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防扭伤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24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防扭伤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防扭伤鞋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鞋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必备品,它具有保暖驱寒、承受摩擦冲击、防滑减震的作用,从而对人体足部施以保护。鞋主要由鞋面和鞋底构成,鞋子是否舒适,首先取决于鞋底,鞋底是鞋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它直接受到地面的摩擦冲击,同时将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给足部。鞋底从上到下包括内底、中底和大底。对于部分鞋来说,尤其是对于运动鞋来说,人们希望双脚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震动带来的伤害,以实现锻炼或竞技的目的,减震鞋底的出现满足了这种要求,减震结构不仅可以缓冲运动中地面对脚的剧烈冲击力,还有助于提高舒适感, 减轻疲劳感。目前运动鞋的缓冲减震功能主要是利用缓冲吸震功能材料来实现的,但这些缓冲吸震功能材料在取得较好的缓震功能的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运动鞋的稳定性能。如常见的鞋底减震设计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全封闭式减震气囊,然而减震气囊密封一旦被破坏,空气泄漏,便失去了减震效果,并且减震气囊又厚又软,当鞋底将地面冲击力传给足底时,减震气囊易歪斜,不能进行校正,无法使鞋底恢复原状保护足部不被扭伤;也有使用 EVA高弹材料制作中底的,其减震效果仅仅依靠中底自身具有弹性而起到减震作用,其减震效果并不大,并且也不具有防扭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减震防扭伤鞋底,它既具有优良的减震功能, 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又能自动恢复原形,防止鞋底过度变形,避免足部扭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防扭伤鞋底,从下往上包括有大底、中底和内底,其关键在于,在中底和内底之间还设置有抗扭骨架,所述抗扭骨架是TPU材质,所述抗扭骨架至少位于鞋底前掌和后跟之间的鞋腰部;在抗扭骨架的两侧分别沿着此处相对应的中底和内底表面紧贴弯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为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其中的上定位片从内底的底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内底的两外侧壁,下定位片从中底的上表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中底的两外侧壁;所述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交错分布,并且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重叠交叉。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定位片从鞋底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然后分别向上和向下地折弯翘曲,具有中部镂空的上、下定位片呈类U环形,所述上、下定位片U环的两支脚朝向鞋底的中央部。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定位片U环的两支脚交错布置,使每一个所述定位片的每一个支脚的两侧是相反方向的定位片的支脚。本发明的第四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抗扭骨架从鞋腰部延伸至后跟,所述上、下定位片将所述大底和中底的后跟环绕。本发明的第五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所述抗扭骨架还从鞋腰部向前延伸至前掌,所述上、下定位片将大底和中底前掌的两侧紧贴嵌合,在与鞋底前掌相对应部位的抗扭骨架的中央部开设有缺口,使抗扭骨架仅布置在前掌的两侧边缘部。本发明的第六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所述中底的后半部开设有贯通中底上、下表面的镂空部,在中底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绕镂空部的环形凹槽。本发明的第七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所述中底的两侧周边形状与所述U环的圆弧端形状相适配,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贯通中底左右两侧的横向凹槽,横向凹槽的两端位于中底两侧周边上相邻圆弧的交接凹处。本发明的第八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所述大底是橡胶材质,大底的两侧周边形状与所述中底的两侧周边形状相适,在大底上设置有大底槽,大底槽的槽口位置与所述横向凹槽的槽口位置相对应。本发明的第九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在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下定位片形状相适配的半环形凹槽。本发明的第十个技术方案在于,进一步,所述中底和内底是EVA材质,所述内底的上表面呈与足底相适的弧形,内底的周边具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第一个技术方案,抗扭骨架承托在中底和内底之间的鞋腰部,并且将中底和内底鞋腰部的周边贴合承托,这种抗扭骨架首先是减震元件,其底面能防止从下往上的冲击力直接透过中底、内底传给足底,而上、下定位片为翘曲状,具有扩张和收缩性,弹性较大,也具有缓冲形变功能,降低鞋底单边侧面受力时的斜冲击力;抗扭骨架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防止鞋底过度扭曲而扭伤足部,上、下定位片上、下交错地设置,将中底和内底鞋腰部的周边贴合承托,提高了中底和内底的整体结构性,使容易产生变形和扭转的鞋腰部得到加强,并具有回弹恢复性能,当鞋底受力不平衡,在单边受力的时候,顶层的内底也会随之倾向受力的一边,而上、下定位片又起到了抓住上下两层内底和中底的作用,使顶层内底倾向受力一边之后,通过中底而具有一个迅速恢复原状的力;抗扭骨架是TPU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又有极好的弹性,当抗扭骨架受力变形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变形而是利用吸收的力和自身的反弹力恢复,减少鞋底过度变形,防止脚踝扭伤。由于本发明具有起承托、定型、回弹和稳定作用的抗扭骨架,就可采用高弹材料制作中底和内底,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再加上大底和运用其它减震结构,就可实现更优良的减震功能,既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又能自动恢复原形,防止鞋底过度变形,维持鞋底稳定,避免足部扭伤。通过本发明第二个技术方案,使抗扭骨架既轻便,保持定位片较高的强度,又提高了定位片结构弹性,使定位片的承托能力、减震性、张紧力和回弹性更好。通过本发明第三个技术方案,使定位片半环相错,进一步提高了中底和内底的整体结构性和回弹性。通过本发明第四个技术方案,抗扭骨架将鞋底的后跟部也进一步加强和承托,减少扭转冲击对脚后跟的影响,并避免具有减震镂空结构的后跟被直接冲击。通过本发明第五个技术方案,抗扭骨架的定位片将鞋底的大部分(除鞋尖以外) 环绕,实现对鞋底的全方位保护和抗扭转,而抗扭骨架在前掌中央部的缺口,使高弹内底和中底直接接触,有利于前掌减震下陷,提高舒适性。通过本发明第六个技术方案,鞋底后部具有镂空结构,在人体踵心部位向内凹陷, 当受到垂直方向力时,架空的中底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形变,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通过本发明第七个技术方案,圆弧周边和横向凹槽使鞋底更能够灵活扭转,对脚部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通过本发明第八个技术方案,使鞋底具备耐磨防滑功能,并且进一步增加鞋底的灵活扭转性。通过本发明第九个技术方案,使下定位片可牢固地与中底嵌合,有利于发挥稳定运动功能,具有更佳的抗扭转性。通过本发明第十个技术方案,EVA构成高弹性的中底和内底,并且内底与足底接触的表面是与足底相适的弧形结构,穿着舒适,受力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形变,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因而本发明既具有优良的减震功能,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又能自动恢复原形,防止鞋底过度变形,避免足部扭伤,维持人体平衡和运动稳定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抗扭骨架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抗扭骨架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拆分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底和大底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减震防扭伤鞋底,从下往上包括有大底1、中底2和内底 4,中底2和内底4是由EVA材质构成的高弹性中底和内底,当然中底2和内底4也可采用 MD等材料,内底4的上表面呈与足底相适的弧形,内底4的周边具有向上延伸的侧壁,穿着舒适。大底1是由耐磨防滑的橡胶材料制成,在大底1的中后部具有向下凹陷入的凹部,凹部用于安装中底2和抗扭骨架3,抗扭骨架3设置中底2和内底4之间,抗扭骨架3是具有适当强度和弹性的TPU材料,其硬度大于中底2和内底4,抗扭骨架3从鞋底的前掌,经过鞋腰部延伸至后跟。在抗扭骨架3的两侧分别沿着此处相对应的中底2和内底4表面紧贴弯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为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其中的上定位片31从内底4的底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内底4的两外侧壁41,下定位片32从中底2的上表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中底2的两外侧壁沈;上、下定位片31、32将大底1和中底2的后跟环绕,抗扭骨架3还从鞋腰部向前延伸至前掌,上、下定位片31、32将内底4和中底2前掌的两侧紧贴嵌合。抗扭骨架3承托在中底2和内底4之间,并且将中底2和内底4周边的大部分除鞋尖以外贴合环绕,抗扭骨架不但形成减震元件,防止冲击力直接透过中底、内底传给足底,而且使容易产生变形和扭转的鞋腰部得到加强,并具有回弹恢复能力。在与鞋底前掌相对应部位的抗扭骨架3的中央部开设有缺口 33,使抗扭骨架3仅布置在前掌的两侧边缘部。抗扭骨架 3的定位片将鞋底的前掌部承托,实现对鞋底的全方位保护和抗扭转,而抗扭骨架3在前掌中央部的缺口 33,使高弹内底4和中底2直接接触,有利于前掌减震下陷,提高舒适性。如图1至图4所示,上、下定位片31、32从鞋底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然后分别向上和向下地折弯翘曲,上、下定位片31、32的中部具有镂空,使得定位片呈类U环形,上、下定位片31、32U环的两支脚朝向鞋底的中央部,U环形的定位片既具有较高的强度,又提高了定位片结构弹性,使定位片的承托能力、减震性、张紧力和回弹性更好。在鞋底后端的上、 下定位片31、32的U环两支脚在根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支脚另一端之间距离,即定位片根部较窄,端部较宽,这样利于在后跟部较狭小的位置内设置较大的定位片;而其余位置的上、下定位片31、32的U环两支脚在根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支脚另一端之间距离,即定位片根部较宽,端部较窄。上、下定位片31、32U环的两支脚交错布置,使每一个所述定位片的每一个支脚的两侧是相反方向的定位片的支脚,这样就使得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交错分布,并且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重叠交叉。由于上、下定位片31、32上、下交错地设置,提高了中底2和内底4的整体结构性,当鞋底受力不平衡,在单边受力的时候,顶层的内底4也会随之倾向受力的一边,而抗扭骨架3的上、下定位片31、32又起到了抓住上下两层内底4和中底2的作用,使顶层内底4倾向受力一边之后,通过中底2而具有一个迅速恢复原状的力;抗扭骨架3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又有极好的弹性,当抗扭骨架3受力变形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变形而是利用吸收的力和自身的反弹力恢复,减少鞋底过度变形,防止脚踝扭伤。在中底2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下定位片32形状相适配的半环形凹槽25, 使下定位片32可牢固地与中底2嵌合,有利于发挥稳定运动功能,具有更佳的抗扭转性。如图4至图6所示,中底2的后半部开设有贯通中底2上、下表面的镂空部21,镂空部21由两个椎形孔构成,椎形孔的长轴平行于鞋底的长度方向,椎形孔的小端指向鞋尖方向。由于鞋底后部具有镂空部21,在人体踵心部位向内凹陷,当受到垂直方向力时,架空的中底2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形变,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在中底2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环绕镂空部21的环形凹槽22,环形凹槽22进一步提高了后跟部的缓震性能,并增加了后跟的灵活性。中底2的两侧周边形状与所述U环的圆弧端形状相适配,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贯通中底2左右两侧的横向凹槽23,横向凹槽23的两端位于中底2两侧周边上相邻圆弧的交接凹处,在镂空部21的后方,设置有与横向凹槽23贯通的纵向凹槽24,圆弧周边和凹槽使鞋底更能够灵活扭转,对脚部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如图4至图6所示,大底1的两侧周边形状与所述中底2的两侧周边形状相适,具有圆弧周边,在大底1上设置有大底槽11,大底槽11的槽口位置与中底2上的横向凹槽23的槽口位置相对应。上述结构使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鞋底既具有优良的减震功能,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又能自动恢复原形,防止鞋底过度变形,避免足部扭伤,维持人体平衡和运动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防扭伤鞋底,从下往上包括有大底(1)、中底( 和内底G),其特征在于 在中底( 和内底(4)之间还设置有抗扭骨架(3),所述抗扭骨架C3)是TPU材质,所述抗扭骨架(3)至少位于鞋底前掌和后跟之间的鞋腰部;在抗扭骨架(3)的两侧分别沿着此处相对应的中底( 和内底(4)表面紧贴弯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为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其中的上定位片(31)从内底(4)的底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内底(4)的两外侧壁(41),下定位片(3 从中底( 的上表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中底O)的两外侧壁06);所述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 交错分布,并且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 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重叠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从鞋底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然后分别向上和向下地折弯翘曲,具有中部镂空的上、下定位片 (31,32)呈类U环形,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U环的两支脚朝向鞋底的中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U 环的两支脚交错布置,使每一个所述定位片的每一个支脚的两侧是相反方向的定位片的支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骨架从鞋腰部延伸至后跟,所述上、下定位片(31、3幻将所述大底(1)和中底O)的后跟环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骨架C3)还从鞋腰部向前延伸至前掌,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将大底(1)和中底(2)前掌的两侧紧贴嵌合,在与鞋底前掌相对应部位的抗扭骨架C3)的中央部开设有缺口(33),使抗扭骨架(3)仅布置在前掌的两侧边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O)的后半部开设有贯通中底(2)上、下表面的镂空部(21),在中底O)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绕镂空部的环形凹槽0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两侧周边形状与所述U环的圆弧端形状相适配,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贯通中底( 左右两侧的横向凹槽(23),横向凹槽03)的两端位于中底(2)两侧周边上相邻圆弧的交接凹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1)是橡胶材质,大底(1)的两侧周边形状与所述中底的两侧周边形状相适,在大底(1)上设置有大底槽 (11),大底槽(11)的槽口位置与所述横向凹槽03)的槽口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下定位片(3 形状相适配的半环形凹槽0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种所述的减震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2)和内底(4)是EVA材质,所述内底(4)的上表面呈与足底相适的弧形,内底(4)的周边具有向上延伸的侧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减震防扭伤鞋底,从下往上包括有大底、中底和内底,其特征在于在中底和内底之间还设置有抗扭骨架,所述抗扭骨架是TPU材质,所述抗扭骨架至少位于鞋底前掌和后跟之间的鞋腰部;在抗扭骨架的两侧分别沿着此处相对应的中底和内底表面紧贴弯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为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其中的上定位片从内底的鞋腰部的底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内底的鞋腰部的两外侧壁,下定位片从中底的鞋腰部的上表面两侧紧贴弯曲延伸至中底的鞋腰部的两外侧壁。本发明既具有优良的减震功能,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又能自动恢复原形,防止鞋底过度变形,避免足部扭伤,维持人体平衡和运动稳定性。
文档编号A43B13/18GK102349726SQ20111032635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杜剑东, 郑艺文, 郑荣大 申请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