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安全雨衣、雨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雨用品,具体是指一种安全雨衣、雨披,用于人们在雨中骑车、行走时穿戴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雨衣、雨披由于雨帽的阻挡,使用者难以看到两侧及身后的路况,同时也难以听到两侧及身后的声音,特别在马路上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由此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改进现有这种雨衣、雨披的不足,人们设计了多种安全雨衣、雨披,如专利号为ZL201120284140. 8(授权公告号为CN 2021511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雨披》,该雨披包括本体,本体的上方为雨帽,雨帽的两侧设置有透明材料做的透视窗。通 过设置在雨帽两侧的透视窗,使用者可方便地观察到两侧及身后的路况,不仅提高了使用者在雨中行进的安全性,而且还可减少雨中行进时由雨帽带来的的压抑感,提高心理舒适度。在雨帽的两侧设置透明窗的方案还可参见专利号为ZL02262608. 5(授权公告号为CN256665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宽视角安全雨披》和专利号为ZL200520004447. 2 (授权公告号为279642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新型安全雨披》。虽然采用透明窗的雨衣、雨披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由于透明窗容易受雨水影响及透明窗贴近脸部容易上雾的原因,会造成视线不清,不利于使用者观察两侧及身后的路况。为改进上述这种透明窗雨衣、雨披的不足,目前人们已经设计出来一种采用全通透视窗结构的雨衣、雨披,这种全通透视窗结构的雨衣、雨披虽然不存在雾气干扰及视线不清的问题,但是容易使雨水直接打在眼睛和侧脸部,这同样会影响行车安全。另外,现有的雨衣、雨披由于雨帽对耳部的阻挡,使用者还难以听到两侧和身后的声音,这同样会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高发。结合上述不足,有待对现有的雨衣、雨披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既能防止雨水侵入侧脸部、眼部又能便于使用者清楚地看到两侧及身后路况的安全雨衣、雨披。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清楚地听到两侧及身后声音的安全雨衣、雨披。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安全雨衣、雨披,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雨帽,在所述雨帽的两侧适宜人眼侧向观察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视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视窗上至少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叶片,在所述叶片的下方设有观察间隙,且所述叶片自所述雨帽的内侧向外斜向下倾斜设置或平置。优选地,在所述的视窗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所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片。当采用多个叶片时,所述视窗即构成百叶窗式视窗,百叶窗式视窗既能保证骑车者具有开阔良好的视野,又能较好地阻止雨水透过视窗进入侵入骑车者的侧脸部和眼部,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一步优选,所述相邻叶片中的上叶片下沿与下叶片上沿之间留有所述的观察间隙。使用者穿戴上该安全雨衣、雨披后,可以通过上述的水平观察间隙更清楚地观察到两侧及身后的路况,从而进一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为了更有效地阻挡雨水透过视窗侵入侧脸部和眼部,在所述视窗的顶部及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水槽。这样,在行车过程中打向视窗的部分雨水能顺着导水槽从雨帽的外侧顺利流下,避免流入雨帽内部。为了使骑车者在行车过程中能清楚地听到两侧及身后的声音,在所述雨帽的两侧靠近人耳位置处分别设有一音孔,所述的各音孔分别被罩设在一耳盖内。这样,骑车者周边的声音能通过上述音孔顺利传入骑车者的耳内,从而使行车安全性得以 进一步提高;设置耳盖后,还可以有效阻挡雨水通过音孔进入雨帽内部以打湿耳朵和侧脸部,从而在行车舒适度上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耳盖一般是通过粘合的方式粘接在雨帽上,粘上耳盖后,音孔成为耳盖式音孔。为了进一步阻挡雨水通过音孔进入雨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音孔的周边设有防水槽。设置防水槽后,行车过程中打向音孔处的部分雨水会流入该防水槽内,最后顺着防水槽从雨帽的外侧顺利流下,避免流入雨帽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设置在视窗叶片下方的观察间隙,骑车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侧及身后的路况,使行车安全性得以提高,同时,特别是当叶片采用斜向下倾斜的设置方式时,叶片能较好地防止雨水通过视窗侵入雨帽内部;其次,通过设置在雨帽两侧的音孔,骑车者可以通过音孔清楚地听到两侧及身后的声音,以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视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音孔及耳盖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音孔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音孔及耳盖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全雨衣、雨披具有本体I和与本体一体成型的雨帽2,在雨帽2的两侧适宜人眼侧向观察的位置处设置有视窗3(图中只示出了其中一侧的视窗),在雨帽2的两侧靠近人耳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音孔7,在各音孔7的上方设置有耳盖8(图中只示出了其中一侧的音孔和耳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视窗3采用百叶窗式视窗,该百叶窗式视窗位于与人眼同高位置处,该视窗3包括有上窗框33、左窗框31、右窗框32及下窗框34,视窗的上、下窗框及左、右窗框均固定在雨帽2上并与雨帽2连成一体。在视窗3的左窗框31与右窗框32之间自上而下依次水平固定有若干个叶片4,本实施例中,叶片4的数量为7个。为了使百叶窗式视窗安装较为方便,同时又不影响使用功能,本实施例中的百叶窗式视窗采用硬性或有弹性的张力材料制造而成。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百叶窗式视窗的尺寸为5*7cm,各叶片4的宽度设计成8_,各叶片4均自雨帽2的内侧向外斜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设计成30度,各相邻叶片中的上叶片下沿与下叶片上沿之间的观察间隙5的高度设计成3mm左右。这样,骑车者通过多个这样的水平观察间隙5可清楚地观察到两侧及身后的路况,能保证骑车者具有开阔良好的视野,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而将视窗3的各叶片4均设计成斜向下倾斜30度的角度后,行车过程中打到视窗叶片4上的雨水或雨滴能顺着叶片4的倾斜角度滑落至雨帽2外侧,从而较好地阻止了雨水通过视窗3而侵入骑车者的侧脸部和眼部,无论是行车安全性还是舒适度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当然,叶片4的倾斜角度并不一定局限于30度,还可以在30度左右进行适当变化,此外,叶片4也可以完全水平设置,采用平置叶片结构的视窗可以提供最大的观察视野,但是挡水效果相对较差。在本实施例中,叶片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窗框31和右窗框32上,叶片4的倾斜角度一旦设定后便无法更改,当然,叶片4还可采用活动安装,即使叶片4能相对于左、右窗框进行转动,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合理调节叶片4的倾斜角度。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有效阻挡雨水通过视窗3侵入侧脸部和眼部,本实施例中,在视窗3的上窗框的顶部以及左、右窗框的外侧部均设有导水槽6,上述各导水槽6均沿各自所在窗框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设置导水槽6后,在行车过程中打向视窗的部分雨水能顺着导水槽6从雨帽2的外侧顺利流下,避免流入雨帽2内部,从而使行车安全性得以进
一步有效提闻。音孔7的结构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音孔7采用半圆形结构。为了使骑车者在行车过程中能清楚地听到两侧及身后的声音,本实施例中,音孔7设于与人耳同高的位置处。各音孔7分别被罩设在耳盖8内。这样,骑车者周边的声音能通过上述音孔7顺利传入骑车者的耳内,从而使行车安全性得以进一步提高;设置耳盖8后,可以有效阻挡雨水通过音孔7进入雨帽2内部以打湿耳朵和侧脸部,从而在行车舒适度上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本实施例中耳盖8通过粘合的方式粘接在雨帽2上,粘上耳盖8后,使音孔7成为耳盖式音孔,当然,耳盖8也可以设计成能相对于雨帽2进行翻转的结构,通过耳盖8的翻转来实现音孔7的打开和关闭。为了进一步阻挡雨水通过音孔7进入雨帽2内,音孔7的周边设有防水槽9。设置防水槽9后,行车过程中的打向音孔7处的部分雨水会流入该防水槽9内,最后顺着防水槽9从雨帽2的外侧顺利流下,避免流入雨帽2内部,从而更进一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视窗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方形,可以设计成方形、圆形、半圆形或者设计成眼睛形状等等,所有这些均被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雨衣、雨披,包括本体(I)和设于本体(I)上的雨帽(2),在所述雨帽(2)的两侧适宜人眼侧向观察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视窗(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视窗(3)上至少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叶片(4),在所述叶片(4)的下方设有观察间隙(5),且所述叶片(4)自所述雨帽(2)的内侧向外斜向下倾斜设置或平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雨衣、雨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视窗(3)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所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片(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雨衣、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叶片(4)中的上叶片下沿与下叶片上沿之间留有所述的观察间隙(5)。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雨衣、雨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视窗(3)的顶部及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水槽(6)。
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雨衣、雨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雨帽(2)的两侧靠近人耳位置处分别设有一音孔(7),所述的各音孔(7)分别被罩设在一耳盖(8)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雨衣、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7)的周边设有防水槽(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雨衣、雨披,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雨帽,在所述雨帽的两侧适宜人眼侧向观察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视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视窗上至少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叶片,在所述叶片的下方设有观察间隙,且所述叶片自所述雨帽的内侧向外斜向下倾斜设置或平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设置在视窗叶片下方的观察间隙,骑车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侧及身后的路况,使行车安全性得以提高,同时,特别是当叶片采用斜向下倾斜的设置方式时,叶片能较好地防止雨水通过视窗侵入雨帽内部;其次,通过设置在雨帽两侧的音孔,骑车者可以通过音孔清楚地听到两侧及身后的声音,以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性。
文档编号A42B1/18GK202588342SQ2012201691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王国荣 申请人:王国荣