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鞋垫及使用该鞋垫的残障人矫正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64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矫正鞋垫及使用该鞋垫的残障人矫正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和鞋,尤其涉及一种矫正鞋垫和矫正鞋。
背景技术
有一些腿部或脚部畸形的残障人士,脚跟高于前脚掌,在行走过程中只能脚趾部位着地,行走时身体摆动幅度大,非常不便。长期以这种方式行走,该残障人士的脊椎会产生弯曲,进而压迫内脏,造成身体损坏。为了解决上述行走不便的问题,部分残障人士会选用类似高跟鞋的矫正鞋,使脚跟得到高跟的支撑,缓解行走时的摆动幅度。这种类似高跟鞋的矫正鞋在穿着时,前脚掌与脚跟具有较大的高度差,脚部有向脚趾方向下滑的趋势,由于鞋面的阻挡,脚趾与鞋面之间的压力较大,在行走时,脚趾经常会与鞋面的内壁摩擦,脚趾部容易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在穿着鞋时脚趾容易受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矫正鞋垫和使用该鞋垫的残障人矫正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矫正鞋垫,由前至后分别为脚趾部位、前脚掌部位、足弓部位和后跟部位,所述脚趾部位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凸缘。所述鞋垫在所述前脚掌部位和所述足弓部位接合处形成弯折。在所述鞋垫的前脚掌部位的上底面设置有支撑凸棱。所述鞋垫的材质为记忆海绵。所述鞋垫的厚度为I. 5-4厘米。在所述鞋垫的下底面上设置有减重孔。—种残障人矫正鞋,设置有如上所述鞋垫。所述鞋的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的材质为EVA树脂。所述大底与地面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大底为橡胶材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鞋垫在脚趾部位的边缘向上突起,脚在穿着鞋时,脚趾与触压的鞋面被突起的凸缘隔开。凸缘在脚趾和鞋面之间形成缓冲层,有效降低了鞋面对脚趾的损伤,即使脚跟与脚趾之间的高度差较大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脚趾的损伤。

图I为本实用新型鞋垫的侧视图。图2为图I所示鞋垫的俯视图。[0021]图3为图I所示鞋垫的仰视图。图4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5为脚穿着图I所示鞋垫的状态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矫正鞋的鞋底的结构图。图7为脚穿着本实用新型 矫正鞋的状态图。图8为鞋底的大底着地面的图。图中标识说明如下I、凸缘;2、弯折;3、鞋垫;4、脚趾部位;5、前脚掌部位;6、足弓部位;7、后跟部位;8、减重孔;9、支撑凸棱;10、中底;11、大底;12、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I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鞋垫3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鞋垫3从前至后(图I中从左至右方向)分别为脚趾部位4、前脚掌部位5、足弓部位6和后跟部位7,脚穿着鞋垫时,脚趾放置在脚趾部位4上,前脚掌放置在前脚掌部位5上,足弓放置在足弓部位6上,脚跟放置在后跟部位7上。其中,鞋垫3在脚趾部位4处的边缘向上方(即朝向鞋面方向)延伸形成凸缘I。鞋垫3的材质PU材质。PU是Polyurethane的缩写,中文名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PU材质只需要简单修改配方,便可获得不同的密度、弹性、刚性等物理性能。鞋垫采用PU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凸缘I在脚趾与鞋面之间形成良好的缓冲层(参考图5),缓解了脚趾部位受到的压力,进而减少了脚趾受损伤的几率。鞋垫3的前脚掌部位5和足弓部位6的接合处形成弯折2,这一弯折结构可以适用于高跟鞋。即足弓部位6和后跟部位7向上翘起顺应了矫正鞋鞋跟的高度。鞋垫3的厚度为I. 5至4厘米,能够提供更好的缓冲、减震的效果。鞋垫3的材质可采用记忆海绵。记忆海绵是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记忆海绵在吸收冲击力、减少震动、低反弹力释放等力学方面,性能领先。记忆海绵还可以提供均匀表面压力分布;通过应力松弛适应外来压迫的表面形状,让最高点的压强降到最低,从而能避免有微循环压迫的部位。记忆海绵的上述特性,可以为穿着鞋垫3的人提供非常好的舒适性。图3显示了鞋垫3的下底面。从图中可以看到,鞋垫3的下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8 (结合图4)。减重孔8是在鞋垫3下底面上钻出的孔。由于鞋垫3的厚度较大,因此重量也比较大,容易使穿着者疲劳。为此,设置减重孔8可以减少鞋垫3的重量。图4显示了鞋垫3的剖面。从图4中还可以看到,在前脚掌部位5上设置有支撑凸棱9。支撑凸棱9是在鞋垫3的上底面隆起的凸棱。当脚跟高度高于前脚掌高度时,脚有向前下方滑下的趋势,支撑凸棱9可以一定程度阻挡这一下滑趋势。最好,支撑凸棱9所在的位置是脚趾根部与脚掌连接的位置,上述阻挡下滑的效果更为明显。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残障人矫正鞋的鞋底部分的一个实施例。图6所示的残障人矫正鞋为一种高跟鞋,具体的是给脚部有残障的人士使用的矫正鞋。如图5和图7中所示的脚部,这部分残障人士的脚掌不能放平,在竖直方向,脚跟高于前脚掌,因此脚部在着地时只能用前脚掌着地,然后脚跟再着地,走路时起伏跛行,非常不便。图6所示的鞋底的鞋跟部高,使得上述残障人士的脚跟也能得到良好的支撑。残障人从小穿矫正鞋,脚的变形减小,脊椎变形得到矫正,给生活带来方便,为将来工作带来好处。图6所示鞋底包括中底10和大底11两部分。其中,中底10的材质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由于EVA树脂混发泡制品具有柔软、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高档旅游鞋、登山鞋、拖鞋、凉鞋的鞋底和内饰材料中。大底11为片状,其材质为橡胶材质,耐磨性好,为了增加大底9与地面的摩擦力,在大底11与地面接触面上设置了防滑条纹(参见图8)。图7显示了脚穿着本实用新型的残障人矫正鞋的状态,鞋底根部比前掌部高,鞋垫3的前脚掌部位5和足弓部位6的接合处具有弯折2,适应鞋跟的高度。凸缘I在脚趾与鞋面12之间形成良好的缓冲层,由于残障人矫正鞋的结构特点,使得脚部有向脚趾方向下滑的趋势,这增加了脚趾与鞋面12之间的压力,上述缓冲层缓解了脚趾部位受到的压力,进而减少了脚趾受损伤的几率。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本实用新型的鞋垫也可以适用于多种鞋,例如足球鞋,可以减缓运动失误时对脚趾部位的撞击力,避免脚趾损伤。另 一个例子是用于儿童鞋,儿童脚部的尺寸增加非常快,本实用新型的鞋垫可以在儿童脚部尺寸增加时降低对脚趾的挤压力;也可以撤除鞋垫,鞋垫的所述凸缘部位所占用的鞋内空间释放,给脚趾部足够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等同技术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矫正鞋垫,由前至后分别为脚趾部位、前脚掌部位、足弓部位和后跟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部位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在所述前脚掌部位和所述足弓部位接合处形成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鞋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垫的前脚掌部位的上底面设置有支撑凸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的厚度为I.5-4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鞋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垫的下底面上设置有减重孔。
7.—种残障人矫正鞋,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I至6之一所述鞋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的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的材质为EVA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与地面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条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为橡胶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矫正鞋垫及使用该鞋垫的残障人矫正鞋,其中所述鞋垫由前至后分别为脚趾部位、前脚掌部位、足弓部位和后跟部位,所述脚趾部位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凸缘。本实用新型的鞋垫适用于与高跟鞋类似的残障人矫正鞋,减少脚趾的损伤。
文档编号A43B7/38GK202364952SQ201120501768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朱益真, 许松青 申请人: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