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隐式健身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67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隐式健身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隐式健身鞋。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形态急速变迁,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荷加重,大部分人缺乏运动,尤其对于需长期站立、长时间坐于电脑前工作的人们或者长期不正确的工作姿势的体力劳动者来说,极易发生坐、站姿不正,导致颈椎、腰椎的酸痛等,因此人们设计出健身鞋以缓解由于站姿或坐姿不正导致的颈部、腰部酸痛等的不适症状。专利号为98120312.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ー种健身鞋,它包括鞋面和鞋底,鞋底的前掌的平均承重高度高于后掌的平均承重高度,所述鞋底呈前高后低,使穿着者经常穿着能纠正不良站姿和行走姿势、強化腰背肌肉,预防、缓解、治疗慢性腰痛和颈椎病。然而,由于鞋底前高后低的特征,使健身鞋整体外观缺乏美感,难以满足消费者爱美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外形美观、可矫正人们不良站姿和行走姿势、预防和缓解人体慢性腰痛及颈椎病的内隐式健身鞋。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连接,所述鞋底包括下底和呈前厚后薄的上底,所述上底设置于所述下底的上面,所述鞋面覆盖于所述上底,所述上底位于所述鞋面的内部。其中,所述上底和所述下底一体成型。其中,所述上底和所述下底为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健身鞋还包括鞋跟,所述鞋跟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底。其中,所述鞋跟为厚度均匀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的后端部。其中,所述鞋跟为前薄后厚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的后半部。其中,所述鞋跟为前厚后薄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的前半部。其中,所述健身鞋还包括前薄后厚的鞋垫,所述鞋垫设置于所述上底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内隐式健身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连接,所述鞋底包括下底和呈前厚后薄的上底,所述上底设置于所述下底的上面,所述鞋面覆盖于所述上底,所述上底位于所述鞋面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由于前厚后薄的上底被鞋面包裹,因而构成内隐式的鞋底结构使人难以察觉鞋底前高后低的特征,外形更为美观,且鞋底前高后低的特征可使穿着者穿立于其上时,強制人体的重心后移,迫使腰背肌肉张力重新调整,形成自然拉筋作用,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松软脚后延伸至脊椎两侧的大筋,进而改善腰部酸痛及矫正脊椎,使脊柱自然伸直。经常穿着,可纠正不良站姿和行走姿势,对成年人减肥也有一定的效果,对妇女产后形体恢复和青少年形体矫正效果更佳。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I、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第一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第二种的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7的附图标记包括Iー鞋面,2—鞋底,21—上底,22—下底,3—鞋跟,4一鞋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内隐式健身鞋,包括鞋面I和鞋底2,所述鞋面I与所述鞋底2连接,所述鞋底2包括下底22和呈前厚后薄的上底21,所述上底21设置于所述下底22的上面,所述鞋面I覆盖于所述上底21,所述上底21位于所述鞋面I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由于前厚后薄的上底21被鞋面I包裏,因而构成内隐式的鞋底2结构使人难以察觉鞋底2前高后低的特征,外形更为美观,且鞋底2前高后低的特征可使穿着者穿立于其上时,強制人体的重心后移,迫使腰背肌肉张カ重新调整,形成自然拉筋作用,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松软脚后延伸至脊椎两侧的大筋,进而改善腰部酸痛及矫正脊椎,使脊柱自然伸直。经常穿着,可纠正不良站姿和行走姿势,对成年人减肥也有一定的效果,对妇女产后形体恢复和青少年形体矫正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底21和所述下底22 —体成型,可简化生产エ序,便于加工并提闻生广效率。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上底21和所述下底22为可拆卸地连接,上底21和下底22可分离,便于健身鞋的鞋身内部的清洁。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健身鞋还包括鞋跟3,所述鞋跟3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底22,所述鞋跟3为厚度均匀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22的后端部,增设鞋跟3可使穿着者整体高度增高,适应大众尤其是女性增高的需求。同时,可増加上底21的前部的厚度,保持鞋底2的前高后低的傾斜度。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鞋跟3为前薄后厚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22的后半部,此鞋跟体也可达到消费者增高的需求,鞋跟体为斜坡状实跟,使穿着者增高的同时行走更为舒适。同时,可増加上底21的前部的厚度,保持鞋底2的前高后低的傾斜度。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鞋跟3为前厚后薄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22的前半部,此鞋跟体呈前高后低,強化健身鞋整体前高后低的特征,更有效预防和治疗患者的腰椎酸痛和颈椎病。同时,可减薄上底21的前部的厚度,保持鞋底2的前高后低的傾斜度,使消费者穿着更为舒适。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6。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所述健身鞋还包括前薄后厚的鞋垫4,所述鞋垫4设置于所述上底21的表面,鞋垫4的截面为倒三角形,增设一块鞋垫4可使健身鞋变为内增高的平底鞋,增设两块鞋垫4可使健身鞋变为前低后高的内增高鞋,穿着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健身鞋的穿着方式,功能多祥化,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多样需求。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隐式健身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下底和呈前厚后薄的上底,所述上底设置于所述下底的上面,所述鞋面覆盖于所述上底,所述上底位于所述鞋面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和所述下底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和所述下底为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鞋还包括鞋跟,所述鞋跟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为厚度均匀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的后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为前薄后厚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的后半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为前厚后薄的鞋跟体,所述鞋跟体设置于所述下底的前半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内隐式健身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鞋还包括前薄后厚的鞋垫,所述鞋垫设置于所述上底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隐式健身鞋,它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连接,所述鞋底包括下底和呈前厚后薄的上底,所述上底设置于所述下底的上面,所述鞋面覆盖于所述上底,所述上底位于所述鞋面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实用性强,可矫正人们不良站姿和行走姿势,且预防和缓解人体慢性腰痛及颈椎病。
文档编号A43B21/24GK202436246SQ2012200710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王能胜 申请人:王能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