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鞋和方法

文档序号:74674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康鞋和方法
健康鞋和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9年6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健康鞋”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No. 61/217, 70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方式整体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本申请总体地涉及一种在步态周期中帮助使用者的鞋,更具体地,帮助使用者在步态周期中保持均衡的足底压力和适当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包括具有鞋主体的鞋类制品,鞋主体包括操作地与外底连接的鞋帮。鞋主体具有前部和后部。内底设置在鞋的鞋帮内并具有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基本刚性的压力板邻近基本弹性的脚趾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用于鞋类制品的插入物,该鞋类制品具有内底,内底包括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弹性吸收垫设置在非弹性的足跟部下方。基本刚性的压力板邻近基本弹性的脚趾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包括一种修正个人步态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操作地与外底连接的鞋帮的鞋。内底被插入鞋中。基本弹性的脚趾部形成在内底上。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形成在内底上,内底在基本弹性的脚趾部上隆起。弹性吸收垫被连接在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下方。鞋穿在使用者的脚上,从而在行走过程中促进自然的步态周期。通过研究下文的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体会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的方面、目的和特征。


图IA是本发明的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IB是图IA中的鞋的底部平面视图;图2是沿图IB中的线II-II截取的侧面剖视图;图3A是本发明的内底的一个实施例的右侧视图;图;3B是图3A中的内底的底部平面视图;图3C是图3A中的内底的左侧视图;图3D是图3A中的内底的顶部平面视图;图4是沿图IB中的线IV-IV截取的侧面剖视图;图5A是步态周期开始时在接触阶段时的图IA中的鞋的侧面剖视图;图5B是步态周期期间内在中间位置时的图IA中的鞋的侧面剖视图;图5C是步态周期结束时在趾分离时的图IA中的鞋的侧面剖视图;图6A是在接触阶段的本发明的近侧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B是在中间位置阶段的本发明近侧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6C是在趾分离阶段的本发明近侧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这里为了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左”、“右”、“后”、“前”、“竖直”、“水平”及
其衍生的词应该与图1中定向的发明有关。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设定多种替换的方位,除了明确地表明是相反含义之外。也应当理解,在附图中图示的以及在下文中描述的具体的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中清楚地表示相反含义,否则与这里揭露的实施例有关的具体尺寸和其它物理特征将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参见图1,标号10总体代指包括鞋11的鞋类系统,鞋11具有操作地与外底14连接的鞋帮12。鞋11具有前部16和后部18。内底20设置在鞋11内并具有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22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24。基本刚性的压力板沈邻近基本弹性的脚趾部24。再参见图IA和1B,鞋11的鞋帮12被设计为基本与使用者的脚相符。设想的是, 各种各样的风格和设计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被用在鞋帮上以便为鞋11提供美观的外形。 基本刚性的压力板沈或者压力位移旋转板(如其名称一样)被设置在鞋11的邻近弹性脚趾部M的前向部上,如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的一样。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连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M形成内底20,使得内底20具有跖骨加速压缩特性。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 22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M的接合限定了杠杆,杠杆帮助穿用者在行走中具有比传统鞋中典型步态更自然的步态。内底20的这种构造为鞋的穿用者提供了自然的赤脚类型的步态, 这使得在鞋的穿用者的身体质量的重心在鞋11上方转移的同时膝盖快速弯曲。再参见图IA和1B,鞋11总体被设计为支撑鞋的穿用者的重量并帮助将鞋的穿用者的身体复位到促进自然步态周期的角度,这因此调用了使用者的肌肉系统并减少骨骼系统上的压力。再参见图IA和1B,鞋的鞋帮12包括多个侧部40,侧部40在后部18处汇合并操作地与前部16连接。顶部44与舌部46—体地形成。侧部40、后部42、顶部44和舌部46 使鞋11保持在穿用者的脚上。鞋的鞋帮12与外底14之间的过渡部50连接外底14和鞋的鞋帮12并在鞋的鞋帮12与外底14之间提供美观的过渡。外底14包括基部52,基部由防滑材料制成,比如橡胶,当鞋11在使用中时基部与地面接触。基本刚性的压力板26位于外底14与基本弹性的脚趾部M之间。本发明的鞋类系统10的鞋11具体地被设计成,通过促进脚在趾分离中的自然运动而减少在足前段上的压力并限制脚趾的疲劳。鞋11还修正和改善了穿用者的步态,使得穿用者较少地造成骨骼系统上的疲劳。与传统鞋类所提供的相比,鞋类系统10使穿用者能够调用更多的人体肌肉系统。更具体地,鞋类系统10在行走中控制更多的运动并吸收更少的冲击。压力位移旋转板沈和跖骨加速压缩内底20可以整体地或分离地形成。在任一情况下,压力位移旋转板26和跖骨加速压缩内底20 —起作用,以提供穿过足弓的支撑、吸收震动和减轻脚在趾分离过程中的旋转。现在参见图Ib和图2,内底20具有比外底14的周长小的周长并设置在外底14的上方和大体位于外底14的周缘内。内底20与外底14的界面图示在图2中,其显示了内底 20置于刚性压力板沈上,刚性压力板由外底14支撑。刚性压力板沈可以通过外底14的底面露出,如图2所示,或者可以被覆盖以防止对刚性压力板沈的损伤并保持刚性压力板 26清洁。中底(未示出)可以设置在内底和外底之间的任意位置,以大体为鞋增加进一步的舒适度。再参见图Ib和图2,刚性压力板沈或者压力位移旋转板开始于鞋11的远端足跟端部60向前不小于40%处,并能够在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22的整个表面下方向后延伸。 刚性压力板沈向前延伸,停止在鞋11的远端脚趾端部62向后不小于15%处。一个实施例中,设想出了,刚性压力板26—直延伸到鞋11的远端脚趾端部62。刚性压力板沈可以与内底20 —体形成,或者与内底20分离。但是,刚性压力板沈大体位于外底14与内底20 的基本弹性的脚趾部M之间。刚性压力板26可以由多种材料构成,包括碳纤维或其它复合材料,比如玻璃纤维、钢或诸如尼龙或TPU的注塑塑料,其具有或者不具有额外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现在参见图3A至3D,内底20通过使用多密度泡沫材料(multi-density foam)从步态周期的初始接触阶段直到中间位置阶段支撑穿用者的脚。非弹性的足跟部22从远端足跟端部60向前延伸至少20%并且不超过60%。非弹性的足跟部22由具有35度以上的邵氏硬度CGhore C)的密度的泡沫材料制成。设想的是,可以使用比如泡棉(PORON )、 聚氨酯(polyurethan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或其它基于泡沫材料的材料。弹性脚趾部M位于非弹性足跟部22前方,并且从鞋11的远端脚趾端部62向后延伸不超过80%。弹性脚趾部M由较小密度的泡沫材料形成,此较小密度的泡沫材料具有的密度比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的密度小至少8度邵氏硬度C(Shore C)。如下材料,诸如泡棉 (PORON )、聚氨酯(polyurethane)、EVA或其它基于泡沫材料的材料,被设想用在基本弹性的脚趾部24。因为从基本非弹性足跟部M到基本弹性脚趾部M,泡沫材料的密度降低,所以在步态周期期间,当脚从步态周期的接触阶段68移动到中间位置阶段70(图5B) 时,穿用者的脚中的跖骨的头部在足前段下降区域66陷入基本弹性的脚趾部M中。当使用者的脚的跖骨的头部以这种方式陷入时,使用者的行走肌肉被激活并为脚向前旋转进入趾分离阶段72做准备,如将在下文中参考图5A至5C的更详细的讨论的一样。现在参见图2和3D,内底20包括双材料的顶部覆盖件80或缓冲层。双材料的顶部覆盖件80允许在脚的步态周期和运动期间控制冲击缓冲的相对于内底20表面的方向。 更具体地,双材料的顶部覆盖件80协助将来自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的向下力转移到基本弹性脚趾部24。如图示的一样,弹性吸收垫86设置在外底14的下方并且包覆鞋11的远端足跟部。双材料的顶部覆盖件80包括非弹性顶部覆盖件82和弹性顶部覆盖件84。此外, 还设想的是,软泡沫材料的薄层90可以在整个内底20上延伸,覆盖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 和基本弹性脚趾部M两者。薄泡沫材料层90设置在双材料的顶部覆盖件80的下方并帮助将穿用者的脚从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转移到基本弹性脚趾部24。薄泡沫材料层90可以具有任何厚度,一个实施例中,为3毫米(mm)厚。参见图4,刚性压力板沈具有凸状横截面,凸状横截面从内底20的足底表面向下凸出不小于2毫米且多至20毫米。翘头(toe spring,脚趾弹性)的度数受刚性压力板沈从内底20的足底表面向下凸出的量和度数的影响。预期的是,翘头将在15度至40度的范围内。参见图5A至5C,在使用中,当在步态周期的接触阶段68(图5A)期间冲击力被施加到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时,非弹性足跟部22的非弹性顶部覆盖件82迫使弹性吸收垫86 从足底表面向上压缩。结果,冲击力从足底或底部表面被吸收。这种结构稳定了跟骨并防止使用者的脚后跟陷入内底20的足跟部。在内底20在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处在足底表面压缩的同时,在基本弹性脚趾部M处达成相反的效果。具体地,基本弹性脚趾部M允许弹性的两方向或四方向拉伸材料的压缩。在步态周期期间,邻近基本弹性脚趾部M的弹性顶部覆盖件84允许冲击力从背部或顶部表面向下穿过内底20被吸收。因此,在脚的敏感区域(包括跖骨)上的压力被减小。当从步态周期的中间位置阶段70(图5B)到趾分离阶段72(图5C)穿用者从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作用到基本弹性脚趾部M时,基本弹性脚趾部M和弹性顶部覆盖件84弯曲。因此,与跟骨的下降速度相比,基本弹性脚趾部M进入足前段下降区域66的加速度增加了,在该点处,脚将以平滑和舒适的方式足底移动。现在参见图6A至6C,本发明的鞋11 (具体地是设置在鞋11中的内底20)用于将身体角度复位到自然步态周期以促进肌肉系统的进一步调用。足前段加速向下进入软的和容易压缩的基本弹性脚趾部M区域,这使得身体减速。在身体质量转换重心时,刚性压力板沈和基本非弹性足跟部22进而使得膝盖快速弯曲。这种转换调用了肌肉系统,允许它吸收在行走时出现的任何额外的力。因此,核心肌肉活力的提升使得用于行走的作用提高了,但是大大减少了骨骼系统和关节的冲击。刚性压力板沈的凸状设计允许足前段压力扩散到刚性压力板沈的整个表面,从而将冲击力转换在刚性压力板沈的整个表面上并且改善自然的步态周期。这种结构在脚下方提供了缓冲和支撑,同时帮助了身体自然移动,就如使用者根本没有穿鞋一样。因此,刚性压力板沈与内底20联合作用以帮助脚经过趾分离恰当地转动,以实现合适的步态周期。因此,压力被重新分布并且肌肉运用被增加。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前述的结构做变更和修改, 还应当理解的是,这种构思旨在被所附权利要求覆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以文字清楚地表明相反含义。
权利要求
1.一种鞋类制品,包括鞋主体,包括与外底操作地连接的鞋帮,所述鞋主体包括前部和后部;内底,设置在所述鞋的鞋帮内,并具有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以及基本刚性的压力板,邻近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制品,进一步包括弹性吸收垫,设置在所述非弹性的足跟部与所述外底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制品,进一步包括 中底,设置在所述内底与所述外底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基本非弹性的足跟的厚度是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的厚度的大约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压力板包括与使用者的跖骨基本对齐的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制品,进一步包括 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内底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类制品,其中,所述缓冲层包括由基本非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后部以及由基本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制品,进一步包括杠杆,被限定在所述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与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之间,所述杠杆将来自所述后部的向下能量向前地转移到所述前部。
9.一种用于鞋类制品的插入物,包括内底,具有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 弹性吸收垫,设置在所述非弹性的足跟部的下方;以及基本刚性的压力板,邻近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物,进一步包括 中底,设置在所述内底与所述外底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物,其中,所述基本非弹性的足跟的厚度是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的厚度的大概两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物,其中,所述基本刚性的压力板包括与使用者的跖骨基本对齐的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物,进一步包括 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内底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入物,其中,所述缓冲层包括由基本非弹性材料构成的后部以及由基本弹性材料构成的前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物,进一步包括杠杆,被限定在所述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与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之间,所述杠杆将来自所述后部的向下能量向前地转移到所述前部。
16.一种修正个人步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与外底操作地连接的鞋帮的鞋;将内底插入到所述鞋中;在所述内底上形成基本弹性的脚趾部;在所述内底上形成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所述内底在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上隆起;将弹性吸收垫连接在所述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的下方;将所述鞋穿到使用者的脚上,从而在行走期间促进自然的步态周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底的所述基本弹性的脚趾部附近提供基本刚性的压力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基本刚性的压力板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内底与所述基本刚性的压力板一体地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内底上设置双材料的顶部覆盖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内底与所述外底之间设置中底。
全文摘要
一种鞋主体,包括操作地与外底连接的鞋帮。鞋主体具有前部和后部。内底设置在鞋的鞋帮内,并具有基本非弹性的足跟部和基本弹性的脚趾部。基本刚性的压力板邻近基本弹性的脚趾部。
文档编号A43B13/18GK102573554SQ20108002422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日
发明者纳森·W·克拉里 申请人:福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