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59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该包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该包通过充分减小基本上在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而最大程度地方便使用者。
背景技术
通常,包主要用于为了方便地存放和携带文件、衣服、物品等,并且根据用途、目的以及要存放的物品类型具有各种尺寸和形状。在这些各种形式的包中,旅行包是为了旅行或外宿而使用的可以紧密地存放许多物品的包。传统的旅行包为了便于携带而在其底部设有多个轮子并在其一侧设有把手单元。把手单元被安装成插入包的内部的一侧或者从包的内部的一侧抽出,在包中设有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具有可供把手单元插入的存储空间。把手单元是可伸展的,这是因为其具有多个管彼此连接并且通过支撑单元逐步地保持固定状态的结构。当移动该包时,使用者抬起位于腰部附近的把手单元,并且在使所述包相对于地面倾斜预定角度的状态下携带该包。然而,由于因支撑单元从包的一侧的底部延伸到上端而使安装于传统的包上的把手单元占据了很大的安装空间,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包中用于存放物品的空间。此外,由于把手单元具有其长度通常以两节或三节来调节的结构,因此在将抽出长度调节至适于使用者的高度方面存在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申请人在2008年9月11日提交了 “Ahandle with a foldablearm and a bag having the same (具有可折叠臂的把手和具有该把手的包)(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08-0090040),,。图1是示出了由本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中的包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当使用图1 所示的包时在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的示意图。参照图1和2,包1包括主体Ia和安装在主体Ia的一侧的可折叠臂lb。可折叠臂Ib包括可折叠部分lc,该可折叠部分被伸展或收缩成折叠或展开状态;供使用者抓握的把手单元Id ;以及固定部分le,该固定部分用于临时地固定抽出预定长度的可折叠部分 lc。通过这样的结构,与传统的结构相比,由于包1因设置于包1中的安装空间的减小而能够存放大量物品,从而可以改善产品的性能。此外,由于使用者能够自由地调节可折叠部分 Ic的抽出长度并且通过使用固定部分Ie而与位置无关地临时固定可折叠部分Ic的抽出状态,因此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然而,如图1和图2所示,在包1中,即使可折叠部分Ic抽出使用者期望的长度并由固定部分Ie固定,但是可折叠部分Ic仍可上下摇晃(在下文中被称作容差T)。也就是说,当固定部分Ie与可折叠部分Ic独立地布置时,包1具有恒定容差(Τ = T1+T2),可折叠部分Ic可以该恒定容差上下移动,这是因为固定部分Ie并不能精准地固定可折叠部分Ic 的抽出长度。由于该容差会减小使用者的便利性并且降低产品的可靠性,因此本发明的申请人不断地进行各种研究,以充分减小该容差,由此提交本专利申请。形成本发明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该包通过充分地减小当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而能够最大程度地方便使用者。技术方案为了实现第一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该包包括主体;以及把手单元,该把手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一侧,从而使用者能够携带所述主体,其中,所述把手单元包括外壳,该外壳与所述主体一侧联接,并且该外壳中具有安装空间;可折叠部分,该可折叠部分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且具有使得多个链节相互交叉从而所述多个链节可以伸展和收缩成展开或折叠状态的构造;锁定齿轮部分,该锁定齿轮部分固定所述可折叠部分的可伸展长度,并且与所述可折叠部分的上端联接以减小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以及锁定齿轮调节部分,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调节所述锁定齿轮部分的驱动,从而所述可折叠部分根据使用者的操纵而伸展和收缩。所述锁定齿轮部分可包括第一旋转齿轮,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一旋转齿轮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齿轮,该第二旋转齿轮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相邻,并且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沿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锁定齿轮,该锁定齿轮夹设在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之间,从而根据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调节以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啮合或分离的方式来控制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在其内周面中可形成有多个锁定齿轮槽,并且所述锁定齿轮可包括齿轮主体;以及多个第一齿,所述多个第一齿沿着所述齿轮主体的周面形成,以与所述锁定齿轮槽啮合。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突起插入槽,并且所述包还包括调节构件,该调节构件根据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调节被插入所述第一突起插入槽中,以分离所述第一齿和所述锁定齿轮槽。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突起插入槽,并且所述锁定齿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插入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入突起被设置在所述齿轮主体的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相邻的一侧,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突起插入槽相对应的形状。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可包括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一对伸展部,所述一对伸展部从所述抓握部的两端延伸至所述调节构件;以及一对按压部,所述一对按压部设置在所述伸展部和所述调节构件之间以按压所述调节构件,从而所述锁定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分离。所述调节构件在其一侧可设有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具有从该调节构件的表面朝向内侧的锥形形状,所述按压部可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的按压突起。
所述包还可包括按压板,该按压板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一侧相邻; 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按压板之间以弹性地按压所述按压板。所述包还可包括对中部分,该对中部分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联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一致。所述对中部分可包括具有多个第二齿的对中齿轮;第一齿条,该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上端,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齿啮合的多个第三齿;以及第二齿条,该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上端,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齿啮合的多个第四齿。所述包还可包括容差限制部分,该容差限制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并且沿与所述可折叠部分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弹力,以减小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时产生的容差。所述容差限制部分可包括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与连接销联接,所述连接销穿过所述多个链节中的、布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下端的一对链节的中央部分,并且所述导向构件沿着所述外壳的一侧上下移动;以及一对弹性弹簧,所述一对弹性弹簧被设置成与所述导向构件的上端相邻,以当所述导向构件向上移动时向下施加弹力。所述一对弹性弹簧可以关于所述导向构件相互对称,从而每个弹性弹簧的一端被固定到所述外壳,并且每个弹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构件的所述上端相邻。所述外壳在其下端的一侧可形成有第一导向狭缝,所述导向构件沿所述第一导向狭缝可相对于所述外壳上下移动。所述外壳在其上端的一侧可形成有第二导向狭缝,所述多个链节中的布置在所述外壳下端的一对链节可通过可移动销而相互联接,所述可移动销被联接成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狭缝上下移动,从而所述一对链节沿着所述第二导向狭缝上下移动。所述可移动销可包括第一伸展部;第二伸展部,该第二伸展部与所述第一伸展部间隔开预定间隔;第三伸展部,该第三伸展部与所述第二伸展部间隔开预定间隔,并且从所述外壳向外突出;第一小径部,该第一小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伸展部的直径和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小径部将所述第一伸展部与所述第二伸展部连接;以及第二小径部,该第二小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径和所述第三伸展部的直径, 并且所述第二小径部将所述第二伸展部与所述第三伸展部连接。所述可折叠部分可包括第一单元链节,该第一单元链节在其一端设置有联接突起;以及第二单元链节,该第二单元链节在其一端形成有供所述联接突起插入的联接孔,并且与所述第一单元链节联接。所述联接突起的长度可足以穿过所述联接孔而突出,所述可折叠部分还可包括 与所述联接突起的一端联接的垫片;固定销,该固定销被插入所述联接孔和形成于所述联接突起的中央部的联接槽中;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被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一端、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一端以及所述垫圈。所述可折叠部分可包括第一单元链节,该第一单元链节在其两端形成有第一联接孔;第二单元链节,该第二单元链节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下端联接,并且在该第二单元链节的两端形成有第二联接孔;以及联接销,该联接销用于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联接孔和所述第二联接孔,以可枢转地将所述第一单元链节与所述第二单元链节联接。所述联接销可包括第一突起,该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一侧突出 ’第二突起,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间隔开预定间隔,从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元链节与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联接位置处;第三突起,该第三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间隔开预定间隔, 而从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一侧突出;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突起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径,并且该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连接; 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径和所述第三突起的直径, 并且该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三突起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可折叠部分可包括第一盖部,该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联接,以覆盖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一端;以及第二盖部,该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联接,以覆盖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一端。所述第一盖部可包括第一旋转销,该第一旋转销在其一侧形成有开口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联接;以及第一旋转构件,该第一旋转构件中接纳所述第一旋转销,并且所述第二盖部可包括第二旋转销,该第二旋转销在其一侧形成有开口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联接;以及第二旋转构件,该第二旋转构件中接纳所述第二旋转销。所述锁定齿轮部分可包括第一旋转齿轮,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一旋转齿轮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齿轮,该第二旋转齿轮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相邻,并且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沿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锁定齿轮,该锁定齿轮夹设在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之间,以控制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其中,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可包括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相邻的按钮,以根据使用者的操纵分离所述锁定齿轮和所述第一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均可包括旋转主体;接纳部,该接纳部从所述旋转主体的一端延伸并弯曲,并且在其纵向上具有齿轮;以及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外壳,所述抓握外壳中形成有接纳空间,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接纳空间用于接纳所述接纳部。所述包还可包括对中齿轮,该对中齿轮设置在所述抓握外壳内,并且与所述齿轮啮合,以使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一致。所述包还可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与所述锁定齿轮之间以弹性地按压所述锁定齿轮,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包还可包括第一外壳,该第一外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一侧铰接;以及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一侧铰接,其中,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端可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端。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可包括锁定按钮,该锁定按钮可上下移动;移动件,该移动件可与所述锁定按钮一起上下移动;以及按压件,在所述移动件移动的情况下,该按压件通过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来调节所述锁定齿轮部分的驱动。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该包通过充分地减小主要在包括多个相互交叉的链节的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者,通过使用联接到可折叠部分的上端的锁定齿轮部分来充分地减小所述容差。


图1是由本身请人于2008年9月11日提交的“Ahandle with a foldable arm and abag having the same (具有可折叠臂的把手和具有该把手的包)(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08-0090040) ” 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当使用图1所示的包时在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包的把手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3中所示的包的可折叠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图3中所示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3中所示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当从第二旋转齿轮的一侧观察时图7的示意性组装立体图;图9是当从第一旋转齿轮的一侧观察时图6的示意性组装立体图;图10是图3中所示的包的外壳和容差限制部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包的外壳和可折叠部分的联接关系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包的可折叠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组装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组装立体图;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为了防止本发明不清楚,将省略相关的已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可折叠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图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当从第二旋转齿轮的一侧观察时图7的示意性组装立体图。图9是当从第一旋转齿轮的一侧观察时图6的示意性组装立体图,图10是图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外壳和容差限制部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的外壳和可折叠部分的联接关系的示意图。参照图3至图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在下文中,被称作包10)包括主体M和安装在主体M的一侧的把手单元 100。主体M在其一侧设有把手单元100,并且在该主体M内具有用于接纳各种物品的接纳空间。由于主体M可以具有与普通的旅行包相同的构造,故将省略对其详细的描述。把手单元100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M的一侧,从而使用者能够携带主体M。把手单元100包括外壳110 ;可折叠部分120,该可折叠部分布置在设置于外壳110的安装空间中;锁定齿轮部分130,该锁定齿轮部分用于固定可折叠部分120的可伸展长度;以及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用于调节锁定齿轮部分130的驱动。外壳110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M的一侧,并在该外壳110中具有安装空间。稍后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可折叠部分120布置在外壳110的安装空间中,并且具有使得多个链节相互交叉从而所述多个链节能够被伸展或收缩成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的构造。如图5所示,可折叠部分120包括第一单元链节121,该第一单元链节在其一端设有联接突起121a ;第二单元链节122,该第二单元链节在其一端形成有联接孔12 ;垫圈 123,该垫圈与联接突起121a的一端联接;固定销,该固定销插入联接孔12 和形成于联接突起121a的中央部分的联接槽121b中;以及盖构件125,该盖构件用于覆盖第一单元链节 121与第二单元链节122之间的联接部。通过将联接突起121a插入联接孔12 中而使第一单元链节121与第二单元链节 122的一端联接。联接突起121a从第一单元链节121的一端突出至使其穿过第二单元链节 122的联接孔12 伸出的程度,垫圈123配合在联接突起121a的从联接孔12 突出的一端上。此外,固定销IM被插入联接孔12 和形成于联接突起121a的中央部分的联接槽 121b中,从而第一单元链节第121号和第二单元链节122彼此可枢转地联接。由于固定销 124被压配到联接槽121b中,因此即使重复地使用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移动的第一单元链节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也可确保耐久性。盖构件125覆盖并紧固第一单元链节121的一端和第二单元链节122的一端,以防止当第一单元链节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移动时第一单元链节 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彼此分离。可折叠部分120根据使用者的操纵而伸展和收缩,第一单元链节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重复地相互连接,从而可折叠部分120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被抽出一定长度。同时,锁定齿轮部分130固定可折叠部分120的可伸展长度,并且联接到可折叠部分120的上端,以减小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锁定齿轮部分130包括第一旋转齿轮131,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一旋转齿轮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齿轮132,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二旋转齿轮沿与第一旋转齿轮13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夹设在第一旋转齿轮131和第二旋转齿轮132之间的锁定齿轮133。第一旋转齿轮131连接到可折叠部分120的一端,并且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和收缩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旋转齿轮131包括在其内周面中形成的多个锁定齿轮槽131a ;以及四个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该四个第一突起插入槽通过穿过形成锁定齿轮槽131a的区域而形成。锁定齿轮槽131a沿第一旋转齿轮131的内周面形成,以与多个第一齿13 结合, 多个第一齿13 沿着稍后描述的锁定齿轮133的齿轮主体133a的一侧设置,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通过穿过形成锁定齿轮槽131a的区域而形成,从而稍后描述的调节构件150的第一插入突起151能够插入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或与该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的数量为四个。但是,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的数量根据第一插入突起15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更多或更少。第二旋转齿轮132连接到可折叠部分120的一端,并且在可折叠部分120伸展和收缩时沿与第一旋转齿轮13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齿轮132形成有四个第二突起插入槽132a,稍后描述的锁定齿轮133的第二插入突起133c可插入该四个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与如上所述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相似,第二突起插入槽13 的数量根据第二插入突起133c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更多或更少。锁定齿轮133夹设在第一旋转齿轮131和第二旋转齿轮132之间,并且根据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的调节而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啮合或该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以控制第一旋转齿轮131的旋转。锁定齿轮133包括形成框架的齿轮主体133a ;第一齿133b,该第一齿沿齿轮主体133a的周面形成;以及四个第二插入突起133c,该四个第二插入突起从锁定齿轮133的与第二旋转齿轮132相邻的表面突出。齿轮主体133a形成锁定齿轮133的框架,并且如图6所示为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金属构件。第一齿13 沿齿轮主体133a的周面形成并插入第一旋转齿轮131的锁定齿轮槽 131a中,四个第二插入突起133c从锁定齿轮133的一侧伸出,锁定齿轮133的该一侧与第二旋转齿轮132相邻。根据按压调节构件150的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的驱动,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啮合或与该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从而调节可折叠部分120的可伸展长度。 也就是说,如果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根据使用者的操纵而被驱动,则与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连接的调节构件150的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转齿轮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 131b中,由此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从而第一单元链节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移动,而使可折叠部分120伸展。稍后将对其详细地描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调节锁定齿轮部分130的驱动,从而可折叠部分120可以根据用户的操纵而被伸展、收缩或固定。如图7所示,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包括抓握部 141 ;一对伸展部142,该对伸展部142从抓握部141的两端延伸至调节构件150 ;以及一对按压部143,该对按压部143设置在伸展部142与调节构件150之间以按压调节构件150。抓握部141供使用者抓握,并且包括从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的下表面突出的固定按钮B,伸展部142从抓握部141的两端延伸至调节构节150,同时与抓握部141 一体形成。按压部143设置在伸展部142与调节构件150之间以按压调节构件150,使得锁定齿轮133可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如图9所示,每个按压部143包括按压突起143a,按压突起143a具有与形成在调节构件150的一侧的第一斜面152相对应的第二斜面14北。如果使用者用一只手抬起抓握部141,则与抓握部141 一体形成的伸展部142向上移动,由此设置在按压部143处的按压突起143a将朝向第一旋转齿轮131按压调节构件 150,同时沿着调节构件150的第一斜面152向外移动。因此,设置在调节构件150处的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转齿轮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由此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从而第一单元链节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可相对于彼此枢转。在该状态下,如果使用者连续地抬起抓握部141,则第一单元链节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相对于彼此枢转,从而可折叠部分120可被伸展。同时,调节构件150根据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的调节使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调节构件150包括从该调节构件的一侧的表面突出的四个第一插入突起151 ;以及第一斜面152,该第一斜面具有从调节构件的相反侧的表面朝向内侧的锥形形状。通过按压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更确切地是按压所述按压突起143a,而将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转齿轮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从而使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第一斜面152从该表面朝向其内侧呈锥形,使得按压突起143a能够容易地向外移动。同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10还包括按压板160,该按压板被设置成与第二旋转齿轮132的一侧相邻;弹性构件170,该弹性构件夹设在外壳110和按压板160之间;对中部分180,该对中部分用于使得第一旋转齿轮131的旋转程度与第二旋转齿轮132的旋转程度一致;以及容差限制部分190,该容差限制部分设置在外壳110的下端,以减小在可折叠部分120伸展时产生的容差。按压板160被设置成与第二旋转齿轮132的一侧相邻,以通过按压弹性构件170 使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正常地啮合,弹性构件170弹性地按压按压板160。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170制备成普通的螺旋弹簧的形式。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按压板160在其面对第二旋转齿轮132的一侧设有四个突起(未示出),通过按压弹性构件170,所述突起通常被插入第二旋转齿轮132的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从而锁定齿轮 133能够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啮合。对中部分180设置在第一旋转齿轮131和第二旋转齿轮132的上端,以使得第一旋转齿轮131的旋转程度与第二旋转齿轮132的旋转程度一致。对中部分180包括对中齿轮181 ;设置在第一旋转齿轮131的上端的第一齿条 182 ;以及设置在第二旋转齿轮132的上端的第二齿条183。第一齿条182具有多个第三齿182a,多个第三齿18 形成在第一旋转齿轮131的上端的预定区域,第二齿条183具有多个第四齿183a,多个第四齿183a形成在第二旋转齿轮132的上端的预定区域,对中齿轮181具有多个与第三齿18 和第四齿183a啮合的第二齿 181a。如图8所示,当对中齿轮181旋转时,第一齿条182和第二齿条183彼此相反地旋转相同的旋转程度,从而构成可折叠部分120的第一单元链节121和第二单元链节122相同程度地伸展和收缩,而使可折叠部分120稳定地伸展和收缩。同时,容差限制部分190在与可折叠部分120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弹力,从而减小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时产生的容差。容差限制部分190包括设置在外壳110的下端的导向构件191和被设置成与导向构件191的上端相邻的一对弹性弹簧192。导向构件191与连接销P联接,并沿着外壳110的一侧上下移动。连接销P穿过构成可折叠部分120的链节121和122中的一对链节121c、122c的中央部分,一对链节121c、 122c设置在外壳110的下端。如图10所示,通过穿过外壳110的下端而形成第一导向狭缝 111,连接销P沿着布置在外壳110的下端的一对链节121c、122c和导向构件191穿过第一导向狭缝111,然后通过外壳110外部的阻挡构件CP固定。因此,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和收缩时,导向构件191沿着第一导向狭缝111上下移动。一对弹性弹簧192被设置成与导向构件191的上端相邻,以在导向构件191向上移动时施加向下的弹力。该一对弹性弹簧192关于导向构件191彼此对称,从而每个弹性弹簧192的一端固定到外壳110,每个弹性弹簧192的另一端与导向构件191的上端相邻。 如果导向构件191向上移动,则被设置成与导向构件191的上端相邻的一对弹性弹簧192 在向下方向上向导向构件191施加弹力,从而能够充分减小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时产生的容差。参照图10,通过穿过外壳110的与第一引导狭缝111相邻的上端而形成第二导向狭缝112。此外,被布置成与布置在外壳110的下端的一对链节121c、122c相邻的一对链节121d和122d通过相对于第二导向狭缝112可上下移动的可移动销I而彼此连接,从而使链节121d、122d上下移动。如图10所示,可移动销I包括第一伸展部Il ;与第一伸展部Il间隔开预定间隔的第二伸展部12 ;与第二伸展部12间隔开预定间隔的第三伸展部13 ;连接第一伸展部Il 与第二伸展部12的第一小径部14 ;以及连接第二伸展部12与第三伸展部13的第二小径部15。第一伸展部Il从一对链节121d、122d向外突出,第二伸展部12通过联接部与一对链节121d、122d联接,第三伸展部13从外壳110向外突出以沿着第二导向狭缝112移动。 第一小径部14的直径比第一伸展部Il和第二伸展部12的直径小,并连接第一伸展部Il 和第二伸展部12。第二小径部15的直径比第二伸展部12和第三伸展部13的直径小,并连接第二伸展部12和第三伸展部13。由于具有上述形状的可移动销I,因此可折叠部分120 可以沿着第二导向狭缝112相对于外壳110稳定地上下移动,而不在外壳110的前后方向上摇晃。在下文中,将简要地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10的使用方法。首先,为了在把手单元100安装在主体M的状态下携带包10,使用者抓握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的抓握部141并抬起抓握部141。如果使用者抬起抓握部141,则与抓握部 141 一体形成的伸展部142略微向上移动,从而按压部分143的具有第二斜面14 的按压突起143a沿着调节构件150的第一斜面152向外移动。由于按压突起143a的移动,因此调节构件150的第一插入突起151插入第一旋转齿轮131的第一突起插入槽131b中,以朝向第二旋转齿轮132推动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啮合的锁定齿轮133,设置在锁定齿轮133处的第二插入突起133c插入第二旋转齿轮132的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从而,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
由于锁定齿轮133与第一旋转齿轮131分离,因此第一旋转齿轮131和第二旋转齿轮132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如果使用者连续地抬起抓握部141,则第一旋转齿轮131和第二旋转齿轮132相对于彼此枢转,从而可折叠部分120伸展。当可折叠部分120伸展时,由于第一旋转齿轮131的旋转程度因对中部分180而与第二旋转齿轮132的旋转程度一致, 因此可折叠部分120的多个链节相同程度地伸展。此外,构成可折叠部分120的多个链节中的、设置于外壳110的下端的一对链节121d和122d通过可移动销I被联接成相对于外壳110上下移动,从而防止可折叠部分120在前后方向上晃动。如果使用者将可折叠部分120展开与使用者的高度对应的长度,由于使用者释放抓握部141,则伸展部142略微向下移动。在该情况下,通过弹性构件170的弹力而将设置在按压板160处的突起插入第二旋转齿轮132的第二突起插入槽13 中,以推动锁定齿轮 133的第二插入突起133c,从而,锁定齿轮133的第一齿13 与第一旋转齿轮131的锁定齿轮槽131a结合以推动调节构件150。因此,由于第一旋转齿轮131和第二旋转齿轮132 相对于彼此不能枢转,因此防止可折叠部分120伸展。此外,由于在可折叠部分120伸展的状态下容差限制部分190沿向下方向连续地供应恒定的弹力,因此能够减小可折叠部分120的容差。本实施例的包10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与可折叠部分120的上端联接的锁定齿轮部分130,其可以将由本申请人在2008年9月11日提交的“A handle with a foldablearm and a bag having the same (具有可折叠臂的把手和具有该把手的包(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08-0090040)”中产生的容差减小约60%或更多。这就是说,在由本申请人以前提交申请的包中,由于与可折叠部分独立设置的固定部分的特性,因此当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基本上产生恒定容差。然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10中,用于调节可折叠部分 120的可伸展长度的锁定齿轮部分130与可折叠部分120的上端联接,从而非常有效地防止容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包10中,另外提供了在与可折叠部件120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弹力的容差限制部分190,从而与由本申请人之前提交的申请中的包相比容差减小了 30%或更多。总之,本实施方式的包10具有的优异效果在于,通过使用设置在可折叠部分120 的上端的锁定齿轮部分130和设置在外壳110下端的容差限制部分190,与由本申请人之前提交的申请中的包相比,它可以将容差减小90%或更多,由此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者。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包的可折叠部分的立体图。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包包括主体与安装在主体的一侧的把手单元。把手单元包括外壳(未示出);可折叠部分220,该可折叠部分布置在外壳(未示出)的安装空间中;锁定齿轮部分(未示出),该锁定齿轮部分(未示出)用于固定可折叠部分220的可伸展长度;以及锁定齿轮调节部分(未示出),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未示出) 用于调节锁定齿轮部分(未示出)的驱动。由于主体、外壳、锁定齿轮部分以及锁齿轮调节部分基本上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M、外壳110、锁定齿轮部分130以及锁定齿轮调节部分140 —致,因此为了避免赘述而省略对他们的详细描述。可折叠部分220被布置在外壳的安装空间中,并且具有使得多个链节相互交叉从而所述多个链节能够被伸展和收缩成展开或折叠状态的构造。
如图12所示,可折叠部分220包括第一单元链节221,该第一单元链节在其两端形成有第一联接孔221a ;第二单元链节222,该第二单元链节在其两端形成有第二联接孔 (未示出);联接销223,该联接销用于联接第一单元链节221和第二单元链节222 ;第一盖部224,该第一盖部用于覆盖第一单元链节221的一端;以及第二盖部225,该第二盖部用于覆盖第二单元链节222的一端。第一单元链节221和第二单元链节222通过联接销223相互联接,该联接销插入形成于第一单元链节221和第二单元链节222的两端的第一联接孔221a与第二联接孔中, 从而第一单元链节221和第二单元链节222可相对于彼此枢转。如图12所示,联接销223包括第一突起223a ;与第一突起223a间隔开预定间隔的第二突起223b ;与第二突起223b间隔开预定间隔的第三突起223c ;用于连接第一突起 223a与第二突起223b的第一连接部223d ;以及用于连接第二突起223b与第三突起223c 的第二连接部223e。第一突起223a从第一单元链节221的一侧突出,第二突起223b设置在第一单元链节221和第二单元链节222之间的联接位置处,第三突起223c从第二单元链节222的一侧突出。第一连接部223d的直径比第一突起223a和第二突起223b的直径小,并连接第一突起223a与第二突起223b。第二连接部223e的直径比第二突起223b和第三突起223c的直径小,并连接第二突起223b与第三突起223c。第一盖部224与第一连接部223d联接以覆盖第一单元链节221的一端,并且包括第一旋转销224a和用于接纳第一旋转销224a的第一旋转构件224b。第一旋转销224a在其一侧形成有供插入第一连接部223d的插入空间,第一旋转构件224b中接纳第一旋转销224a。此外,第二旋转销225a在其一侧形成有供插入第二连接部分223e的插入空间,第二旋转构件225b中接纳第二旋转销225a。第一单元链节221通过联接销223与第二单元链节222联接,联接销223在其联接位置处设有第二突起223b,联接销223的第一连接部223d被插入第一旋转构件224b中同时被接纳在第一旋转销224a中,联接销223的第二连接部223e被插入第二旋转构件225b 中同时被接纳在第二旋转销225a中。通过这样的构造,第一单元链节221和第二单元链节222可以相对于彼此枢转,同时彼此被稳固地联接,即使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可折叠部分220被重复使用时,也可以恒定地确保耐久性。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第一旋转销224a可以与第一旋转构件224b — 体形成同时与第一旋转构件224b联接,与之类似,第二旋转销225a可以与第二旋转构件 225b —体形成同时与第二旋转构件225b联接。此外,第一旋转销224a、第一旋转构件224b、 第二旋转销225a、第二旋转构件225b根据应用场合要求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可折叠部分220根据使用者的操纵而伸展和收缩,第一单元链节221和第二单元链节222可重复地相互连接,从而可折叠部分220可以抽出使用者期望的长度。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组装立体图,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3和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包包括主体与安装在主体的一侧的把手单元。把手单元包括外壳(未示出);可折叠部分(未示出),该可折叠部分(未示出)布置在外壳(未示出)的安装空间中;锁定齿轮部分330,该锁定齿轮部分用于固定可折叠部分(未示出)的可伸展长度;锁定齿轮调节部分340,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用于调节锁定齿轮部分330的驱动;以及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外壳350。由于主体、外壳和可折叠部分基本上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M、外壳110和可折叠部分120 —致,因此为了避免赘述而省略对他们的详细描述。锁定齿轮部分330包括第一旋转齿轮331,当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一旋转齿轮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齿轮332,当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二旋转齿轮沿与第一旋转齿轮33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锁定齿轮333,该锁定齿轮夹设在第一旋转齿轮331与第二旋转齿轮332之间。第一旋转齿轮331包括旋转主体331a和从旋转主体331a的一端延伸同时弯曲的接纳部331b,第二旋转齿轮332包括旋转主体33 和从旋转主体33 的一端延伸并弯曲的接纳部332b。第一旋转齿轮331的旋转主体331a形成第一旋转齿轮331的框架,并且在其中央区域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齿331c,该多个齿331c可以与沿着锁定齿轮333的周面形成的多个齿333a接合。接纳部331b从旋转主体331a的一端延伸并弯曲,并被接纳在抓握外壳350中。待与稍后描述的对中齿轮334啮合的齿轮(未示出)沿接纳部331b的纵向设置。由于第二旋转齿轮332的旋转主体33 和接纳部332b基本与第一旋转齿轮331 的旋转主体331a和接纳部331b相同,因此为了避免赘述而省略对他们的详细描述。图14 中所示的附图标记332d表示形成于第二旋转齿轮332的接纳部332b处的齿轮。如图13和14所示,锁定齿轮调节部分340被制备成与第一旋转齿轮331的一侧联接的按钮的形式,抓握外壳350中形成有接纳空间,该接纳空间能够接纳第一旋转齿轮331 的接纳部331b和第二旋转齿轮332的接纳部332b。以下将简要地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的使用方法。首先,如果使用者为了使用包而按压制备成按钮形式的锁定齿轮调节部分340,则形成于锁定齿轮调节部分340的内侧的突起(未示出)推动形成于锁定齿轮333处的突起 33北。因此,锁定齿轮333与第一旋转齿轮331分离,从而第一旋转齿轮331和第二旋转齿轮332可以旋转。然后,如果使用者抬起抓握外壳350,则第一旋转齿轮331和第二旋转齿轮332开始旋转,并且可折叠部分进行伸展。在该情况下,第一旋转齿轮331的接纳部331b和第二旋转齿轮的332的接纳部332b逐渐被接纳在握持外壳350中。此外,由于对中齿轮334的调节,因此构成可折叠部分的单元链节相同程度地伸展。如果使用者将可折叠部分伸展到与他/她的高度相对应,则由于使用者释放锁定齿轮调节部分340,因此设置在锁定齿轮333与第二旋转齿轮332之间的弹性构件(未示出)朝向第一旋转齿轮331推动锁定齿轮333,以使得锁定齿轮333与第一旋转齿轮331啮合,从而可折叠部分不伸展。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这是因为被接纳在抓握外壳350 中、并且包括接纳部331b和接纳部332b的第一旋转齿轮331和第二旋转齿轮332可以遵循可折叠部分的运动方向。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组装立体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5和图1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包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的一侧的把手单元。把手单元包括外壳(未示出);可折叠部分(未示出),该可折叠部分(未示出)布置在外壳(未示出)的安装空间中;锁定齿轮部分430,该锁定齿轮部分用于固定可折叠部分(未示出)的可伸展长度;锁定齿轮调节部分440,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用于调节锁定齿轮部分430的驱动;供使用者抓握的第一外壳450 ;以及第二外壳460。由于主体、外壳和可折叠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M、外壳110和可折叠部分 120基本上相同,因此为了避免赘述而省略对他们的详细描述。此外,由于构成锁定齿轮部分430的第一旋转齿轮431和第二旋转齿轮432与不具有接纳部331b的第一旋转齿轮331 和不具有接纳部332b的第二旋转齿轮332基本上相同,因此为了避免赘述而省略对他们的详细描述。第一外壳450被分成相互联接的三个构件451、452和453,从而第一外壳450的一端与第一旋转齿轮431的一侧铰接,第二外壳460被分成三个构件461、462和463,在三构件461、462和463彼此联接后,第二外壳460的一端与第二旋转齿轮432的一侧铰链。此外,第一外壳450的另一端与第二外壳460铰链。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外壳450和第二外壳460,第一旋转齿轮431和第二旋转齿轮432遵循可折叠部分的运动方向,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包的锁定齿轮部分和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截面图。参照图17和图18,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包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一侧的把手单元。把手单元包括外壳(未示出);可折叠部分(未示出),该可折叠部分(未示出)布置在外壳(未示出)的安装空间中;锁定齿轮部分530,该锁定齿轮部分用于固定可折叠部分(未示出)的可伸展长度;以及锁定齿轮调节部分M0,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540 用于调节锁定齿轮部分530的驱动。由于主体、外壳、可折叠部分以及锁定齿轮部分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M、外壳110、可折叠部分120以及锁定齿轮部分130基本上相同,因此为了避免赘述而省略对他们的详细描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540调节锁定齿轮部分530的驱动从而可折叠部分根据使用者的操纵可以伸展和收缩,并且锁定齿轮调节部分540包括上下移动的锁定按钮Ml ;与锁定按钮541 —起上下移动的移动件542 ;以及按压件M3,在移动件542移动的情况下,该按压件用于通过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来控制第一旋转齿轮531和第二旋转齿轮532的旋转。通过这样的构造,如果使用者拉起锁定按钮M1,则与锁定按钮541联接的移动件 542向上移动,并且移动件542的一侧沿着按压件543的锥形面移动,从而按压件M3 向前移动。由于压片M3的向前移动,因此按压件M3的突起讨北被插入第一旋转齿轮531 的突起插入槽531a中,以分离锁定齿轮,从而第一旋转齿轮531和第二旋转齿轮532可以旋转。
如果使用者释放锁定按钮M1,则锁定按钮Ml通过弹性构件(未示出)的操作而返回到起始位置,因此移动件542和按压件543也返回到起始位置,从而防止第一旋转齿轮 531和第二旋转齿轮532旋转。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中,可折叠部分可以仅通过调节锁定按钮541而简单地伸展和收缩,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虽然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应被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如所附的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该包包括 主体;以及把手单元,该把手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一侧,从而使用者能够携带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把手单元包括外壳,该外壳与所述主体一侧联接,并且该外壳中具有安装空间; 可折叠部分,该可折叠部分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且具有使得多个链节相互交叉从而所述多个链节可以伸展和收缩成展开或折叠状态的构造;锁定齿轮部分,该锁定齿轮部分固定所述可折叠部分的可伸展长度,并且与所述可折叠部分的上端联接以减小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以及锁定齿轮调节部分,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调节所述锁定齿轮部分的驱动,从而所述可折叠部分根据使用者的操纵而伸展和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锁定齿轮部分包括第一旋转齿轮,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一旋转齿轮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齿轮,该第二旋转齿轮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相邻,并且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沿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锁定齿轮,该锁定齿轮夹设在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之间,从而根据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调节以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啮合或分离的方式来控制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在其内周面中形成有多个锁定齿轮槽,其中所述锁定齿轮包括 齿轮主体;以及多个第一齿,所述多个第一齿沿着所述齿轮主体的周面形成,以与所述锁定齿轮槽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突起插入槽, 并且所述包还包括调节构件,该调节构件根据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的调节被插入所述第一突起插入槽中,以分离所述第一齿和所述锁定齿轮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突起插入槽, 并且所述锁定齿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插入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入突起被设置在所述齿轮主体的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相邻的一侧,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突起插入槽相对应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包括 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一对伸展部,所述一对伸展部从所述抓握部的两端延伸至所述调节构件;以及一对按压部,所述一对按压部设置在所述伸展部和所述调节构件之间以按压所述调节构件,从而所述锁定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分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其中,所述调节构件在其一侧设有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具有从该调节构件的表面朝向内侧的锥形形状,所述按压部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的按压突起。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该包还包括按压板,该按压板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一侧相邻;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按压板之间以弹性地按压所述按压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该包还包括对中部分,该对中部分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联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一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对中部分包括具有多个第二齿的对中齿轮;第一齿条,该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上端,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齿接合的多个第三齿;以及第二齿条,该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上端,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齿啮合的多个第四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该包还包括容差限制部分,该容差限制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并且沿与所述可折叠部分的伸展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弹力,以减小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时产生的容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容差限制部分包括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与连接销联接,所述连接销穿过所述多个链节中的、布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下端的一对链节的中央部分,并且所述导向构件沿着所述外壳的一侧上下移动;以及一对弹性弹簧,所述一对弹性弹簧被设置成与所述导向构件的上端相邻,以当所述导向构件向上移动时向下施加弹力。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一对弹性弹簧关于所述导向构件相互对称,从而每个弹性弹簧的一端被固定到所述外壳,并且每个弹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构件的所述上端相邻。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外壳在其下端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狭缝,所述导向构件沿所述第一导向狭缝相对于所述外壳上下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外壳在其上端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向狭缝,所述多个链节中的布置在所述外壳下端的一对链节通过可移动销而相互联接,所述可移动销被联接成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狭缝上下移动,从而所述一对链节沿着所述第二导向狭缝上下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可移动销包括第一伸展部;第二伸展部,该第二伸展部与所述第一伸展部间隔开预定间隔;第三伸展部,该第三伸展部与所述第二伸展部间隔开预定间隔,并且从所述外壳向外突出;第一小径部,该第一小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伸展部的直径和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小径部将所述第一伸展部与所述第二伸展部连接;以及第二小径部,该第二小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伸展部的直径和所述第三伸展部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小径部将所述第二伸展部与所述第三伸展部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可折叠部分包括第一单元链节,该第一单元链节在其一端设置有联接突起;以及第二单元链节,该第二单元链节在其一端形成有供所述联接突起插入的联接孔,并且与所述第一单元链节联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包,其中,所述联接突起的长度足以穿过所述联接孔而突出, 所述可折叠部分还包括与所述联接突起的一端联接的垫片;固定销,该固定销被插入所述联接孔和形成于所述联接突起的中央部的联接槽中;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被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一端、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一端以及所述垫圈。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可折叠部分包括 第一单元链节,该第一单元链节在其两端形成有第一联接孔;第二单元链节,该第二单元链节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下端联接,并且在该第二单元链节的两端形成有第二联接孔;以及联接销,该联接销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联接孔和所述第二联接孔,以可枢转地将所述第一单元链节与所述第二单元链节联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其中,所述联接销包括 第一突起,该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一侧突出;第二突起,该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间隔开预定间隔,从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元链节与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联接位置处;第三突起,该第三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间隔开预定间隔,而从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一侧突出;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突起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径, 并且该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突起的直径和所述第三突起的直径, 并且该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三突起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可折叠部分包括第一盖部,该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联接,以覆盖所述第一单元链节的一端;以及第二盖部,该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联接,以覆盖所述第二单元链节的一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盖部包括第一旋转销,该第一旋转销在其一侧形成有开口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联接;以及第一旋转构件,该第一旋转构件中接纳所述第一旋转销,并且所述第二盖部包括第二旋转销,该第二旋转销在其一侧形成有开口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联接;以及第二旋转构件,该第二旋转构件中接纳所述第二旋转销。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锁定齿轮部分包括第一旋转齿轮,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第一旋转齿轮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旋转齿轮,该第二旋转齿轮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相邻,并且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沿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锁定齿轮,该锁定齿轮夹设在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之间,以控制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其中,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包括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相邻的按钮,以根据使用者的操纵分离所述锁定齿轮和所述第一旋转齿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其中,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均包括 旋转主体;接纳部,该接纳部从所述旋转主体的一端延伸并弯曲,并且在其纵向上具有齿轮;以及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外壳,所述抓握外壳中形成有接纳空间,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该接纳空间用于接纳所述接纳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包,该包还包括对中齿轮,该对中齿轮设置在所述抓握外壳内,并且与所述齿轮啮合,以使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旋转程度一致。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该包还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与所述锁定齿轮之间以弹性地按压所述锁定齿轮,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该包还包括第一外壳,该第一外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一侧铰接;以及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齿轮的一侧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端。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中,所述锁定齿轮调节部分包括 锁定按钮,该锁定按钮上下移动;移动件,该移动件与所述锁定按钮一起上下移动;以及按压件,在所述移动件移动的情况下,该按压件通过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来调节所述锁定齿轮部分的驱动。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包含具有改进精度的可伸展长度的把手单元的包。所述包包括主体和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一侧的把手单元。所述把手单元包括外壳,该外壳与所述主体一侧联接,并且该外壳中具有安装空间;可折叠部分,该可折叠部分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且具有使得多个链节相互交叉从而所述多个链节可以伸展和收缩成展开或折叠状态的构造;锁定齿轮部分,该锁定齿轮部分固定所述可折叠部分的可伸展长度,并且与所述可折叠部分的上端联接以减小当所述可折叠部分伸展和收缩时产生的容差;以及锁定齿轮调节部分,该锁定齿轮调节部分调节所述锁定齿轮部分的驱动,从而所述可折叠部分根据使用者的操纵而伸展和收缩。
文档编号A45C13/26GK102240098SQ20111010894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权亨周 申请人:卡依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