,所述搭扣装置包括通过一带子与其中一肩带 连接的公扣件、通过另一带子与另一肩带连接的母扣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装置设置在两肩带的与使用者 胸部和肩部之间的对应位置处。
专利摘要背包,包括用于存储物品的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包含前部、底部、侧部和一朝向使用者背部的背包背部;所述背包背部的上部设置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将背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隔开的软体垫,所述软体垫将背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之间界定出一透风间隙;所述背包本体上还设置有一气囊缓冲垫,所述气囊缓冲垫包括设置于背包底部的起缓冲作用的横向垫体部、和沿着背包背部向上延伸的竖向垫体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缓冲垫既可以有效减轻人体背部的局部疲劳,还能够缓冲当背包由于意外掉在地上时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垫,使得背包本体和使用者背部之间界定出一透风间隙,便于散热,增强了背包的透气性能。
文档编号A45C13/04GK201905426SQ20102069401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黄敏 申请人:上海中之豪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