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护照防磁封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20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护照防磁封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的存放、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护照防磁封套。
背景技术
电子护照是在传统本式护照封面中嵌入电子芯片,并将持照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护照号码、证件照片图像、指纹信息等个人信息储存在芯片内。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该电子护照进行扫描,即可获取芯片内的持照 人信息,从而进行相关的审核工作。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存放、携带电子护照时,均没有专用的防护袋,这样使得电子护照在存放、携带过程中磁性会很快消失,最终会导致在使用时,计算机系统无法识别电子护照中电子芯片的信息,需要持照人重新办理电子护照,这给持照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也使得相关工作单位加大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护照防磁封套,能够存放电子护照,防止电子护照内芯片的磁性快速消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包括由防磁材料制成的袋状主体,所述袋状主体的内部腔体与电子护照的大小相适配。优选地,所述袋状主体的开口处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袋状主体为三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长方形。优选地,所述袋状主体包括两片三端连接固定的长方形片材。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人体拇指的端部形状大体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由于设置一由防磁材料制成的袋状主体,该袋状主体的内部腔体与电子护照大小相适应,因而可以放置电子护照,使得电子护照在存放及携带时,能与其他物品隔离开来,防止电子护照上的芯片磁性消失。进一步地,在袋状主体上的开口处设有一凹槽,使得电子护照可以方便地放入和取出。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护照防磁封套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设置一由防磁材料制成的袋状主体,其内部腔体的大小与电子护照相同,可以放入电子护照,使得电子护照存放和携带时,能够与其他物品隔离开来,防止其芯片的磁性快速消失。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本实施例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包括袋状主体I,袋状主体I的形状为长方形,与电子护照的形状相同,其由两片防磁材料制成,三端压合、紧固在一起,剩余一端形成一开口,供电子护照由此放入和取出。该开口处还设有凹槽2,该凹槽2的形状模拟人体拇指端部的形状,使得电子护照放入袋状主体后有一部分露出在外,这样从中取出时更加方便、顺畅。本实施例中的袋状主体可以由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防磁材料制成。由上述描述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由于设置一由防磁材料制成的袋状主体,该袋状主体的内部腔体与电子护照大小相适应,因而可以放置电子护照,在存放及携带时,能与其他物品隔离开来,防止电子护照上的芯片磁性消失。进一步地,在袋状主体上的开口处设有一凹槽,使得电子护照可以方便地放入和取出。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防磁材料制成的袋状主体,所述袋状主体的内部腔体与电子护照的大小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主体的开口处设有凹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主体为三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长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主体包括两片三端连接固定的长方形片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人体拇指的端部形状大体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护照防磁封套,包括由防磁材料制成的袋状主体,所述袋状主体的内部腔体与电子护照的大小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护照防磁封套,由于设置一由防磁材料制成的袋状主体,该袋状主体的内部腔体与电子护照大小相适应,因而可以放置电子护照,使得电子护照在存放及携带时,能与其他物品隔离开来,防止电子护照上芯片的磁性消失。
文档编号A45C11/18GK202536377SQ20122001691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徐永淼, 陈木城 申请人:广东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