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鞋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01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毒鞋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毒鞋楦。
技术背景 通常,鞋的皮革会吸收比如穿鞋人的脚汗,或者雨雪等水分,造成鞋在不穿的时候出现弯曲变形。为此,人们在鞋内放置入鞋楦。由于鞋楦的形状和鞋内部形状贴合,所以能够保持鞋的形状不变。但是,由于鞋内常常会暖和、潮湿,从而给微生物尤其是细菌提供了理想的滋生场所。这些微生物或细菌寄生在鞋内,不仅会导致脚臭难闻,而且常让人患上脚气。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毒鞋楦,它具有在保持鞋的形状不变的前提下,能够消杀鞋里的微生物和细菌,从而保持鞋内卫生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消毒鞋楦,包括鞋楦本体,所述鞋楦本体的前端的下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消毒装置。所述凹槽内设有灯座,同时,消毒装置为消毒灯,且消毒灯安装于灯座上。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有至少I个通孔。所述鞋楦本体包括后跟,且后跟和前端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为弹性连接轴。所述后跟上部设有提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在保持鞋的形状不变的前提下,能够消杀鞋里的微生物和细菌,从而保持鞋内卫生。本发明的消毒鞋楦在鞋楦的前部设有消毒装置。这样,鞋楦在保留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对鞋内部进行了消毒。2、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优化后,鞋楦由前端、连接轴、后跟等三部分组成,而且连接轴采取弹性连接轴。这样,对于不同尺码的鞋该鞋楦均可适用。同时,这样具有弹性连接轴的鞋楦能够较为顺畅的放入鞋内部,且保持鞋楦两端对鞋内前后部的足够撑力,使用方便且能够更好的保持鞋的形状。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I所示消毒鞋楦,包括鞋楦本体10。鞋楦本体10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前端11、连接轴12和后跟13。其中,连接轴12连接前端11和后跟13,且连接轴12可以采取弹性连接轴。这样,对于较宽范围尺码的鞋,该鞋楦均可适用。当然,前端11的外形和鞋的内部形状相适应,从而保证前端11和鞋内部的贴合。为了鞋楦本体10进入鞋内部方便,后跟13上部设有提手14。为了在保持鞋形状不变的前提下,能够为鞋内部进行消毒,鞋楦本体10的前端11下部设有凹槽111,该凹槽111内设有消毒装置20。消毒装置20可以是常见的红外线消毒等装置。优化的,凹槽111内设有灯座112。此时,消毒装置20为消毒灯,该消毒灯安装于灯座112上。消毒灯20的电源线30可以穿过连接轴12从后跟13的 上部伸出。为了更为彻底的发挥消毒灯的作用,凹槽111的槽壁上设有至少I个通孔113。这样,利于消毒灯的光线射至鞋内更多的部位。鞋楦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消毒鞋楦,包括鞋楦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楦本体(10)的前端(11)的下部设有凹槽(111),凹槽(111)内设有消毒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毒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内设有灯座(112),同时,消毒装置(20)为消毒灯,且消毒灯安装于灯座(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的槽壁上设有至少I个通孔(113)。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毒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楦本体(10)包括后跟(13),且后跟(13)和前端(11)之间通过连接轴(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2)为弹性连接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鞋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13)上部设有提手(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毒鞋楦,包括鞋楦本体,所述鞋楦本体的前端的下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消毒装置。优化后,凹槽内设有灯座,同时,消毒装置为消毒灯,且消毒灯安装于灯座上;鞋楦本体包括后跟,且后跟和前端之间通过弹性连接轴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在保持鞋的形状不变的前提下,能够消杀鞋里的微生物和细菌,从而保持鞋内卫生。
文档编号A43D3/00GK202476612SQ20122008405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朱卓瀛 申请人:朱卓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