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30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拖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拖鞋,行走过程中噪音过大,特别是会给起夜的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亲人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宜夜间穿着,能够极大降低行走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避免影响周围人休息的拖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拖鞋,包括拖鞋本体,其中,所述拖鞋本体的鞋底上连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具有垫芯,所述垫芯为高回弹海绵。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还具有垫面,所述垫面为裹覆于所述垫芯外的毛巾布。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可拆卸的粘接于所述拖鞋本体的鞋底上。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包括设于鞋底前部的趾端垫、设于鞋底中部的脚心垫和设于鞋底后部的脚跟垫,所述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依次具有间距。作为优选,所述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均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柱形垫体。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弹性垫的设置,使其具有很好的防震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和极大的降低人们行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适宜夜间穿着,避免影响周围人休息。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垫的高回弹海绵垫芯具有高承载、高回弹的特性,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所以不仅噪音小而且舒适耐用。而将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依次具有间距的进行设置,则使其在保证低噪音的同时,也节省材料,对于弹性垫可拆卸的粘接于拖鞋本体的鞋底上来说,其作用在于可以方便拆洗,保证卫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垫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鞋,包括拖鞋本体1,其中,所述拖鞋本体的鞋底上连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具有垫芯2,所述垫芯为高回弹海绵,所述弹性垫还具有垫面3,所述垫面为裹覆于所述垫芯外的毛巾布,所述弹性垫可拆卸的粘接于所述拖鞋本体的鞋底上,所述弹性垫包括设于鞋底前部的趾端垫4、设于鞋底中部的脚心垫5和设于鞋底后部的脚跟垫6,所述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依次具有间距,所述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均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柱形垫体。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拖鞋,包括拖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鞋本体的鞋底上连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具有垫芯,所述垫芯为高回弹海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还具有垫面,所述垫面为裹覆于所述垫芯外的毛巾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可拆卸的粘接于所述拖鞋本体的鞋底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包括设于鞋底前部的趾端垫、设于鞋底中部的脚心垫和设于鞋底后部的脚跟垫,所述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依次具有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均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柱形垫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鞋,其中,所述拖鞋本体的鞋底上连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具有垫芯,所述垫芯为高回弹海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弹性垫的设置,使其具有很好的防震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和极大的降低人们行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适宜夜间穿着,避免影响周围人休息。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垫的高回弹海绵垫芯具有高承载、高回弹的特性,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所以不仅噪音小而且舒适耐用。而将趾端垫、脚心垫和脚跟垫依次具有间距的进行设置,则使其在保证低噪音的同时,也节省材料,对于弹性垫可拆卸的粘接于拖鞋本体的鞋底上来说,其作用在于可以方便拆洗,保证卫生。
文档编号A43B13/16GK202077678SQ2011201863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浦玥 申请人:浦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