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保护脚踝,防滑耐磨,并且能够根据脚部受力情况自行调节减震程度的多功能鞋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追求物质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日常必需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鞋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鞋底的功能直接影响行的舒适度和疲劳状况。为了提高人们运动过程中的舒适度、减轻疲劳感,越来越多的多功能减震鞋便应运而生。运动中,同一鞋底不同部位所需要提供的减震性能和支撑性能也是不同的。现有技术中减震鞋底一般有四类气垫减震,气囊减震,减震装置减震,减震棒减震,弹性填充材料减震。气垫减震在鞋底设置缓冲气垫,而这种气垫本身技术成本高,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具有普适性;气囊减震气囊减震技术是根据空气力学原理而设计的全封闭式减震气囊,其中减震气囊一旦密封被破坏,空气被泄露,便失去减震功能。减震装置减震需要在鞋底安装减震器,减震器结构较复杂,而对应所匹配的鞋底的器室也具有较复杂的结构,不能按需调整。减震棒减震虽然能满足不同类型运动的受力需要,但是生产工艺复杂,并且欲达到不同的减震效果还需要客户自行调节。弹性填充材料减震这种结构使缓震体的受力面积恒定不变,反弹力变化不大,作用时间短缓震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不同类型运动的受力需要。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尚未能提供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使用方便,保护脚踝,并且能够根据脚部受力情况自行调节减震性能、支撑性能的减震鞋底。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多功能鞋底。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底,中底和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通过中底上设置的与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的形状相嵌合的挖空位嵌装在所述中底内;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体,所述楔形体的下表面朝向鞋底面,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楔形体的侧面上,按间距设有由外侧面向内延伸的镂空,所述楔形体的外侧面朝向鞋底侧面外。所述中底脚后跟受力部位自下而上设有中底挖空位,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嵌装在所述中底的后脚掌受力部位,为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的侧面为与所述鞋底脚跟部的弧形一致的一端开口的圆环状外弧面,开口端朝向所述鞋底的足弓位置,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的楔形体的低端部位中心为一具有圆环状内弧面的开口,圆环状内弧面位置对应着所述中底的后脚跟受力部位中心,所述内弧面的开口部分被由所述中底的挖空位而形成的凸楞填满,所述后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侧面的镂空从其外弧面贯通到内弧面。所述中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嵌装有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为两块,分别相对地嵌装在中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左右两边的位置,两块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被所述中底的挖空位所形成的凸楞填满。所述镂空为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或梯形结构。所述大底对应着所述中底的挖空位设有通孔,所述中底挖空位为由下往上且下大上小的凹槽,所述通孔的边沿与所述凹槽的边沿形状对应一致且相互贴合。所述凹槽为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的材料为TPU或EVA,所述中底的材料为EVA,所述大底的材料为橡胶。所述大底的底面设有防滑槽。所述大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所设的防滑槽从所述鞋底的内侧面向外侧面呈发射状均匀分布;所述大底的的后脚掌受力部位的防滑槽从内侧面延伸到外侧面与前脚掌部位的防滑槽呈锐角;所述大底对应于后脚跟部位所设的防滑槽沿所述通孔的中心向外呈发散状分布。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底,中底和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通过中底上设置的与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的形状相嵌合的挖空位嵌装在所述中底内;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体,所述楔形体的下表面朝向鞋底面,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楔形体的侧面上,按间距设有由外侧面向内延伸的镂空,所述楔形体的外侧面朝向鞋底侧面外,所述镂空既具有减震功能,又具有保护脚踝的作用。所述中底脚后跟受力部位自下而上设有中底挖空位,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嵌装在所述中底的后脚掌受力部位,为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的侧面为与所述鞋底脚跟部的弧形一致的一端开口的圆环状外弧面,开口端朝向所述鞋底的足弓位置,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的楔形体的低端部位中心为一具有圆环状内弧面的开口,圆环状内弧面位置对应着所述中底的后脚跟受力部位中心,所述内弧面的开口部分被由所述中底的挖空位而形成的凸楞填满,所述后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侧面的镂空从其外弧面贯通到内弧面。后跟部的减震防扭伤元件组成的半圆环状,使鞋底的减震性能主要发挥在脚跟边沿,当人体中心偏离中心时,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通过形变来缓冲脚部及小腿部受到的反作用力,并通过回弹来纠正受力的偏离程度,能很好地保护脚踝及腿部。本发明优选还在所述中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嵌装有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为两块,分别相对地嵌装在中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左右两边的位置,两块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被所述中底的挖空位所形成的凸楞填满。在受到一定压力的时候,所述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形变后要恢复原状会产生一定的弹力,起到减震作用。而设置在前脚掌受力部位的两侧边沿,一方面不影响在前脚掌发挥正常的减震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在人体运动中偏离重心的情况下起到防扭伤和纠正受力的作用。本发明中,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可制成各种形状装进鞋底的对应部位,本发明中,优选两块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为不规则的半圆形, 对应鞋底边沿的一侧与鞋底侧边的弧形一致。所述镂空为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或梯形结构。中心向外逐渐加大的镂空结构使鞋底边沿的减震效果大于鞋底中心,加强了防扭伤的功能。所述大底对应着所述中底的挖孔位设有通孔,所述中底挖空位形成的凸起上有由下往上且下大上小的凹槽,所述通孔的边沿与所述凹槽的边沿形状对应一致且相互贴合。 所述大底的通孔刚好与凹槽的边沿一致,这样大底能够完全覆盖住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大底与中底之间仍然保持良好的贴合,保证鞋底的使用寿命,又不妨碍中底的凹槽发挥减震防扭伤作用;所述凹槽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本发明鞋底的减震和防扭伤功能;所述凹槽可以为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受力时中底的凹槽在横向和纵向上都能够很好地形变反弹,进一步加强了减震防扭伤作用。所述大底为橡胶材料,所述中底和减震防扭伤元件为EVA和高弹性TPU或EVA材料。大底的橡胶材料耐磨防滑,具有持久性;中底和减震防扭伤元件的材料为TPU或EVA, 具有很高的弹性,在人不慎将要扭到踝关节的时候,EVA或TPU材料利用高回弹性以及易形变的性质来防止或减缓踝关节的扭伤。此三种材料组合,增加耐磨性,保持舒适性。所述大底的底面设有防滑槽。所述大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所设的防滑槽从所述鞋底的内侧面向外侧面呈发射状均匀分布;所述大底的的后脚掌受力部位的防滑槽从内侧面延伸到外侧面与前脚掌部位的防滑槽呈锐角;所述大底对应于后脚跟部位所设的防滑槽沿所述通孔的中心向外呈发散状分布。不同走向,不同发散方式的防滑槽,使得鞋子对于不同受力程度,不同受力方向具有不同的防滑减震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易于加工,使用方便,节省成本,节约资源,耐久可靠,舒适轻便, 可以根据脚的不同部位,不同的运动类型以及不同着地习惯自行调节减震性能,能够在脚部与地面接触任何角度受力时都能缓冲压力,达到减震防扭伤的效果,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不同运动的需求。
图I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大底仰视图;图3是后跟减震扭伤元件示意图;图4是前掌减震扭伤元件示意图;图5是中底的侧视图;图6是后跟剖视图;图7是前掌剖视图;其中1_大底,2-中底,3-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兀件,4-前部减震扭伤兀件,5-镂空,6-外弧面,7-内弧面,8-凸起,9-间隙,10-凸榜,11-通孔,12-凹槽,13-防滑槽,14-中底挖孔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底I,中底2和减震防扭伤元件(3,4),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3,4)通过中底2 上设置的与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3,4)的形状相嵌合的挖空位嵌装在所述中底2内;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3,4)为具有弹性的楔形体,所述楔形体的下表面朝向鞋底面,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楔形体的侧面上,按间距设有由外侧面向内延伸的镂空5,所述楔形体的外侧面朝向鞋底侧面外,所述镂空5既具有减震功能,又具有保护脚踝的作用。所述中底2脚后跟受力部位自下而上设有中底挖空位14,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嵌装在所述中底的后脚掌受力部位,为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3,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 3的侧面为与所述鞋底脚跟部的弧形一致的一端开口的圆环状外弧面6,开口端朝向所述鞋底的足弓位置,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3的楔形体的低端部位中心为一具有圆环状内弧面7的开口,圆环状内弧面7位置对应着所述中底2的后脚跟受力部位中心,所述内弧面7的开口部分被由所述中底的挖空位14而形成的凸楞填满,所述后部减震防扭伤元件3侧面的镂空从其外弧面6贯通到内弧面7。后跟部的减震防扭伤元件3组成的半圆环状,使鞋底的减震性能主要发挥在脚跟边沿,当人体中心偏离中心时,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3通过形变来缓冲脚部及小腿部受到的反作用力,并通过回弹来纠正受力的偏离程度,能很好地保护脚踝及腿部。本发明优选还在前脚掌受力部位嵌装有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4。所述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4为两块,分别相对地嵌装在中底2的前脚掌受力部位左右两边的位置,两块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4之间形成间隙9,所述间隙9被所述中底的挖空位所形成的凸楞10填满。在受到一定压力的时候,所述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4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形变后要恢复原状会产生一定的弹力,从而起到减震防扭伤的作用。而设置在前脚掌受力部位的两侧边沿,一方面不影响在前脚掌发挥正常的减震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在人体运动中偏离重心的情况下起到防扭伤和纠正受力的作用。本发明中,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4可制成各种形状装进鞋底的对应部位,优选本发明中,两块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4 为不规则的半圆形,对应鞋底边沿的一侧与鞋底侧边的弧形一致。所述镂空5为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或梯形结构。中心向外逐渐加大的镂空结构使鞋底边沿的减震效果大于鞋底中心,加强了防扭伤的功能。所述大底I对应着所述中底的挖孔位14设有通孔11,所述中底2挖空位形成的凸起8上有由下往上且下大上小的凹槽12,所述通孔11的边沿与所述凹槽12的边沿形状一致且相互贴合。所述大底的通孔11刚好与凹槽12的边沿一致,这样大底I能够完全覆盖住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3,大底I与中底2之间仍然保持良好的贴合,保证鞋底的使用寿命,又不妨碍中底的凹槽发挥减震防扭伤作用;所述凹槽12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本发明鞋底的减震和防扭伤功能;所述凹槽12可以为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 受力时中底2的凹槽12在横向和纵向上都能够很好地形变反弹,进一步加强了减震防扭伤作用。所述大底I为橡胶材料,所述中底2和减震防扭伤元件(3,4)为EVA和高弹性TPU 或EVA材料。大底I的橡胶材料耐磨防滑,具有持久性;中底2和减震防扭伤元件(3,4)的材料为TPU或EVA,具有很高的弹性,在人不慎将要扭到踝关节的时候,EVA或TPU材料利用高回弹性以及易形变的性质来防止或减缓踝关节的扭伤。此三种材料组合,增加耐磨性,保持舒适性。所述大底I的底面横向设有防滑槽13。所述大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所设的防滑槽 13从所述大底的内侧面向外侧面呈发射状均匀分布;所述大底I的的后脚掌受力部位的防滑槽13从内侧面延伸到外侧面与前脚掌部位的防滑槽13呈锐角;所述大底I对应于后脚跟部位所设的防滑槽13沿所述通孔的中心向外呈发散状分布。不同走向,不同发散方式的防滑槽,使得鞋子对于不同受力程度,不同受力方向具有不同的防滑减震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易于加工,使用方便,节省成本,节约资源,耐久可靠,舒适轻便, 可以根据脚的不同部位,不同的运动类型以及不同着地习惯自行调节减震性能,能够在脚部与地面接触任何角度受力时都能缓冲压力,达到减震防扭伤的效果,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不同运动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底,中底和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通过中底上设置的与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的形状相嵌合的挖空位嵌装在所述中底内; 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体,所述楔形体的下表面朝向鞋底面,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楔形体的侧面上,按间距设有由外侧面向内延伸的镂空,所述楔形体的外侧面朝向鞋底侧面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脚后跟受力部位自下而上设有中底挖空位,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嵌装在所述中底的后脚掌受力部位,为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的侧面为与所述鞋底脚跟部的弧形一致的一端开口的圆环状外弧面,开口端朝向所述鞋底的足弓位置,所述后跟部减震防扭伤元件的楔形体的低端部位中心为一具有圆环状内弧面的开口,圆环状内弧面位置对应着所述中底的后脚跟受力部位中心,所述内弧面的开口部分被由所述中底的挖空位而形成的凸楞填满, 所述后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侧面的镂空从其外弧面贯通到内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嵌装有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为两块, 分别相对地嵌装在中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左右两边的位置,两块前部减震防扭伤元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被所述中底的挖空位所形成的凸楞填满。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为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或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对应着所述中底挖空位设有通孔,所述中底挖空位形成的凸起上有一个由下往上且下大上小的凹槽,所述通孔的边沿与所述凹槽的边沿形状对应一致且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I 7任一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的材料为TPU或EVA,所述中底的材料为EVA,所述大底的材料为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8任一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底面设有防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前脚掌受力部位所设的防滑槽从所述大底的内侧面向外侧面呈发射状均匀分布;所述大底的的后脚掌受力部位的防滑槽从内侧面延伸到外侧面与前脚掌部位的防滑槽呈锐角;所述大底对应于后脚跟部位所设的防滑槽沿所述通孔的中心向外呈发散状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底,中底和减震防扭伤元件,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通过中底上设置的与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的形状相嵌合的挖空位嵌装在所述中底内;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体,所述楔形体的下表面朝向鞋底面,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楔形体的侧面上,按间距设有由外侧面向内延伸的镂空,所述楔形体的外侧面朝向鞋底侧面外。所述减震防扭伤元件的分布和结构依脚部的受力状况而设计,能够根据脚的不同情况自行调节减震性能,并在脚部与地面接触时缓冲压力,达到减震的效果,以满足不同运动的需求又具有保护脚踝免受伤害和防滑的效果,并且所述鞋底设计合理,易于加工,使用方便,节约资源,经久耐用。
文档编号A43B13/16GK102578752SQ20121007371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余常彬, 郑艺文, 郑荣大, 黄雪琼 申请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