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刮器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61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雨刮器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骑车驾驶安全用品领域,主要涉及骑车驾驶者所戴带雨刮器的安全头
M
Tm. ο
背景技术
头盔是骑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必备安全用品,因天气经常会下雨,此时骑车戴头盔,头盔上的前挡风板会被雨淋从而会遮住驾驶者视线,严重影响驾驶者的驾驶安全,甚至会造成事故。现有专利绝大多数采用电机带动刮雨体摆动,从而实现刮雨,由于采用电池作能源,而电池在使用时往往未及时充电或干电池没电了或者电池动力输出有限且持续使用时间短,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用电不方便或传动性差或使用不安全等缺陷,提供新型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它无需用电、结构简单、动力大、传动性好、重量轻、容易装卸、并设有挠性轴与头盔安全脱离功能。上述发明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予以实现带雨刮器的头盔,包括头盔I ;前挡风板2,安装在头盔I上,前挡风板2的优选方案为平板形,还可为圆弧形;转轴3,安装在前挡风板2上;刮雨体4,安装在转轴3上;扭簧7,安装在转轴3上,其扭臂一端别在刮雨体4上,另一端别在限位孔8中,扭簧7用于使刮雨体4复位;限位柱33,设置在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用于限定刮雨体4回转复位的终点位置;玻璃34,固定在前挡风板2之前面,玻璃34之前表面与刮雨体4相接触,其前表面的雨水由刮雨体4进行刮擦而不留划痕;密封垫35,固定在玻璃34与前挡风板2之间,用于防止雨水进入玻璃34的后面;刮雨体拽拉装置,设在前挡风板2之前面,与刮雨体4下部及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挠性轴套管14上端相连,用于变挠性轴11的拽拉运动为刮雨体4的转动;手动装置,安装在车子方向把20上,与挠性轴11下端及挠性轴套管14下端连接,用于手动拽拉挠性轴11 ;或着由脚动装置替代手动装置,脚动装置安装在车子脚踏柱32上,与挠性轴11下端及挠性轴套管14下端连接,用于脚动拽拉挠性轴11。所述刮雨体拽拉装置,包括曲柄5,固定在刮雨体4下部,用于转动刮雨体4 ;转轴6,安装在曲柄5外端;弹性卡子9,固定在转轴6下部,弹性卡子9为下部设有开口的筒形弹性卡子,其内部夹持着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挠性轴11穿过弹性卡子9之下部开口 ;挡头12,设置在弹性卡子9下方的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挡头12卡住挠性轴套管14的上端。或者所述刮雨体拽拉装置,包括扇形齿轮21,固定在刮雨体4下部,用于转动刮雨体4 ;齿条22,与扇形齿轮21相啮合,用于转动扇形齿轮21 ;轨道23,从齿条22之非齿面包裹着齿条22,并设置在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用于规定齿条22的运动轨迹;弹性卡子24,固定在齿条22下部,弹性卡子24为下部设有开口的筒形弹性卡子,其内部夹持着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挠性轴11穿过弹性卡子24之下部开口 ;挡头25,设置在弹性卡子24下方的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挡头25卡住挠性轴套管14的上端。所述挡头12或者挡头25,其上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其下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或是平面,其下部卡住挠性轴套管14的上端,其中部设有竖向开口 13或者竖向开口 26,挠性轴11从竖向开口 13或者竖向开口 26内穿过。所述手动装置,包括方向把卡子19,固定在车子方向把20上;挡板15,设置在铰链17的一侧并固定在方向把卡子19上,其外侧固定住挠性轴套管14之下端;手柄16,通过铰链17铰链在方向把卡子19 上,手柄16在靠近铰链17的一侧与挠性轴11下端相连接,用来拽拉挠性轴11。所述脚动装置,包括脚踏柱卡子31,固定在脚踏柱32上;挡板27,设置在铰链29的一侧并固定在脚踏柱卡子31上,其外侧固定住挠性轴套管14之下端;脚动杆28,通过铰链29铰链在脚踏柱卡子31上,脚动杆28在靠近铰链29的一侧与挠性轴11下端相连接,用于拽拉挠性轴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刮雨体拽拉装置,可使挠性轴11的拽拉运动变为刮雨体4的转动,并且该装置重量轻、结构简单;刮雨体拽拉装置采用了弹性卡子9或24、及挡头12或25,使得其与挠性轴11、挠性轴套管14之间装卸方便,当有意外情况挠性轴11拉力突然加大时,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能克服弹性卡子9或24的弹性夹持力,及时从弹性卡子9或24内脱离,且不会卡在挡头12或25上,从而使挠性轴11、挠性轴套管14及时与头盔脱离,从而不给驾驶者带来伤害;采用了玻璃34,让刮雨体4刮擦其表面的雨水,这样不会留下划痕;采用了手动装置或脚动装置、挠性轴11连接着手动装置或脚动装置及刮雨体拽拉装置以传递动力,无需用电、动力大、传动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3是图I的I局部放大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挡头12的侧面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挡头12的俯视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脚动装置构造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主视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俯视图(未示出挡头25)图9是图7的K局部放大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挡头25的侧视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挡头2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及图2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头盔I为现有的各种头盔,在头盔I上安装有前挡风板2,前挡风板2优先方案是平板形,还可以是圆弧形,前挡风板可以是塑料或玻璃制作,本实施例为塑料制作。在前挡风板2上安装着转轴3,转轴3可在前挡风板2上自由转动,为金属或塑料制作,本实施例为塑料制作,转轴3上固定着刮雨体4,刮雨体4为现有的各种刮雨体,可由刮杆与橡胶刷构成。在转轴3上安装着扭簧7,扭簧7的扭臂一端别在刮雨体4上,另一端别在限位孔8中,用来使刮雨体4回转复位,在前挡风板2之前面设置有限位柱33,用于限定刮雨体4回转复位的终点位置。前挡风板2之前面还设有玻璃34,玻璃34之前表面与刮雨体4相接触,其表面的雨水由刮雨体4刮擦,玻璃34的固定方法为现有各种方法,本实施例为由螺栓36、镶框37进行固定,在前挡风板2与玻璃34之间设有密封垫35,这样雨水就不会进入玻璃34的后面了。在前挡风板2之前面还设有刮雨体拽拉装置,刮雨体拽拉装置的构造是设有曲柄5固定在刮雨体4下部,在曲柄5外端安装有转轴6,在转轴6下部固定着弹性卡子9,固定方法为现有的各种方法,本实施例为螺栓固定,弹性卡子9为下部设有开口的筒形弹性卡子,在弹性卡子9内部安装着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挠性轴11穿过弹性卡子9下部之开口,这样当遇有意外情况挠性轴11拉力突然加大时,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会克服弹性卡子9的夹持力而及时脱出,见图3,在弹性卡子9下方的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设有挡头12,本实施例为挡头12与前挡风板2 —体制作,挡头12上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这样当遇有意外情况柱头10从弹性卡子9内脱出时不会被挡头12卡住,挠性轴11及挠性轴套管14会及时与刮雨体拽拉装置脱离,使驾驶者不会受到伤害,挡头12下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或是平面,其下部卡住挠性 轴套管14的上端,其中部设有竖向开口 13,挠性轴11从竖向开口 13内穿过,见图4及图5,曲柄5、转轴6为金属或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为塑料制成,弹性卡子9为金属或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为金属制成。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之柱头10为金属制作,挠性轴11为钢丝挠性轴。在车子方向把20上安装有手动装置,手动装置的构造为在车子方向把20上固定着方向把卡子19,在方向把卡子19上铰链17的一侧固定着挡板15,挡板15外侧固定住挠性轴套管14之下端,挠性轴11从挡板15之对应孔中穿过,手柄16通过铰链17铰链在方向把卡子19上,手柄16在靠近铰链17的一侧与挠性轴11下端相连接,还可在铰链17上安装有扭簧18,扭簧18用于使手柄16复位,手动装置可用金属或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为用金属制成。使用时,将挠性轴套管14上端卡在挡头12下部,将挠性轴11上端连结的柱头10安装在弹性卡子9内,握压手柄16便可拽拉挠性轴11,挠性轴11传递拉力至弹性卡子9,弹性卡子9通过曲柄5转动刮雨体4,刮雨体4在扭簧7及扭簧18的作用下可回转复位,从而实现了刮雨的目的;不用时,将柱头10从弹性卡子9内取出,即可将挠性轴11及挠性轴套管14自刮雨体拽拉装置卸下,将挠性轴11及挠性轴套管14卷起固定在车子架上;装卸及使用很方便。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脚动装置构造图(其它部分和实施例一相同),它和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不再设有手动装置,而是设有脚动装置来拽拉挠性轴11,原因是,手动装置适合用于弯梁摩托车、踏板摩托车、带离合手闸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使用,而对设有离合手闸的摩托车,也可使用脚动装置,脚动装置的构造是在脚踏柱32上固定着脚踏柱卡子31,在脚踏柱卡子31之铰链29的一侧设有挡板27固定在脚踏柱卡子31上,在挡板27外侧固定住挠性轴套管14之下端,挠性轴11由挡板27对应孔中穿过,脚动杆28通过铰链29铰链在脚踏柱卡子31上,在脚动杆28的靠近铰链29的一侧连接着挠性轴11之下端,还可在铰链29上安装有扭簧30,扭簧30用于使脚动杆28复位,脚动装置可用金属或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为用金属制成。安装时,将脚踏柱卡子31安装在脚踏柱32上,将挠性轴11及挠性轴套管14 二者下部铺设固定在车架上,使用时,将挠性轴套管14上端卡在挡头12下部,将挠性轴11上端连结的柱头10安装在弹性卡子9内,用脚踩压脚动杆28便可拽拉挠性轴11,挠性轴11传递拉力至弹性卡子9,弹性卡子9通过曲柄5转动刮雨体4,刮雨体4在扭簧7及扭簧30的作用下可回转复位,从而实现了刮雨的目的;不用时,将柱头10从弹性卡子9内取出,即可将挠性轴11及挠性轴套管14自刮雨体拽拉装置卸下,将挠性轴11及挠性轴套管14卷起固定在车子架上;装卸及使用很方便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带雨刮器的头盔的第三个实施例,它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刮雨体拽拉装置是由扇形齿轮21、齿条22、齿条轨道23、弹性卡子24、挡头25构成,扇形齿轮21固定在刮雨体4下部,与扇形齿轮21相啮合的是齿条22,齿条22外侧设有齿条轨道23,齿条轨道23可以和前挡风板2 —体制作,也可以安装在前挡风板2上,本实施例为齿条轨道23与前挡风板2 —体制作,在齿条22下部固定着弹性卡子24,弹性卡子24为下部设有开口的筒形弹性卡子,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之柱头10安装在弹性卡子24内,挠性轴11穿过弹性卡子24下部之开口,在弹性卡子24下方设有挡头25固定在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本实施例为挡头25与前挡风板2 —体制作,挡头25上部为内高外低的斜面,其下部为内高外低的斜面或平面,本实施例为内高外低的斜面,其下部卡住挠性轴套管14之上端,其中部设有竖向开口 26,挠性轴11从竖向开口 26穿过,见图9、图10及图11,扇形齿轮21、齿条22为塑料或金属制成,本实施例为塑料制成,弹性卡子24为金属或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为金属制成。其它部分与实施一或实施例二相同。本实施例的装卸及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本发明带雨刮器的头盔还可用来刮雪、刮雾、刮灰尘等。
权利要求
1.带雨刮器的头盔,包括头盔(I)、安装在头盔(I)上的前挡风板(2)、及安装在前挡风板(2)上的转轴(3),安装在转轴(3)上的刮雨体(4),其特征是,还包括 扭簧(7),安装在在转轴(3)上,其扭臂一端别在刮雨体(4)上,另一端别在限位孔(8)中,用于使刮雨体(4)回转复位; 限位柱(33),设置在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用于限定刮雨体(4)回转复位的终点位置; 刮雨体拽拉装置,设置在前挡风板(2)之前面,与刮雨体(4)下部及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挠性轴套管(14)上端相连,用于变挠性轴(11)的拽拉运动为刮雨体(4)的转动; 手动装置,安装在车子方向把(20)上,与挠性轴(11)下端及挠性轴套管(14)下端连 接,用于手动拽拉挠性轴(11);或着由脚动装置替代手动装置,脚动装置安装在车子脚踏柱(32)上,与挠性轴(11)下端及挠性轴套管(14)下端连接,用于脚动拽拉挠性轴(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其特征是,还包括 玻璃(34),固定在前挡风板(2)之前面,玻璃(34)之前表面与刮雨体(4)相接触,用于当刮雨体(4)进行刮擦其前表面的雨水时不留划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其特征是,还包括 密封垫(35),固定在玻璃(34)与前挡风板(2)之间,用于防止雨水进入玻璃(34)的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其特征是,所述刮雨体拽拉装置,包括 曲柄(5),固定在刮雨体(4)下部,用于转动刮雨体(4); 转轴(6),安装在曲柄(5)外端; 弹性卡子(9),固定在转轴(6)下部,弹性卡子(9)为下部设有开口的筒形弹性卡子,其内部夹持着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挠性轴(11)穿过弹性卡子(9)之下部开Π ; 挡头(12),设置在弹性卡子(9)下方的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挡头(12)卡住挠性轴套管(14)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其特征是,所述刮雨体拽拉装置,包括 扇形齿轮(21),固定在刮雨体⑷下部,用于转动刮雨体⑷; 齿条(22),与扇形齿轮(21)相啮合,用于转动扇形齿轮(21); 轨道(23),从齿条(22)之非齿面包裹着齿条(22),并设置在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用于规定齿条(22)的运动轨迹; 弹性卡子(24),固定在齿条(22)下部,弹性卡子(24)为下部设有开口的筒形弹性卡子,其内部夹持着挠性轴(11)上端所连结的柱头(10),挠性轴(11)穿过弹性卡子(24)之下部开口 ; 挡头(25),设置在弹性卡子(24)下方的前挡风板(2)之前表面上,挡头(25)卡住挠性轴套管(14)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其特征是,所述挡头(12),其上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其下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或是平面,其下部卡住挠性轴套管(14)的上端,其中部设有竖向开口(13),挠性轴(11)从竖向开口(13)内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刮雨器的头盔,其特征是,所述挡头(25),其上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其下部是内高外低的斜面或是平面,其下部卡住挠性轴套管(14)的上端,其中部设有竖向开口(26),挠性轴(11)从竖向开口(26)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其特征是,所述手动装置,包括 方向把卡子(19),固定在车子方向把(20)上; 挡板(15),设置在铰链(17)的一侧并固定在方向把卡子(19)上,其外侧固定住挠性轴套管(14)之下端,挠性轴(11)从挡板(15)之对应孔中穿过; 手柄(16),通过铰链(17)铰链在方向把卡子(19)上,手柄(16)在靠近铰链(17)的一侧与挠性轴(11)下端相连接,用来拽拉挠性轴(11)。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带雨刮器的头盔,其特征是,所述脚动装置,包括 脚踏柱卡子(31),固定在脚踏柱(32)上; 挡板(27),设置在铰链(29)的一侧并固定在脚踏柱卡子(31)上,其外侧固定住挠性轴套管(14)之下端,挠性轴(11)从挡板(27)之对应孔中穿过; 脚动杆(28),通过铰链(29)铰链在脚踏柱卡子(31)上,脚动杆(28)在靠近铰链(29)的一侧与挠性轴(11)下端相连接,用于拽拉挠性轴(11)。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带雨刮器的头盔,所述前挡风板(2)可为圆弧形,其特征是,所述前挡风板(2)还可以是平板形。
全文摘要
带雨刮器的头盔涉及骑车安全用品领域之头盔。它包括头盔、前挡风板、转轴、刮雨体、扭簧、限位柱、玻璃、刮雨体拽拉装置、手动装置或脚动装置;刮雨体拽拉装置包括曲柄、转轴、弹性卡子、挡头;或者刮雨体拽拉装置包括扇形齿轮、齿条、轨道、弹性卡子、挡头;手动装置包括手柄、挡板、方向把卡子;或者用脚动装置替代手动装置,脚动装置包括脚动杆、挡板、脚踏柱卡子;挠性轴连接手动装置或脚动装置及刮雨体拽拉装置,以传递动力。本发明的优点握压手柄或脚踩脚动杆拽拉挠性轴,通过挠性轴及扭簧拽拉刮雨体进行刮雨,无需用电、结构简单、重量轻、动力大、传动性好、易于装卸、在遇有意外情况时挠性轴能及时与头盔脱离。
文档编号A42B3/00GK102652587SQ20111011247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张钒 申请人:张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