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失眠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074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理失眠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调理失眠鞋垫。
背景技术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寐。失眠病在现代临床中主要以西药为主,失眠病人需要终身服药,由于长期服用化 学药剂,人体的心、脑、肾等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对药物形成耐受性,服用的药物量需要增加,进一步加深了对机体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从足底高血压的相关器官反射区穴位施药,通过足底穴位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调理失眠鞋垫。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调理失眠鞋垫,包括左脚垫和右脚垫,在左脚垫和右脚垫顶面上设置有锥台形结构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里装有中药粉末,所述的弹性装置设置在覆盖足底心脏、涌泉穴、五脚趾部、脚心、脚跟反射区穴位对应的鞋垫处,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3 15份、菊花I. 5 3份、黄芩I 3. 5份、夜交藤2. 5 8份、龙骨2 5份、透骨草2 5份、红花I 3. 5份、木香I 3份、五加皮I 5份、磁石2. 5 5份。根据上述的调理失眠鞋垫,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5 12份、菊花I. 5 2. 5份、黄芩2 3. 5份、夜交藤3 6份、龙骨3 4份、透骨草3 5份、红花I 3份、木香I. 5 3份、五加皮2. 5 4. 5份、磁石3 5份。根据上述的调理失眠鞋垫,所述锥台形结构的弹性装置高度为6 18mm、锥台下底直径大小为8 22mm、锥台上底直径大小为3 6mm。本发明各种原料药的药理作用
艾绒本品味辛、苦,性温;入肝、脾、肾三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主治崩中漏血、脾胃寒冷、宫寒腹痛、阴疮疥癣、湿疹瘙痒、穴位烧灸。菊花本品味苦、甘、辛,性凉;入肺、肝二经。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黄芩本品味苦,性寒。入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主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夜交藤本品味苦,性平,无毒;入心、脾、肾、肝经。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主治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龙骨本品味甘,性涩;入心、肝、肾、大肠经。功效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透骨草本品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舒筋活络、软坚消痞。主治风湿痛、闪挫伤、无名肿毒、阴囊湿疹。红花本品味辛、性温,入心、肝二经。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木香本品味苦、辛,性温;入脾、胃、肝、肺经。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恶心呕吐、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五加皮本品味辛、苦,性温。入肝、肾二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磁石本品味辛咸,性平,无毒;入肾、肝、肺三经。功效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聪耳明目、纳气平喘。主治眩晕、目花、耳聋、耳鸣、惊悸、失眠、肾虚喘逆。本发明药物组方的配伍原理《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径直生,白色,高四五尺;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本草汇言》记载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疗肿化脓病。《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疗毒,天疱湿疮。《江苏植药志》治霍乱,腹痛。《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闻热抽搞等症。《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闻血压。《本草经疏》记载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入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别录》消痰热者,热在胸中,则生痰火,在少腹则绞痛,小儿内热则腹痛,胃中湿热去,则胃安而消谷也。淋露下血,是热在阴分也;其治往来寒热者,邪在少阳也;五淋者,湿热胜所致也;苦寒清肃之气胜,则邪气自解,是伐其本也。黄菩为苦寒清肃之药,功在除热邪,而非补益之品,当与黄连并列,虽能清热利湿消痰,然苦寒能损胃气而伤脾阴,脾肺虚热者忌之。《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诀》: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隔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单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谓 此也。《注解伤寒论》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纲目》益肾镇惊,止阴痕,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涩可去脱,故成氏云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固大肠而镇惊。又主带脉为病。《本草经疏》:龙骨味涩而主收敛,凡泄痢肠辟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热积滞为患,法当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涩之剂,恐积滞瘀血在内反能为害也。惟久病虚脱者,不在所忌。《本经逢原》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其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其性虽涩,而能入肝破结。症瘕坚结,皆肝经之血积也;小儿热气惊痫,亦肝经之病,为牛黄以协济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阳中之阴,专走足厥阴经,兼入手足少阴,治多梦纷坛,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肠风,益肾镇心,为收敛精气要药。有客邪,则兼表药用之。又主带脉为病,故崩带不止,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涩药中加用之。止阴疟,收湿气,治休息痢,久痢脱肛,生肌敛疮皆用之。但收敛太过,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多致溺赤涩痛,精愈不能收摄矣。《本草经百种录》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东北药植志》疗热毒,软坚。外用洗风湿、风气疼痛、毒疮。《吉林中草药》活血止痛,败毒燥湿。《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透骨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治腰腿疼痛,大骨节病关节痛,筋骨麻木,扭挫伤,闪腰岔气。《本草衍义补遗》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本草经疏》红蓝花,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者,缘恶血不下,逆上冲心,故神昏而晕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恶血下行,则晕与口噤自止。腹内绞痛,由于恶血不尽,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则不下;瘀行则血活,故能止绞痛,下死胎也。红蓝花本行血之药也,血晕解、留滞行,即止,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浙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纲目》记载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臏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本草求真》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然三焦则又以中为要。故凡脾胃虚寒凝滞,而见吐泻停食;肝虚寒入,而见气郁气逆,服此辛香味苦,则能下气而宽中矣。中宽则上下皆通,是以号为三焦宣滞要剂。至书所云能升能降,能散能补,非云升类升柴,降同沉香,不过因其气郁不升,得此气克上达耳。况此苦多辛少,言降有余,言升不足,言散则可,言补不及,一不审顾,任书混投,非其事矣。《本草经疏》五加皮,观《本经》所主诸证,皆因风寒湿邪伤于(足少阴、厥阴)二经之故,而湿气尤为最也。《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肝肾居下而主筋骨,故风寒湿之邪,多自二经先受,此药辛能散风,温能除寒,苦能燥湿,二脏得其气而诸证悉瘳矣。又湿气浸淫,则五脏筋脉缓纵;湿气留中,则虚赢气乏。湿邪既去,则中焦治而筋骨自坚,气日益而中自补也。其主益精强志者,肾藏精与志也。《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蹩,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纲目》:磁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频病目,渐觉昏暗生翳,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汤加减法与服,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遂如故。盖磁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滞气,生熟并用,温养脾胃发生之气。《本草经疏》磁石,《本经》味辛气寒无毒,《别录》、甄权咸有小毒,大明甘涩平,藏器咸温,今详其用,应是辛咸微温之药,而甘寒非也。其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皆风寒湿三气所致,而风气尤胜也。风淫末疾,发于四肢,故肢节痛,不能持物。风湿相搏,久则从火化,而骨节皮肤中洗洗酸也。牵能散风寒,温能通关节,故主之也。咸为水化,能润下软坚,辛能散毒,微温能通行除热,故主大热烦满,及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者,足少阳、少阴虚火上攻所致,咸以入肾,其性镇坠而下吸,则火归元而痛自止也。磁石能入肾,养肾脏。肾主骨,故能强骨。肾藏精,故能益精。肾开窍于耳,故能疗耳聋。肾主施泄,久秘固 而精气盈益,放能令人有子。小儿惊痫,心气怯,痰热盛也,咸能润下,重可去怯,是以主之。诸药石皆有毒,且不宜久服,独磁石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更有补肾益精之功,大都溃酒,优于丸、散,石性体重故尔。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I.调理失眠鞋垫巧妙地借助于人体自身的重量,在走路时产生强大负压,不占用珍贵的时间,只要走路就可以达到按摩足底脏器反射区。2.科学的运用活性材料,加以磁灸刺激神经系统,活化血液中的水分子,使血管内壁上的附着物容易冲刷、清除后以达到调节神经、疏通血管、净化软化血管,消除血液循环障碍的理疗保健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血管内的致病自由基被逐渐清理干净了,血管疏通了、软化畅通了,种种疾病就会自行消失,不治而愈。对于脚凉,脚伤有很好的效果,可在15分钟内见效,远期效果好,四季通用、安全。3.调理失眠鞋垫运用到临床上,经济便宜,病人易于接受,同时突出了中医药治疗特色,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实施例I
一种调理失眠鞋垫,包括左脚垫和右脚垫,在左脚垫和右脚垫顶面上设置有锥台形结构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里装有中药粉末,所述的弹性装置设置在覆盖足底心脏、涌泉穴、五脚趾部、脚心、脚跟反射区穴位对应的鞋垫处,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3份、菊花I. 5份、黄芩I份、夜交藤2. 5份、龙骨2份、透骨草2份、红花I份、木香I份、五加皮I份、磁石2. 5份,
上述所述锥台形结构的弹性装置高度为6mm、锥台下底面积直径大小为8mm、锥台上底直径大小为3mm。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I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5份、菊花2份、黄芩2份、夜交藤4份、龙骨3份、透骨草3份、红花2份、木香I. 5份、五加皮3份、磁石3. 5份。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I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8份、菊花2. 5份、黄芩2份、夜交藤5份、龙骨3. 5份、透骨草3. 5份、红花2. 5份、 木香2份、五加皮3. 5份、磁石4份。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I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8份、菊花3份、黄芩2. 5份、夜交藤6份、龙骨4份、透骨草4份、红花3. 5份、木香2. 5份、五加皮4份、磁石4份。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I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12份、菊花3份、黄芩2. 5份、夜交藤8份、龙骨5份、透骨草4. 5份、红花3. 5份、木香3份、五加皮4. 5份、磁石4份。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I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15份、菊花3份、黄芩3. 5份、夜交藤8份、龙骨5份、透骨草5份、红花3. 5份、木香3份、五加皮5份、磁石5份。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I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圆锥形结构的弹性装置高度为18mm、锥台下底直径大小为22mm、锥台上底直径大小为6mm。
权利要求
1.一种调理失眠鞋垫,包括左脚垫和右脚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脚垫和所述的右脚垫顶面上设置有锥台形结构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里装有中药粉末,所述的弹性装置设置在覆盖足底心脏、涌泉穴、五脚趾部、脚心、脚跟反射区穴位对应的鞋垫处,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3 15份、菊花I. 5 3份、黄芩I 3. 5份、夜交藤2. 5 8份、龙骨2 5份、透骨草2 5份、红花I 3. 5份、木香I 3份、五加皮I 5份、磁石2. 5 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调理失眠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粉末按照如下重量份混合配制 艾绒5 12份、菊花I. 5 2. 5份、黄芩2 3. 5份、夜交藤3 6份、龙骨3 4份、透骨草3 5份、红花I 3份、木香I. 5 3份、五加皮2. 5 4. 5份、磁石3 5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调理失眠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形结构的弹性装置高度为6 18mm、锥台下底直径大小为8 22mm、锥台上底直径大小为3 6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理失眠鞋垫。该调理失眠鞋垫包括左脚垫和右脚垫,在左脚垫和右脚垫顶面上设置有锥台形结构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里装有中药粉末,中药粉末由艾绒、菊花、黄芩、夜交藤、龙骨、透骨草、红花、木香、五加皮和磁石制备而成。此弹性装置设置在覆盖足底心脏、涌泉穴、五脚趾部、脚心、脚跟反射区穴位对应的鞋垫处。该鞋垫经济便宜,病人易于接受,同时突出了中医药治疗特色,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43B17/02GK102920107SQ20121046332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勋华, 张丰祥, 张丰帆, 顾鹏 申请人:郑州市康健电子产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